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彩山水畫畫家李琨

美術 山水畫 國畫 藝術 齊魯壹點 2017-05-27

中國潑墨潑彩山水畫畫家李琨。(美國東方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會員)。李琨在潑墨潑彩山水畫創作中,巧妙結合了中西方的繪畫手法,首次將西方的塗鴉藝術使用在中國山水畫中,氣韻生動、墨色淋漓。

李琨,北京人,1981年出生於北京海淀區。自幼喜愛繪畫,6歲在海淀區少年宮學習繪畫,在學習期間多次取得少年繪畫比賽大獎。16歲時,拜師北京畫家許澄宇先生,先生盡心施教,李琨潛心學習山水、人物的繪畫創造。許先生還將自己摸索出的獨特潑墨技巧教於李琨,使潑墨山水在傳統的基礎上又新的突破,富於當代精神。

2000年就讀於北京印刷學院設計。學習美術理論及繪畫技巧,從此開始系統瞭解和學習西方繪畫體系。這段學習經歷給了李琨很深的藝術沉澱。因緣際會,在一次筆會上我有幸拜師著名畫家張祿傑先生,潛心鑽研彩墨山水畫。

畢業後李琨先後從事《青年文摘》、《經濟和信息化》雜誌的美術編輯工作,《東方企業家》、《國企》雜誌美術總監和微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視覺總監,在職期間李琨的設計作品得到上層的認可與客戶好評。閒暇之餘創作山水畫,拜訪老師討教學問。

李琨閱讀了大量中西繪畫書籍,分析和臨摹大師們的作品。使李琨在用筆上線條富於韻味比比凝練,又豐富多變,挺拔而清秀,挺拔、襯澀兼而有之。

李琨的潑墨山水畫在宣紙上隨意大託大拉一番,其實在拖拉時,要胸有成竹,何處留白,何處潑墨,哪需要加點,加皴,哪要成為西墜雲山,必須在心中構好圖,才不會亂了方寸,隨其形狀猶如山石、猶如雲霧、猶如風林搖曳,根據水墨隨意形態,自己再加以巧妙地藝術修飾,使之豐滿成畫。

從事中國畫創作十幾年,醉心於繪畫創造的李琨,這些年來遊歷了祖國的山川大河,領略了大自然的氣象萬千,在數年的山水畫寫生創作中,李琨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對長江三峽、桂林、黃山等名山大川都有了最直觀的觀察瞭解,為了熟悉它們的構造特點,自己經常一人長時間在野外寫生,蚊蟲叮咬已是家常便飯。

墨彩交融,畫面奇麗。繪畫屬於視覺藝術,滿足人們視覺感受至關重要。李琨的作品《無盡江山》如詩如畫,大膽的潑墨,縱放的潑彩,使畫面形成極具衝擊力的大的色塊,與遠處的船帆及江岸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個畫面空靈、深遂,塑造出春雨三峽風光的美麗旖旎。評論家說,他的作品既能體現多方用墨、用彩設色的特點,而且色彩又是如此絢爛,是因為畫家除了善於使用墨分五色和中國畫顏料的色彩之外,還全力利用各種西畫顏料的配合,頗為有效地大大強化了“潑” 彩效果,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李琨認為中國山水畫中的奇峰峭壁,煙波浩渺,千巖萬壑,清風明月,只有身臨境之後,才會將神韻帶到作品裡。在中國的山水畫中,意境尤為重要,借水墨以輔助表達。有意而無墨,則畫中無形,有墨而無意,畫中便無神,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李琨的繪畫作品不僅秉承了中國畫的優秀元素,深入發掘中國古典繪畫的色彩,更融入了西方現代美術的色彩構成概念,進而形成了李琨自身獨特的現代彩墨藝術畫風。

西方美學更多元化,曾在一個藝術展上,看到一名塗鴉藝術家自由揮灑,大膽的用色,他被這種形式深深吸引,塗鴉和中國畫的潑墨有著一舉同工之妙,能在塗鴉中盡情宣洩自己的情感和內心,表達自己思想情感和審美感受。通過誇張的造型,粗狂的線條,展現了野性的魅力,藝術的隨意性和延展性更為強烈,隨意的創作手法和豔麗的色彩,讓畫面產生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感染力。

李琨創新性的首次結合借鑑了西方繪畫手法塗鴉,經過反覆不斷地嘗試,將潑彩、潑墨、塗鴉三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慢慢形成了自己現在的繪畫特點。畫家的藝術變革,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還需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需要知識、經驗、經歷的累積與沉澱,甚至需要天賦、才性、勇氣和毅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一幅作品。致力於傳統水墨畫的穿心求變,其藝術幾經熔鑄錘鍊,最終表現出超高的藝術水準。

這種表現形式讓觀賞者對李琨的潑墨山水畫有無限的聯想,多色墨交融、個性鮮明、構思精巧、更具生活氣息,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這一手法得到藝術界認識的認可和好評,使得山水畫所要達到的詩情畫意。這種新的手法李琨稱其為“印象潑墨”為潑墨山水畫添加濃重的一筆,為中國畫和世界藝術的融合做出貢獻。

總之李琨的心靈中有細膩的獨唱,有重錘雷霆萬鈞的響鼓,李琨的畫極富音樂性,面破線,線破點,色破墨,墨破色,極盡變化。用揮灑自如、大氣磅礴的線條賦予不同山水景觀以灑脫、飄逸的視覺美感,用對自然的熱愛,追尋繪畫意境獨特的呈現方式。我的畫中雄偉巍峨的群山,湍急湧動的奔流,正是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不息的生命活力和藝術呈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