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美術 畢加索 莫奈 油畫 行藝文創 2017-05-15

浪漫、時尚,這或許是所有去過或是沒有去過法國的人對它的第一印象,它擁有了世界最頂尖的幾大奢飾品牌,擁有了抒寫浪漫情懷的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普羅旺斯小鎮,更重要的,是法國人自身散發的浪漫氣質,而法國人的浪漫都來源於他們的文化,來源於他們對藝術的熱愛。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作為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的中心,法國一直矗立在一個不可動搖的高度,因為它有著無法企及的繪畫歷史,湧現出了眾多的繪畫大師,因此,它也是所有繪畫者實現夢想的天堂,眾多藝術愛好者不遠萬里來到這裡,都只是為了看一眼大師的真跡。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2017年5月6日,展覽“從莫奈到蘇拉熱:西方現代繪畫之路(1800-1980)”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這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本年度的重要特展之一,同時,也是中法文化節2017年的開幕活動。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此次展出的作品始於19世紀初,延伸至20世紀下半葉,涵蓋了一百多年的西方藝術進程,雲集了莫奈、馬蒂斯、畢加索、蘇拉熱等西方藝術大師的作品。在這一現代藝術的重要發展時期,西方藝術經歷了藝術風格的激變,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印象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運動此起彼伏。展覽共展出51件現代經典繪畫作品,這些作品均來自法國聖艾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且所有作品都是首次亮相中國。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克勞德·莫奈,《睡蓮》,1907年,油畫,直徑80.7釐米

克勞德·莫奈將源自寫實主義的風景畫帶向了裝飾性的抽象畫世界。莫奈在其位於吉維尼居所的池塘裡觀察睡蓮,通過水麵進行裝飾性處理,打破傳統的空間表現形式。睡蓮、水面、花朵和樹葉的顏色對比讓空間無限打開,環形畫面的形式也讓視覺範圍更為集中,再次放大的空間的觀感。

展覽以題材和流派為明線,歷史脈絡為暗線,按時間和風格分為六大主題單元,分門別類地向觀眾呈現各畫種和流派的交鋒和演變。

第一時期:對風景的新感知(1800-1910)

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因受荷蘭風景畫和英國風景畫的影響,法國畫家們探長探索出一種感知自然的新方式。寫實注意者逐漸將注意力從意大利古典主義轉向自身周邊的環境,他們的創作也都儘可能的接近自然。正如古斯塔夫·庫爾貝所說,“自然的美勝於藝術家能想到的一切”。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巴黎郊區風景,喬治·米歇爾,約1805,油畫,36.3*54.3釐米

在這幅作品中,畫家專注於風景的刻畫,並不展現日常生活,秉承了他景仰的17世紀風景畫大師的風格。據喬治·米歇爾的妻子描述:“他很少對著對象作畫,而是在方格紙上畫下他喜歡的風景……一共畫了幾百幅。”巴比鬆畫派將喬治·米歇爾視為先驅人物,讓這位鮮為人知的畫家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 田園景色/古老風景,古斯塔夫·庫爾貝,約1840,油畫,99*79.5釐米

這幅《田園景色/古老風景》見證了這位青年畫家的轉折時期。畫面背景的細節讓人聯想到神話故事的場景,如在明媚的陽光中進行收割的人,畫面正中央矗立著一顆雄偉的大樹。在這幅畫裡,庫爾貝將想象成分居多的地中海風景與自己所熟知的風景結合在了一起。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 海,亞歷山大·塞昂,約1903,油畫,15.5*24釐米

亞歷山大·塞昂將海水變成一幅幅小型的“純”風景畫,這些畫作表現出強烈的隔絕與孤獨,帶著“回鄉”的意味,塞昂將自己在色彩與構圖方面的情感共鳴理論運用在了這幅畫中。

第二時期:西方藝術中的人物和雕像(1850-1980)

在古典藝術中,肖像畫被認為是模仿的最純粹的形式。此單元通過加布裡埃爾·蒂爾、查爾斯·毛林、亞歷山大·塞昂等的作品,展示了那個時期不同畫家的創作風格。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領聖餐者,莫里斯·德尼,1907,油畫,98*107.2釐米

莫里斯·德尼遵循著其所處時代的主張:讓藝術走入生活。他漸漸以古典主義的風格取代了早期作品中的阿拉伯圖案和彩色色調。畫中的三角形構圖加上十字架和神父的元素實現了經典的平衡,不同背景的彩色分層和人物的裝飾風格採用了柔和的啞光色調。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穿白裙的女人,阿爾伯特·杜波依斯-皮勒,1886,油畫,87.5*68釐米

在這幅畫作中,阿爾伯特·杜波依斯-皮勒採用了“色彩分割法”的技術,也被稱為點彩畫法,即在畫板上堆砌純色的小彩點。這張身份未知的女士肖像畫是最早採用點彩畫派畫法的肖像之一。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哥特式肖像,讓·赫裡翁,1945,油畫,116.5*73釐米

從1930年起,讓·赫裡翁就是巴黎先鋒藝術最激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採用環形和傾斜的形狀,創作出“緊張”和“平衡”的系列組圖。《哥特式肖像》透露著一種冷漠與沉默:支著柺杖的男子從陰影中走出,進入畫面,前來為剛剛結束的戰爭的恐怖作證。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 俄耳浦斯的里拉琴,亞歷山大·塞昂,約1898,油畫,27*46釐米

俄耳浦斯的的主題經常出現在象徵主義的畫作中,俄耳浦斯的的神話完美演繹了對理想的極端追求。塞昂意識到不理解會讓詩人陷入困境,以及一個秉持狹隘物質主義的世界會對詩人進行拒斥。揉碎的背景、線條的水平張力、冷峻的色調、人物的脆弱外表……所有的元素交匯在一起,表達出絕望和對自我的剝奪感。塞昂以這種迴歸神話的“理想主義”藝術而著稱。

第三時期:從立體主義革命到純粹主義(1910-1950)

這一時期,最受關注的當數巴勃羅·畢加索,他與喬治·布拉克最早在1908年,就向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立的繪畫準則發起挑戰。他們致力於解構現實,從畫中提取多樣性,並試圖創造出比物體外觀更客觀的形象。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靜物:壺、玻璃杯和橙子,巴勃羅·畢加索,1944,油畫,33*41釐米

畫作中,粗重的粗黑線條在長方形的畫布上將畫作主體進行簡單分割。畫面色彩暗沉,構圖緊緊圍繞物體,桌子的稜角被畫框框定,桌子上的物品以黑色、藍色或灰色的線條呈現出輪廓和結構。這些物品不僅僅是物體自身,可以說被聚集在一起進行了一場對話。畢加索不喜歡看到物體死氣沉沉地維持原樣,他調動一切智慧讓他們變成其它東西,每一件物體都被賦予了新的體積、密度、材料和重量,而外觀卻毫無破綻。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飛機-飛行的形式,馬塞爾·卡恩,1930,油畫,62*73.5釐米

畫作中,卡恩選取了一個與時代文明進步息息相關的絕對現代的主題,她通過線條、形狀和顏色來再現現代世界,畫作結構上的精度反映了工業技術文明的進步。在這幅畫中,飛機和星星用單線條進行勾勒,幾何形狀以鮮豔的顏色均勻的呈現。構圖不再嚴格地遵照水平和垂直的空間關係,相反她採用歪斜的線條和環形,給人以深邃的想象,並以細緻的彩色背景分層強化這一效果。

第四時期:超現實主義,夢境與無意識(1940-1950)

20世紀20年代初期,文學和詩歌界的超現實主義運動探索了精神分析的新方法,它試圖給人類和社會帶來根本的變化。這是一場真正的革命,它專注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發現的“無意識”在人類思維中的重要性。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在無意識現象中注入了新的生命,闡釋了心靈的真正功能。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客觀的主觀性,維克多·布羅納,1952,油畫,100*81釐米

布羅納不願侷限於一種創作形式,20世紀50年代,他創立了一種新的風格,將灰色的單色畫與賈科梅蒂作品中緊張和尖銳的筆法結合在一起。《客觀的主觀性》中的筆法就體現了其作品的這種自發的情緒表達。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手與手套,伊夫‧唐吉,1946,油畫,92*71釐米

在伊夫·唐吉通這幅富有代表性的畫作中,一片巨大的空間在眼前展開,牽引目興的天空與背景處的海洋找到一種“中間方式”,前景中的形狀呈現出廢墟的建築特色 ,代表了物體的凝固,瘦削有力。投影讓人把目光轉向畫面的右方,並最終進入風景的深處,直至畫面之外,這種暗示給人留下了想象空間。

第五時期:迴歸物質(1930-196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災難及人道主義價值觀破滅後,許多創造者開始追尋起因和核心價值。作為“二戰後出現的最偉大的法國畫家”,讓·杜布菲的作品,無疑成為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虛幻的風景,讓‧杜布菲,1963,油畫,195*130釐米

杜布菲以鮮豔的顏色打造一種“不間斷的記錄”,並運用於雕塑和建築之中。杜布菲試圖去除任何空間上的定位,沒有高低,沒有左右,沒有背景和形式,沒有上下顛倒。甚至連那些遠未帶來的穩定秩序的剖面線,都致力於打造“鳴路波”的效果,讓目光更中無法停留。“鳴路波”要求觀看者的目光是自由的,目光本身就是創造者,可以自行追求意義。

第六時期:在具象與抽象之間(1910-1980)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通過逐漸摒棄繪畫的具體主題,藝術家通過木板、線條、形狀和顏色之間的關係,將想法和感受轉至畫布上,形成了新的藝術形式,包括有機/幾何抽象,藝術成為人們尋找純粹的通道。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星期四,奧古斯特‧赫爾本,1950,油畫,55*46釐米

以幾何主義和尖銳色彩為特徵的《星期四》展現了畫家最為人熟知的風格,它是一次對“造型字母表”的展現:以純色和對比色的造型構圖打造出寫作式的風格。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1979年6月19日畫作,皮埃爾·蘇拉熱,1979,油畫,222*175釐米

蘇拉熱的抽象及系列的形式,表達“在繪畫中表現的不是其存在之外或之內的事情,而是力量與所在的世界之間的平衡狀態”。他將繪畫定義為“詩意的瞬間”,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會將創作日期作為標題。在畫作中,表面被分為三個同寬的水平部分,並通過角落留白的米色畫布進行節奏劃分。刮刀的劃痕打亂了水平條紋,露出疊加的分層,部分還帶著光亮。在這裡,每一個具體的部分都與光線有著不同的關係。

莫奈、畢加索等藝術大師作品首亮中國,精彩呈現西方現代繪畫之路

這是一個跨越了百年的展覽,幫助我們瞭解西方現代藝術近兩百年曆史。社會在變,藝術在變,觀念在變。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即藝術對人類生活世界充滿激情的再現和表述。藝術家對現實社會的關切永遠不會變,藝術所蘊含的人文關懷也將永恆存在。本次展覽正是以“圖說”的方式道出了藝術的這一真諦。

(展覽圖片來源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及現場拍攝,展覽說明文字來源於展覽圖冊及現場圖片說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