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馬文瑞 烏鎮 蔣介石 讀書 張達志 榆林警航 2018-11-28

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高錄忠(1910~1935),陝西省佳縣人,革命烈士。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任葭縣肅反委員會主任、陝北特委組織部長。1935年被敵人奸細發現,不幸被捕。敵人用盡毒刑,高錄忠寧死不屈,最終被殘忍殺害,年僅25歲。

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1932年高錄忠一家合影。佳縣高家是有名的革命家庭,為陝北革命作出過巨大的犧牲和貢獻。照片中二排右一高均仰,三排右一高錄賢、右二高錄孝、右三高錄忠都是革命烈士。


  • 人物傳記:

高錄忠,又名興召,字淇汛,代號老南。1910年出生在陝北佳縣劉山鄉高起家坬村一個較富裕的家庭。家中父輩弟兄三個,同輩弟兄五個,高錄忠排行老大。

1926年,中共佳縣支部建立。在黨組織的領導下,一些在綏德、榆林讀書的進步青年學生,利用縣城集會,在街上張貼標語,散發傳單,集會演講,宣傳革命道理,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當時高錄忠正在烏鎮高小上學,思想活躍,追求進步,也參加了這個行列,接受了革命的啟蒙教育。

1927年,高錄忠考入烏鎮高小讀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轉入縣城高小讀書,是學校黨支部的負責人,還分管共青團工作。1927年7月,中共佳縣縣委書記、國民黨縣黨部主任以縣黨部的名義,在縣城普照寺召開由共產黨組織的全縣農民協會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的組織者就有高錄忠,另外還有杜嗣堯、高光祖等人。

1930年,佳縣特委派遣高錄忠去佳北通鎮附近的李家坬村,以教書的名義,在佳北地區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組織,他以同好友結拜打掩護,接識了許多積極分子,發展了不少共產黨員。他與李德華、李玉華結拜時寫有“金蘭譜”。1931年,佳縣特委決定讓高錄忠辭教回家祕密從事宣傳工作。高錄忠和三叔高均仰、堂弟高錄孝等幾名黨員,組織了一個“粉筆隊”,就是在村裡辦了一所平民學校,倆兄弟和叔父高均仰(共產黨員)任義務教師,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他們利用趕集上會,走親串友的機會,在東起佳縣城,西至烏鎮、金明寺,北至通鎮,南至熄鎮之間的廣大地區,到處書寫標語,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和土豪劣紳的罪行,使共產黨的影響遍及全縣。這一年他們在本縣就發展了20多名黨員。1932年,高錄忠、高錄孝動員家裡老人賣了十晌地為革命集資。在烏鎮開了染坊和雜貨鋪,作為陝北特委機關。就在這個染坊和雜貨鋪裡,特委的主要負責人馬明方、馬文瑞、張達志等經常接洽碰頭,舉行過多次重要會議,染坊和雜貨鋪成了特委機關的祕密駐地。這段時期,高錄忠在佳縣先後建起了高起家坬中心支部、通鎮支部、李家坬支部和高武溝支部,並在神、府、吳、綏、米等地積極參加各種活動。

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高家在烏鎮開的染坊和雜貨鋪(陝北特委機關的祕密駐地)

1933年,蔣介石調集重兵圍攻陝甘革命武裝,陝北軍閥井嶽秀派兵清鄉“剿共”,實行保甲政策,妄圖將革命力量全部消滅,整個西北地區形勢險惡。中共陝北特委為了針鋒相對地開展武裝鬥爭,儘快扭轉被動局面,決定召開第四次特委(擴大)會議。為了便於隱蔽和保密,會址選在佳縣城西北約15公里的劉家山鄉高起家坬村高錄忠家裡。這是一個有5孔窯洞的宅院,會議就在西起第二孔窯的掌窯內召開。高錄忠的祖父高振烈是當地有名的老中醫,擁護共產黨,支持兒孫鬧革命,因此高起家坬黨團員多,基礎牢固。另外,由於平時國民黨軍警很少光顧,這裡相對安全。

7月22日,陝北特委第四次擴大會議召開了,會期共4天。據馬文瑞回憶,會議期間,由高家人送飯進來吃。在窯內放有小便桶,只有在晚上看不見人時才出來活動。高錄忠和高錄孝兩兄弟既要參加會議又要籌辦參會人員的飲食,還要負責安全工作。當時處在敵人殘酷鎮壓的白色恐怖下,高家敢於冒殺頭抄家之險,讓特委在他家裡開會,可見其覺悟之高,對共產主義必勝的信念之強。

這次會議詳盡分析了當時陝北革命鬥爭形勢,明確提出在陝北開展游擊戰爭的任務。這是陝北革命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是革命轉變時期的一個光輝的里程碑。它標誌著陝北特委對武裝鬥爭由組織準備向武裝起義轉變;標誌著陝北游擊戰爭由祕密向公開轉變;它對陝北武裝革命和陝北蘇區的建立起了決定性作用。

不料會議剛結束,敵人就來抄家,高錄忠及家人冒著生命危險,把藏在風箱內的文件轉移到安全地方後,才逃出。敵人在高家翻箱倒櫃一無所獲,便毒打高錄忠的父親高均望和祖父高振烈。最後將高均望五花大綁押入縣城監獄。兩年後,家裡變賣家產才把他贖回來。

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陝北特委第四次擴大會議會址(高錄忠家的院子)

這次會後,特委成員迅速分赴神木、府谷、佳縣、吳堡、綏德、清澗、延川、安定(今子長)等地開展工作。從此,各地武裝鬥爭的星星之火,迅速在陝北大地形成燎原之勢。高錄忠的兄弟高錄孝也在革命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1933年7月底,高錄孝隨王兆卿、畢維周到安定紅一支隊給陝北特委提取活動經費。三人途經米脂縣鎮川堡時,住在崔明道家裡,被叛徒董培義出賣,王兆卿、畢維周、高錄孝、崔明道等同志不幸被捕。此前,國民黨軍已經在米脂縣城逮捕了王守義、高慶恩,又準備前往姜家莊逮捕其他特委成員。時任陝北特委委員兼團特委書記的馬文瑞後來回憶道:“當時我和馬明方、常學恭等同志正在姜家的一孔窯洞裡整理特委擴大會議的文件,由姜好興的母親在門口瞭哨。她看見白匪軍來了,連忙拿起掃把,跪到地上,邊向前移動,邊裝著掃地到窯門口低聲說‘白匪軍來了’,聽到報信,我急忙收拾好文件,順手塞進炕洞裡。正在這時,敵人已經來到了我們的住所附近。他們以為我們在緊鄰的石窯洞裡開會,便徑直撲了進去,沒想到卻正好給了我們逃脫的機會,我們趁此跑出了窯洞,跑到後溝順一條拐渠上山峁躲了起來。後來,敵人沒有抓到我們,就以十倍的瘋狂,把罪惡的毒手伸向了被捕的六位同志。就這樣,王守義、高慶恩、崔明道、王兆卿、畢維周、高錄孝六位烈士,英勇地倒在了敵人的槍下,也永遠地活在了人們心中。”

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無定河畔六烈士”之一的高錄孝(高錄忠的堂兄弟)

1934年5月,國民黨軍隊對陝北蘇區進行“圍剿”。為保衛蘇區,1934年7、8月,佳縣成立了保衛隊,開始有數10人,後來擴大到20多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維持地方治安,幫助群眾打土豪,分地主的糧食房產,鎮壓反革命分子,配合遊擊作戰和領導赤衛隊等,工作搞得很活躍。9月間,佳縣紅色區域已擴大到100多個村莊,經陝北特委批准,成立了縣革命委員會,高錄忠任保衛委員會副主任。

1934年10月,高錄忠又被選為葭縣蘇維埃政府肅反委員會主任,同時任陝北特委組織部長。這時,敵人開始瘋狂圍剿蘇區。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特委決定將佳縣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機關暫時搬遷到吳堡境內,只留身強力壯的黨團員堅持下地鬥爭,高錄忠就是其中留下來的一員。

1935年1月,高錄忠和張書信去佳縣城周圍開展工作,行至城西閆家峁村時,被國民黨奸細發現。27日,敵軍將閆家村包圍,正在危急之時,該村放羊娃主動跑來給他們帶路,但敵軍包圍嚴密,未果。高錄忠便作了最壞的打算,他毫不猶豫地將隨身攜帶的文件吞入肚內。狠毒的敵連長騎在馬上,將他系在馬尾上,然後加鞭快跑,一直拖了五里多,他被敵人折磨的昏死過去。他們又把高錄忠吊在房樑上,給他腰上墜上大石塊,吊打以後,又將上衣剝掉,把他的雙臂擰斷,還用鐵釘釘手指,用燒紅的鐵烙皮膚。敵人用盡酷刑,眼見無效,敵營長就親自為高錄忠鬆綁,並責罵其下屬無禮,高錄忠看透了敵人的險惡用心,便喊:“要殺要剮請便,不要枉費心機!”敵人還不死心,又用高官厚祿引誘他,高錄忠大罵“哪有脫下虎皮穿狗皮的共產黨員!”。敵人軟硬兼施,但高錄忠始終未洩露黨的一點機密。於是,在1月25日,敵人將錄忠殺害,並將其頭割下,掛在村口大榆樹上示眾,年僅25歲。

為有犧牲多壯士,敢教日月換新天!

人們不會忘記高錄忠及其家人的英雄事蹟,高家許多革命黨人無私無畏、前仆後繼,為陝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和發展,獻出了寶貴生命。

高錄忠、高錄孝二烈士在佳縣革命史上並稱“忠孝雙烈”。

高均仰,曾任中共神泉堡區委書記,在對敵作戰中,造成重傷,於1940年病逝,時年32歲。

高錄賢,曾任佳縣團委書記、中共富縣委員會書記,同樣身負重傷,積勞成疾,於1943年病逝,時年28歲。

1944年,中共佳縣縣委、縣人民政府,在烈士的故鄉高起家坬村樹立紀念碑,並送給高家家屬一塊“革命家庭”的匾額。

榆林公安革命烈士——高錄忠

1944年佳縣縣委、縣人民政府送給高家家屬的匾額

(撰稿:田建發、馮帆)


  • 警事文物徵集

榆林公安歷史悠久,英雄輩出,從榆林公安走出副廳級以上領導達100餘人,他們的足跡遍佈祖國大江南北。為了挖掘紅色基因,繼承革命傳統,構建榆林公安民警的精神樂園,榆林市公安局決定籌建警察史陳列館,現面向社會徵集各類公安文物、實物和影像資料,衷心希望社會各界人士鼎力相助。

聯繫人:馮警官,電話:18691291855,微信號:ff13572468。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