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來源:槽值(ID:caozhi163)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越來越發現,朋友圈是個加重人焦慮情緒的地方。

別人五花八門的生活讓人眼花繚亂、小鹿亂撞,自己的好像總是無趣。

同樣是朋友圈,大家的生活真這麼千差萬別嗎?

其實未必。

仔細看會發現,朋友圈裡很多人穿著同款防晒服,在相同的景點比心打卡;

看書必拍照截圖,看電影必晒票根,拼湊隻言片語,顯示自己已經領會精髓;

某段時間內,總有人晒同一家“小眾”概念餐廳;

喝不出什麼特別的網紅奶茶店,門口的隊越排越長……

人們的喜好口味看似千差萬別,到了朋友圈,卻顯得如此貧乏而相似。

拼命追趕新潮的我們,為什麼生活越豐富、活得越相像?

網紅綜合症,現代人的一大標配

“排隊三小時,拍照五分鐘。”

現代吃貨有了新的美食打開方式。

於是,各種各樣有趣的食物一波接一波地席捲了我們的生活:

火鍋是公認的國民美食,網友另闢蹊徑發明出“抹茶榴蓮鴛鴦鍋”,還在網上火了一把;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會冒煙的冰淇淋,吃進嘴巴就能讓人“吞雲吐霧”;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奶茶、小吃店,網紅打卡多了,店門口也就沒日沒夜地排起了長隊。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拜倒在網友晒出的照片下。

不惜花費好幾個小時排隊,只為了拍到引以為傲的美照。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網紅美食”劍走偏鋒,不管是多接地氣的食物,取一個超凡脫俗的名字、換上文藝清新的裝修和包裝,再打上“限量”的名號,就有無數人來拍照晒圖。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很多人一邊抱怨,一邊樂此不疲地湧到網紅店門前;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姑且不說排隊,這些網紅美食真的健康美味、值得人如此追逐嗎?

拿“冒煙”冰淇淋來說,液氮沸點低,讓冰淇淋和口腔接觸時急劇霧化,所以冒煙,雖然並無有毒添加物,但可能會導致口腔受傷。

很多人吃過之後說,口感、口味都很一般,不過是求個刺激。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用來晒照的也不止是商品。

旅遊景點,也有“網紅款”。

非洲納米比亞的45號沙丘被譽為“世界最美沙丘”,世界各國的攝影師公認這個沙丘擁有世界上最好的 S 型曲線。

這個“名片”一樣的景點在《國家地理》雜誌上頻頻出現,成為沙漠中的“白月光”。

明星們也不例外地“跟風”,有人爬山45號沙丘晒照,看日出灑熱淚;也有人被“流放”到該地,荒原求生;

一批又一批遊客前去拍照,去感受“國家地理級別大片體驗和超現實主義油畫”視感……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某“資深非洲玩家”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表露完全不同的觀感:

“旁邊的沙丘都很安靜,就只有45號,大家都在爬……可我站在那個地方就會想,請問44號、46號跟它有什麼區別?

人們購物逛街、吃東西、旅遊觀光,精心裝扮自己的生活,卻也都是為晒而活。

然而所謂的網紅景點、網紅美食、甚至網紅審美……很多人們自以為是自己精挑細選的良品,都離不開背後“概念”的運作。

賣家和商人們精準地挑選出所謂“網紅款”,加以刁鑽的欣賞視角和強大的後期包裝,透過華麗美豔的照片傳遞給消費者。

所以,我們看到了被列為“奇葩粽子”之首的“磁懸浮粽子”;

看到了護膚品的宣傳語裡打上了“對抗地心引力”的噱頭;

還有最近被炒成“皮膚拯救者”的澳洲綿羊油,文能止癢,武能防凍,據說還能防晒、消腫、保溼、護髮……

但其實綿羊油本來不是什麼新鮮物件,80年代前後的人們使用的潤膚霜中就已經含有綿羊油成分了。

它的功效也未必如人們吹捧的這麼出神入化。

在皮膚上塗一層油,確實能防凍;因乾燥而引起的皮膚癢痛,保溼的護膚品也都能緩解;說到防晒,從目前化學成分上來分析,綿羊油可能真的不具備這種功能。

綿羊油並無“神效”,但帶貨方把它多功能的效用吹上了天,“物美價廉”“One for All”,迎合了工作族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需求,結果備受追捧。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這是“全球通用”的套路。有不少外國商家,每年春節都打著“中國風”噱頭推出特供款,花花綠綠的設計,豔氣逼人,讓人分不清是大家對東方元素有什麼誤解,還是自己跟不上潮流。

可商家最會拋梗,極力渲染“限量”“定製”的特質。

總之買就對了,晒照就沒錯了。

爆火商品的“網紅”套路就像是賣家鋪設的導火線,輕輕擦燃一根火柴,就迅速燃起全網之火。

又像是精心佈置的大型多米諾骨牌陣,推倒第一塊的瞬間,“網紅”的趨勢就已經不可逆轉。

被利用的人性弱點,成就了現象級爆火

這些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網紅款”,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排起長隊、被搶購一空,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火遍朋友圈。

這種“隨大流”“人云亦云”的行為,與從眾心理密切相關。

《蠟筆小新》的一集中,小新的媽媽美伢帶小新去品嚐“全世界都在推薦”的正宗咖喱餐廳。

到了門口,上班族、學生排起了長隊,滿滿都是慕名而來的食客;

一個小時之後,小新和媽媽終於來到了店裡,興致勃勃地準備品嚐咖喱;

整個大廳裡的食客也都在說好吃。

“電視、雜誌都這麼說,可是為什麼我吃起來,覺得味道很難吃?”

小新媽媽吃在嘴裡,苦在心裡。

但她不敢表示出和別人不一樣的評價,因為廚師說:

“不懂得咖喱的人,沒有資格來評論我所調製的咖喱的味道。”

所以小新媽媽違心地把咖喱讚美了一番:

“吃在嘴裡,咖喱的香味久久難忘,真的跟印度的咖喱一模一樣。”

二十年前的漫畫,已將現代人對“網紅”的追捧展現得淋漓盡致。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雜誌、電視、報紙都這麼說”,群體因素無形中對個人的態度判斷產生了壓力;

“網紅”這種高影響力的“權威”,更容易使得人們陷入從眾心理的牢籠。

從另一方面來看,所謂的晒照、打卡都是人們在無形中與他人比較,通過對比自己與他人在特定方面的表現來評定自己的價值:

“這家奶茶店我比他/她先打卡”“那個限量款他/她搶到了我怎麼沒搶到”……

就這樣,人們在比較與被比較中確定自己的位置,攀比心理就又為“網紅款”添了一把柴

“擁有什麼商品,你就是什麼樣的人。”如今,廣告的兜售概念已經為人們所熟知,標籤的錨定作用就是一大“殺手鐗”。

早在11年前,流行歌《不潮不用花錢》早已暗含了對消費社會的戲諷。

“You name it, I have it,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所見即所得,一旦看到表象,我們就以為什麼都知道了——“看到等同擁有,擁有等同存在”的邏輯概念始終支配著人們的自我認知。

買得起限量網紅款就是追趕潮流,認為追趕潮流就是成功人士……

人們的生活,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被“貼標籤”毀掉了。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可是我們真的能擺脫標籤嗎?

可能不。

穿什麼樣款式的衣服、喝哪種奶茶、去哪裡拍照打卡晒圈,都是自我歸類、錨定的過程,給自己貼上諸如“潮流”“時尚”“品味好”的標籤。

“貼標籤”雖然符合人們的最小認知原則,卻也抹殺了很多細節和個體性。

苦於經營“標籤”的人,只會被標籤所局囿,困在窄小的空間裡。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當我們發現,朋友圈內容越來越豐富,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品卻日趨相同,這時候,就是朋友圈的過濾氣泡在作祟

認知心理學上存在一種證實偏見,即人們傾向於選擇相信與自己觀點一致的信息,而拒斥不一致的信息,因為不一致的信息會導致引起強烈的心理不適,造成認知失調。

網絡給生活增加了很多可能性,我們的朋友圈看上去五花八門,但其實人們只接受自己願意接受的內容,將自己包裹在過濾氣泡中,活得越來越狹窄而趨同。

正如 John Gable 在 Ted 演講中所說:

“人類沒有自以為的那麼聰明。”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盲從、趨同的選擇會讓人們喪失自我獨特的閃光點,被流行和網紅推搡著不知道去向何方。

如此這些,都是被利用的人性“天然”缺陷。

能獨立思考,才能不盲從

食物和商品一樣,都是人們獨立自主的審美、價值判斷;真正熱愛生活的,也不會去盲目跟風。

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人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你說這個就是好,買、吃、排吧,你就沒有被時代拋下。”

網紅爆款看上去是品質生活的捷徑,有“大V”“網紅博主”幫人們把關,又有整個朋友圈在一起晒照好評。

但不分青紅皁白地跟風,其實是生活窄化的開始。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喝豆漿配包子還是油條”“火鍋是吃紅油、清油、還是鴛鴦鍋”……這些問題很容易根據喜好自我判斷;

但被問到“去長白山玩什麼景點”“電腦買什麼配置”“傢俱要柚木、榆木還是松木”這一類問題,人們就開始道聽途說,痴迷網紅和權威;

為什麼前面我們還能侃侃而談,後面就人云亦云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下,“飯來張口”最省力。

不是探索的樂趣變少了,是商家靠熱點、炒作,佔據了人們的全部注意力。

我們掉進賣家精心設計的“捷徑”,視野被看似貼心的“套路”“賣點”鎖死,不僅可能踩雷,還可能因錯失探索的樂趣而悵然若失。

被朋友圈“偽儀式感”吞沒的年輕人,都活成了什麼樣子


跟風,降低了人們的認知難度和思考成本。

人們其實並沒有在做出“選擇”,只是安於狹窄的空間裡不見泰山;接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從眾的壓力又讓人無法好好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久而久之,所有人都活成了一個樣子。

生活有無限選擇的可能性,但選擇的必要前提是,獵取足夠的信息,積累足夠豐富的經驗。

人生不是一場‘誰先買到誰厲害’的競賽,也不是盲目跟隨的遊戲;

生活的痕跡更不應該是朋友圈上的炫耀、不知所謂的打卡晒圖;

生活的樂趣來源於自由選擇,來自對自我的接納和開拓。


來源:槽值(ID:caozhi163)。本文轉自網易新聞公眾號“槽值”,情感八卦吐槽,能走心也能講道理的妹子,既能提筆寫文,也能教你把妹撩,關注槽值尋找共鳴。公眾號:“槽值”(ID:caozhi163)微博@槽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