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為異物 情亦猶人 小鶯《小謝》

美女 河南 宗室鬆森 王琳凱 文章 聊齋夜語 2019-05-17
雖為異物    情亦猶人        小鶯《小謝》

陶望三,河南渭城人。大家族的後裔,到他父親的一代,已經破落不堪。望三聰明,學業長進,為了一心攻讀,租賃鄰居姜員外的老宅,老宅樓宇連垣,草木幽深,廢棄了多年,只有一個老家人駐守在門房。

望三灑掃庭除,擺設書案,一轉眼,書本渺然,仔細尋找,卻被壓在了床頭枕下, 正詫異間,兩個姑娘飄渺婀娜出現在了面前。

一個宮髮髻高挽,鳳眉圓眼,豐腴嫵媚,十六七歲的樣子;一個嫋嫋娜娜,亭亭玉立,嬌羞色赧,十七八的神態。

豐滿的美女說道:“我們倆是牆外松林之鬼,喜歡這裡寬敞幽靜,居住久矣,不喜歡你來打擾”。苗條的美女笑道:“你要是在這裡長住,我們倆就天天騷擾,叫你意亂心煩”。

望三大笑道:“人神之殊路,各不相擾!我們定立一個君子協議:互相遵守,秋毫無犯。我只要一室一灶一床一椅一個書案;其他的,這裡若大的樓宇,房間無數,都歸你們,不好嗎? ”

雖為異物    情亦猶人        小鶯《小謝》


胖的說:“我叫周小謝,她是姐姐,叫李小鶯。也不是厭煩生人,就是擔心男女一院,日久生情,意亂情迷,心生親近。我們這鬼的陰氣妨礙了你們活人” 小鶯說:”寂寞的墳墓,千百年來,誰人堪之,看見了你們男人,不只是稀奇好奇呀“。

陶望三笑道:”我是鐵石心腸,坐懷不亂“。

梆子響,二更天,望三熄燈睡覺,剛剛打盹,小謝拿草葉捅鼻孔,望三鼻子奇癢,一個噴嚏,把兩個美女嚇得遁避。剛剛睡去,耳朵像是蟲子爬,朦朧中用手摸摸,是一根小紙碾。望三索性點燈再讀,兩個小鬼頭在牆角竊竊私語。 望三笑道:”我可不怕你們,現在,我們相持到天亮吧“。

上午,望三低頭翻書,每次只一頁。小謝 看著,要幫忙翻書,一次給翻了幾頁,望三隻得用手壓書本,專心致志 。望三往硯臺加水研墨,小鶯搶了水壺,倒了滿滿的一硯。

望三笑道:”既然你們兩個都有幫助我的心思,給我煮粥好嗎?兩個女鬼你爭我搶,燒火的,洗米的,一會兒,米飯飄香,爭相一個盛飯,一個拿筷子。

望三笑道:“我現在開一個私塾,來教你們識字:”人口手目,山石田土“兩個鬼頭咿呀學語,幼稚可愛。須臾,又教寫字,小謝寫的工整,得意洋洋,小鶯滿紙塗鴉,痛哭欲啼,望三好言安慰。沒有多久,兩個小鬼頭學習得如醉如痴。

從此,人鬼和睦相處,坐著,小鬼給望三揉肩,臥著,小鬼給望三捶背。小謝又領來弟弟三郎,拜望三為老師。滿堂書聲朗朗,一室紙墨馨香。一年有餘,都能作詩對句,互相批評圈點。書齋融融,學術大進。三年期又到,國家大考,望三躍躍欲試。與同學交流文章,準備路費。

門前來了一個老翁,鶴髮童顏,自己說是雲遊的道士,也要借宿在這空曠宅第,望三也喜歡瞭解各地的風土人情,熱情歡迎,買了雞鴨魚肉果品蔬菜,招呼小謝小鶯廚房收拾。道士對望三說:”兩個小鬼丫頭都是好鬼,你要善待。你這次考場之行不吉,不但所謀不遂,還有牢獄之災“。望三說道:”受困久矣,願望出士為官,就是名落孫山,也能熟黯考場的經驗“。

雖為異物    情亦猶人        小鶯《小謝》


望三欣然赴京,考場洋洋灑灑,揮斥方遒,不意料文章有了鍼砭時弊之嫌,被收監投獄。手中無錢,更無親進親戚送飯,飢寒交迫,乞丐一樣,乞討同牢的罪犯,天天餓得兩眼昏花,性命岌岌可危。

一天昏睡中,聽見小謝的呼喚,扶欄杆起來,小謝痛哭道:“你走後,道士指示我們前來討飯來給你送飯,半路小鶯被惡狗咬傷,寄宿在寺廟,弟弟三郎去州衙給你喊冤叫屈,官府認為是同夥,誹謗社會,也身陷囹圄。今天,我急急忙忙,還被荊棘扎傷了腳心?”望三低頭,看見小謝血流淫地。

一天,小謝送飯,告訴望三,小鶯在寺廟,被廟門前的獅子塑像劫持走了,去充當妾滕,小鶯寧死不屈,正被囚禁。

又一天,小謝來到,面露微笑說:“州宰大堂審問三郎是否與你是親戚關係,,三郎說沒有血源瓜葛,只是情同手足的朋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見義勇為”。州宰命令大刑逼供,可是衙役一棒下去,三郎已經渺然,州宰自己卻捱了一棒。州宰醒悟三郎是鬼,此案是冤案,已經下令釋放你啦“。須臾,獄卒來到,釋放了望三。

回家途中,小謝說:”小鶯現在仍然身陷惡魔囹圄,廟宇歸城惶管轄,我得去城惶廟告狀。“遂告別。

望三義憤填膺,來到囚禁小鶯的寺廟,三石二棒,搗毀了門前的獅子塑像。寺廟中的神仙出來,對望三說:”我對麾下管束不力,塑像成妖,成了禍害,我會去降俘,深深道歉“。

望三到家,小謝小鶯已經捷足先登,大家唏噓灑淚,又喜樂開懷。晚上,望三雙擁兩個小鬼,笑道:”我是擁抱兩個佳人,願意同生同死,從此寸步不離“。

一天,道士光臨書房,對兩個小鬼說:”明天有一個機會,門前將過一夥送葬隊伍,是一個豪紳的女兒沒嫁夭折,我給你們兩個小鬼各一條符籙,你們在屋裡等待,聽見哭生,你們立即吞符籙奔出去,先頭觸棺材的,就能夠借屍還魂“。

第二天拂曉,同邑張鄉紳的女兒猝死送葬,哭聲傳來,小謝,小鶯急忙出奔,可小謝忘了吞符籙。小鶯觸棺材,隨之進入,棺材裡的少女立即呼喊開棺,說:”我是幾百年前縣令的女兒,夭折葬於姜家老宅附近的松林,現在借屍還魂。名字叫小鶯,想嫁陶望三“。張鄉紳大喜說:”不論叫什麼,還不還魂,你的肉體還是我的女兒,陶望三就是我的賢婿。大吹大擂,入贅娶, 姑爺。

新婚夜,小謝來到,在洞房的角落哭哭啼啼,望三與小鶯心大不忍,好言安慰。

第二天,望三夫婦來請求道士,救助小謝。道士說:“百里地外,有一個前幾天埋葬的姑娘,現在是隆冬,身體不會朽敗,你們只要能偷來屍體,我就再行法術”。

夜晚,一夥人偷偷掘墳盜屍,放於望三的書房,道士施術。

姑娘甦醒,說:“沉睡了百年,我小謝今天才睡醒”。

大家鼓掌歡笑。按照順序,小鶯為妻,小謝為妾,和睦融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