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何海霞(1908-1998)),名瀛,字海霞,以字行。北京人。父母酷愛文藝,對少年時代的何海霞影響頗深。何海霞幼時即喜愛書畫,青年時期曾參加中國畫學研究會,1924年拜韓公典為師,1934年從師張大千學畫,隨其遊歷山東、四川。何海霞隨張大千習畫期間,飽覽了中國古代名畫並大量臨摹了宋、元、明、清時期的繪畫真跡。1951年,由重慶遷居西安,後在中國美術家協會陝西分會任專業畫家。50年代末~60年代初,與石魯、趙望雲等一起切磋山水畫創新,從西北山水獲得創作契機,共創“長安畫派”,為長安畫派的重要畫家,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1961年,他曾應中央美術學院之邀,在該院授課兩年,培養了一批中國畫人才。1983年,他任陝西國畫院副院長。不久後調到北京,在中國畫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的前身)任專業畫家。他此間兼任中國國際友好聯絡委員會顧問,以藝術為紐帶,為中外文化交流貢獻了力量。1960年所作《黃河禹門口》、《春在田間》,均為中國美術館收藏;1981年所作《大地長春》藏於北京飯店;1982年所作《晴巒暖翠圖》藏於北京釣魚臺國賓館。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何海霞 九寨溝 紙本水墨設色 193.7 cm×178.7cm 中國美術館藏

何海霞:用筆

中國畫畫家的用筆,就如同歌唱家練聲、武術家練功一樣,是中國畫的基本功之一。

什麼叫用筆?我們過去經常把用筆搞得很神祕,什麼“筆自天成”呀!什麼“妙趣橫生”呀!好多玄玄之論。雖然用筆之法多種多樣,各人又有各人的用筆之法,但要找出他的規律性,,我認為也不是那麼很難的。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劉(鬆年)、李(唐)、馬(遠)、夏(圭)、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一直到四王(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祈)吳(歷)惲(壽平),我經過研究,也不過就是那麼回事。有人強調筆的中鋒,認為這是正宗,要有人強調側鋒,彷彿這就成了非正道。那麼怎麼叫中鋒、怎麼叫側鋒?我說這中鋒,並不是把腕子挺起提高,什麼“懷抱月”呀!這筆下去才必然是中的、圓的,我不是這麼理解。我理解是:羊毫也好、狼毫也好,一蘸水蘸墨後,就容易散開,我的經驗是如何叫它擰在一起,就跟擰毛巾、擰手帕一樣,一擰到一起,這筆就自然歸納,讓它的毛毛都揉合在一起,即中鋒之謂也,我的體會這就是中鋒,並不一定什麼必須筆直如何如何才是中鋒。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何海霞 黃河禹門口 紙本水墨設色 152.4 cm×71cm 1959 中國美術館藏

對筆要善於運用。筆的本身只是一個客觀條件,掌握和運用就要靠我們主觀了,我們不但要能熟練的操縱它,更要充分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程硯秋擅用歌喉,馬連良擅用歌喉,麒麟童周信芳擅用歌喉,他們都是善於利用自己的不同條件。周信芳,沙音,程硯秋是腦後音,馬連良大舌頭,這些對發音來說本是弱點,但他們會用,反而成了特點。

一管筆,不管它是羊毫也好,狼毫也好,關鍵是怎麼去用。什麼叫一筆畫?眾說紛紜,但到了究竟怎麼算是一筆畫?以我看就是善於由濃到幹,由這個筆鋒很圓潤,一直畫到這筆毛散開了,散開了我再把它畫合上,一個開,一個合。用筆方法沒有多少,就是一個開合。它開了,我把它合上了,合了它用著用著又開了,開了我又把它用合上,這就是筆的運用。

另一個,筆的連接法,連接法也就是轉折法。馬連良等幾位唱老生的,唱著唱著那嗓音唱到沒勁了(就如同我們用筆,用到拐彎時拐不過來了),他抽了一口氣,順著那個低音轉到了高音,高音又轉到低音,起一個接氣的作用。筆法也是如此,別太玄妙了,我認為不玄妙。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常有人說:“瞧這人這筆力,多有勁,啪的一下就下來了。”其實不會的,他這是緩了好幾口氣以後才下來的。有人說:“看某人的畫,象是喝得酩酊大醉後畫的,那種狂勁!”是不是呢?不是的,就說咱們齊老(白石),齊老用筆,那裡頭文章大了,畫如金鋼杵,。裡邊含蓄的既有篆書又有草書,他把這筆的運用、轉換,昇華到了單純、樸厚,就象是裘盛榮,裘盛榮跟有些角(兒)不一樣,他把那些複雜的花腔都去掉了,純了,純正音,既渾厚,又含蓄,又簡練,最終,表達個性的東西突出了。

說繪畫的筆法跟書法相通,這我承認,但書法代替不了繪畫,書法於繪畫,在某一點上有益於繪畫,但很難說我這一筆下去是具體的那一家之法。書法與繪畫都有點和線,《書譜》裡對點有這樣的形容:“奔雷墜石之奇,懸針垂露之妙”,說有的點下去象炸雷、象墜石似的“喀拉”一聲,有的則象是倒懸的針,針尖上有一滴垂露,這,我們繪畫能這樣嗎?因此我認為是兩回事。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用筆的續、斷關係,在繪畫中很重要,因為它包含著變化。在直線當中,包含有很微妙的曲線存在(跟素描關係又拉上了)。若干個曲線、複線、陪襯線,最後是一根線。素描就把它簡單化了,把它分成幾條直線,都是從直線上考慮問題。中國畫不是,中國畫是從力度、從質感、從取勢,來表現它的形的婀娜多姿,有一個整體與局部的相互聯繫的關係。千筆萬筆歸於一筆,一筆又是千筆萬筆的開始。齊白石畫藤蘿,簡而又簡,其實裡邊蘊藏著多少個、多少個主線與複線,我們學的就是要簡到最極點,其實是把這筆的性能、效果最後歸到這一點一點的,就是這一點筆觸上。

一筆之畫,怎麼成了一筆圓呢?不懂得的,一筆下去,是扁的,是死的;行家這一筆下去,裡邊不僅僅有陰陽之分,還有著潛在生命,就是氣韻。這內在的生命很難用語言來表達,這是作者對物象的理解的高度提煉概括的注入,就跟血液一樣的可貴,所以能看起來溫潤有力。乾溼濃淡,層次分明,質感都畫出來了。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好的線、點,能說明什麼呢?你點這一點,我就能知道你有沒有功夫,這一筆點這一點,就知道你的份量達到圓了沒有,功夫不到,就不圓,是扁的,扁傢伙。你看大千先生的作品(指牆上掛的大千先生的《墨荷圖》),這豎筆一下,人家是圓的,既溫和,也不劍拔,也不弩張,很符合自然生長的那種氣韻。如果先用鉛筆把它的位置畫好,那是死的,神妙就在於此。要說到底為什麼上面那麼黑下邊那麼淺?我把筆也弄得上邊黑點下邊淺點,但你畫出的是死傢伙,沒有氣韻貫在其中。因為作者內在的對於自然的體會沒有,氣韻沒有。另外,掌握對象沒有掌握住,又怎麼談用筆?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現在有一些一勇之夫,全以氣勝,似乎很有“氣勢”,很有“力度”,“氣勢磅礴”,其實怎麼樣?內在很空虛,是故作緊張,聲嘶力竭而已,我麼不能那麼做,我也不願那麼做。這筆的運用,也是表達作者的學識和修養,表達個人修養和生活實踐的修養。一定要虛心,要真誠 ,對藝術要真誠,否則,畫出的僅僅是畫,畫的不是心,心力又從何而起?筆力又從何而發?就更談不上筆情和墨趣了。陳子莊說:古人作畫,人老實,但畫出畫來俏皮。人心裡不靜,畫出畫來就糟雜呆板。用筆同是這個道理。兩晉時的人勤思好詰,清懷,體現在書法上是優美;魏書跟漢書不一樣,漢書莊嚴,魏書放,發揮自由;到兩晉,追求儒雅和文人的風度氣質則完全流露於書法之中。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繪畫用筆似乎是形式問題,其實還不止是形式問題,而是人的心理節奏,心裡內在的美流露在筆端,可又不是賣弄或以巧勝人,和嫵媚而多姿。有時寓巧於拙,有時寓拙於巧,拙中有巧,繪畫既要拙,同時裡邊還要有巧。我們有的同道內心裡樸實,人也樸實、畫也樸實,但缺乏天趣。惲南田是有天趣,但缺乏沉重、古樸、實在。有人過過分的虛,有人是過分的實,誰要是虛實結合的好,筆墨虛實結合的好,個人修養達到一定的高度,是不容易的。既要看著非常古拙,但又是很巧。齊白石,很巧,其實裡邊很有情趣,他很巧。把齊白石跟某人比,某人是畫也,而非藝也。某人某人,素描也,非中國畫也,非藝也,就是有一套熟練的造型和素描,你怎麼畫,反正我素描是對的,但這筆法就不對了。筆法是什麼?就是將人的內在修養行之於筆端,表達在筆頭上。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藝”與“術”。有人是有術而無藝,有人是有藝而無術;有藝無術者大有人在,有術無藝者更多;而兼而有之達到一定高度的很少。我們在研究筆法的時候,是研究藝,不是研究這筆的性能,筆的性能只是一般的常識性問題。為什麼有的人不能充分發揮筆的效能呢?問題出在“筆隨意轉”上,出在不能“圓轉如意”上,不然怎麼叫“心手雙暢”呢?首先說心:“喜畫蘭,怒畫竹”,畫蘭時不是我今天有什麼順心事,哈哈哈哈,才畫蘭,他是心喜而不形於色,不行於外;“怒畫竹”也不是剛剛跟誰吵嘴以後才去畫竹子,“怒畫”是指內在裡有一種壓抑的東西。喜也好,怒也好,是形象地說明畫家注入筆端的一種情感,一種意,這種情感的意又與所表現對象的形與神能完美的結合在一塊兒。心力,對繪畫很重要,有人他這個力就是使人出來,那筆當然不聽他指揮,有的人心力衰竭了。心力疲竭,筆也就使喚不動了。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我的繪畫有毛病,有的時候是重少輕多,飄逸的多,沉重的少。我的畫弱點在巧上了。人家提起何海霞,說“何海霞很聰明,這人最聰明”。但是薄弱環節、弱點是什麼?還是浮,還是形於外的東西多一些,內在的東西不夠。我某一點不如樑樹年,我某一點不如陸儼少,但我某一點也有我自己的長處。我這個人在個人素質方面,沒有他們沉著,沒有他們老辣;可另方面,我的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敏感,反應快極了。聰明有餘,樸厚又不足(筆者插話:“何老勇於自我剖析”)咱們要說實話嘛!有時候我這腦子確實又很特別,連我女兒都講,我這腦子很特別,我經常反覆這面看了又看那一面,我年輕的時候仿古畫,對筆法很有一番研究,那是為了生活奔走,尋求生存,付出了勞動,學了些個本事,走過高低不平的路,最後留下隱隱放光的一點過去走的那些個腳印,這就是我學到了一些東西,中年時代,學古人,學老師,各家各派,沒有一個不懂,說張家就張家,說李家就立李家,都能信手拈來。書法,我能夠寫各種字,多少家的書法,我能夠寫、能畫多少家的畫,我把筆給練出來了。有人讓我寫一個元朝柯九思的,我從柯九思裡,領會出趙鬆雪,又從趙鬆雪裡理解出李北海。從二王到各家,我都能跟我的書法聯繫到一起。現在有人學龔賢,龔半千,但真正達到龔半千那個程度的,不多,達到龔半千那筆墨情趣的,不多,學的很表面,很表面。在繪畫的筆法中,我可以發現他受誰的影響,他又怎麼發展變成自己的,都可以找出他的淵源。我大膽地就一句:古人的這些筆法,不過他是受某家的影響,是形式的互抄。這不是對古人的懷疑,是應該有一個正確的估價。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要在筆法上、筆墨上有意識的超前。我們這個時代是什麼時代?是超前的時代、不要把筆法、筆墨固定成非要那個樣不可。崔子範先生的繪畫,要按老一輩的講究什麼筆法、講究什麼起承轉合、怎麼運用筆,都談不上,不能那樣要求,因為現在是一個開拓的時代,是一個超前的時代,可貴者,獨創也。

筆法還要因人而異。有些畫禿筆畫的人,我說他們很聰明,怎麼聰明呢?就是他把這古人的東西。他局部放大了,他把這鏡頭拉近了,畫一塊局部。齊白石就有吸收吳昌碩的一個最局部的一個局部,他給放大了,妙不妙?

現在要談一個問題:筆要改革、筆要革新了。別再按老黃曆——怎麼起承轉合呀!怎麼圓轉如意呀!用筆要改革了。筆,是客觀上的一個工具,我們主觀要改革了,還老是使羊毫、老是使狼毫,老是這一管筆,何必呢?要預期達到一個目的,就需要不擇手段,當前以經濟為中心,要考慮經濟效益。畫畫也要解放生產力,還有一個,如何發展生產力,你僅解放它還不成,你還要發展它。用筆用墨你要不發展,你就是僵化了,你就是停留在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還差著四十年呢。因此,我們用筆,既要把傳統這一套功夫進行發展,但光發展還是不夠。當然,現在也不能馬上就走到極端,總要有一個過渡時期,我就還處於一個過渡時期,我們要給下一代提供一些可以研究的手法,但我們還不敢說,我們就是成熟的。我們寫這《畫譜》,是斟酌了又斟酌,考慮了又考慮,馬上要嶄新的,不行,太陳舊了,也不行,就是這個初步的探索時期,我貢獻的就是這一點。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回顧我到北京之前,老是什麼狼毫、兼毫,筆頭不大,小筆寫大畫。現在不行了,這幾年我一直說把工具換一換,卻始終沒有換,這就跟小腳走路,那裹腳條總打不開。這也是我的弱點,使心力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這工具雖不起決定性作用,但也起一個很輔助的作用,所以我要改,把我用細筆的功夫,在寬筆中解放、發揮,把短筆用成長筆,起碼用5釐米、4釐米這樣的長鋒,厚一點,裡邊含水量就能夠多一點,要筆鋒圓轉有餘力,就不能把它使得太乾了。石魯好用長鋒,一次我給了石魯兩隻長鋒筆,“嘿呀!海霞給我這筆太好了!”王子武也愛用長鋒,相互影響。人們用筆的筆鋒長短,有個人的習慣,人的習慣是有侷限性的,筆鋒長短也有它的侷限。一定要先掌握好這筆的大小,雖然說:“擅書者不擇筆”,繪畫亦然,但比筆的輔助作用也是大的,太短了,心力發揮不出來,過分的長了,這筆出去後再回來時捻不過來了,就成了死的,死筆。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有人說:“何老!我這用筆雖然感覺到了變化自如,但又怎覺得壓力不夠。”說起筆的壓力,不能夠為壓力而壓力,首先要凝神聚氣,你才能有壓力。我們說某某人力透紙背,這力透紙背可不是容易的事,他是寧神用氣,意,充滿了,才能下筆如金剛杵,入骨三分,才能有這麼個勁,而這筆又行的那麼準確,那麼舒服。你看齊老先生,還有石魯,彷彿似乎有點狂,有點粗,其實,畫的速度最慢。好畫,沒有信手拈來的,那筆筆是筆筆,筆筆都是如錐劃沙,方謂之筆也。這筆是筆隨意轉,筆隨心回,得心應手。有的人一拿起筆來,“嘿!這筆不行”。不是筆不行,而是你腦子裡的形象不成熟,何談筆也?往上堵,往上堆砌,又談何筆也?筆有粗放、有纖細,有寬有窄。繪畫不僅僅是高與低、平與險、巧與拙等矛盾的統一,在筆上也是這樣。程十發是有體會的,他是粗細的結合,黑白的結合,濃淡的結合,粗獷與纖細的結合、瑰麗與淡雅的結合,多麼濃豔他不濃豔,多麼纖細他不纖細,他用筆超過了某某某。還有的人拿起筆,“刷刷刷刷”,那不是在畫畫,那是在嚇唬人呢。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中國畫講究點線。我們說:“藝通於樂”,但又不等於樂。通於樂,是指某一些方面,如音色,音色就是音樂器材獨特的特色所在,小鑼就是小鑼,短笛就是短笛,長號就是長號,鋼琴就是鋼琴,小提琴就是小提琴,每個樂器的音色有區別,讓你鮮明的聽出來,而每個樂器的音質又不同。音的內在的含蓄的生命、重量以及渾厚勁,能表達一種秀象,我們的筆為什麼不能表達出來?說“遊筆如龍”,那是耍花樣,,我們點的點子,就像京戲裡的“巴——嗒——倉!”這是什麼?筆法,使人吃驚。所以筆法通於樂,也通於唱腔,看了周信芳的戲,就如同看吳昌碩的畫一樣,聽餘叔巖唱,如同看儒雅風格的繪畫,看裘盛戎的戲,就如同一幅很樸厚的山水畫,有筆、有韻、有形象。(示範周派唱段)周信芳的唱,就像幹筆畫出,墨分五色,是幹筆和濃筆的結合,有濃有淡有乾溼,讓你聽得韻味無窮,內在所包含的種種質感都體現出來了,是筆法之形象也。程硯秋(示範程派唱段),他是腦後音,可比喻出用筆的含蓄性,不是形於外,而是一種內在的運動,體現了這筆和內在的魂的運動,就感人了。會聽戲的,不是長篇累牘地記唱詞去了,聽的是這韻,是這味(示範唱段),這唱腔中唱的是蕭韻,與畫畫怎比呢?比若遊絲,比若春蠶。裘盛戎是武戲文唱,把京劇的花臉戲昇華了。畫畫我是什麼都喜歡,什麼都學過,唱戲也什麼都學過,所以很有體會。

李成惜墨,王洽潑墨,這又怎麼理解用筆呢?怎麼理解漸江的筆呢?漸江的筆是輕而淡,但到了要害的地方他“噌噌”兩點出來了。有的人用筆就能繁,但不能簡,有的又只會簡,又不會繁,何談用筆呢?要簡可簡到不可再簡,得到筆之魂,還要能繁到不可再繁,卻又感到亮,感到好看,這就是功夫,是筆頭功夫。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何 海 霞 : 用 墨

中國山水畫是以墨為主,其實,在中古時期以前是以各種顏色為主的,直到魏晉以後,中國畫受宗教的影響,特別是受老、莊思想的影響,開始把黑顏色——墨,當成主色。為什麼呢?因為黑者,玄也,玄,就是道學思想,玄妙,玄想,是老、莊思想的反應,把世界五彩繽紛極其複雜的色彩提煉歸納到純真——黑,這黑色裡邊所包容的內含十分豐富,再加上一個白,和黑與白之間的灰,就更是含蓄、深沉而莫測了。

上次我們談了用筆。筆者形之骨也。那墨是什麼呢?墨者,形之血也,形之神也。形象中的微妙變化,以及線所達不到的地方,就主要靠墨了。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常有人說:“某人似王洽潑墨,有人似李成惜墨。”我看也不過是說說。這“潑墨”和“惜墨”,不過是形象地告許我們:應當黑的地方我們就要非常珍惜這個黑,應當用它作為一種陪襯的時候,我們就儘量的潑。一聚一散,畫龍而點睛。“李成惜墨”,李成買不到墨了嗎?不是。李成畫松針用焦墨,畫樹幹用的是淡墨,這是一種傳統的對比法,沒有這焦墨,顯不出那個淡墨來,如沒有那淡墨,也就顯不出那焦墨來。“惜墨如今”,就是用這一點墨,勝似你一大片的滿塗,這就是點睛之墨。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中國畫的吸引力,在於筆法和墨色,這是我們傳統繪畫中的可貴經驗,梁楷畫的人物的墨彩在那個時候達到了那個程度,是很不容易的;牧溪畫狐狸,最後那焦墨畫的鬍子和漆黑的眼睛,猿猴滿身的細密毛髮,可最後細心用墨的地方仍然在眼睛上,他們就是用這幾筆幹線去征服觀眾,但我們現在有的畫家就缺乏這個手段。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墨,有渴墨,有焦墨,有潑墨,種種,都是既出於偶然,也又出於必然,是任意而為之。筆是形之概括,墨是形之神,形之韻。有時看到一張畫,雖然在形和結構上不夠,還有毛病,但墨韻好,同樣也能吸引人、打動人。我們說賓老80歲以後“善用宿墨”,是他硯臺裡就那麼點墨。林風眠在藤黃里加墨,是他的特色,賓老善用宿墨,這是他的特色,信手塗抹,偶然天成。當然,也不能抓住這點,就說它是中國畫的唯一方法。

墨色,有的是過滑,有的是過浮,有的是過於凝重。龔半千善於用筆,用墨還差點,我說他是筆勝於墨。他不以烘托為能事,而是以筆線為能事。有的人則善於烘托,如方方壺、石濤等一些方外人物,善於用墨,筆又不弱。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院體繪畫的方法就是套色,像套色版畫一樣,一層套一層,一層套一層。筆的程序也是一層套一層,沒有混脫入妙,這是宋畫墨色的“風格”吧!院體繪畫總的就是這樣,在朝的都是這種畫法,墨色非常單純,輪廓勾出後,一層淡墨,又一層淡墨,突出焦墨,三層四層就夠了。宋畫之不足也,在於過份的程式化。宋代的繪畫,特別是北宋,連款都不寫,在畫背後樹縫裡寫著“李唐”,石頭縫裡寫著“巨然”。到了元朝,墨色複雜了,混脫入妙了,任其自然,筆墨交融在一起,深淺濃淡,從心所欲。我是畫宋畫出身,由宋畫又進到元畫,元畫的蒼茫渾厚,是宋畫之不及。有些文人逸士,那些真正的逸士、隱士,以書畫寄情,用筆用墨散落,方外人、道家都是這樣,趙鬆雪雖也稱是道家,“鬆雪道人”,但不是真的,他是華貴的道家,他的出身不一樣,他是二臣,趙子固與他,兄弟二人,是兩個朝代、兩個時代的人,趙子固是宋代,鬆雪歸元代,兄弟到哥哥那裡去,哥哥把門一關。我妄言之,趙孟頫的心情是沉重的,因為他得迎合元朝的皇帝。趙子固不是二臣,所以用筆、用墨都有高潔之感,很有氣質,是一代名士。他們哥倆,一個淡薄一世,一個追求榮華富貴,是兩個氣質完全不同的人。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到了明代,文、沈、唐、仇四大家,既能文,也能畫,屬於士大夫階層的繪畫。到了晚期,又有一個變化,中國畫的線是斷斷續續,含蓄著作者的心理和修養,我不是宣傳董其昌,董其昌的畫就達到了這個程度,八大山人不過得到董其昌的一筆就是了。董其昌的地位決定了當時的畫風,一味追求筆韻墨彩,生活全失,沒有真正發揮畫家的胸懷,他的畫路窄小。可在筆的運用上,明朝有大的突破,如青藤、白陽,有大的突破,同時有大的改革,那是一個創作自由的時期,寄情之畫,畫到就行了。到了清代,出了八家,還是文人畫,水墨在他們手裡是一個發展,肆意揮灑,抒發感情,但成不了大氣候,因為他們的氣質和胸懷,都只是自我。到了齊白石,注重對筆墨的玩味,既含蓄,又有深度,我認為是個發展。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關於淡墨和潑墨,我過去僅僅知道起一個淡墨、起一箇中間調和的作用,淡墨更具有含蓄味。古人說:“人貴清明,畫貴糊塗。”就是說:人要保持清醒的、理智的頭腦,但在畫畫的時候,得要含蓄,得要模糊,得要有隱有顯。這就給我們一些啟發:畫,不能畫的太實,無中生有,有中變無,從有又到無,有那麼點玄學之理。墨的變化,跟人的心靈變化一樣,得要模糊,讓人說“這人跟喝醉了似的”,其實沒這事,腦子非常清楚而裝傻。掌握了墨色的必然性,我必然有這個結果,那效果讓人一看,嘿!偶然天成!其實是必然天成。可見掌握墨又用到這句話了:“惜墨如金”。有的人把“一得閣”墨汁成噸的買,而在所不惜,錯了。用墨不是傾其多少的問題,而是用到恰如其分,這叫惜墨如金,把墨當成糞土似的往紙上糊,那是不懂得墨。龔半千的畫大效果相當好,惜墨如金也在裡邊了。

積墨,積墨之法也就是堆砌之法,但不是唯一法。可以用積墨法,也可以用惜墨法,也可以用渴墨法,也許用溼筆法,這要看你反映的對象及你畫時情緒等而定。就像你本來沒有想畫雨景,偶然天成出了雨景效果,就可以順下去。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我們畫山水的,不能意氣行事,僅靠一時的激情那不成,一定要筆下有物、筆筆森嚴。這一筆下去的這一塊墨,要做到天來之筆、墨韻非凡,就憑這點墨就讓人鼓掌。我能做到這一點,我的那本冊頁,幾筆過後,等墨潤開來,不能再動了,保好。我用一筆墨畫一把扇子,不蘸二回墨,恰到好處,藝術,不是讓你把所有一切都交待得太清清楚楚,墨色的模糊之妙就也是畫的魅力,畫的魅力就是模糊,這主要是由墨色在起作用。

我們有的美術愛好者,對用墨不甚理解,往往有很多好的墨色最後給糊塗漿子了,不懂得惜墨和保墨,不懂救筆和救墨,一件本來失誤的事,是可以敗中取勝、轉誤為巧的,這在繪畫上就是救筆、救墨與隨機應變。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怎麼保墨呢?我告訴你一個辦法:發現這塊墨畫的好,放那兒涼著,幹別的去,等他乾透了以後,往上邊略加點色,淡草綠、淡赭石都行,用色來鞏固它。等色再幹了以後,就怎麼衝也衝不動它了、起到了保護作用。董其昌就用的是這個辦法,筆精而墨妙,這也是一個手段。

畫出一塊好墨要把它好好的保下來,一張畫就是憑這幾筆叫座,憑這幾筆征服觀眾。 但要有幾筆畫壞了怎麼辦呢?人不會沒有錯的,畫畫沒有不失誤的,怎麼辦呢?我告訴 你,你可千萬別沒完沒了的在這塊失誤的地方打主意,你別管它,你在旁邊認認真真的畫好,就把它壓下去了,這也跟打仗差不多,這個碉堡正面不好攻,你可以側攻,還可以抄後路。這一塊畫壞了,你也別老在這打主意,轉到別的地方、別的方法打主意,這裡本來是線,線多而面少,就可以用面來補線,來救線。這塊墨畫的失誤了,你趕快用水去攏它,別讓它成了一塊死墨,同時也是在旁邊打主意,要看是面多還是線多,也許是以線治面,也許是以線治面。有人說:“怎麼這麼幹呢?”不是幹,是線多了。“怎麼老和泥呢?”是線少了。還有,溼的時候你還老往上加,沒有不和泥的。

長安畫派何海霞:淺議國畫的用筆,用墨之談

畫畫,不是非得“三日一山、五日一水”的,也不是非得每天老老實實地畫夠八個小時,重要的是要善於用筆、用墨,善於保筆、保墨,還要學會善於救筆、救墨。

前面提到潑墨,這“潑墨”可不是個動詞,而是當形容詞來用的,大膽下筆加上細心收拾這才謂之潑。落墨之前,是有構思的,心裡凝重、沉著、認真,落墨之後要隨自然的變化而變化,要加工,好的要保,失誤的要救,要細心收拾。無意識的、散發情緒式的潑,那是一勇之夫乾的事。

筆墨的運用,如同作戰,要有戰術,要有計劃、有步驟,還要因時而異,因地而異,因物(工具)而異,因勢而異。既要保筆帶筆、保墨帶墨,又要救筆帶筆、救墨帶墨。掌握了這些,就得心應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