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族的人太厲害,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但卻在中國屢屢吃癟

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宗源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蒙兀室韋的祖先之一。《舊唐書》有“蒙兀室韋”,“蒙兀” 與“蒙古”是同名異譯,後人也有稱其為“蒙兀戈喇”。

身為“馬背上的民族”,“驍勇善戰”一詞正是蒙古人最真實的寫照。想要了解古代蒙古軍隊為何強盛如斯,我們不妨從多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這個民族的人太厲害,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但卻在中國屢屢吃癟

首先是馬匹,作為草原遊牧民族,蒙古人的生活自然離不開馬匹。在馴服野馬後,人們才有了逐水草遷居的能力。隨著野馬在馴化的過程中逐漸擇種改良,每個遊牧民族都有獨居特色的馬匹品種。

蒙古馬其貌不揚,從外觀上來看甚至會讓人覺得蒙古馬有野驢的血統,但千萬不要小看這些顏值不高的醜馬,能夠馱著蒙古人打下半個世界的恐怕非蒙古馬莫屬。筆者認為,若蒙古人馴化了其他品種的馬,他們的遠征大業很難實現。

蒙古馬與蒙古人一樣,嚴苛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變得粗糙,因為其他稍精緻一些的馬都很難適應反覆無常的草原氣候。蒙古馬的粗糙是由內及外的,不但長相粗糙,吃得也很粗糙,僅靠吃草也能保障充沛的體力,根本不需加喂細料即可千里奔襲。

當然,由於蒙古馬的特性,它們的爆發力很差,所以,蒙古騎兵在正面衝鋒中難免吃虧。

這個民族的人太厲害,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但卻在中國屢屢吃癟

接下來的蒙古兵器,若說,蒙古馬決定了蒙古人擅長長途遊擊,那麼,蒙古人的弓箭才是使歐亞諸國為之聞風喪膽的殺器。很多朋友受到影視作品影響,覺得蒙古人擅用馬刀,前文我們說過,蒙古馬並不適合衝鋒陷陣短兵相接,所以,馬刀並不是蒙古人最擅長的武器。

每個蒙古男兒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打獵,所以,蒙古人的射箭技術十分高明。在蒙古傳說中的大英雄通常都有高超的射術,很少有拎著馬刀與敵人捉對廝殺的英雄。由於,蒙古缺乏木材,最早的蒙古士兵均用劣質木材與獸角制弓。

後來,隨著蒙古與漢族之間的往來增加,蒙古人藉助漢人的先進工藝改良了制弓技術,最終,製作出一種重量輕、威力大、便於攜帶的複合弓。此時的西方國家連複合弓的概念都沒有,蒙古人的複合弓是當時最先進的兵器。

更重要的是,蒙古複合弓與蒙古人的游擊戰術相得益彰,在迂迴作戰中表現極為出色。

這個民族的人太厲害,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但卻在中國屢屢吃癟

從古至今,軍事家們均將“士氣”視作克敵制勝的重中之重,士兵們的心理素質也是軍事水平的關鍵指標。蒙古人從不偏居一隅,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馬背上與嚴苛的氣候環境作鬥爭,這也使蒙古士兵的精神素質過硬,農耕民族的軍隊根本無法與之比擬。

在嚴寒與風沙中,蒙古士兵養成了積極主動的進取精神,正因為進取精神的存在,幾萬名蒙古騎兵能夠隨時隨地化整為零,分散成幾股游擊隊長途迂迴,各自為戰。

軍隊作戰,士兵們的軍事素質往往與領導者的戰略水平相掛鉤,一個出色的指揮官是必不可少的勝利條件。蒙古人之所以能夠完成令人匪夷所思的遠征,離不開蒙古軍隊各級指揮官們深遠的戰略眼光和戰場適應能力。

這個民族的人太厲害,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但卻在中國屢屢吃癟

縱觀蒙古人的對手,除了中國等幾個國家的指揮官有戰略上的大局觀外,西亞、歐洲國家的指揮官均缺乏這種素質。當時的西方國家和民族通常只有幾百裡地盤,幾萬軍隊,指揮官們對地盤外的世界缺乏瞭解。

反觀蒙古指揮官,他們的眼睛有幾千公里的視野,能夠熟練的進行戰術迂迴、包抄、戰略轉移,這是西方國家的指揮官們根本做不到的。從當時的蒙古軍官們的視角來看,西征過程中的敵,人就像是平時在草原上捕獵的馴鹿,根本沒有挑戰性。

蒙古軍隊堪稱冷兵器時代的佼佼者,全盛時期的蒙古士兵有著世界最高水平的作戰水準,他們也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戰績證明了蒙古人的強盛。倘若,歐洲大陸能夠出現一支類似的軍隊,恐怕歐洲大陸當時就不會處於群雄割據的狀態了。

這個民族的人太厲害,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但卻在中國屢屢吃癟

蒙古人的遠征直接改變了世界的格局,蒙古人不但將鮮血與恐怖帶到歐洲,同時,還將中國的火藥傳入西方世界,為歐亞大陸揭開熱兵器時代的開端,蒙古人也逐漸失去了冷兵器作戰的優勢。以當時的世界形勢來看,唯一能與蒙古人抗衡的軍隊只有漢族人,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蒙古人在西方國家所向披靡,在中原卻屢屢吃癟。蒙古人先後進行了三次西征,征服了幾乎半個世界,最終才統一了中原南部... ...可以說,若非漢軍強勢,蒙古人怎會在三次西征後才會吃到“嘴邊的肥肉”呢?

現今,除蒙古國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及臨近省份以及俄羅斯聯邦。全世界蒙古人約為一千萬人,語言為蒙古語。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國境內。

參考資料:

【《舊唐書》、《蒙古軍隊為何如此強大?》、《蒙古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