'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蘭姆伽基地的駐印軍

再次,拿下印度,可以掐斷中國的所有對外交通運輸線,包括駝峰航線,而沒有盟軍的輸血,重慶政府撐不了多久,最後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樣,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身,一心一意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幹。

最後,盟軍已經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英帕爾、雷多、保山三大戰略支點的盟軍部隊實力日增,反攻緬甸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盟軍日益壯大來進攻,不如主動進攻盟軍,須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02牟田口廉也的計劃

早在1942年,也就是日軍擊敗中國遠征軍佔領緬甸之時,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就計劃乘勢西進,進攻印度,繼而與元首的第三帝國會師中東。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因很簡單,瓜島之戰的局面越來越惡化,而且印緬、印中邊境的盟軍迅速加強了防禦力量。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蘭姆伽基地的駐印軍

再次,拿下印度,可以掐斷中國的所有對外交通運輸線,包括駝峰航線,而沒有盟軍的輸血,重慶政府撐不了多久,最後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樣,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身,一心一意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幹。

最後,盟軍已經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英帕爾、雷多、保山三大戰略支點的盟軍部隊實力日增,反攻緬甸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盟軍日益壯大來進攻,不如主動進攻盟軍,須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02牟田口廉也的計劃

早在1942年,也就是日軍擊敗中國遠征軍佔領緬甸之時,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就計劃乘勢西進,進攻印度,繼而與元首的第三帝國會師中東。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因很簡單,瓜島之戰的局面越來越惡化,而且印緬、印中邊境的盟軍迅速加強了防禦力量。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出任第15軍司令後,很快重啟了這一計劃。

牟田口廉也,圈內人稱「小東條」,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搞事情。

掌握了緬甸方面軍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之後,牟田口廉也就一直在琢磨:今天下五分,日本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怎樣才能打破局面,報答天皇的恩德呢?

突破點就在印度,理由如上,計劃如下:

除了第15軍,緬甸方面軍下屬的其他部隊全部擺出防守的姿勢,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第15軍三個師團由我帶隊,目標:英帕爾和科希馬。第5飛行師團掩護我。

參謀長:就這?

牟田口:就這!

參謀長: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閣下準備了維持幾個月作戰的物資?

牟田口:甚矣,汝之不慧!沒有物資就不能作戰嗎?英國佬早已經被我們打怕了,患上了恐日症,如果遇到英軍,只要朝天空放上幾槍,就解決問題了。

參謀長:這麼大無畏這麼浪漫主義,到時候死的又不是你。

牟田口:你是來幫助我解決問題的,不是來給我提問題的。

參謀長:我從良心上不能同意。

牟田口:八嘎。

牟田口廉也的計劃遭到了15軍高級將領的普遍反對,但是沒卵用,軍人要服從命令,理解就執行,不理解就盲從。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物資補給呢?

還是那句話:叢林地貌。

印緬邊境地帶,地處喜馬拉雅山脊,是舉世聞名的不毛之地。此地山脈幅員達數百公里,高峰聳立。而且在穿越這些高山峻嶺之前,緬甸境內還有兩大障礙,一是1000多米寬的欽敦江,二是明京山脈

曼德勒穿過明京山脈、欽敦江、印緬邊境到英帕爾,只有兩三條羊腸小路,人馬都難以通過,卡車根本沒戲,你在緬甸囤積再多的物資也沒用,很難運輸到前線。

此外,這一地帶還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區,每年6-9月季節風期,連天豪雨不斷,所有河流、溪谷,氾濫奔流,大樹漂浮,道路坍壞,交通完全斷絕。

在這種鬼地方,如果補給斷絕,下場只有一個,死。

在列強的軍隊中,日軍是最不注重後勤的,一來是因為家底太薄,二來是因為觀念落後。

在日軍中,輜重兵是最受鄙視的,也是最沒有前途的。在他們看來,輜重兵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和騾馬沒什麼區別。

日軍的後勤差嗎,不是頓頓豬肉和飯糰?

和中國比當然不差,和美國比就像乞丐。英國佬雖然沒有美國人闊氣,但是也很富足,比日本人強得多。

如果說牟田口廉也對補給毫不關心,那也是不對的。為了解決日軍的吃飯問題,牟田口廉也想出兩個絕妙的辦法:效法成吉思汗作戰和就食於敵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蘭姆伽基地的駐印軍

再次,拿下印度,可以掐斷中國的所有對外交通運輸線,包括駝峰航線,而沒有盟軍的輸血,重慶政府撐不了多久,最後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樣,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身,一心一意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幹。

最後,盟軍已經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英帕爾、雷多、保山三大戰略支點的盟軍部隊實力日增,反攻緬甸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盟軍日益壯大來進攻,不如主動進攻盟軍,須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02牟田口廉也的計劃

早在1942年,也就是日軍擊敗中國遠征軍佔領緬甸之時,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就計劃乘勢西進,進攻印度,繼而與元首的第三帝國會師中東。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因很簡單,瓜島之戰的局面越來越惡化,而且印緬、印中邊境的盟軍迅速加強了防禦力量。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出任第15軍司令後,很快重啟了這一計劃。

牟田口廉也,圈內人稱「小東條」,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搞事情。

掌握了緬甸方面軍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之後,牟田口廉也就一直在琢磨:今天下五分,日本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怎樣才能打破局面,報答天皇的恩德呢?

突破點就在印度,理由如上,計劃如下:

除了第15軍,緬甸方面軍下屬的其他部隊全部擺出防守的姿勢,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第15軍三個師團由我帶隊,目標:英帕爾和科希馬。第5飛行師團掩護我。

參謀長:就這?

牟田口:就這!

參謀長: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閣下準備了維持幾個月作戰的物資?

牟田口:甚矣,汝之不慧!沒有物資就不能作戰嗎?英國佬早已經被我們打怕了,患上了恐日症,如果遇到英軍,只要朝天空放上幾槍,就解決問題了。

參謀長:這麼大無畏這麼浪漫主義,到時候死的又不是你。

牟田口:你是來幫助我解決問題的,不是來給我提問題的。

參謀長:我從良心上不能同意。

牟田口:八嘎。

牟田口廉也的計劃遭到了15軍高級將領的普遍反對,但是沒卵用,軍人要服從命令,理解就執行,不理解就盲從。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物資補給呢?

還是那句話:叢林地貌。

印緬邊境地帶,地處喜馬拉雅山脊,是舉世聞名的不毛之地。此地山脈幅員達數百公里,高峰聳立。而且在穿越這些高山峻嶺之前,緬甸境內還有兩大障礙,一是1000多米寬的欽敦江,二是明京山脈

曼德勒穿過明京山脈、欽敦江、印緬邊境到英帕爾,只有兩三條羊腸小路,人馬都難以通過,卡車根本沒戲,你在緬甸囤積再多的物資也沒用,很難運輸到前線。

此外,這一地帶還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區,每年6-9月季節風期,連天豪雨不斷,所有河流、溪谷,氾濫奔流,大樹漂浮,道路坍壞,交通完全斷絕。

在這種鬼地方,如果補給斷絕,下場只有一個,死。

在列強的軍隊中,日軍是最不注重後勤的,一來是因為家底太薄,二來是因為觀念落後。

在日軍中,輜重兵是最受鄙視的,也是最沒有前途的。在他們看來,輜重兵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和騾馬沒什麼區別。

日軍的後勤差嗎,不是頓頓豬肉和飯糰?

和中國比當然不差,和美國比就像乞丐。英國佬雖然沒有美國人闊氣,但是也很富足,比日本人強得多。

如果說牟田口廉也對補給毫不關心,那也是不對的。為了解決日軍的吃飯問題,牟田口廉也想出兩個絕妙的辦法:效法成吉思汗作戰和就食於敵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用大象進行運輸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作戰是沒有專門的後勤部隊的,士兵一般都吃肉乾、喝馬奶,或者乾脆驅趕牲畜隨軍前進。

驅趕牲畜隨軍前進這個辦法好,牲畜不僅可以馱運物資,本身也是可食性物資。牟田口廉也下令鬼子進村,搶劫牛羊騾馬,名曰徵發。一時間,緬甸各地雞飛狗跳,天怒人怨。

就食於敵很簡單,就是砸敵人的鍋,吃敵人的飯,繳獲~米西米西。

這兩個辦法頂不頂用呢?我們拭目以待。

03英軍的準備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的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也是日軍從緬甸進攻印度的必經之地。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64千米,寬32千米的英帕爾盆地。

英軍兵敗緬甸後,撤退到了英帕爾,並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整個英帕爾盆地上遍佈軍營、醫院、軍械庫、彈藥庫和軍需庫。

負責守衛英帕爾一線的是英國將軍斯利姆指揮的第14集團軍,第14集團軍下轄第4、15和第33軍。

斯利姆原屬於印度殖民軍,此人頭腦清晰,敢於冒險。為了幫助英軍治療恐日的心理陰影,斯利姆刻苦鑽研日軍叢林戰法,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在英國人看來,日本人天生就是像猴子一樣的叢林動物,不需要給養,且神出鬼沒,遇上日軍,特別是被機動中的日軍突然包抄時,英軍往往神經緊張,一觸即潰。

斯利姆加強了英軍的叢林作戰能力和反滲透戰術能力。一方面,他在戰術上加強縱深部署,防止被日軍包餃子;另一方面,他訓練士兵在被包圍時要淡定,要堅守陣地,等待空投補給和援兵的到來。

在斯利姆看來,日軍進攻是遲早的事,關鍵是來多少人。根據正常人的算法,斯利姆判斷日軍會來一個旅團,因為苦逼的交通環境擺在那裡。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蘭姆伽基地的駐印軍

再次,拿下印度,可以掐斷中國的所有對外交通運輸線,包括駝峰航線,而沒有盟軍的輸血,重慶政府撐不了多久,最後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樣,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身,一心一意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幹。

最後,盟軍已經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英帕爾、雷多、保山三大戰略支點的盟軍部隊實力日增,反攻緬甸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盟軍日益壯大來進攻,不如主動進攻盟軍,須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02牟田口廉也的計劃

早在1942年,也就是日軍擊敗中國遠征軍佔領緬甸之時,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就計劃乘勢西進,進攻印度,繼而與元首的第三帝國會師中東。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因很簡單,瓜島之戰的局面越來越惡化,而且印緬、印中邊境的盟軍迅速加強了防禦力量。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出任第15軍司令後,很快重啟了這一計劃。

牟田口廉也,圈內人稱「小東條」,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搞事情。

掌握了緬甸方面軍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之後,牟田口廉也就一直在琢磨:今天下五分,日本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怎樣才能打破局面,報答天皇的恩德呢?

突破點就在印度,理由如上,計劃如下:

除了第15軍,緬甸方面軍下屬的其他部隊全部擺出防守的姿勢,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第15軍三個師團由我帶隊,目標:英帕爾和科希馬。第5飛行師團掩護我。

參謀長:就這?

牟田口:就這!

參謀長: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閣下準備了維持幾個月作戰的物資?

牟田口:甚矣,汝之不慧!沒有物資就不能作戰嗎?英國佬早已經被我們打怕了,患上了恐日症,如果遇到英軍,只要朝天空放上幾槍,就解決問題了。

參謀長:這麼大無畏這麼浪漫主義,到時候死的又不是你。

牟田口:你是來幫助我解決問題的,不是來給我提問題的。

參謀長:我從良心上不能同意。

牟田口:八嘎。

牟田口廉也的計劃遭到了15軍高級將領的普遍反對,但是沒卵用,軍人要服從命令,理解就執行,不理解就盲從。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物資補給呢?

還是那句話:叢林地貌。

印緬邊境地帶,地處喜馬拉雅山脊,是舉世聞名的不毛之地。此地山脈幅員達數百公里,高峰聳立。而且在穿越這些高山峻嶺之前,緬甸境內還有兩大障礙,一是1000多米寬的欽敦江,二是明京山脈

曼德勒穿過明京山脈、欽敦江、印緬邊境到英帕爾,只有兩三條羊腸小路,人馬都難以通過,卡車根本沒戲,你在緬甸囤積再多的物資也沒用,很難運輸到前線。

此外,這一地帶還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區,每年6-9月季節風期,連天豪雨不斷,所有河流、溪谷,氾濫奔流,大樹漂浮,道路坍壞,交通完全斷絕。

在這種鬼地方,如果補給斷絕,下場只有一個,死。

在列強的軍隊中,日軍是最不注重後勤的,一來是因為家底太薄,二來是因為觀念落後。

在日軍中,輜重兵是最受鄙視的,也是最沒有前途的。在他們看來,輜重兵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和騾馬沒什麼區別。

日軍的後勤差嗎,不是頓頓豬肉和飯糰?

和中國比當然不差,和美國比就像乞丐。英國佬雖然沒有美國人闊氣,但是也很富足,比日本人強得多。

如果說牟田口廉也對補給毫不關心,那也是不對的。為了解決日軍的吃飯問題,牟田口廉也想出兩個絕妙的辦法:效法成吉思汗作戰和就食於敵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用大象進行運輸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作戰是沒有專門的後勤部隊的,士兵一般都吃肉乾、喝馬奶,或者乾脆驅趕牲畜隨軍前進。

驅趕牲畜隨軍前進這個辦法好,牲畜不僅可以馱運物資,本身也是可食性物資。牟田口廉也下令鬼子進村,搶劫牛羊騾馬,名曰徵發。一時間,緬甸各地雞飛狗跳,天怒人怨。

就食於敵很簡單,就是砸敵人的鍋,吃敵人的飯,繳獲~米西米西。

這兩個辦法頂不頂用呢?我們拭目以待。

03英軍的準備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的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也是日軍從緬甸進攻印度的必經之地。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64千米,寬32千米的英帕爾盆地。

英軍兵敗緬甸後,撤退到了英帕爾,並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整個英帕爾盆地上遍佈軍營、醫院、軍械庫、彈藥庫和軍需庫。

負責守衛英帕爾一線的是英國將軍斯利姆指揮的第14集團軍,第14集團軍下轄第4、15和第33軍。

斯利姆原屬於印度殖民軍,此人頭腦清晰,敢於冒險。為了幫助英軍治療恐日的心理陰影,斯利姆刻苦鑽研日軍叢林戰法,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在英國人看來,日本人天生就是像猴子一樣的叢林動物,不需要給養,且神出鬼沒,遇上日軍,特別是被機動中的日軍突然包抄時,英軍往往神經緊張,一觸即潰。

斯利姆加強了英軍的叢林作戰能力和反滲透戰術能力。一方面,他在戰術上加強縱深部署,防止被日軍包餃子;另一方面,他訓練士兵在被包圍時要淡定,要堅守陣地,等待空投補給和援兵的到來。

在斯利姆看來,日軍進攻是遲早的事,關鍵是來多少人。根據正常人的算法,斯利姆判斷日軍會來一個旅團,因為苦逼的交通環境擺在那裡。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和斯利姆

斯利姆忘了,皇軍不是正常人。

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趕著大批牛羊騾馬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

參加英帕爾會戰的日軍有3個師團(15、31、33師團)和1個印度國民軍第1師,其中日軍8.6萬人,阿三6000人,合計9.2萬人。

印度國民軍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上俘虜的印度士兵組成的,也就是傳說中的二鬼子。別忘了,日軍也在印度搞政治鬥爭,積極拉攏印度反英勢力,給英國人制造麻煩。

「打倒英國佬,解放全印度!」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二鬼子的戰鬥力一般不行,二般飯桶,三般豬一樣的隊友。這次也不例外,阿三的任務是充當帶路黨,搞搞後勤搬運。

事實證明,日軍驅趕牛羊騾馬的做法並不明智。

畜生不是人,它們都比較隨性,你不可能要求它們在羊腸小道上行軍時井然有序。於是狹小的道路被畜生們擠的水洩不通,急的鬼子輜重兵狂甩鞭子。

前進的道路不僅崎嶇,而且頗不太平,偶爾會有一兩場零星戰鬥,也會有盟軍空軍空襲。日軍徵發的這些畜生過慣了太平日子,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一聽見槍炮聲就四散奔走。

結果,還沒有走到英帕爾,這些畜生或逃或被吃,總之沒了。

接下來的日子,日軍只能靠攜帶的口糧作戰。

帶了多少口糧呢?三個星期!

三個星期拿不下英帕爾咋辦?

額······

04鬼畜牟田口廉也

日軍度過欽敦江後大舉來襲的消息傳來,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大驚,連忙飛臨第14集團軍總部指導工作。蒙巴頓一行在聽取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的彙報後,對第14集團軍的戰備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

蒙巴頓指出,第14集團軍工作紮實有效,管理精細科學,士兵單兵素質明顯提升,軍官指揮能力持續強化,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第14集團軍一定是一支素質過硬,能打勝戰的威武之師!

仗怎麼打呢?

蒙巴頓:我認為應該把欽敦江以西的邊境防禦部隊撤走,撤到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來組織防禦。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我們放棄欽敦江防線,可以讓日軍遠離後方基地,背靠寬闊的欽敦江作戰。如此,我們的補給線縮短了,日軍的補給線拉長了,到時候,盟軍空軍很方便為我們空投補給,也很方便轟炸日軍補給線。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日軍補給短缺,利在速戰,我們可以抓住這一弱點,拖死他們。告訴手下的人,堅守陣地,只要拖到雨季,日軍就會把自己玩死。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好,執行吧。

斯利姆:Yes sir!

日軍的進攻十分凌厲。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蘭姆伽基地的駐印軍

再次,拿下印度,可以掐斷中國的所有對外交通運輸線,包括駝峰航線,而沒有盟軍的輸血,重慶政府撐不了多久,最後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樣,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身,一心一意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幹。

最後,盟軍已經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英帕爾、雷多、保山三大戰略支點的盟軍部隊實力日增,反攻緬甸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盟軍日益壯大來進攻,不如主動進攻盟軍,須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02牟田口廉也的計劃

早在1942年,也就是日軍擊敗中國遠征軍佔領緬甸之時,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就計劃乘勢西進,進攻印度,繼而與元首的第三帝國會師中東。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因很簡單,瓜島之戰的局面越來越惡化,而且印緬、印中邊境的盟軍迅速加強了防禦力量。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出任第15軍司令後,很快重啟了這一計劃。

牟田口廉也,圈內人稱「小東條」,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搞事情。

掌握了緬甸方面軍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之後,牟田口廉也就一直在琢磨:今天下五分,日本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怎樣才能打破局面,報答天皇的恩德呢?

突破點就在印度,理由如上,計劃如下:

除了第15軍,緬甸方面軍下屬的其他部隊全部擺出防守的姿勢,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第15軍三個師團由我帶隊,目標:英帕爾和科希馬。第5飛行師團掩護我。

參謀長:就這?

牟田口:就這!

參謀長: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閣下準備了維持幾個月作戰的物資?

牟田口:甚矣,汝之不慧!沒有物資就不能作戰嗎?英國佬早已經被我們打怕了,患上了恐日症,如果遇到英軍,只要朝天空放上幾槍,就解決問題了。

參謀長:這麼大無畏這麼浪漫主義,到時候死的又不是你。

牟田口:你是來幫助我解決問題的,不是來給我提問題的。

參謀長:我從良心上不能同意。

牟田口:八嘎。

牟田口廉也的計劃遭到了15軍高級將領的普遍反對,但是沒卵用,軍人要服從命令,理解就執行,不理解就盲從。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物資補給呢?

還是那句話:叢林地貌。

印緬邊境地帶,地處喜馬拉雅山脊,是舉世聞名的不毛之地。此地山脈幅員達數百公里,高峰聳立。而且在穿越這些高山峻嶺之前,緬甸境內還有兩大障礙,一是1000多米寬的欽敦江,二是明京山脈

曼德勒穿過明京山脈、欽敦江、印緬邊境到英帕爾,只有兩三條羊腸小路,人馬都難以通過,卡車根本沒戲,你在緬甸囤積再多的物資也沒用,很難運輸到前線。

此外,這一地帶還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區,每年6-9月季節風期,連天豪雨不斷,所有河流、溪谷,氾濫奔流,大樹漂浮,道路坍壞,交通完全斷絕。

在這種鬼地方,如果補給斷絕,下場只有一個,死。

在列強的軍隊中,日軍是最不注重後勤的,一來是因為家底太薄,二來是因為觀念落後。

在日軍中,輜重兵是最受鄙視的,也是最沒有前途的。在他們看來,輜重兵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和騾馬沒什麼區別。

日軍的後勤差嗎,不是頓頓豬肉和飯糰?

和中國比當然不差,和美國比就像乞丐。英國佬雖然沒有美國人闊氣,但是也很富足,比日本人強得多。

如果說牟田口廉也對補給毫不關心,那也是不對的。為了解決日軍的吃飯問題,牟田口廉也想出兩個絕妙的辦法:效法成吉思汗作戰和就食於敵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用大象進行運輸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作戰是沒有專門的後勤部隊的,士兵一般都吃肉乾、喝馬奶,或者乾脆驅趕牲畜隨軍前進。

驅趕牲畜隨軍前進這個辦法好,牲畜不僅可以馱運物資,本身也是可食性物資。牟田口廉也下令鬼子進村,搶劫牛羊騾馬,名曰徵發。一時間,緬甸各地雞飛狗跳,天怒人怨。

就食於敵很簡單,就是砸敵人的鍋,吃敵人的飯,繳獲~米西米西。

這兩個辦法頂不頂用呢?我們拭目以待。

03英軍的準備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的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也是日軍從緬甸進攻印度的必經之地。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64千米,寬32千米的英帕爾盆地。

英軍兵敗緬甸後,撤退到了英帕爾,並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整個英帕爾盆地上遍佈軍營、醫院、軍械庫、彈藥庫和軍需庫。

負責守衛英帕爾一線的是英國將軍斯利姆指揮的第14集團軍,第14集團軍下轄第4、15和第33軍。

斯利姆原屬於印度殖民軍,此人頭腦清晰,敢於冒險。為了幫助英軍治療恐日的心理陰影,斯利姆刻苦鑽研日軍叢林戰法,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在英國人看來,日本人天生就是像猴子一樣的叢林動物,不需要給養,且神出鬼沒,遇上日軍,特別是被機動中的日軍突然包抄時,英軍往往神經緊張,一觸即潰。

斯利姆加強了英軍的叢林作戰能力和反滲透戰術能力。一方面,他在戰術上加強縱深部署,防止被日軍包餃子;另一方面,他訓練士兵在被包圍時要淡定,要堅守陣地,等待空投補給和援兵的到來。

在斯利姆看來,日軍進攻是遲早的事,關鍵是來多少人。根據正常人的算法,斯利姆判斷日軍會來一個旅團,因為苦逼的交通環境擺在那裡。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和斯利姆

斯利姆忘了,皇軍不是正常人。

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趕著大批牛羊騾馬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

參加英帕爾會戰的日軍有3個師團(15、31、33師團)和1個印度國民軍第1師,其中日軍8.6萬人,阿三6000人,合計9.2萬人。

印度國民軍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上俘虜的印度士兵組成的,也就是傳說中的二鬼子。別忘了,日軍也在印度搞政治鬥爭,積極拉攏印度反英勢力,給英國人制造麻煩。

「打倒英國佬,解放全印度!」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二鬼子的戰鬥力一般不行,二般飯桶,三般豬一樣的隊友。這次也不例外,阿三的任務是充當帶路黨,搞搞後勤搬運。

事實證明,日軍驅趕牛羊騾馬的做法並不明智。

畜生不是人,它們都比較隨性,你不可能要求它們在羊腸小道上行軍時井然有序。於是狹小的道路被畜生們擠的水洩不通,急的鬼子輜重兵狂甩鞭子。

前進的道路不僅崎嶇,而且頗不太平,偶爾會有一兩場零星戰鬥,也會有盟軍空軍空襲。日軍徵發的這些畜生過慣了太平日子,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一聽見槍炮聲就四散奔走。

結果,還沒有走到英帕爾,這些畜生或逃或被吃,總之沒了。

接下來的日子,日軍只能靠攜帶的口糧作戰。

帶了多少口糧呢?三個星期!

三個星期拿不下英帕爾咋辦?

額······

04鬼畜牟田口廉也

日軍度過欽敦江後大舉來襲的消息傳來,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大驚,連忙飛臨第14集團軍總部指導工作。蒙巴頓一行在聽取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的彙報後,對第14集團軍的戰備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

蒙巴頓指出,第14集團軍工作紮實有效,管理精細科學,士兵單兵素質明顯提升,軍官指揮能力持續強化,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第14集團軍一定是一支素質過硬,能打勝戰的威武之師!

仗怎麼打呢?

蒙巴頓:我認為應該把欽敦江以西的邊境防禦部隊撤走,撤到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來組織防禦。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我們放棄欽敦江防線,可以讓日軍遠離後方基地,背靠寬闊的欽敦江作戰。如此,我們的補給線縮短了,日軍的補給線拉長了,到時候,盟軍空軍很方便為我們空投補給,也很方便轟炸日軍補給線。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日軍補給短缺,利在速戰,我們可以抓住這一弱點,拖死他們。告訴手下的人,堅守陣地,只要拖到雨季,日軍就會把自己玩死。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好,執行吧。

斯利姆:Yes sir!

日軍的進攻十分凌厲。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進攻示意圖

3月28日,第33師團打到了距英帕爾西南約20公里的比辛布爾地區,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南部通道;第15師團攻佔了英帕爾至科希馬之間的密宣,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北部通道;第31師團也打到了科希馬的外圍。

南北兩路日軍的鉗型攻勢把英帕爾壓得喘不過氣來,英帕爾和科希馬之間的掎角之勢已被日軍打破,兩地被日軍分割包圍,成了兩座孤城,戰略局勢大好,勝利似乎在向日軍招手。

斯利姆在幹什麼?!

其實這也不能怪斯利姆,第14集團軍雖然有3個軍,但是此時前線只有一個第4軍,勢單力薄,當然扛不住近10萬軍隊的猛攻。

此時,距離英帕爾最近的第15軍還在500公里之外,除非空運,否則根本來不及支援。

有問題,找組織,蒙巴頓找美國人從駝峰航線上抽調了45架運輸機,晝夜不停的將第15軍運往英帕爾—科希馬前線,同時,第33軍也正在趕往前線。

這段時間,英國佬也很爭氣,被分割包抄後,他們不再舉手投降,而是依靠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強大的火力頑強抵抗,儘可能的殺傷日軍。

在陣地戰防守方面,英國堪稱千年忍者神龜。想當年,英國佬在西線和德國人玩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塹壕戰時,日本子還在遠東偷雞摸狗呢。

這一次,英國人發揮了擅長陣地戰的傳統優勢,依靠戰壕、機槍、鐵絲網和裝甲戰車、各型坦克組織一道形同鉸肉機的鋼鐵防線。

對付這種龜縮戰法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以更強大的火力埋葬對方。

這就需要充足的時間和豐厚的家底。

對日本人來說,缺的就是時間和家底,沒有攻堅重武器,沒有空中支援,甚至輕武器的彈藥都無法保證,人再多也沒卵用。

戰鬥很快陷入膠著狀態,這一膠著就是一個月,轉眼間到了5月,英國人不斷爆兵,後勤供應也十分充足,英帕爾前線的英軍越來越強大,士兵們甚至可以喝著咖啡唱著歌。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蘭姆伽基地的駐印軍

再次,拿下印度,可以掐斷中國的所有對外交通運輸線,包括駝峰航線,而沒有盟軍的輸血,重慶政府撐不了多久,最後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樣,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身,一心一意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幹。

最後,盟軍已經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英帕爾、雷多、保山三大戰略支點的盟軍部隊實力日增,反攻緬甸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盟軍日益壯大來進攻,不如主動進攻盟軍,須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02牟田口廉也的計劃

早在1942年,也就是日軍擊敗中國遠征軍佔領緬甸之時,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就計劃乘勢西進,進攻印度,繼而與元首的第三帝國會師中東。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因很簡單,瓜島之戰的局面越來越惡化,而且印緬、印中邊境的盟軍迅速加強了防禦力量。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出任第15軍司令後,很快重啟了這一計劃。

牟田口廉也,圈內人稱「小東條」,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搞事情。

掌握了緬甸方面軍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之後,牟田口廉也就一直在琢磨:今天下五分,日本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怎樣才能打破局面,報答天皇的恩德呢?

突破點就在印度,理由如上,計劃如下:

除了第15軍,緬甸方面軍下屬的其他部隊全部擺出防守的姿勢,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第15軍三個師團由我帶隊,目標:英帕爾和科希馬。第5飛行師團掩護我。

參謀長:就這?

牟田口:就這!

參謀長: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閣下準備了維持幾個月作戰的物資?

牟田口:甚矣,汝之不慧!沒有物資就不能作戰嗎?英國佬早已經被我們打怕了,患上了恐日症,如果遇到英軍,只要朝天空放上幾槍,就解決問題了。

參謀長:這麼大無畏這麼浪漫主義,到時候死的又不是你。

牟田口:你是來幫助我解決問題的,不是來給我提問題的。

參謀長:我從良心上不能同意。

牟田口:八嘎。

牟田口廉也的計劃遭到了15軍高級將領的普遍反對,但是沒卵用,軍人要服從命令,理解就執行,不理解就盲從。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物資補給呢?

還是那句話:叢林地貌。

印緬邊境地帶,地處喜馬拉雅山脊,是舉世聞名的不毛之地。此地山脈幅員達數百公里,高峰聳立。而且在穿越這些高山峻嶺之前,緬甸境內還有兩大障礙,一是1000多米寬的欽敦江,二是明京山脈

曼德勒穿過明京山脈、欽敦江、印緬邊境到英帕爾,只有兩三條羊腸小路,人馬都難以通過,卡車根本沒戲,你在緬甸囤積再多的物資也沒用,很難運輸到前線。

此外,這一地帶還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區,每年6-9月季節風期,連天豪雨不斷,所有河流、溪谷,氾濫奔流,大樹漂浮,道路坍壞,交通完全斷絕。

在這種鬼地方,如果補給斷絕,下場只有一個,死。

在列強的軍隊中,日軍是最不注重後勤的,一來是因為家底太薄,二來是因為觀念落後。

在日軍中,輜重兵是最受鄙視的,也是最沒有前途的。在他們看來,輜重兵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和騾馬沒什麼區別。

日軍的後勤差嗎,不是頓頓豬肉和飯糰?

和中國比當然不差,和美國比就像乞丐。英國佬雖然沒有美國人闊氣,但是也很富足,比日本人強得多。

如果說牟田口廉也對補給毫不關心,那也是不對的。為了解決日軍的吃飯問題,牟田口廉也想出兩個絕妙的辦法:效法成吉思汗作戰和就食於敵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用大象進行運輸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作戰是沒有專門的後勤部隊的,士兵一般都吃肉乾、喝馬奶,或者乾脆驅趕牲畜隨軍前進。

驅趕牲畜隨軍前進這個辦法好,牲畜不僅可以馱運物資,本身也是可食性物資。牟田口廉也下令鬼子進村,搶劫牛羊騾馬,名曰徵發。一時間,緬甸各地雞飛狗跳,天怒人怨。

就食於敵很簡單,就是砸敵人的鍋,吃敵人的飯,繳獲~米西米西。

這兩個辦法頂不頂用呢?我們拭目以待。

03英軍的準備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的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也是日軍從緬甸進攻印度的必經之地。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64千米,寬32千米的英帕爾盆地。

英軍兵敗緬甸後,撤退到了英帕爾,並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整個英帕爾盆地上遍佈軍營、醫院、軍械庫、彈藥庫和軍需庫。

負責守衛英帕爾一線的是英國將軍斯利姆指揮的第14集團軍,第14集團軍下轄第4、15和第33軍。

斯利姆原屬於印度殖民軍,此人頭腦清晰,敢於冒險。為了幫助英軍治療恐日的心理陰影,斯利姆刻苦鑽研日軍叢林戰法,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在英國人看來,日本人天生就是像猴子一樣的叢林動物,不需要給養,且神出鬼沒,遇上日軍,特別是被機動中的日軍突然包抄時,英軍往往神經緊張,一觸即潰。

斯利姆加強了英軍的叢林作戰能力和反滲透戰術能力。一方面,他在戰術上加強縱深部署,防止被日軍包餃子;另一方面,他訓練士兵在被包圍時要淡定,要堅守陣地,等待空投補給和援兵的到來。

在斯利姆看來,日軍進攻是遲早的事,關鍵是來多少人。根據正常人的算法,斯利姆判斷日軍會來一個旅團,因為苦逼的交通環境擺在那裡。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和斯利姆

斯利姆忘了,皇軍不是正常人。

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趕著大批牛羊騾馬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

參加英帕爾會戰的日軍有3個師團(15、31、33師團)和1個印度國民軍第1師,其中日軍8.6萬人,阿三6000人,合計9.2萬人。

印度國民軍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上俘虜的印度士兵組成的,也就是傳說中的二鬼子。別忘了,日軍也在印度搞政治鬥爭,積極拉攏印度反英勢力,給英國人制造麻煩。

「打倒英國佬,解放全印度!」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二鬼子的戰鬥力一般不行,二般飯桶,三般豬一樣的隊友。這次也不例外,阿三的任務是充當帶路黨,搞搞後勤搬運。

事實證明,日軍驅趕牛羊騾馬的做法並不明智。

畜生不是人,它們都比較隨性,你不可能要求它們在羊腸小道上行軍時井然有序。於是狹小的道路被畜生們擠的水洩不通,急的鬼子輜重兵狂甩鞭子。

前進的道路不僅崎嶇,而且頗不太平,偶爾會有一兩場零星戰鬥,也會有盟軍空軍空襲。日軍徵發的這些畜生過慣了太平日子,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一聽見槍炮聲就四散奔走。

結果,還沒有走到英帕爾,這些畜生或逃或被吃,總之沒了。

接下來的日子,日軍只能靠攜帶的口糧作戰。

帶了多少口糧呢?三個星期!

三個星期拿不下英帕爾咋辦?

額······

04鬼畜牟田口廉也

日軍度過欽敦江後大舉來襲的消息傳來,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大驚,連忙飛臨第14集團軍總部指導工作。蒙巴頓一行在聽取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的彙報後,對第14集團軍的戰備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

蒙巴頓指出,第14集團軍工作紮實有效,管理精細科學,士兵單兵素質明顯提升,軍官指揮能力持續強化,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第14集團軍一定是一支素質過硬,能打勝戰的威武之師!

仗怎麼打呢?

蒙巴頓:我認為應該把欽敦江以西的邊境防禦部隊撤走,撤到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來組織防禦。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我們放棄欽敦江防線,可以讓日軍遠離後方基地,背靠寬闊的欽敦江作戰。如此,我們的補給線縮短了,日軍的補給線拉長了,到時候,盟軍空軍很方便為我們空投補給,也很方便轟炸日軍補給線。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日軍補給短缺,利在速戰,我們可以抓住這一弱點,拖死他們。告訴手下的人,堅守陣地,只要拖到雨季,日軍就會把自己玩死。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好,執行吧。

斯利姆:Yes sir!

日軍的進攻十分凌厲。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進攻示意圖

3月28日,第33師團打到了距英帕爾西南約20公里的比辛布爾地區,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南部通道;第15師團攻佔了英帕爾至科希馬之間的密宣,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北部通道;第31師團也打到了科希馬的外圍。

南北兩路日軍的鉗型攻勢把英帕爾壓得喘不過氣來,英帕爾和科希馬之間的掎角之勢已被日軍打破,兩地被日軍分割包圍,成了兩座孤城,戰略局勢大好,勝利似乎在向日軍招手。

斯利姆在幹什麼?!

其實這也不能怪斯利姆,第14集團軍雖然有3個軍,但是此時前線只有一個第4軍,勢單力薄,當然扛不住近10萬軍隊的猛攻。

此時,距離英帕爾最近的第15軍還在500公里之外,除非空運,否則根本來不及支援。

有問題,找組織,蒙巴頓找美國人從駝峰航線上抽調了45架運輸機,晝夜不停的將第15軍運往英帕爾—科希馬前線,同時,第33軍也正在趕往前線。

這段時間,英國佬也很爭氣,被分割包抄後,他們不再舉手投降,而是依靠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強大的火力頑強抵抗,儘可能的殺傷日軍。

在陣地戰防守方面,英國堪稱千年忍者神龜。想當年,英國佬在西線和德國人玩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塹壕戰時,日本子還在遠東偷雞摸狗呢。

這一次,英國人發揮了擅長陣地戰的傳統優勢,依靠戰壕、機槍、鐵絲網和裝甲戰車、各型坦克組織一道形同鉸肉機的鋼鐵防線。

對付這種龜縮戰法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以更強大的火力埋葬對方。

這就需要充足的時間和豐厚的家底。

對日本人來說,缺的就是時間和家底,沒有攻堅重武器,沒有空中支援,甚至輕武器的彈藥都無法保證,人再多也沒卵用。

戰鬥很快陷入膠著狀態,這一膠著就是一個月,轉眼間到了5月,英國人不斷爆兵,後勤供應也十分充足,英帕爾前線的英軍越來越強大,士兵們甚至可以喝著咖啡唱著歌。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英帕爾戰役示意圖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軍。三個星期的口糧早就吃完了,彈盡糧絕的日軍只能到處找芭蕉心、菠蘿根以及昆蟲、野獸充飢,夜晚只能蜷縮在雨泥中瑟瑟發抖。

沒有吃的,三兩天是餓不死的,對日軍而言,最大的威脅是疾病。

沒有吃的,體質就會下降,體質下降,人就容易得病,更何況緬甸叢林到處都是寄生蟲。

3萬多名日本士兵染上了傷寒、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由於缺少藥品,軍醫只能看著他們在泥地裡掙扎呻吟,很多士兵的皮膚常常佈滿潰瘍和膿瘡,穿著溼透了的衣服躺著任螞蟻去叮咬,場面猶如人間地獄。

在這種情況下,下至普通士兵,上至師團長對牟田口的不滿也開始爆發,士兵們甚至在稱呼牟田口廉也為「鬼畜牟田口」,三個師團長一致建議牟田口廉也收手,但被牟田口廉也拒絕。

第33師團長不想打了,但是參謀長很積極,兩人勢同水火,不得已,牟田口廉也申請換掉了師團長。

為什麼要申請呢?因為日軍師團長是天皇任命的,只有天皇有權換掉。

第31師團長佐藤在申請補給被拒後,擅自帶領師團撤了,說是要撤到有補給的地方去。牟田口廉也得知情況後,大驚,連忙派參謀長去督戰。佐藤回答的很乾脆,沒有補給,無法作戰,恕難遵命。

牟田口廉也不得已也申請換掉佐藤。

第15師團長山內病情危急,已經不能指揮作戰,牟田口廉也不得不申請換掉山內。就這樣,第15軍三個師團長全換了一茬。

牟田口憤怒的叫囂道:沒有食物無法戰鬥,這樣的人還能稱之為「皇軍」嗎?···沒有子彈,不是還有刺刀嗎?沒有刺刀,還有拳頭。沒有拳頭,可以用腳踢。就算這些都沒了,不是還可以用牙齒咬嗎?

05日本陸軍最慘痛的失敗戰役

隨著力量對比逆轉,英國人開始反攻。

在英軍步兵、炮兵、空軍和坦克聯成一體的打擊下,日軍被迫潛伏在各條山谷裡,已經失去了戰鬥行動的自由。白天不僅不能舉炊,甚至也不能晾晒一件衫衣。

日軍能運用的戰術只有夜戰,然而一到天亮,在英軍的炮轟和空襲下,夜間戰鬥的成果又化為烏有。

6月,雨季來臨,大小河流泛濫、道路崩坍,印緬國境一片澤國,這對苦逼的日軍來說,可謂雪上加霜。苦撐到了7月,牟田口廉也絕望了,申請停止作戰。

"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書接上文

01日軍在緬甸的部署

在反攻緬北的第一階段,也就是胡康河谷戰役中,日軍「叢林之王」第18師團新一軍打得節節敗退,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孟拱河谷,擺出了一副垂死掙扎的姿勢。

在日軍中,第18師團的代號是「菊」,又稱「菊」部隊。現在「菊」部隊面臨被爆的危險,緬甸日軍高層會任其被蹂躪嗎?

會。

那麼問題來了:日軍緬甸方面軍擁有20萬兵力,為什麼坐視18師團被新一軍狂虐?其他日軍都是打醬油的嗎?

我們知道,二戰中日本陸軍有五大戰略集團,分別是本土第一總軍和第二總軍,關東軍,中國派遣軍,南方軍。

南方軍統帥著五個方面軍,分別是緬甸方面軍,第7方面軍,第14方面軍,第18方面軍,第2方面軍。

作為南方軍中最強大的方面軍,緬甸方面軍在1944年3月之後的擁有3個軍8個師團,當然,其中部分師團並不是滿編。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緬甸日軍

緬甸方面軍下轄第28軍,第33軍,第15軍。

第28軍下轄第54、55、2三個師團,主要負責緬甸西南部的防禦,尤其是防止盟軍在緬甸西南部登陸。

第33軍下轄第56師團、第18師團,其中第56師團駐防怒江以西,防止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出軌,第18師團駐防緬北,防止中國駐印軍深入。

第15軍下轄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3師團。至於其任務嘛,沒任務···這是一支戰略機動部隊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了,戰略機動部隊無任務,去增援第18師團不是很合適嗎?

合適個屁!什麼叫戰略機動部隊啊,戰略機動部隊不是救火隊,而是專門搞事情的部隊。再說了,皇軍什麼時候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

中國人在緬北找茬,我們就在印度搞事。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如是打算。

為什麼要在印度搞事情呢?

首先,消滅英國人,殺進印度,這樣就可以藉助印度國大黨領導的反英獨立運動,把印度爭取過來,讓英國佬焦灼進而屈服,打亂盟軍的部署。

其次,拿下印度東部,可以摧毀盟軍在印度的軍事基地,其中也包括中國駐印軍基地,沒有了基地,新一軍還是個事嗎?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蘭姆伽基地的駐印軍

再次,拿下印度,可以掐斷中國的所有對外交通運輸線,包括駝峰航線,而沒有盟軍的輸血,重慶政府撐不了多久,最後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這樣,日軍就可以從中國戰場抽身,一心一意和美國人在太平洋上幹。

最後,盟軍已經掌握了緬甸的制空權,英帕爾、雷多、保山三大戰略支點的盟軍部隊實力日增,反攻緬甸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盟軍日益壯大來進攻,不如主動進攻盟軍,須知,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02牟田口廉也的計劃

早在1942年,也就是日軍擊敗中國遠征軍佔領緬甸之時,日軍大本營和南方軍就計劃乘勢西進,進攻印度,繼而與元首的第三帝國會師中東。

不過這一計劃最終胎死腹中,原因很簡單,瓜島之戰的局面越來越惡化,而且印緬、印中邊境的盟軍迅速加強了防禦力量。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出任第15軍司令後,很快重啟了這一計劃。

牟田口廉也,圈內人稱「小東條」,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搞事情。

掌握了緬甸方面軍唯一的戰略機動部隊之後,牟田口廉也就一直在琢磨:今天下五分,日本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太平洋戰場節節失利,怎樣才能打破局面,報答天皇的恩德呢?

突破點就在印度,理由如上,計劃如下:

除了第15軍,緬甸方面軍下屬的其他部隊全部擺出防守的姿勢,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第15軍三個師團由我帶隊,目標:英帕爾和科希馬。第5飛行師團掩護我。

參謀長:就這?

牟田口:就這!

參謀長: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閣下準備了維持幾個月作戰的物資?

牟田口:甚矣,汝之不慧!沒有物資就不能作戰嗎?英國佬早已經被我們打怕了,患上了恐日症,如果遇到英軍,只要朝天空放上幾槍,就解決問題了。

參謀長:這麼大無畏這麼浪漫主義,到時候死的又不是你。

牟田口:你是來幫助我解決問題的,不是來給我提問題的。

參謀長:我從良心上不能同意。

牟田口:八嘎。

牟田口廉也的計劃遭到了15軍高級將領的普遍反對,但是沒卵用,軍人要服從命令,理解就執行,不理解就盲從。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物資補給呢?

還是那句話:叢林地貌。

印緬邊境地帶,地處喜馬拉雅山脊,是舉世聞名的不毛之地。此地山脈幅員達數百公里,高峰聳立。而且在穿越這些高山峻嶺之前,緬甸境內還有兩大障礙,一是1000多米寬的欽敦江,二是明京山脈

曼德勒穿過明京山脈、欽敦江、印緬邊境到英帕爾,只有兩三條羊腸小路,人馬都難以通過,卡車根本沒戲,你在緬甸囤積再多的物資也沒用,很難運輸到前線。

此外,這一地帶還是世界上雨量最多的地區,每年6-9月季節風期,連天豪雨不斷,所有河流、溪谷,氾濫奔流,大樹漂浮,道路坍壞,交通完全斷絕。

在這種鬼地方,如果補給斷絕,下場只有一個,死。

在列強的軍隊中,日軍是最不注重後勤的,一來是因為家底太薄,二來是因為觀念落後。

在日軍中,輜重兵是最受鄙視的,也是最沒有前途的。在他們看來,輜重兵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傢伙,和騾馬沒什麼區別。

日軍的後勤差嗎,不是頓頓豬肉和飯糰?

和中國比當然不差,和美國比就像乞丐。英國佬雖然沒有美國人闊氣,但是也很富足,比日本人強得多。

如果說牟田口廉也對補給毫不關心,那也是不對的。為了解決日軍的吃飯問題,牟田口廉也想出兩個絕妙的辦法:效法成吉思汗作戰和就食於敵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用大象進行運輸

我們知道,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作戰是沒有專門的後勤部隊的,士兵一般都吃肉乾、喝馬奶,或者乾脆驅趕牲畜隨軍前進。

驅趕牲畜隨軍前進這個辦法好,牲畜不僅可以馱運物資,本身也是可食性物資。牟田口廉也下令鬼子進村,搶劫牛羊騾馬,名曰徵發。一時間,緬甸各地雞飛狗跳,天怒人怨。

就食於敵很簡單,就是砸敵人的鍋,吃敵人的飯,繳獲~米西米西。

這兩個辦法頂不頂用呢?我們拭目以待。

03英軍的準備

英帕爾是印度東部的邊境城市,位於吉大港通往印度東部阿薩姆邦的交通幹線上,也是日軍從緬甸進攻印度的必經之地。該城周圍是曼尼普爾山脈,近郊是長64千米,寬32千米的英帕爾盆地。

英軍兵敗緬甸後,撤退到了英帕爾,並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整個英帕爾盆地上遍佈軍營、醫院、軍械庫、彈藥庫和軍需庫。

負責守衛英帕爾一線的是英國將軍斯利姆指揮的第14集團軍,第14集團軍下轄第4、15和第33軍。

斯利姆原屬於印度殖民軍,此人頭腦清晰,敢於冒險。為了幫助英軍治療恐日的心理陰影,斯利姆刻苦鑽研日軍叢林戰法,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在英國人看來,日本人天生就是像猴子一樣的叢林動物,不需要給養,且神出鬼沒,遇上日軍,特別是被機動中的日軍突然包抄時,英軍往往神經緊張,一觸即潰。

斯利姆加強了英軍的叢林作戰能力和反滲透戰術能力。一方面,他在戰術上加強縱深部署,防止被日軍包餃子;另一方面,他訓練士兵在被包圍時要淡定,要堅守陣地,等待空投補給和援兵的到來。

在斯利姆看來,日軍進攻是遲早的事,關鍵是來多少人。根據正常人的算法,斯利姆判斷日軍會來一個旅團,因為苦逼的交通環境擺在那裡。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牟田口廉也和斯利姆

斯利姆忘了,皇軍不是正常人。

3月8日,牟田口廉也率領第15軍趕著大批牛羊騾馬渡過了印緬邊界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

參加英帕爾會戰的日軍有3個師團(15、31、33師團)和1個印度國民軍第1師,其中日軍8.6萬人,阿三6000人,合計9.2萬人。

印度國民軍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上俘虜的印度士兵組成的,也就是傳說中的二鬼子。別忘了,日軍也在印度搞政治鬥爭,積極拉攏印度反英勢力,給英國人制造麻煩。

「打倒英國佬,解放全印度!」口號喊得震天響,但是二鬼子的戰鬥力一般不行,二般飯桶,三般豬一樣的隊友。這次也不例外,阿三的任務是充當帶路黨,搞搞後勤搬運。

事實證明,日軍驅趕牛羊騾馬的做法並不明智。

畜生不是人,它們都比較隨性,你不可能要求它們在羊腸小道上行軍時井然有序。於是狹小的道路被畜生們擠的水洩不通,急的鬼子輜重兵狂甩鞭子。

前進的道路不僅崎嶇,而且頗不太平,偶爾會有一兩場零星戰鬥,也會有盟軍空軍空襲。日軍徵發的這些畜生過慣了太平日子,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一聽見槍炮聲就四散奔走。

結果,還沒有走到英帕爾,這些畜生或逃或被吃,總之沒了。

接下來的日子,日軍只能靠攜帶的口糧作戰。

帶了多少口糧呢?三個星期!

三個星期拿不下英帕爾咋辦?

額······

04鬼畜牟田口廉也

日軍度過欽敦江後大舉來襲的消息傳來,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大驚,連忙飛臨第14集團軍總部指導工作。蒙巴頓一行在聽取第14集團軍司令斯利姆的彙報後,對第14集團軍的戰備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揚。

蒙巴頓指出,第14集團軍工作紮實有效,管理精細科學,士兵單兵素質明顯提升,軍官指揮能力持續強化,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第14集團軍一定是一支素質過硬,能打勝戰的威武之師!

仗怎麼打呢?

蒙巴頓:我認為應該把欽敦江以西的邊境防禦部隊撤走,撤到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來組織防禦。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我們放棄欽敦江防線,可以讓日軍遠離後方基地,背靠寬闊的欽敦江作戰。如此,我們的補給線縮短了,日軍的補給線拉長了,到時候,盟軍空軍很方便為我們空投補給,也很方便轟炸日軍補給線。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日軍補給短缺,利在速戰,我們可以抓住這一弱點,拖死他們。告訴手下的人,堅守陣地,只要拖到雨季,日軍就會把自己玩死。

斯利姆:俺也這樣認為!

蒙巴頓:好,執行吧。

斯利姆:Yes sir!

日軍的進攻十分凌厲。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進攻示意圖

3月28日,第33師團打到了距英帕爾西南約20公里的比辛布爾地區,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南部通道;第15師團攻佔了英帕爾至科希馬之間的密宣,封鎖住了英帕爾的北部通道;第31師團也打到了科希馬的外圍。

南北兩路日軍的鉗型攻勢把英帕爾壓得喘不過氣來,英帕爾和科希馬之間的掎角之勢已被日軍打破,兩地被日軍分割包圍,成了兩座孤城,戰略局勢大好,勝利似乎在向日軍招手。

斯利姆在幹什麼?!

其實這也不能怪斯利姆,第14集團軍雖然有3個軍,但是此時前線只有一個第4軍,勢單力薄,當然扛不住近10萬軍隊的猛攻。

此時,距離英帕爾最近的第15軍還在500公里之外,除非空運,否則根本來不及支援。

有問題,找組織,蒙巴頓找美國人從駝峰航線上抽調了45架運輸機,晝夜不停的將第15軍運往英帕爾—科希馬前線,同時,第33軍也正在趕往前線。

這段時間,英國佬也很爭氣,被分割包抄後,他們不再舉手投降,而是依靠堅固的防禦工事和強大的火力頑強抵抗,儘可能的殺傷日軍。

在陣地戰防守方面,英國堪稱千年忍者神龜。想當年,英國佬在西線和德國人玩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塹壕戰時,日本子還在遠東偷雞摸狗呢。

這一次,英國人發揮了擅長陣地戰的傳統優勢,依靠戰壕、機槍、鐵絲網和裝甲戰車、各型坦克組織一道形同鉸肉機的鋼鐵防線。

對付這種龜縮戰法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以更強大的火力埋葬對方。

這就需要充足的時間和豐厚的家底。

對日本人來說,缺的就是時間和家底,沒有攻堅重武器,沒有空中支援,甚至輕武器的彈藥都無法保證,人再多也沒卵用。

戰鬥很快陷入膠著狀態,這一膠著就是一個月,轉眼間到了5月,英國人不斷爆兵,後勤供應也十分充足,英帕爾前線的英軍越來越強大,士兵們甚至可以喝著咖啡唱著歌。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英帕爾戰役示意圖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軍。三個星期的口糧早就吃完了,彈盡糧絕的日軍只能到處找芭蕉心、菠蘿根以及昆蟲、野獸充飢,夜晚只能蜷縮在雨泥中瑟瑟發抖。

沒有吃的,三兩天是餓不死的,對日軍而言,最大的威脅是疾病。

沒有吃的,體質就會下降,體質下降,人就容易得病,更何況緬甸叢林到處都是寄生蟲。

3萬多名日本士兵染上了傷寒、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由於缺少藥品,軍醫只能看著他們在泥地裡掙扎呻吟,很多士兵的皮膚常常佈滿潰瘍和膿瘡,穿著溼透了的衣服躺著任螞蟻去叮咬,場面猶如人間地獄。

在這種情況下,下至普通士兵,上至師團長對牟田口的不滿也開始爆發,士兵們甚至在稱呼牟田口廉也為「鬼畜牟田口」,三個師團長一致建議牟田口廉也收手,但被牟田口廉也拒絕。

第33師團長不想打了,但是參謀長很積極,兩人勢同水火,不得已,牟田口廉也申請換掉了師團長。

為什麼要申請呢?因為日軍師團長是天皇任命的,只有天皇有權換掉。

第31師團長佐藤在申請補給被拒後,擅自帶領師團撤了,說是要撤到有補給的地方去。牟田口廉也得知情況後,大驚,連忙派參謀長去督戰。佐藤回答的很乾脆,沒有補給,無法作戰,恕難遵命。

牟田口廉也不得已也申請換掉佐藤。

第15師團長山內病情危急,已經不能指揮作戰,牟田口廉也不得不申請換掉山內。就這樣,第15軍三個師團長全換了一茬。

牟田口憤怒的叫囂道:沒有食物無法戰鬥,這樣的人還能稱之為「皇軍」嗎?···沒有子彈,不是還有刺刀嗎?沒有刺刀,還有拳頭。沒有拳頭,可以用腳踢。就算這些都沒了,不是還可以用牙齒咬嗎?

05日本陸軍最慘痛的失敗戰役

隨著力量對比逆轉,英國人開始反攻。

在英軍步兵、炮兵、空軍和坦克聯成一體的打擊下,日軍被迫潛伏在各條山谷裡,已經失去了戰鬥行動的自由。白天不僅不能舉炊,甚至也不能晾晒一件衫衣。

日軍能運用的戰術只有夜戰,然而一到天亮,在英軍的炮轟和空襲下,夜間戰鬥的成果又化為烏有。

6月,雨季來臨,大小河流泛濫、道路崩坍,印緬國境一片澤國,這對苦逼的日軍來說,可謂雪上加霜。苦撐到了7月,牟田口廉也絕望了,申請停止作戰。

英帕爾會戰:日軍最不堪回首的一戰

日軍屍體

7月10日,大本營和南方軍批准停止作戰。

從7月16日到9月下旬這段時間,是第15軍朝反方向瘋狂暴走的時間。眼冒綠光的日本人在前面跑,紅光滿面的英國佬在後面追,天上還有盟軍飛機反覆轟炸掃射,其慘況堪比當年遠征軍過野人山。

雨季不僅給撤退的日軍帶來了麻煩,也給追擊的英軍造成麻煩,英國佬的追擊純屬錦上添花,追不上也沒啥,但是日本人不同,撤不了的話死路一條,兩相對比,日本人腎上腺分泌更旺,所以跑的也更快。

英帕爾會戰以日軍的失敗而告終,此戰日軍死亡和失蹤5萬餘人,殘餘日軍中傷病過半,武器裝備損失殆盡,英帕爾戰役也被稱為日本陸軍最慘痛的失敗戰役。

英帕爾會戰後,第15軍已完全喪失了作戰能力。為了刷新殘局,重振戰力,大本營對緬甸方面軍和第15軍領導層進行換血,由木村兵太郎任緬甸方面軍司令長官,田中新一任方面軍參謀長。

此時,緬北的中國駐印軍已經殲滅了第18師團,拿下了孟拱河谷。

18師團是如何被滅掉的呢?下回分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