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女畫家劉莉被稱讚為“牡丹芳”,這位從小跟隨張雁碧一群畫家四處寫生的女子,要拜張雁碧為師,張雁碧老實本分,很是誠惶誠惶,迭聲地說:“我怎麼能收你為弟子呢?我的老師就在吉首啊!”後來,因了張雁碧的引薦,劉莉拜入全修道門下。全師夫婦無子女,劉莉與老師情同父女,在二十多年裡,劉莉以女性的細緻和關心一直溫暖著飽受歲月滄桑的畫家。

我是與張雁碧老師一起到劉莉家的。劉莉珍藏了恩師的三十多幅書畫,就是沒看到紙媒原作瞅見照片,我也是“嘖嘖”地感嘆不已,花鳥、山水皆有,其中牡丹畫最多,二十多張,畫裡清雅、高逸的古拙筆墨讓我的那些畫家朋友也眼睛放光,甚至有人感嘆:“三十年前的牡丹絕佳!”、“看這些畫就像在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們的畫!”……

而我,眼睛與心卻頓時被一封封毛筆寫的書信牽住了。

我又不想成名成家,平常只以丹青娛樂晚年,誰知在這晚年的我,又失去了老伴,因此變成了寂寞、痛苦的心。

講實在話,自你全媽與我分別後,我的心情始終是悲痛、孤寂的。思念一切,只有暗泣縈懷。淚水流多,雙眼昏糊許多,加之心情低落,對繪畫根本無興趣,很少握筆。孤人全修道1988年8月30日。

信末署名:孤人全修道。或許,這是他晚年客居常德保持與湘西聯繫的唯一方式。字跡濃淡頓挫之間,透露出心緒的起伏,時隔二十多年,依然漣漪未平。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女畫家劉莉被稱讚為“牡丹芳”,這位從小跟隨張雁碧一群畫家四處寫生的女子,要拜張雁碧為師,張雁碧老實本分,很是誠惶誠惶,迭聲地說:“我怎麼能收你為弟子呢?我的老師就在吉首啊!”後來,因了張雁碧的引薦,劉莉拜入全修道門下。全師夫婦無子女,劉莉與老師情同父女,在二十多年裡,劉莉以女性的細緻和關心一直溫暖著飽受歲月滄桑的畫家。

我是與張雁碧老師一起到劉莉家的。劉莉珍藏了恩師的三十多幅書畫,就是沒看到紙媒原作瞅見照片,我也是“嘖嘖”地感嘆不已,花鳥、山水皆有,其中牡丹畫最多,二十多張,畫裡清雅、高逸的古拙筆墨讓我的那些畫家朋友也眼睛放光,甚至有人感嘆:“三十年前的牡丹絕佳!”、“看這些畫就像在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們的畫!”……

而我,眼睛與心卻頓時被一封封毛筆寫的書信牽住了。

我又不想成名成家,平常只以丹青娛樂晚年,誰知在這晚年的我,又失去了老伴,因此變成了寂寞、痛苦的心。

講實在話,自你全媽與我分別後,我的心情始終是悲痛、孤寂的。思念一切,只有暗泣縈懷。淚水流多,雙眼昏糊許多,加之心情低落,對繪畫根本無興趣,很少握筆。孤人全修道1988年8月30日。

信末署名:孤人全修道。或許,這是他晚年客居常德保持與湘西聯繫的唯一方式。字跡濃淡頓挫之間,透露出心緒的起伏,時隔二十多年,依然漣漪未平。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全修道一生,在精神的殿堂裡有著太多的失落和痛楚,默默無聞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繪畫。如果真這樣一直默默無聞地平淡生活也好啊。

在張雁碧珍藏的一沓舊相片中,有幾張是全修道的兩三寸黑白照片,個子不高,額頭很高,短髮,中山裝,清瘦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其中畫室與書房各有一張,一張是在畫室正躬著身子埋頭繪畫,畫著孔雀,牆壁也懸掛著一幅孔雀,還有一幅公雞、一幅奔馬;一張是在書房端坐在書桌前手拿著毛筆正點校厚厚的一本古籍,背後牆壁上掛著的是兩張條幅,一幅竹梅、一幅素荷。白淨、善良、迂闊、孱弱,一個書香墨濃的世界,使我馬上想起青布長衫的舊時書生,手中有劍,心中有扁舟,詩中有月亮。

這樣的人,老老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在那個特殊年代也逃不過磨難。在湘西州博物館,他這個文物鑑定專家被安排到倉庫當保管員,每天不僅畫不能畫,連以前保存的字畫連同繪畫工具也一併被毀燒、被收繳,而且還受到今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迫害與折磨。那些字畫中,有徐悲鴻題字的齊白石造像、有張大千的荷花圖等。好在,全修道在這個難裡,沒有陷下去,而是繞了出來,從蒼茫的夜色裡看到了精神的曙光。1980年,從湘西博物館退休後,全修道夫婦返回夫人老家常德,客居桃花源秦人古洞邊的豁然軒。那兒青山四合,溪水環繞,但聽鳥語泉聲,恍惚間似與陶翁同行,他的詩興、畫興、豪情俱生,許多好作品也就相爭迸現。全修道晚年創作渾然天成,被尊為“武陵畫壇”四老之一、湖南著名花鳥畫家,是湖南第一個在廣州辦個展的畫家,展覽引起轟動,所有作品在展出時就被售罄。不久,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也準備給全修道舉辦個人專場畫展,只是30多幅作品寄出後,畫家病倒臥床不起,後來畫展不了了之,畫也不知去處。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女畫家劉莉被稱讚為“牡丹芳”,這位從小跟隨張雁碧一群畫家四處寫生的女子,要拜張雁碧為師,張雁碧老實本分,很是誠惶誠惶,迭聲地說:“我怎麼能收你為弟子呢?我的老師就在吉首啊!”後來,因了張雁碧的引薦,劉莉拜入全修道門下。全師夫婦無子女,劉莉與老師情同父女,在二十多年裡,劉莉以女性的細緻和關心一直溫暖著飽受歲月滄桑的畫家。

我是與張雁碧老師一起到劉莉家的。劉莉珍藏了恩師的三十多幅書畫,就是沒看到紙媒原作瞅見照片,我也是“嘖嘖”地感嘆不已,花鳥、山水皆有,其中牡丹畫最多,二十多張,畫裡清雅、高逸的古拙筆墨讓我的那些畫家朋友也眼睛放光,甚至有人感嘆:“三十年前的牡丹絕佳!”、“看這些畫就像在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們的畫!”……

而我,眼睛與心卻頓時被一封封毛筆寫的書信牽住了。

我又不想成名成家,平常只以丹青娛樂晚年,誰知在這晚年的我,又失去了老伴,因此變成了寂寞、痛苦的心。

講實在話,自你全媽與我分別後,我的心情始終是悲痛、孤寂的。思念一切,只有暗泣縈懷。淚水流多,雙眼昏糊許多,加之心情低落,對繪畫根本無興趣,很少握筆。孤人全修道1988年8月30日。

信末署名:孤人全修道。或許,這是他晚年客居常德保持與湘西聯繫的唯一方式。字跡濃淡頓挫之間,透露出心緒的起伏,時隔二十多年,依然漣漪未平。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全修道一生,在精神的殿堂裡有著太多的失落和痛楚,默默無聞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繪畫。如果真這樣一直默默無聞地平淡生活也好啊。

在張雁碧珍藏的一沓舊相片中,有幾張是全修道的兩三寸黑白照片,個子不高,額頭很高,短髮,中山裝,清瘦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其中畫室與書房各有一張,一張是在畫室正躬著身子埋頭繪畫,畫著孔雀,牆壁也懸掛著一幅孔雀,還有一幅公雞、一幅奔馬;一張是在書房端坐在書桌前手拿著毛筆正點校厚厚的一本古籍,背後牆壁上掛著的是兩張條幅,一幅竹梅、一幅素荷。白淨、善良、迂闊、孱弱,一個書香墨濃的世界,使我馬上想起青布長衫的舊時書生,手中有劍,心中有扁舟,詩中有月亮。

這樣的人,老老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在那個特殊年代也逃不過磨難。在湘西州博物館,他這個文物鑑定專家被安排到倉庫當保管員,每天不僅畫不能畫,連以前保存的字畫連同繪畫工具也一併被毀燒、被收繳,而且還受到今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迫害與折磨。那些字畫中,有徐悲鴻題字的齊白石造像、有張大千的荷花圖等。好在,全修道在這個難裡,沒有陷下去,而是繞了出來,從蒼茫的夜色裡看到了精神的曙光。1980年,從湘西博物館退休後,全修道夫婦返回夫人老家常德,客居桃花源秦人古洞邊的豁然軒。那兒青山四合,溪水環繞,但聽鳥語泉聲,恍惚間似與陶翁同行,他的詩興、畫興、豪情俱生,許多好作品也就相爭迸現。全修道晚年創作渾然天成,被尊為“武陵畫壇”四老之一、湖南著名花鳥畫家,是湖南第一個在廣州辦個展的畫家,展覽引起轟動,所有作品在展出時就被售罄。不久,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也準備給全修道舉辦個人專場畫展,只是30多幅作品寄出後,畫家病倒臥床不起,後來畫展不了了之,畫也不知去處。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88年,全媽因病去世,全修道成了孤老,正像他信中所寫:“現在我的境況:是人財兩空,變身一人,顯得極為淒涼,有誰憐惜呢?”、“我寫到這裡又淚掛兩行,覺得今後的日子裡很茫然。現我為水上的浮萍,居住、生活難以穩定。”

我想起全修道的一幅《燕子圖》,對這位遠離世俗的畫家,多了一份瞭解和理解。過去一輩畫家,身上多少帶一點舊式文人的俠氣與哀情,這種新舊參半的特點,全修道身上很明顯。俠義之中,有苦味,有悲憤,如果看不到其間的隱憂,那大概是不得窺其全的。說心裡話,自從接觸水墨後,我還是初次見到一幅作品上畫了十二隻燕子。那是一張條幅,上端拙筆濃墨斜寫一支桃紅,纖筆淡洇豎畫幾根柳青,順著柳枝從上到下一呵氣地畫了十二隻燕子,或立花枝,或穿柳條,或唧唧喳喳,或展翅雙飛,特別是中間七隻燕子縱飛成線,息息相關,筆筆輝映,給人強烈的視角衝擊力,情不自禁要問一聲:“畫家為什麼會這樣畫呢?”再看落款:“一九八七年元日全修道寫於旅寓。”那年,全媽已去世,墳墓就在桃花源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句名詩之後,續句有二,一是“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一是“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畫意,詩情,我讀到了一個人的思念,燕燕于飛,讓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惘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己。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女畫家劉莉被稱讚為“牡丹芳”,這位從小跟隨張雁碧一群畫家四處寫生的女子,要拜張雁碧為師,張雁碧老實本分,很是誠惶誠惶,迭聲地說:“我怎麼能收你為弟子呢?我的老師就在吉首啊!”後來,因了張雁碧的引薦,劉莉拜入全修道門下。全師夫婦無子女,劉莉與老師情同父女,在二十多年裡,劉莉以女性的細緻和關心一直溫暖著飽受歲月滄桑的畫家。

我是與張雁碧老師一起到劉莉家的。劉莉珍藏了恩師的三十多幅書畫,就是沒看到紙媒原作瞅見照片,我也是“嘖嘖”地感嘆不已,花鳥、山水皆有,其中牡丹畫最多,二十多張,畫裡清雅、高逸的古拙筆墨讓我的那些畫家朋友也眼睛放光,甚至有人感嘆:“三十年前的牡丹絕佳!”、“看這些畫就像在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們的畫!”……

而我,眼睛與心卻頓時被一封封毛筆寫的書信牽住了。

我又不想成名成家,平常只以丹青娛樂晚年,誰知在這晚年的我,又失去了老伴,因此變成了寂寞、痛苦的心。

講實在話,自你全媽與我分別後,我的心情始終是悲痛、孤寂的。思念一切,只有暗泣縈懷。淚水流多,雙眼昏糊許多,加之心情低落,對繪畫根本無興趣,很少握筆。孤人全修道1988年8月30日。

信末署名:孤人全修道。或許,這是他晚年客居常德保持與湘西聯繫的唯一方式。字跡濃淡頓挫之間,透露出心緒的起伏,時隔二十多年,依然漣漪未平。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全修道一生,在精神的殿堂裡有著太多的失落和痛楚,默默無聞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繪畫。如果真這樣一直默默無聞地平淡生活也好啊。

在張雁碧珍藏的一沓舊相片中,有幾張是全修道的兩三寸黑白照片,個子不高,額頭很高,短髮,中山裝,清瘦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其中畫室與書房各有一張,一張是在畫室正躬著身子埋頭繪畫,畫著孔雀,牆壁也懸掛著一幅孔雀,還有一幅公雞、一幅奔馬;一張是在書房端坐在書桌前手拿著毛筆正點校厚厚的一本古籍,背後牆壁上掛著的是兩張條幅,一幅竹梅、一幅素荷。白淨、善良、迂闊、孱弱,一個書香墨濃的世界,使我馬上想起青布長衫的舊時書生,手中有劍,心中有扁舟,詩中有月亮。

這樣的人,老老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在那個特殊年代也逃不過磨難。在湘西州博物館,他這個文物鑑定專家被安排到倉庫當保管員,每天不僅畫不能畫,連以前保存的字畫連同繪畫工具也一併被毀燒、被收繳,而且還受到今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迫害與折磨。那些字畫中,有徐悲鴻題字的齊白石造像、有張大千的荷花圖等。好在,全修道在這個難裡,沒有陷下去,而是繞了出來,從蒼茫的夜色裡看到了精神的曙光。1980年,從湘西博物館退休後,全修道夫婦返回夫人老家常德,客居桃花源秦人古洞邊的豁然軒。那兒青山四合,溪水環繞,但聽鳥語泉聲,恍惚間似與陶翁同行,他的詩興、畫興、豪情俱生,許多好作品也就相爭迸現。全修道晚年創作渾然天成,被尊為“武陵畫壇”四老之一、湖南著名花鳥畫家,是湖南第一個在廣州辦個展的畫家,展覽引起轟動,所有作品在展出時就被售罄。不久,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也準備給全修道舉辦個人專場畫展,只是30多幅作品寄出後,畫家病倒臥床不起,後來畫展不了了之,畫也不知去處。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88年,全媽因病去世,全修道成了孤老,正像他信中所寫:“現在我的境況:是人財兩空,變身一人,顯得極為淒涼,有誰憐惜呢?”、“我寫到這裡又淚掛兩行,覺得今後的日子裡很茫然。現我為水上的浮萍,居住、生活難以穩定。”

我想起全修道的一幅《燕子圖》,對這位遠離世俗的畫家,多了一份瞭解和理解。過去一輩畫家,身上多少帶一點舊式文人的俠氣與哀情,這種新舊參半的特點,全修道身上很明顯。俠義之中,有苦味,有悲憤,如果看不到其間的隱憂,那大概是不得窺其全的。說心裡話,自從接觸水墨後,我還是初次見到一幅作品上畫了十二隻燕子。那是一張條幅,上端拙筆濃墨斜寫一支桃紅,纖筆淡洇豎畫幾根柳青,順著柳枝從上到下一呵氣地畫了十二隻燕子,或立花枝,或穿柳條,或唧唧喳喳,或展翅雙飛,特別是中間七隻燕子縱飛成線,息息相關,筆筆輝映,給人強烈的視角衝擊力,情不自禁要問一聲:“畫家為什麼會這樣畫呢?”再看落款:“一九八七年元日全修道寫於旅寓。”那年,全媽已去世,墳墓就在桃花源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句名詩之後,續句有二,一是“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一是“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畫意,詩情,我讀到了一個人的思念,燕燕于飛,讓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惘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己。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在紙上勾畫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而忘記了無論自己,還是那幅畫,都不能掙脫時間的統治,都要在時間中經歷著各自的掙扎。1990年8月,燕子南飛去,精神、情緒很低落的全修道,如他自己先前預計“活不到好久”,追趕全媽去了。

那天,張雁碧正在把一個學生送到鳳凰職業中專學畫,有消息傳來全修道老師在澧縣因病去世。張雁碧來去匆匆,想著,念著,喊著,忍了又忍,還是淚流滿面,後來他悲痛欲絕地畫了一幅《問天》,借屈原的天問之意簡筆勾畫了一個長髮女子雙膝跪地雙臂高舉問天問地,筆墨淋漓盡致,奔突生命,似狂風怒號,質問蒼天怎麼把全老師帶走了。三年後,我走進了鳳凰職業中專,得知不能進工美班學畫,情不自禁嚎啕大哭。

就像現在,劉莉拿出這些舊信給我看時,眼睛裡隱隱閃著淚光。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女畫家劉莉被稱讚為“牡丹芳”,這位從小跟隨張雁碧一群畫家四處寫生的女子,要拜張雁碧為師,張雁碧老實本分,很是誠惶誠惶,迭聲地說:“我怎麼能收你為弟子呢?我的老師就在吉首啊!”後來,因了張雁碧的引薦,劉莉拜入全修道門下。全師夫婦無子女,劉莉與老師情同父女,在二十多年裡,劉莉以女性的細緻和關心一直溫暖著飽受歲月滄桑的畫家。

我是與張雁碧老師一起到劉莉家的。劉莉珍藏了恩師的三十多幅書畫,就是沒看到紙媒原作瞅見照片,我也是“嘖嘖”地感嘆不已,花鳥、山水皆有,其中牡丹畫最多,二十多張,畫裡清雅、高逸的古拙筆墨讓我的那些畫家朋友也眼睛放光,甚至有人感嘆:“三十年前的牡丹絕佳!”、“看這些畫就像在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們的畫!”……

而我,眼睛與心卻頓時被一封封毛筆寫的書信牽住了。

我又不想成名成家,平常只以丹青娛樂晚年,誰知在這晚年的我,又失去了老伴,因此變成了寂寞、痛苦的心。

講實在話,自你全媽與我分別後,我的心情始終是悲痛、孤寂的。思念一切,只有暗泣縈懷。淚水流多,雙眼昏糊許多,加之心情低落,對繪畫根本無興趣,很少握筆。孤人全修道1988年8月30日。

信末署名:孤人全修道。或許,這是他晚年客居常德保持與湘西聯繫的唯一方式。字跡濃淡頓挫之間,透露出心緒的起伏,時隔二十多年,依然漣漪未平。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全修道一生,在精神的殿堂裡有著太多的失落和痛楚,默默無聞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繪畫。如果真這樣一直默默無聞地平淡生活也好啊。

在張雁碧珍藏的一沓舊相片中,有幾張是全修道的兩三寸黑白照片,個子不高,額頭很高,短髮,中山裝,清瘦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其中畫室與書房各有一張,一張是在畫室正躬著身子埋頭繪畫,畫著孔雀,牆壁也懸掛著一幅孔雀,還有一幅公雞、一幅奔馬;一張是在書房端坐在書桌前手拿著毛筆正點校厚厚的一本古籍,背後牆壁上掛著的是兩張條幅,一幅竹梅、一幅素荷。白淨、善良、迂闊、孱弱,一個書香墨濃的世界,使我馬上想起青布長衫的舊時書生,手中有劍,心中有扁舟,詩中有月亮。

這樣的人,老老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在那個特殊年代也逃不過磨難。在湘西州博物館,他這個文物鑑定專家被安排到倉庫當保管員,每天不僅畫不能畫,連以前保存的字畫連同繪畫工具也一併被毀燒、被收繳,而且還受到今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迫害與折磨。那些字畫中,有徐悲鴻題字的齊白石造像、有張大千的荷花圖等。好在,全修道在這個難裡,沒有陷下去,而是繞了出來,從蒼茫的夜色裡看到了精神的曙光。1980年,從湘西博物館退休後,全修道夫婦返回夫人老家常德,客居桃花源秦人古洞邊的豁然軒。那兒青山四合,溪水環繞,但聽鳥語泉聲,恍惚間似與陶翁同行,他的詩興、畫興、豪情俱生,許多好作品也就相爭迸現。全修道晚年創作渾然天成,被尊為“武陵畫壇”四老之一、湖南著名花鳥畫家,是湖南第一個在廣州辦個展的畫家,展覽引起轟動,所有作品在展出時就被售罄。不久,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也準備給全修道舉辦個人專場畫展,只是30多幅作品寄出後,畫家病倒臥床不起,後來畫展不了了之,畫也不知去處。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88年,全媽因病去世,全修道成了孤老,正像他信中所寫:“現在我的境況:是人財兩空,變身一人,顯得極為淒涼,有誰憐惜呢?”、“我寫到這裡又淚掛兩行,覺得今後的日子裡很茫然。現我為水上的浮萍,居住、生活難以穩定。”

我想起全修道的一幅《燕子圖》,對這位遠離世俗的畫家,多了一份瞭解和理解。過去一輩畫家,身上多少帶一點舊式文人的俠氣與哀情,這種新舊參半的特點,全修道身上很明顯。俠義之中,有苦味,有悲憤,如果看不到其間的隱憂,那大概是不得窺其全的。說心裡話,自從接觸水墨後,我還是初次見到一幅作品上畫了十二隻燕子。那是一張條幅,上端拙筆濃墨斜寫一支桃紅,纖筆淡洇豎畫幾根柳青,順著柳枝從上到下一呵氣地畫了十二隻燕子,或立花枝,或穿柳條,或唧唧喳喳,或展翅雙飛,特別是中間七隻燕子縱飛成線,息息相關,筆筆輝映,給人強烈的視角衝擊力,情不自禁要問一聲:“畫家為什麼會這樣畫呢?”再看落款:“一九八七年元日全修道寫於旅寓。”那年,全媽已去世,墳墓就在桃花源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句名詩之後,續句有二,一是“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一是“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畫意,詩情,我讀到了一個人的思念,燕燕于飛,讓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惘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己。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在紙上勾畫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而忘記了無論自己,還是那幅畫,都不能掙脫時間的統治,都要在時間中經歷著各自的掙扎。1990年8月,燕子南飛去,精神、情緒很低落的全修道,如他自己先前預計“活不到好久”,追趕全媽去了。

那天,張雁碧正在把一個學生送到鳳凰職業中專學畫,有消息傳來全修道老師在澧縣因病去世。張雁碧來去匆匆,想著,念著,喊著,忍了又忍,還是淚流滿面,後來他悲痛欲絕地畫了一幅《問天》,借屈原的天問之意簡筆勾畫了一個長髮女子雙膝跪地雙臂高舉問天問地,筆墨淋漓盡致,奔突生命,似狂風怒號,質問蒼天怎麼把全老師帶走了。三年後,我走進了鳳凰職業中專,得知不能進工美班學畫,情不自禁嚎啕大哭。

就像現在,劉莉拿出這些舊信給我看時,眼睛裡隱隱閃著淚光。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雖是邊城,但也不斷在演進,在這個不可預知的世界裡,全修道的存在幾乎被人們漠視了。然而,這個曾經被荒漠化了的存在,因為有了未被攪亂的精神溼地的存在,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最不多餘的。

前不久,偶遇湘西州博物館的一位老館長,我問及全修道,其想了又想,半天回了一句:“我們館裡以前是有一個職工叫全修道,不過我們沒有他的資料。”

我無意對某畫家說起這件事情,他有些驚訝,又有些激動,說全修道這樣的畫家是被埋沒了,但是他的作品終究會被歷史認可的,並說自己就有全修道的一幅畫,儘管右上角已被老鼠咬了幾個小洞,也一直寶貝似的珍藏了二十多年。

館長與畫家的話,反差極大,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從而得於在張雁碧與劉莉兩人那裡看到全修道的作品,是那種看一眼就使人著迷的水墨。那些書畫,帶著一股明清遺韻,一山一水、一花一葉、一鳥一蟲經歷了蒼涼的時光的過濾,又沐浴著神異的思想的光,死去的與活著的,遠逝的與新生的,都生長在那水墨的軀體裡。我每讀全修道的作品,都感到了深的意味。今天的畫家,有幾個能畫出類似的作品呢?

全修道可以說是傳統意義上的文人畫家。在畫風上有張大千的明逸清豔,在筆力上有石濤八大山人的厚重遒勁,在人物小景方面,他還受到新羅山人的影響,上追吳門畫派的唐寅,又揣摩了青藤、白陽等從中吸取精華,融歸已體。正如他自己所說“從古人得來,亦筆筆是自家筆墨。出入諸家,不為古人成法所囿,集眾之長,補己之短。”在過去,畫家在詩、書、畫、印皆有精深的造詣。全修道的每一幅作品,從繪畫題材、構圖佈局、用筆設色、落款鈴印,無不經過仔細推敲,成竹在胸,一氣呵成,所用印多為自己所制,大部分為漢印和齊派風格,而詩書題款襯托了畫面內容,寄託了他的思想感情。有幅蘭畫,他題了幾行字:“一陣春風倒捲來,紫莖綠葉反轉擺。只憑木筆與墨水,不沾泥土也花開。”我們讀它,既沒有宗教的痕跡,也沒有俗諦的特色,加上明清遺風的片影,繪畫從古老的遠方流來,也帶著現代的智慧。

張雁碧有一個七十年代的舊本子,記載著全修道的數十則畫語錄,我借來翻讀,發現堪比一本《芥子園譜》,蘭草怎麼畫、荷花怎麼填色等等講解得很詳實,可知老師教得十分仔細,弟子學得非常認真。凡事就怕認真二字,不是麼?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女畫家劉莉被稱讚為“牡丹芳”,這位從小跟隨張雁碧一群畫家四處寫生的女子,要拜張雁碧為師,張雁碧老實本分,很是誠惶誠惶,迭聲地說:“我怎麼能收你為弟子呢?我的老師就在吉首啊!”後來,因了張雁碧的引薦,劉莉拜入全修道門下。全師夫婦無子女,劉莉與老師情同父女,在二十多年裡,劉莉以女性的細緻和關心一直溫暖著飽受歲月滄桑的畫家。

我是與張雁碧老師一起到劉莉家的。劉莉珍藏了恩師的三十多幅書畫,就是沒看到紙媒原作瞅見照片,我也是“嘖嘖”地感嘆不已,花鳥、山水皆有,其中牡丹畫最多,二十多張,畫裡清雅、高逸的古拙筆墨讓我的那些畫家朋友也眼睛放光,甚至有人感嘆:“三十年前的牡丹絕佳!”、“看這些畫就像在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們的畫!”……

而我,眼睛與心卻頓時被一封封毛筆寫的書信牽住了。

我又不想成名成家,平常只以丹青娛樂晚年,誰知在這晚年的我,又失去了老伴,因此變成了寂寞、痛苦的心。

講實在話,自你全媽與我分別後,我的心情始終是悲痛、孤寂的。思念一切,只有暗泣縈懷。淚水流多,雙眼昏糊許多,加之心情低落,對繪畫根本無興趣,很少握筆。孤人全修道1988年8月30日。

信末署名:孤人全修道。或許,這是他晚年客居常德保持與湘西聯繫的唯一方式。字跡濃淡頓挫之間,透露出心緒的起伏,時隔二十多年,依然漣漪未平。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全修道一生,在精神的殿堂裡有著太多的失落和痛楚,默默無聞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繪畫。如果真這樣一直默默無聞地平淡生活也好啊。

在張雁碧珍藏的一沓舊相片中,有幾張是全修道的兩三寸黑白照片,個子不高,額頭很高,短髮,中山裝,清瘦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其中畫室與書房各有一張,一張是在畫室正躬著身子埋頭繪畫,畫著孔雀,牆壁也懸掛著一幅孔雀,還有一幅公雞、一幅奔馬;一張是在書房端坐在書桌前手拿著毛筆正點校厚厚的一本古籍,背後牆壁上掛著的是兩張條幅,一幅竹梅、一幅素荷。白淨、善良、迂闊、孱弱,一個書香墨濃的世界,使我馬上想起青布長衫的舊時書生,手中有劍,心中有扁舟,詩中有月亮。

這樣的人,老老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在那個特殊年代也逃不過磨難。在湘西州博物館,他這個文物鑑定專家被安排到倉庫當保管員,每天不僅畫不能畫,連以前保存的字畫連同繪畫工具也一併被毀燒、被收繳,而且還受到今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迫害與折磨。那些字畫中,有徐悲鴻題字的齊白石造像、有張大千的荷花圖等。好在,全修道在這個難裡,沒有陷下去,而是繞了出來,從蒼茫的夜色裡看到了精神的曙光。1980年,從湘西博物館退休後,全修道夫婦返回夫人老家常德,客居桃花源秦人古洞邊的豁然軒。那兒青山四合,溪水環繞,但聽鳥語泉聲,恍惚間似與陶翁同行,他的詩興、畫興、豪情俱生,許多好作品也就相爭迸現。全修道晚年創作渾然天成,被尊為“武陵畫壇”四老之一、湖南著名花鳥畫家,是湖南第一個在廣州辦個展的畫家,展覽引起轟動,所有作品在展出時就被售罄。不久,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也準備給全修道舉辦個人專場畫展,只是30多幅作品寄出後,畫家病倒臥床不起,後來畫展不了了之,畫也不知去處。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88年,全媽因病去世,全修道成了孤老,正像他信中所寫:“現在我的境況:是人財兩空,變身一人,顯得極為淒涼,有誰憐惜呢?”、“我寫到這裡又淚掛兩行,覺得今後的日子裡很茫然。現我為水上的浮萍,居住、生活難以穩定。”

我想起全修道的一幅《燕子圖》,對這位遠離世俗的畫家,多了一份瞭解和理解。過去一輩畫家,身上多少帶一點舊式文人的俠氣與哀情,這種新舊參半的特點,全修道身上很明顯。俠義之中,有苦味,有悲憤,如果看不到其間的隱憂,那大概是不得窺其全的。說心裡話,自從接觸水墨後,我還是初次見到一幅作品上畫了十二隻燕子。那是一張條幅,上端拙筆濃墨斜寫一支桃紅,纖筆淡洇豎畫幾根柳青,順著柳枝從上到下一呵氣地畫了十二隻燕子,或立花枝,或穿柳條,或唧唧喳喳,或展翅雙飛,特別是中間七隻燕子縱飛成線,息息相關,筆筆輝映,給人強烈的視角衝擊力,情不自禁要問一聲:“畫家為什麼會這樣畫呢?”再看落款:“一九八七年元日全修道寫於旅寓。”那年,全媽已去世,墳墓就在桃花源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句名詩之後,續句有二,一是“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一是“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畫意,詩情,我讀到了一個人的思念,燕燕于飛,讓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惘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己。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在紙上勾畫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而忘記了無論自己,還是那幅畫,都不能掙脫時間的統治,都要在時間中經歷著各自的掙扎。1990年8月,燕子南飛去,精神、情緒很低落的全修道,如他自己先前預計“活不到好久”,追趕全媽去了。

那天,張雁碧正在把一個學生送到鳳凰職業中專學畫,有消息傳來全修道老師在澧縣因病去世。張雁碧來去匆匆,想著,念著,喊著,忍了又忍,還是淚流滿面,後來他悲痛欲絕地畫了一幅《問天》,借屈原的天問之意簡筆勾畫了一個長髮女子雙膝跪地雙臂高舉問天問地,筆墨淋漓盡致,奔突生命,似狂風怒號,質問蒼天怎麼把全老師帶走了。三年後,我走進了鳳凰職業中專,得知不能進工美班學畫,情不自禁嚎啕大哭。

就像現在,劉莉拿出這些舊信給我看時,眼睛裡隱隱閃著淚光。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雖是邊城,但也不斷在演進,在這個不可預知的世界裡,全修道的存在幾乎被人們漠視了。然而,這個曾經被荒漠化了的存在,因為有了未被攪亂的精神溼地的存在,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最不多餘的。

前不久,偶遇湘西州博物館的一位老館長,我問及全修道,其想了又想,半天回了一句:“我們館裡以前是有一個職工叫全修道,不過我們沒有他的資料。”

我無意對某畫家說起這件事情,他有些驚訝,又有些激動,說全修道這樣的畫家是被埋沒了,但是他的作品終究會被歷史認可的,並說自己就有全修道的一幅畫,儘管右上角已被老鼠咬了幾個小洞,也一直寶貝似的珍藏了二十多年。

館長與畫家的話,反差極大,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從而得於在張雁碧與劉莉兩人那裡看到全修道的作品,是那種看一眼就使人著迷的水墨。那些書畫,帶著一股明清遺韻,一山一水、一花一葉、一鳥一蟲經歷了蒼涼的時光的過濾,又沐浴著神異的思想的光,死去的與活著的,遠逝的與新生的,都生長在那水墨的軀體裡。我每讀全修道的作品,都感到了深的意味。今天的畫家,有幾個能畫出類似的作品呢?

全修道可以說是傳統意義上的文人畫家。在畫風上有張大千的明逸清豔,在筆力上有石濤八大山人的厚重遒勁,在人物小景方面,他還受到新羅山人的影響,上追吳門畫派的唐寅,又揣摩了青藤、白陽等從中吸取精華,融歸已體。正如他自己所說“從古人得來,亦筆筆是自家筆墨。出入諸家,不為古人成法所囿,集眾之長,補己之短。”在過去,畫家在詩、書、畫、印皆有精深的造詣。全修道的每一幅作品,從繪畫題材、構圖佈局、用筆設色、落款鈴印,無不經過仔細推敲,成竹在胸,一氣呵成,所用印多為自己所制,大部分為漢印和齊派風格,而詩書題款襯托了畫面內容,寄託了他的思想感情。有幅蘭畫,他題了幾行字:“一陣春風倒捲來,紫莖綠葉反轉擺。只憑木筆與墨水,不沾泥土也花開。”我們讀它,既沒有宗教的痕跡,也沒有俗諦的特色,加上明清遺風的片影,繪畫從古老的遠方流來,也帶著現代的智慧。

張雁碧有一個七十年代的舊本子,記載著全修道的數十則畫語錄,我借來翻讀,發現堪比一本《芥子園譜》,蘭草怎麼畫、荷花怎麼填色等等講解得很詳實,可知老師教得十分仔細,弟子學得非常認真。凡事就怕認真二字,不是麼?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中國畫,講的是巧,是韻,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都能牽動一個內心的敏感。全修道隱居湘西,紛亂的邊城沒有人知道他是誰,要做什麼,相反,山野春花的喧譁讓他感到莫名的惶惑,他鋪開畫紙,輕輕落筆,開始了他漫長、曲折、深情的表達,語言終結的地方恰恰是藝術的開始。他一生畫得最多的是花卉,常用篆筆寫梅蘭,草書作藤莖,畫面效果十分動人。我看到全修道的第一幅作品是水墨牡丹,筆力蒼勁,清潤潔淨,放而不野,文而不弱,斜斜旁逸的一支花與濃淡相宜的幾片葉,隨意而無所用心處,卻處處是禪的味道。讀這樣的水墨,看到了人生的通脫之可貴,也看到了畫家不動聲色地在街巷閒步、從容不迫地在畫室談天說地的樣子,這是經歷了塵世的風風雨雨後的一種超然,我自己就是被作品的這一閃光所打動的。

其他幾幅畫是畫了枇杷、墨竹、鱖魚、老鷹,都有一種以小寫意大氣魄、小寫意大境界的小我大家效果。這些已經泛黃的書畫,水墨是歷史老人的蒼涼,亦是心裡的烙印的集合,剔去了一切外在觀念的暗示。湘西奇山異水,全修道不是不知道那神祕裡的靈異。但他不去寫神祕山水,渴望的是淺的生活。順隨自然,又得天地樸素之氣,才是真的人生。所以,他的夢還是平民色調,不過境界卻是別樣的。

張雁碧還珍藏著老師的兩幅書法。皆是七十年代的作品,紙張已泛黃,平時不輕易示人。一幅大的是錄魯迅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寫在過去常用的白榜紙上,紙質較硬光滑,不如宣紙吸墨暈染,但是這幅對聯行草遒勁有力,有種人書俱老之美,讓人看了,感覺到一種為之微笑的境界,不由人不慨嘆過去一輩人就是老黃牛般的默默奉獻毫無怨言。以我性情,尤喜那幅短小對聯:筆能傳神,墨可顯質。八字運筆厚實,即不倉惶失措,也不鋒芒畢露,行書的流暢又體現出筆墨自身的趣味,以一線墨痕立意定象——它所啟示的,是精神的意義、生命的境界和心靈的幽韻。因而,“筆”與“墨”,是一種風度,一種瀟灑,是視覺之眼,也是心靈之眼。

"

這個畫家是湘西的一個傳說,是張大千的弟子,在重慶營救老師而被捕,當時著名的交際花為感謝他而嫁給他,新中國成立後攜妻來到湘西隱姓埋名,直至去世……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全修道


這是記憶中的一些影子。

書桌上,是一本張中行的《負喧瑣話》,老人在序中瑣話:那麼,還食息於人間,怎麼消磨長日?左思右想,似乎可做的只有早晚秋,坐在向陽的籬下,同也坐在籬下的老朽們,或年不老而願意聽舊事的人們,談談記憶中的一些影子。——此時此刻,窗外秋雨淅淅漓漓,讀到此段文字,我想起了一位老人坐在燈光下語氣緩慢地給我講述那些過去的往事。

一季盛夏,我每天都會坐在客廳喝茶,牆壁上懸掛著古舊的一幅梅畫,落款:修道畫於癸丑盛夏。——扳指算算,此畫至今已經整整四十年了,是畫家張雁碧贈送給我的,為其老師全修道的一幅舊藏,全先生已經過世二十多年,此畫就成為我珍藏中的珍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這是一幅紅梅,從裝裱舊工來看應是四條屏之一,春寒料峭的一樹梅,很簡單的構圖,但畫家畫得很細心,很傳神,梅樹虯枝清瘦古拙,梅花滿樹清雋絢爛。看這樣的畫,既有靜穆幽深的體會,又有春花燦爛的跳躍。墨樹紅花洇染了歲月更顯出深深淺淺,如幽靜的夜晚,深湛的天幕上迷離閃爍的星朵,又如夕陽西下光影漸暗,天際上留下的最後幾片殘紅,還像暮春季節落紅滿地,光影透過深樹,零落地灑下,將人帶到夢幻中。

紙上梅花,脫離了樹木的生命輪迴而締造了另一種生命。每次坐下時我都會端著一杯茶抬頭仰望,望一朵朵花開,許久,許久。我喜歡梅,小院裡手植了紅梅、白梅以及臘梅,對梅的感情,就像《清歡》所寫:“有人問,你來世願意做什麼?我說,願做一株清瘦梅花,開在寒山幽谷,與雪夜白狐一起等採藥的仙翁,雲遊的高僧,和每一位看風景的過客。如果有一天你是那位走失迷途的路人,只需折一枝素梅,我必當與你溫柔相識,當做是遠別重逢。”

這一樹梅,難道是我與畫家的隔世重逢?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張雁碧是湘西第一屆美術家協會主席,可以說,正由於此,湘西畫家沒有不知道其師全修道的。

就像一位已走出湘西的知名畫家說起全修道時是語氣很是敬重,他說自己隨下放的父母返回吉首生活時十來歲,有天路過文藝路群眾文藝館看到幾位從事繪畫的叔叔阿姨簇擁著一位小個子中年男子走進了文藝館,心裡好奇會是什麼大人物就跟隨進了文藝館。就在創作室裡,中年男子當眾潑墨揮筆畫了牡丹、梅花等,擠在人群中目睹的一場水墨洇染,在數十年後仍舊如夢幻,美麗而迷離。

那小個子中年男子就是全修道。

帶著些許神祕的全修道,就以一種稀有的精神和人格,吸引著我,使一個從小做著美術夢的湘西小女子,進而對於湘西美術史的領會,發生了極寬泛而深切的興味。

抗戰時期,湘西邊隅的沅陵縣城成為湖南的臨時省會,省內外很多機關都遷移此地辦公,其中包括重要的後方抗戰報紙《抗戰日報》。小小沅陵還在中國美術史上劃出了重重的一筆。1938年初,國立杭州藝專與國立北平藝專在沅陵縣合併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專是中國最高藝術學府,不僅徐悲鴻、林風眠、潘天壽、劉開渠、李可染等教師是蜚聲中外的畫家和藝術大師,就是朱德群、趙無極、吳冠中等學生都是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的藝術家。

作為沅陵本地人,1918年出生的全修道,時年二十歲,從小喜歡塗鴉的他就順理成當地考入國立藝專,並拜入國畫名家王晴川門下學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說起來,冥冥然之中的註定,當國立藝專師生們在小山城掀起了抗日救亡熱潮的時候,就在那年出生的張雁碧註定與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國立藝專遷走後,王晴川卻留在了沅陵,而且就住在張雁碧家的隔壁。四五歲時,張雁碧經常跑到王晴川家裡,吸引他的是那一幅幅色彩繽紛的畫。而有一天王晴川善意相贈他自己扎的一隻手繪風箏,風箏和風箏上的彩蝴蝶放飛了感激與希望,且放飛了一雙稚幼的眼睛對人生遠景的凝眸。

雖然都是來往於王晴川的門下,但是張雁碧卻於八年後方才得於認識全修道。那是1951年,張雁碧五歲磕頭拜師的畫馬名家張一尊舉家遷往長沙,離開沅陵前,張一尊把張雁碧帶到虎溪書院旁邊一棟小院,指著正在繪畫的全修道說:“你以後就跟著全先生學畫吧。”那時,張雁碧剛讀初中,全修道一家剛從四川返回家鄉。全家小院是租賃別人家的,湘西常見的五柱三間式瓦頂木屋,四周竹籬作牆,屋前是一方小荷塘,屋後栽種著一片紅牡丹。全修道經常對著荷或者牡丹寫生,牡丹在湘西少見,每每開花時節,他都會放一掛爆竹慶賀,且在每朵紅牡丹上系紅布條。張雁碧跟著全修道學畫最深印象是學會了畫荷花,只是沒學多久便隨母親遷往吉首居住,從而中斷了師生聯繫。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63年,師生再次遇見。張雁碧是畢業分配到永順縣教書又馬上調到吉首市民族師範學校。這時候,全修道早已離開沅陵輾轉多地也調到這所學校,師生二人一旦碰到直至幾十年後也不離不棄。許多年後,那一代人漸漸遠去,張雁碧在回憶的時候才感到,自己當年陪伴的是一個傳奇的人物。只是,現在能和他一同分享這些的人,已經不多了。

畫家的世界也是人世間的一個投影,高明的與平凡的都有,自然也讓人想起許多空幻和無奈。我知道全修道,就是因緣了時已七旬高齡的張雁碧,我認識的湘西有名氣的中青年畫家幾乎都是張雁碧的弟子,而老人卻總在回憶自己的恩師,念及全修道的一切,常有動情之處。

那是一段被湮沒的歲月,煙消雲散,縹緲在時光罅隙的蛛絲馬跡,如夢如幻已難辨其真其假。1938年11月,國立藝專西遷,全修道跟隨學校輾轉多地,後在重慶偶遇張大千先生,成為大風堂弟子,而且張大千到敦煌的三年,他是始終相隨,時為張大千的少數幾位代筆弟子之一。關於張大千的博大精深的潑墨藝術,全修道作為親見者回憶起來似乎是孩子的快樂:學生各端一盆水、一盆墨、一盆顏料,老師說倒水,“啪”的一下一盆水潑下去,老師說倒墨,“譁”的一下半盆墨潑過來,老師說上色,“吱”的一聲各種顏料匯合了,只見老師手揮筆動,見山見水見城廓,輕盈處如美女披紗,凝重處如莊嚴妙相。——兩代人的轉輾回憶,一個在哲思上轉,一個在感情的流水裡淌,都打破常規。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後來,因為張大千拒絕給當政作畫而隱藏蹤跡,作為挾持的籌碼,全修道等一批弟子被捕,是一位叫劉文玉的湖南奇女子救了他。劉文玉是重慶的一個交際花,外秀慧中,當時也跟隨張大千學畫,從而也認識一表人才的全修道。在全修道入獄後,劉文玉義薄雲天想方設法營救全修道等人,後來找到何應欽的關係方才把他們救了出來。沒有想到出監獄時,老師已經出國,因了有救命之恩,全修道後與劉文玉成婚,並返回劉文玉老家常德澧陵縣。澧陵國瓷廠欲聘請全修道為畫師,劉文玉堅決不同意,全修道後到湘西森林管理處工作,期間經歷了多次調動,最後在湘西博物館退休。

可以說,全修道大半輩子是在湘西,鄉俗亦好,民間的節奏裡沒有汙染的塵粒。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女畫家劉莉被稱讚為“牡丹芳”,這位從小跟隨張雁碧一群畫家四處寫生的女子,要拜張雁碧為師,張雁碧老實本分,很是誠惶誠惶,迭聲地說:“我怎麼能收你為弟子呢?我的老師就在吉首啊!”後來,因了張雁碧的引薦,劉莉拜入全修道門下。全師夫婦無子女,劉莉與老師情同父女,在二十多年裡,劉莉以女性的細緻和關心一直溫暖著飽受歲月滄桑的畫家。

我是與張雁碧老師一起到劉莉家的。劉莉珍藏了恩師的三十多幅書畫,就是沒看到紙媒原作瞅見照片,我也是“嘖嘖”地感嘆不已,花鳥、山水皆有,其中牡丹畫最多,二十多張,畫裡清雅、高逸的古拙筆墨讓我的那些畫家朋友也眼睛放光,甚至有人感嘆:“三十年前的牡丹絕佳!”、“看這些畫就像在看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們的畫!”……

而我,眼睛與心卻頓時被一封封毛筆寫的書信牽住了。

我又不想成名成家,平常只以丹青娛樂晚年,誰知在這晚年的我,又失去了老伴,因此變成了寂寞、痛苦的心。

講實在話,自你全媽與我分別後,我的心情始終是悲痛、孤寂的。思念一切,只有暗泣縈懷。淚水流多,雙眼昏糊許多,加之心情低落,對繪畫根本無興趣,很少握筆。孤人全修道1988年8月30日。

信末署名:孤人全修道。或許,這是他晚年客居常德保持與湘西聯繫的唯一方式。字跡濃淡頓挫之間,透露出心緒的起伏,時隔二十多年,依然漣漪未平。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全修道一生,在精神的殿堂裡有著太多的失落和痛楚,默默無聞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繪畫。如果真這樣一直默默無聞地平淡生活也好啊。

在張雁碧珍藏的一沓舊相片中,有幾張是全修道的兩三寸黑白照片,個子不高,額頭很高,短髮,中山裝,清瘦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其中畫室與書房各有一張,一張是在畫室正躬著身子埋頭繪畫,畫著孔雀,牆壁也懸掛著一幅孔雀,還有一幅公雞、一幅奔馬;一張是在書房端坐在書桌前手拿著毛筆正點校厚厚的一本古籍,背後牆壁上掛著的是兩張條幅,一幅竹梅、一幅素荷。白淨、善良、迂闊、孱弱,一個書香墨濃的世界,使我馬上想起青布長衫的舊時書生,手中有劍,心中有扁舟,詩中有月亮。

這樣的人,老老實實工作,本本分分做人,在那個特殊年代也逃不過磨難。在湘西州博物館,他這個文物鑑定專家被安排到倉庫當保管員,每天不僅畫不能畫,連以前保存的字畫連同繪畫工具也一併被毀燒、被收繳,而且還受到今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迫害與折磨。那些字畫中,有徐悲鴻題字的齊白石造像、有張大千的荷花圖等。好在,全修道在這個難裡,沒有陷下去,而是繞了出來,從蒼茫的夜色裡看到了精神的曙光。1980年,從湘西博物館退休後,全修道夫婦返回夫人老家常德,客居桃花源秦人古洞邊的豁然軒。那兒青山四合,溪水環繞,但聽鳥語泉聲,恍惚間似與陶翁同行,他的詩興、畫興、豪情俱生,許多好作品也就相爭迸現。全修道晚年創作渾然天成,被尊為“武陵畫壇”四老之一、湖南著名花鳥畫家,是湖南第一個在廣州辦個展的畫家,展覽引起轟動,所有作品在展出時就被售罄。不久,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門也準備給全修道舉辦個人專場畫展,只是30多幅作品寄出後,畫家病倒臥床不起,後來畫展不了了之,畫也不知去處。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1988年,全媽因病去世,全修道成了孤老,正像他信中所寫:“現在我的境況:是人財兩空,變身一人,顯得極為淒涼,有誰憐惜呢?”、“我寫到這裡又淚掛兩行,覺得今後的日子裡很茫然。現我為水上的浮萍,居住、生活難以穩定。”

我想起全修道的一幅《燕子圖》,對這位遠離世俗的畫家,多了一份瞭解和理解。過去一輩畫家,身上多少帶一點舊式文人的俠氣與哀情,這種新舊參半的特點,全修道身上很明顯。俠義之中,有苦味,有悲憤,如果看不到其間的隱憂,那大概是不得窺其全的。說心裡話,自從接觸水墨後,我還是初次見到一幅作品上畫了十二隻燕子。那是一張條幅,上端拙筆濃墨斜寫一支桃紅,纖筆淡洇豎畫幾根柳青,順著柳枝從上到下一呵氣地畫了十二隻燕子,或立花枝,或穿柳條,或唧唧喳喳,或展翅雙飛,特別是中間七隻燕子縱飛成線,息息相關,筆筆輝映,給人強烈的視角衝擊力,情不自禁要問一聲:“畫家為什麼會這樣畫呢?”再看落款:“一九八七年元日全修道寫於旅寓。”那年,全媽已去世,墳墓就在桃花源裡。“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句名詩之後,續句有二,一是“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一是“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畫意,詩情,我讀到了一個人的思念,燕燕于飛,讓我想得很遠,很沉,一種惘惘之情使人不能自己。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畫家在紙上勾畫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而忘記了無論自己,還是那幅畫,都不能掙脫時間的統治,都要在時間中經歷著各自的掙扎。1990年8月,燕子南飛去,精神、情緒很低落的全修道,如他自己先前預計“活不到好久”,追趕全媽去了。

那天,張雁碧正在把一個學生送到鳳凰職業中專學畫,有消息傳來全修道老師在澧縣因病去世。張雁碧來去匆匆,想著,念著,喊著,忍了又忍,還是淚流滿面,後來他悲痛欲絕地畫了一幅《問天》,借屈原的天問之意簡筆勾畫了一個長髮女子雙膝跪地雙臂高舉問天問地,筆墨淋漓盡致,奔突生命,似狂風怒號,質問蒼天怎麼把全老師帶走了。三年後,我走進了鳳凰職業中專,得知不能進工美班學畫,情不自禁嚎啕大哭。

就像現在,劉莉拿出這些舊信給我看時,眼睛裡隱隱閃著淚光。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湘西雖是邊城,但也不斷在演進,在這個不可預知的世界裡,全修道的存在幾乎被人們漠視了。然而,這個曾經被荒漠化了的存在,因為有了未被攪亂的精神溼地的存在,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最不多餘的。

前不久,偶遇湘西州博物館的一位老館長,我問及全修道,其想了又想,半天回了一句:“我們館裡以前是有一個職工叫全修道,不過我們沒有他的資料。”

我無意對某畫家說起這件事情,他有些驚訝,又有些激動,說全修道這樣的畫家是被埋沒了,但是他的作品終究會被歷史認可的,並說自己就有全修道的一幅畫,儘管右上角已被老鼠咬了幾個小洞,也一直寶貝似的珍藏了二十多年。

館長與畫家的話,反差極大,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從而得於在張雁碧與劉莉兩人那裡看到全修道的作品,是那種看一眼就使人著迷的水墨。那些書畫,帶著一股明清遺韻,一山一水、一花一葉、一鳥一蟲經歷了蒼涼的時光的過濾,又沐浴著神異的思想的光,死去的與活著的,遠逝的與新生的,都生長在那水墨的軀體裡。我每讀全修道的作品,都感到了深的意味。今天的畫家,有幾個能畫出類似的作品呢?

全修道可以說是傳統意義上的文人畫家。在畫風上有張大千的明逸清豔,在筆力上有石濤八大山人的厚重遒勁,在人物小景方面,他還受到新羅山人的影響,上追吳門畫派的唐寅,又揣摩了青藤、白陽等從中吸取精華,融歸已體。正如他自己所說“從古人得來,亦筆筆是自家筆墨。出入諸家,不為古人成法所囿,集眾之長,補己之短。”在過去,畫家在詩、書、畫、印皆有精深的造詣。全修道的每一幅作品,從繪畫題材、構圖佈局、用筆設色、落款鈴印,無不經過仔細推敲,成竹在胸,一氣呵成,所用印多為自己所制,大部分為漢印和齊派風格,而詩書題款襯托了畫面內容,寄託了他的思想感情。有幅蘭畫,他題了幾行字:“一陣春風倒捲來,紫莖綠葉反轉擺。只憑木筆與墨水,不沾泥土也花開。”我們讀它,既沒有宗教的痕跡,也沒有俗諦的特色,加上明清遺風的片影,繪畫從古老的遠方流來,也帶著現代的智慧。

張雁碧有一個七十年代的舊本子,記載著全修道的數十則畫語錄,我借來翻讀,發現堪比一本《芥子園譜》,蘭草怎麼畫、荷花怎麼填色等等講解得很詳實,可知老師教得十分仔細,弟子學得非常認真。凡事就怕認真二字,不是麼?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中國畫,講的是巧,是韻,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都能牽動一個內心的敏感。全修道隱居湘西,紛亂的邊城沒有人知道他是誰,要做什麼,相反,山野春花的喧譁讓他感到莫名的惶惑,他鋪開畫紙,輕輕落筆,開始了他漫長、曲折、深情的表達,語言終結的地方恰恰是藝術的開始。他一生畫得最多的是花卉,常用篆筆寫梅蘭,草書作藤莖,畫面效果十分動人。我看到全修道的第一幅作品是水墨牡丹,筆力蒼勁,清潤潔淨,放而不野,文而不弱,斜斜旁逸的一支花與濃淡相宜的幾片葉,隨意而無所用心處,卻處處是禪的味道。讀這樣的水墨,看到了人生的通脫之可貴,也看到了畫家不動聲色地在街巷閒步、從容不迫地在畫室談天說地的樣子,這是經歷了塵世的風風雨雨後的一種超然,我自己就是被作品的這一閃光所打動的。

其他幾幅畫是畫了枇杷、墨竹、鱖魚、老鷹,都有一種以小寫意大氣魄、小寫意大境界的小我大家效果。這些已經泛黃的書畫,水墨是歷史老人的蒼涼,亦是心裡的烙印的集合,剔去了一切外在觀念的暗示。湘西奇山異水,全修道不是不知道那神祕裡的靈異。但他不去寫神祕山水,渴望的是淺的生活。順隨自然,又得天地樸素之氣,才是真的人生。所以,他的夢還是平民色調,不過境界卻是別樣的。

張雁碧還珍藏著老師的兩幅書法。皆是七十年代的作品,紙張已泛黃,平時不輕易示人。一幅大的是錄魯迅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寫在過去常用的白榜紙上,紙質較硬光滑,不如宣紙吸墨暈染,但是這幅對聯行草遒勁有力,有種人書俱老之美,讓人看了,感覺到一種為之微笑的境界,不由人不慨嘆過去一輩人就是老黃牛般的默默奉獻毫無怨言。以我性情,尤喜那幅短小對聯:筆能傳神,墨可顯質。八字運筆厚實,即不倉惶失措,也不鋒芒畢露,行書的流暢又體現出筆墨自身的趣味,以一線墨痕立意定象——它所啟示的,是精神的意義、生命的境界和心靈的幽韻。因而,“筆”與“墨”,是一種風度,一種瀟灑,是視覺之眼,也是心靈之眼。

大風堂弟子,救過張大千,娶妻交際花,湘西隱姓埋名三十餘載

記得我第一次走進張雁碧的畫室,眼睛就被門口懸掛的一排毛筆絆住了,長長短短,粗粗細細,有百餘支吧。有我喜歡的斑管,濃濃淡淡的斑紋如墨痕亦如淚痕;也有我以前沒有見過的玉管,小指般粗的緬甸玉特製的筆管,涼沁而又清貴。這些筆,每支都有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心境、自己的命運,擁擠在共同的空間和時間中,它們是畫室的魂,構築了畫室的神韻風骨。許是見我喜歡,張雁碧從中取下兩支筆,說是自己最珍愛的筆。我拿到手裡,發現就是兩支舊筆,一獅毫,一狼毫,竹管皆無雕紋,又無珠玉裝飾,極其普通,就是筆管與筆頭皆已因了多年手澤浸潤仍舊油光發亮。張老師笑著解釋,獅毫是張大千用過的筆,狼毫是全修道用過的筆。兩支筆粗細長短一樣,毛色都是褐麻色,極其相似,我下細看方才看到一支筆上刻有“張大千先生用筆”幾個小字。那是張雁碧為了區別自己刻上的。我懂得,這就是董橋所說的立體的鄉愁,是一管在握筆到意到的思古幽情。

誠然,翻閱湘西美術史,全修道像一顆亮亮的星,把沉寂的夜變得有些色澤。只是,他終究又如那一支沒有刻字的狼毫,孤獨而寂寞,或許還將長久地孤寂著。今天的我,覺得他是如此的遙遠,又如此的親近,那是自然而然的了。

就是在這間畫室裡,張雁碧把畫於癸丑盛夏的那幅紅梅送給了我。梅花初開的日子,我洗手焚香,把畫掛上了牆。然後,把自己想象成一株遺世的梅花,守著清寂的年華,靜看日落煙霞。

最後,流年獨去,素履之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