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開貴的兒媳請假回家,將自家的黃桃通過網店銷售出去。

返鄉種黃桃的龔開夏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兩人一年的純收入加起來也只有7萬多元。現在家裡種植了20多畝黃桃,豐產的年份能夠收穫5萬多斤桃子,“一年下來,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壯大:一片黃桃林在麻陽成長

回鄉創業人員王學文自籌資金種植1700畝黃桃,成為麻陽最大的“種植、採摘、銷售”一體黃桃基地,並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更多人脫貧。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開貴的兒媳請假回家,將自家的黃桃通過網店銷售出去。

返鄉種黃桃的龔開夏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兩人一年的純收入加起來也只有7萬多元。現在家裡種植了20多畝黃桃,豐產的年份能夠收穫5萬多斤桃子,“一年下來,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壯大:一片黃桃林在麻陽成長

回鄉創業人員王學文自籌資金種植1700畝黃桃,成為麻陽最大的“種植、採摘、銷售”一體黃桃基地,並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更多人脫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打造了當地最大的黃桃園,王學文十分自豪。

與龔利明家門口的場景不同,8月10日上午9時,在王學文位於雄山山脈的黃桃種植基地,運送黃桃快遞的車輛和遊客自駕的小車絡繹不絕,“今天一個上午,就已經賣出1萬斤黃桃”。

今年51歲的王學文出生於雄山腳下的巖寨村,15歲時,他獨自前往湘西鳳凰打拼,最終在傢俱行業有了成就,“一年收入可達到700萬元”。

2014年的一次探親,王學文看到家鄉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剩下的大部分是孩子和老人,“就兩三棟磚瓦樓房,其他都是土屋”。為此,他決定在家鄉投資,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說幹就幹。王學文流轉了雄山山脈1700餘畝土地,並於2016年請來附近村民工作,栽下桃樹、嫁接黃桃。為了更好地管理桃林,王學文將在鳳凰的生意交給了家人,自己每天待在黃桃基地裡,和村民們一起勞作。

“我的基地還為附近5個村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綿延1700多畝的桃園分佈於山坡,大部分區域只能採用人工管理,用工需求很大。王學文介紹,自己聘請的村民許多都是留守婦女和貧困戶,“除草、剪枝、施肥、摘果……一天最少能掙100元”。而對於基地裡固定崗位的工人來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掙5000元”。僅2018年一年,王學文就為村民發放工資共計140餘萬元。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開貴的兒媳請假回家,將自家的黃桃通過網店銷售出去。

返鄉種黃桃的龔開夏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兩人一年的純收入加起來也只有7萬多元。現在家裡種植了20多畝黃桃,豐產的年份能夠收穫5萬多斤桃子,“一年下來,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壯大:一片黃桃林在麻陽成長

回鄉創業人員王學文自籌資金種植1700畝黃桃,成為麻陽最大的“種植、採摘、銷售”一體黃桃基地,並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更多人脫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打造了當地最大的黃桃園,王學文十分自豪。

與龔利明家門口的場景不同,8月10日上午9時,在王學文位於雄山山脈的黃桃種植基地,運送黃桃快遞的車輛和遊客自駕的小車絡繹不絕,“今天一個上午,就已經賣出1萬斤黃桃”。

今年51歲的王學文出生於雄山腳下的巖寨村,15歲時,他獨自前往湘西鳳凰打拼,最終在傢俱行業有了成就,“一年收入可達到700萬元”。

2014年的一次探親,王學文看到家鄉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剩下的大部分是孩子和老人,“就兩三棟磚瓦樓房,其他都是土屋”。為此,他決定在家鄉投資,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說幹就幹。王學文流轉了雄山山脈1700餘畝土地,並於2016年請來附近村民工作,栽下桃樹、嫁接黃桃。為了更好地管理桃林,王學文將在鳳凰的生意交給了家人,自己每天待在黃桃基地裡,和村民們一起勞作。

“我的基地還為附近5個村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綿延1700多畝的桃園分佈於山坡,大部分區域只能採用人工管理,用工需求很大。王學文介紹,自己聘請的村民許多都是留守婦女和貧困戶,“除草、剪枝、施肥、摘果……一天最少能掙100元”。而對於基地裡固定崗位的工人來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掙5000元”。僅2018年一年,王學文就為村民發放工資共計140餘萬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黃桃多種植在山上,對於許多沒有車子的果農來說,他們只能依靠人力背運。

“今年的摘果期,預計要請五六十個臨時工。”王學文說,黃桃還沒有成熟,來自深圳的一家公司就在王學文這簽約購買100萬斤黃桃,而廣東、上海和北京也有不少訂單。

與王學文“種植、採摘、銷售”一體的黃桃基地不同,滿吉林在蘭裡鎮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開設了一家扶貧工廠和一個農業合作社,收購附近居民的黃桃和其他果子,然後進行銷售。

“合作社目前有697名社員,其中122戶是貧困戶。”滿吉林說,他們通過收購社員的果子,同時讓附近的搬遷戶前來工作,讓這些貧困戶一年增收1萬元以上。

創新:為好吃的黃桃披上好看的外衣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開貴的兒媳請假回家,將自家的黃桃通過網店銷售出去。

返鄉種黃桃的龔開夏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兩人一年的純收入加起來也只有7萬多元。現在家裡種植了20多畝黃桃,豐產的年份能夠收穫5萬多斤桃子,“一年下來,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壯大:一片黃桃林在麻陽成長

回鄉創業人員王學文自籌資金種植1700畝黃桃,成為麻陽最大的“種植、採摘、銷售”一體黃桃基地,並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更多人脫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打造了當地最大的黃桃園,王學文十分自豪。

與龔利明家門口的場景不同,8月10日上午9時,在王學文位於雄山山脈的黃桃種植基地,運送黃桃快遞的車輛和遊客自駕的小車絡繹不絕,“今天一個上午,就已經賣出1萬斤黃桃”。

今年51歲的王學文出生於雄山腳下的巖寨村,15歲時,他獨自前往湘西鳳凰打拼,最終在傢俱行業有了成就,“一年收入可達到700萬元”。

2014年的一次探親,王學文看到家鄉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剩下的大部分是孩子和老人,“就兩三棟磚瓦樓房,其他都是土屋”。為此,他決定在家鄉投資,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說幹就幹。王學文流轉了雄山山脈1700餘畝土地,並於2016年請來附近村民工作,栽下桃樹、嫁接黃桃。為了更好地管理桃林,王學文將在鳳凰的生意交給了家人,自己每天待在黃桃基地裡,和村民們一起勞作。

“我的基地還為附近5個村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綿延1700多畝的桃園分佈於山坡,大部分區域只能採用人工管理,用工需求很大。王學文介紹,自己聘請的村民許多都是留守婦女和貧困戶,“除草、剪枝、施肥、摘果……一天最少能掙100元”。而對於基地裡固定崗位的工人來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掙5000元”。僅2018年一年,王學文就為村民發放工資共計140餘萬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黃桃多種植在山上,對於許多沒有車子的果農來說,他們只能依靠人力背運。

“今年的摘果期,預計要請五六十個臨時工。”王學文說,黃桃還沒有成熟,來自深圳的一家公司就在王學文這簽約購買100萬斤黃桃,而廣東、上海和北京也有不少訂單。

與王學文“種植、採摘、銷售”一體的黃桃基地不同,滿吉林在蘭裡鎮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開設了一家扶貧工廠和一個農業合作社,收購附近居民的黃桃和其他果子,然後進行銷售。

“合作社目前有697名社員,其中122戶是貧困戶。”滿吉林說,他們通過收購社員的果子,同時讓附近的搬遷戶前來工作,讓這些貧困戶一年增收1萬元以上。

創新:為好吃的黃桃披上好看的外衣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早上六點,太陽剛剛冒出頭,果農就已經在果園裡忙了起來。

除了種植黃桃,當地人也正走出創新的步伐——依託農村的青山綠水、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發展水果採摘、農業觀光、休閒旅遊、餐飲民宿和農事體驗,打造一條農旅結合的新路子。

如今,黃桃逐漸成為麻陽的扶貧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產量達到4.3萬噸,湧現出24家黃桃種植企業和一大批種植大戶,為全縣1萬多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

譚家寨鄉楠木橋村的譚吉祥就是獲益的貧困戶之一。譚吉祥今年68歲,家中除了長期患病的妻子,還有兩個即將上學的孫子。譚吉祥家附近的地是山造林,無法種植果樹;兒子和兒媳外出務工,一個月3000元的純收入就是這個家庭全部的經濟來源。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開貴的兒媳請假回家,將自家的黃桃通過網店銷售出去。

返鄉種黃桃的龔開夏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兩人一年的純收入加起來也只有7萬多元。現在家裡種植了20多畝黃桃,豐產的年份能夠收穫5萬多斤桃子,“一年下來,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壯大:一片黃桃林在麻陽成長

回鄉創業人員王學文自籌資金種植1700畝黃桃,成為麻陽最大的“種植、採摘、銷售”一體黃桃基地,並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更多人脫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打造了當地最大的黃桃園,王學文十分自豪。

與龔利明家門口的場景不同,8月10日上午9時,在王學文位於雄山山脈的黃桃種植基地,運送黃桃快遞的車輛和遊客自駕的小車絡繹不絕,“今天一個上午,就已經賣出1萬斤黃桃”。

今年51歲的王學文出生於雄山腳下的巖寨村,15歲時,他獨自前往湘西鳳凰打拼,最終在傢俱行業有了成就,“一年收入可達到700萬元”。

2014年的一次探親,王學文看到家鄉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剩下的大部分是孩子和老人,“就兩三棟磚瓦樓房,其他都是土屋”。為此,他決定在家鄉投資,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說幹就幹。王學文流轉了雄山山脈1700餘畝土地,並於2016年請來附近村民工作,栽下桃樹、嫁接黃桃。為了更好地管理桃林,王學文將在鳳凰的生意交給了家人,自己每天待在黃桃基地裡,和村民們一起勞作。

“我的基地還為附近5個村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綿延1700多畝的桃園分佈於山坡,大部分區域只能採用人工管理,用工需求很大。王學文介紹,自己聘請的村民許多都是留守婦女和貧困戶,“除草、剪枝、施肥、摘果……一天最少能掙100元”。而對於基地裡固定崗位的工人來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掙5000元”。僅2018年一年,王學文就為村民發放工資共計140餘萬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黃桃多種植在山上,對於許多沒有車子的果農來說,他們只能依靠人力背運。

“今年的摘果期,預計要請五六十個臨時工。”王學文說,黃桃還沒有成熟,來自深圳的一家公司就在王學文這簽約購買100萬斤黃桃,而廣東、上海和北京也有不少訂單。

與王學文“種植、採摘、銷售”一體的黃桃基地不同,滿吉林在蘭裡鎮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開設了一家扶貧工廠和一個農業合作社,收購附近居民的黃桃和其他果子,然後進行銷售。

“合作社目前有697名社員,其中122戶是貧困戶。”滿吉林說,他們通過收購社員的果子,同時讓附近的搬遷戶前來工作,讓這些貧困戶一年增收1萬元以上。

創新:為好吃的黃桃披上好看的外衣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早上六點,太陽剛剛冒出頭,果農就已經在果園裡忙了起來。

除了種植黃桃,當地人也正走出創新的步伐——依託農村的青山綠水、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發展水果採摘、農業觀光、休閒旅遊、餐飲民宿和農事體驗,打造一條農旅結合的新路子。

如今,黃桃逐漸成為麻陽的扶貧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產量達到4.3萬噸,湧現出24家黃桃種植企業和一大批種植大戶,為全縣1萬多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

譚家寨鄉楠木橋村的譚吉祥就是獲益的貧困戶之一。譚吉祥今年68歲,家中除了長期患病的妻子,還有兩個即將上學的孫子。譚吉祥家附近的地是山造林,無法種植果樹;兒子和兒媳外出務工,一個月3000元的純收入就是這個家庭全部的經濟來源。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譚吉祥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


得知這一情況後,霞飛雲果園負責人譚霞找到了譚吉祥,請他來工作。“包吃包住,一個月還有2100元工資。”譚吉祥說,自己在果園負責黃桃樹的日常護理,收入比起兒子來也毫不遜色。

作為一名“80後”創業者,譚霞在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她卻把精力投入到了農業生產投資中。在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個產業園後,譚霞決定單幹,“這樣我的想法可以一一實現”。

2016年,譚霞在隆家堡鄉步雲坪村等地流轉承包了1080畝土地,打造了一個果園。與王文學等人不同,譚霞的果園只有300畝,栽種了以黃桃為主的果樹,其餘的土地則成了苗鄉文化體驗空間。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開貴的兒媳請假回家,將自家的黃桃通過網店銷售出去。

返鄉種黃桃的龔開夏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兩人一年的純收入加起來也只有7萬多元。現在家裡種植了20多畝黃桃,豐產的年份能夠收穫5萬多斤桃子,“一年下來,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壯大:一片黃桃林在麻陽成長

回鄉創業人員王學文自籌資金種植1700畝黃桃,成為麻陽最大的“種植、採摘、銷售”一體黃桃基地,並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更多人脫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打造了當地最大的黃桃園,王學文十分自豪。

與龔利明家門口的場景不同,8月10日上午9時,在王學文位於雄山山脈的黃桃種植基地,運送黃桃快遞的車輛和遊客自駕的小車絡繹不絕,“今天一個上午,就已經賣出1萬斤黃桃”。

今年51歲的王學文出生於雄山腳下的巖寨村,15歲時,他獨自前往湘西鳳凰打拼,最終在傢俱行業有了成就,“一年收入可達到700萬元”。

2014年的一次探親,王學文看到家鄉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剩下的大部分是孩子和老人,“就兩三棟磚瓦樓房,其他都是土屋”。為此,他決定在家鄉投資,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說幹就幹。王學文流轉了雄山山脈1700餘畝土地,並於2016年請來附近村民工作,栽下桃樹、嫁接黃桃。為了更好地管理桃林,王學文將在鳳凰的生意交給了家人,自己每天待在黃桃基地裡,和村民們一起勞作。

“我的基地還為附近5個村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綿延1700多畝的桃園分佈於山坡,大部分區域只能採用人工管理,用工需求很大。王學文介紹,自己聘請的村民許多都是留守婦女和貧困戶,“除草、剪枝、施肥、摘果……一天最少能掙100元”。而對於基地裡固定崗位的工人來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掙5000元”。僅2018年一年,王學文就為村民發放工資共計140餘萬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黃桃多種植在山上,對於許多沒有車子的果農來說,他們只能依靠人力背運。

“今年的摘果期,預計要請五六十個臨時工。”王學文說,黃桃還沒有成熟,來自深圳的一家公司就在王學文這簽約購買100萬斤黃桃,而廣東、上海和北京也有不少訂單。

與王學文“種植、採摘、銷售”一體的黃桃基地不同,滿吉林在蘭裡鎮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開設了一家扶貧工廠和一個農業合作社,收購附近居民的黃桃和其他果子,然後進行銷售。

“合作社目前有697名社員,其中122戶是貧困戶。”滿吉林說,他們通過收購社員的果子,同時讓附近的搬遷戶前來工作,讓這些貧困戶一年增收1萬元以上。

創新:為好吃的黃桃披上好看的外衣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早上六點,太陽剛剛冒出頭,果農就已經在果園裡忙了起來。

除了種植黃桃,當地人也正走出創新的步伐——依託農村的青山綠水、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發展水果採摘、農業觀光、休閒旅遊、餐飲民宿和農事體驗,打造一條農旅結合的新路子。

如今,黃桃逐漸成為麻陽的扶貧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產量達到4.3萬噸,湧現出24家黃桃種植企業和一大批種植大戶,為全縣1萬多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

譚家寨鄉楠木橋村的譚吉祥就是獲益的貧困戶之一。譚吉祥今年68歲,家中除了長期患病的妻子,還有兩個即將上學的孫子。譚吉祥家附近的地是山造林,無法種植果樹;兒子和兒媳外出務工,一個月3000元的純收入就是這個家庭全部的經濟來源。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譚吉祥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


得知這一情況後,霞飛雲果園負責人譚霞找到了譚吉祥,請他來工作。“包吃包住,一個月還有2100元工資。”譚吉祥說,自己在果園負責黃桃樹的日常護理,收入比起兒子來也毫不遜色。

作為一名“80後”創業者,譚霞在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她卻把精力投入到了農業生產投資中。在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個產業園後,譚霞決定單幹,“這樣我的想法可以一一實現”。

2016年,譚霞在隆家堡鄉步雲坪村等地流轉承包了1080畝土地,打造了一個果園。與王文學等人不同,譚霞的果園只有300畝,栽種了以黃桃為主的果樹,其餘的土地則成了苗鄉文化體驗空間。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譚霞接受記者的採訪,講述她的“黃桃+苗鄉文化”經營理驗。



“我想借助麻陽的苗族文化,為黃桃帶來更多的附加值。”在譚霞的規劃裡,除了可以讓遊客前來體會親手摘下黃桃的樂趣,果園還可以提供傳統土灶、苗藥種植、居住苗家小院和品嚐傳統苗家菜等項目供遊客體驗,“為了能夠延長黃桃的採摘期,我們專門種植了成熟期不同的黃桃”。

“黃桃+苗鄉文化”的體驗吸引力不少的遊客,譚霞也有了新的擔憂:“就怕正式開業的時候,遊客會被堵在前往果園的路上”。


"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文、圖: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歐陽婷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8月9日早上9點多,陽光還不算太熾熱,蘭裡鎮中心的商業街邊早已被果農“佔領”。大家的面前都擺滿了黃桃,只剩中間窄窄的街道供車輛通過。一名自稱“經營電商”的女孩在沒有詢問價格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個果農帶來的四筐黃桃全部“包圓”。

8月8日至10日,正值黃桃成熟時,湖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記者在扶貧一線”後盾單位的記者們前往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開展“提升麻陽黃桃品牌助力苗鄉群眾脫貧”——中央、省級媒體集中採訪活動”。現在,就跟著今日女報/鳳網記者的腳步,一起來看看麻陽黃桃是如何成為苗鄉群眾的“脫貧果”“致富果”的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在蘭裡鎮中心街,兩名電商在果農的攤位前試吃黃桃。

源起:一棵黃桃樹在蘭裡發芽

蘭裡鎮原橫喇村是麻陽黃桃種植發源地。如今,村裡幾乎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一天有上千斤、價值幾萬元的黃桃在我家門前經過。”8月9日上午,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家的晒穀坪上,放滿了村民從自家果園運來的黃桃。龔利明的岳母李建鬆和其他親戚坐在板凳上,將黃桃小心地放入包裝箱中,等待快遞車前來收貨。而龔利明站在稱旁,負責記錄黃桃斤數,然後從隨身小包掏出相應的現金支付給村民——“我這主要處理年紀大一點的果農運來的黃桃,幫忙銷售到相熟的企業,或者賣給電商。他們還是喜歡現金,年輕人就可以‘掃一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利明的親戚和朋友在幫忙將村民送過來的黃桃打包裝箱。

“合併前的原橫喇村是全縣最早種植黃桃的地方。”龔利明說,村裡人最初大面積種植的是金秋梨,2000年時,他的父母和村子裡其他9戶農民發現市場上黃桃銷售價格要比梨子高一倍。10戶人家一商量,在原橫喇村園藝廠承包了幾十畝山地,並在外地購買了最新黃桃品種的新枝,嫁接到普通的桃樹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直到2008年,10戶人家才扭虧為盈,口袋慢慢鼓了起來。

今年62歲的龔開貴是村子裡第二批種植黃桃的果農。看著別人家的黃桃能夠在批發市場上賣出2元一斤,而1斤梨子最高不過1元錢,2010年,龔開貴和妻子李建鄉嘗試著種下了1畝黃桃樹——如今,當時的“星星之火”已經擴充為12畝桃林。

“2012年黃桃掛果時,市場價格已經漲到了4到5元一斤。”龔開貴記得,2013年,他挑著一擔黃桃到縣城裡售賣,“我說15元一斤,基本上沒有人還價,一天下來,一擔黃桃一百多斤,我可以掙2000多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龔開貴的兒媳請假回家,將自家的黃桃通過網店銷售出去。

返鄉種黃桃的龔開夏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2013年以前,他和妻子在外務工,兩人一年的純收入加起來也只有7萬多元。現在家裡種植了20多畝黃桃,豐產的年份能夠收穫5萬多斤桃子,“一年下來,掙個20萬元不是問題”。

壯大:一片黃桃林在麻陽成長

回鄉創業人員王學文自籌資金種植1700畝黃桃,成為麻陽最大的“種植、採摘、銷售”一體黃桃基地,並吸納周邊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更多人脫貧。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打造了當地最大的黃桃園,王學文十分自豪。

與龔利明家門口的場景不同,8月10日上午9時,在王學文位於雄山山脈的黃桃種植基地,運送黃桃快遞的車輛和遊客自駕的小車絡繹不絕,“今天一個上午,就已經賣出1萬斤黃桃”。

今年51歲的王學文出生於雄山腳下的巖寨村,15歲時,他獨自前往湘西鳳凰打拼,最終在傢俱行業有了成就,“一年收入可達到700萬元”。

2014年的一次探親,王學文看到家鄉的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村裡剩下的大部分是孩子和老人,“就兩三棟磚瓦樓房,其他都是土屋”。為此,他決定在家鄉投資,帶領鄉親們富起來。

說幹就幹。王學文流轉了雄山山脈1700餘畝土地,並於2016年請來附近村民工作,栽下桃樹、嫁接黃桃。為了更好地管理桃林,王學文將在鳳凰的生意交給了家人,自己每天待在黃桃基地裡,和村民們一起勞作。

“我的基地還為附近5個村的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綿延1700多畝的桃園分佈於山坡,大部分區域只能採用人工管理,用工需求很大。王學文介紹,自己聘請的村民許多都是留守婦女和貧困戶,“除草、剪枝、施肥、摘果……一天最少能掙100元”。而對於基地裡固定崗位的工人來說,“最多的時候一個月可以掙5000元”。僅2018年一年,王學文就為村民發放工資共計140餘萬元。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黃桃多種植在山上,對於許多沒有車子的果農來說,他們只能依靠人力背運。

“今年的摘果期,預計要請五六十個臨時工。”王學文說,黃桃還沒有成熟,來自深圳的一家公司就在王學文這簽約購買100萬斤黃桃,而廣東、上海和北京也有不少訂單。

與王學文“種植、採摘、銷售”一體的黃桃基地不同,滿吉林在蘭裡鎮異地搬遷集中安置點開設了一家扶貧工廠和一個農業合作社,收購附近居民的黃桃和其他果子,然後進行銷售。

“合作社目前有697名社員,其中122戶是貧困戶。”滿吉林說,他們通過收購社員的果子,同時讓附近的搬遷戶前來工作,讓這些貧困戶一年增收1萬元以上。

創新:為好吃的黃桃披上好看的外衣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早上六點,太陽剛剛冒出頭,果農就已經在果園裡忙了起來。

除了種植黃桃,當地人也正走出創新的步伐——依託農村的青山綠水、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發展水果採摘、農業觀光、休閒旅遊、餐飲民宿和農事體驗,打造一條農旅結合的新路子。

如今,黃桃逐漸成為麻陽的扶貧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到3.2萬畝,產量達到4.3萬噸,湧現出24家黃桃種植企業和一大批種植大戶,為全縣1萬多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

譚家寨鄉楠木橋村的譚吉祥就是獲益的貧困戶之一。譚吉祥今年68歲,家中除了長期患病的妻子,還有兩個即將上學的孫子。譚吉祥家附近的地是山造林,無法種植果樹;兒子和兒媳外出務工,一個月3000元的純收入就是這個家庭全部的經濟來源。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譚吉祥講述自己的脫貧故事。


得知這一情況後,霞飛雲果園負責人譚霞找到了譚吉祥,請他來工作。“包吃包住,一個月還有2100元工資。”譚吉祥說,自己在果園負責黃桃樹的日常護理,收入比起兒子來也毫不遜色。

作為一名“80後”創業者,譚霞在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後,她卻把精力投入到了農業生產投資中。在與人合夥創辦了一個產業園後,譚霞決定單幹,“這樣我的想法可以一一實現”。

2016年,譚霞在隆家堡鄉步雲坪村等地流轉承包了1080畝土地,打造了一個果園。與王文學等人不同,譚霞的果園只有300畝,栽種了以黃桃為主的果樹,其餘的土地則成了苗鄉文化體驗空間。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譚霞接受記者的採訪,講述她的“黃桃+苗鄉文化”經營理驗。



“我想借助麻陽的苗族文化,為黃桃帶來更多的附加值。”在譚霞的規劃裡,除了可以讓遊客前來體會親手摘下黃桃的樂趣,果園還可以提供傳統土灶、苗藥種植、居住苗家小院和品嚐傳統苗家菜等項目供遊客體驗,“為了能夠延長黃桃的採摘期,我們專門種植了成熟期不同的黃桃”。

“黃桃+苗鄉文化”的體驗吸引力不少的遊客,譚霞也有了新的擔憂:“就怕正式開業的時候,遊客會被堵在前往果園的路上”。


“你的黃桃我都要了!”湖南麻陽:一棵黃桃樹,苗鄉“致富果”

譚霞的果園。


而通過發展果園,譚霞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30個長期崗位,200餘個季節性崗位,每年參與合作的227戶貧困戶每年可增收1萬元以上,“做得好的甚至可以拿到兩三萬元”。

記者手記>>

跟隨著採訪團,今日女報/鳳網記者也吃了不少黃桃——個大,漂亮,水分足,味道甜。而說起麻陽黃桃的好味道,蘭裡鎮蒼衝村黨總支副書記龔利明十分自豪:“麻陽素有‘長壽之鄉’的美譽,森林覆蓋率達到61.2%,生態環境好。在黃桃主產區的蘭裡鎮、巖門鎮等地,土壤主要為紫色砂頁岩發育而成的紫色土,土壤質地好、微量元素豐富,多條河流穿境而過,加上適宜黃桃生長的溫度、充足的日照,為麻陽黃桃提供了獨特而優越的生長環境。我們的果農也不斷改進黃桃品種,引進推廣新技術,尤其是綠色生產技術,加大對黃桃質量的甄選管理。這樣長大的黃桃,想不甜都難啊!”


編輯:依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