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美術 華山 國畫 藝術 石散人書畫 2017-08-02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征服黃河 鏡片 紙本 1979年作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開山築路 鏡心 設色紙本

《開山築路》構圖雄奇宏偉,氣勢艱險磅礴。崇山峻嶺之中,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鑿山修路。畫面筆法多樣,墨色濃淡乾溼皆體現了何海霞的傳統功力,可以從中看到他構圖穿插的變化,雲霧水氣的穿插變化,這所有的豐富性都給人一種磅礴中不失親切的審美感受。在山水畫方面,畫家對傳統書畫潛心研究,對自然和生活深入觀察,提高了國畫藝術語言的深度和濃度,增強了國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作品骨體堅凝,意象雄奇,具有獨特風貌。他尊崇傳統,但作為中國現代山水畫史具有轉折意義的大家,他的價值還表現在他的非凡魄力與開拓精神。在對藝術傳統和時代生活有著獨到體悟的前提下,何海霞將傳統功夫向現實表現轉化,運用新題材、新內容去擴展和發掘新的表現手法,在傳統與生活的互動中,出色地解決了用傳統筆墨去表現當代生活的難題。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春到陝北圖 立軸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臨潼華清池 鏡框 設色紙本 1975年作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長安碑林 立軸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長安碑林 立軸 設色紙本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青城秋色 立軸 紙本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西嶽崢嶸何壯哉 鏡心 設色紙本 1980年作

款識:西嶽崢嶸何壯哉。庚申深秋,重遊灌縣、青城諸勝,數十日以來,承縣委諸公熱情接待,銘心感謝之外,寫華山為贈之。蕭建初、何海霞並記。鈐印:何瀛(白文)、海霞(朱文)、海霞(白文)、何氏(朱文)

1980年深秋,何海霞老畫家有川西之行。時年何老先生已經72歲高齡,是從心所欲之年,也是古稀之年了。在這樣的高年,何海霞還登上了號稱“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蒙灌縣諸人對何海霞悉心照應,老畫家遂以此圖作瓊瑤之報。按常理來說,何海霞身在青城,又是山水畫名家,應以青城勝境施諸丹青,但何海霞卻以秦中名山西嶽華山表達對青城山的感受,貽諸當地。其實這也是何海霞的用心處,他是以“華山天下險”的西嶽華山來與青城山相拮抗。何海霞畫這幅華山圖,以濃墨淋漓揮筆渲染,以書法的中鋒勾勒山勢,鐵畫銀鉤,瘦硬通神,奇峰突兀,巉巖陡峭,一落筆便是壁立萬仞之勢。峰頂卻又以石增添華山的色彩,一者給人以日照巔峰紫煙升騰的氣勢感,二者也增添華山的真實感,因為華山的岩石在日光照射時遠遠眺望,就是輝煌燦爛的崢嶸景象。此幅畫構圖亦頗不俗,中景落筆,打破常規;一山兀立,似乎孤懸中天,給人以“噫嘻噓呼”的奇險驚歎。既是崢嶸的,又是壯觀的。雖然是看華山,卻又讓人不期然的想起老杜的“泰岱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壯闊胸襟。畫不是寫實的,卻讓人看到的似乎是華嶽的西峰,卻有似乎是華嶽的東峰,若揹負青天朝下看,卻又有中峰的樣子。這又是東坡“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境界了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長 城 鏡心 設色紙本

何海霞屬“長安畫派”,與趙望雲、石魯共稱 “長安三傑”,對當代中國畫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細觀本幅“長城”畫卷,可見在山、林、城石的描繪中,他不拘成法,走筆灑脫,亂頭粗服,用墨淋漓暢快,用夾雜著偏鋒的斧劈皴恣意寫出山石的形象,極具體量感。而在設色上,則先運用積墨法畫出山石,再用染筆使其邊緣有虛實變化,畫面線條結合效擦,配合得天衣無縫。而這種畫法,使整個畫面既顯體積,又像有西畫中的“明暗”渲染。如此自由的行筆、量感的線條,加上對比關係的強調,使本作氣勢磅礴、深厚雄強。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華嶽奇秀 立軸設色絹本

大風堂衣缽傳人——何海霞

激流出峽 立軸 設色紙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