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師專高閏青:莊稼人培養出博士後 父親從來沒有離開過'

"

父親是一位地道的莊稼人,一輩子辛勞而清貧,默默為兒女們付出樸素而深沉的父愛。他用簡單質樸的言語給我溫暖和力量,用堅韌無聲的行動給我希望和動力,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農家女孩成長為大學教授,離不開父親的言傳身教。

"

父親是一位地道的莊稼人,一輩子辛勞而清貧,默默為兒女們付出樸素而深沉的父愛。他用簡單質樸的言語給我溫暖和力量,用堅韌無聲的行動給我希望和動力,我從一個懵懂無知的農家女孩成長為大學教授,離不開父親的言傳身教。

河南焦作師專高閏青:莊稼人培養出博士後 父親從來沒有離開過

勞動是生存之本

父親教我們從小學做農活,還專門製作小巧的農具,給我們使用。

“封秋”時節,貓著腰在一人多高的玉米地裡鑽來鑽去,又悶又熱,每次“封秋”回來,我就渾身又疼又癢,把自己抓得紅一道紫一道。少不更事的我曾經心存不滿地問:“為什麼讓我們這麼小就去勞動?我將來可不一定種地!”父親正言道:“這是生存之本,人人都要學會。勞動能夠磨鍊人,教人學會吃苦耐勞,經過勞動才有收穫,不論你將來做什麼工作都是這樣。況且,技多不壓身,多學點兒本事,以後都會有用處的。”

那時的我對父親的話似懂非懂。後來,少年時幹農活獲得的勞動技能和生活體驗,對我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影響深遠,為我形成正確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培養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至今仍非常懷念那些被汗水“澆灌”過的充實日子。

讀書能改變命運

父親沒上過學,但他能體悟到讀書的重要性。清苦的一生中,他傾其所有、竭盡全力地供兒女讀書,以彌補他“沒有文化”的缺憾。

我考上高中那年的整個暑假,由於家庭經濟困難,全家人都因我上學而糾結難受,只有父親一直默不作聲。報到那天,父親堅持送我去學校,我是班裡最後一個報到的。後來班主任告訴我,那天他對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父親希望我能夠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言辭,質樸而又懇切。

高中三年,父親一直堅持為我送乾糧,無論颳風下雨,從不耽誤。有一天,下著大雪,我課間出去活動,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我心裡頓時一驚:是父親!他冒著大雪來給我送乾糧,因為不想打擾我上課,就在走廊裡一直等著。父親戴著一頂破舊的草帽,穿著單薄的大衣,鼻頭通紅,凍得不住地跺腳。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的眼睛瞬間溼潤了,鼻頭酸酸的。我連忙奔向父親:“爸,你怎麼不叫我!”“我等一會兒不要緊,你學習是正事,可不能耽誤!趕快回屋吧!”說完,他把一包蔥花油餅和一瓶蘿蔔鹹菜塞到我懷裡就離開了。

我望著遠去的父親,他縮著脖子,背略微有點兒駝,大雪映襯下,身影卻顯得格外高大。從那一刻起,我堅定了一個信念:我一定要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決不辜負父親對我的殷殷期望。後來,我讀了大學,攻讀了碩士學位、博士學位、進站做博士後,靠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公家的事不能耽誤

1990年8月,我大學畢業,拿到了沁陽市教育局開給我的報到證,到海泉中學上班。我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老師,並且幸運地留在了縣城。夢想照進了現實,我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

全家人和我一樣激動,尤其是父親。我是村裡第一個女大學生,是家裡第一個吃“皇糧”的城裡人,父親走在村子裡滿臉都是掩蓋不住的自豪。為了讓我安心工作,父親除了按時給我送糧送菜,還不讓我下地幹活,哪怕是在農忙時節。有時候我會趁週末回家幫忙,父親總是對我說:“家裡的事情我們自己做得了。你領著公家的工資,就該做好公家的事情,公家的事不能耽誤。你是一個當老師的,不能誤人子弟。”

聽到這樣的話,我除了感動,更多的是對父親的敬重,他讓我認識到自己本職工作的重要性,意識到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職業。從教近30年來,每當我工作中因困難而畏縮、因事情繁雜而懈怠時,我就會想起父親的話:“公家的事不能耽誤。”

做自己喜歡的事

父親是個戲迷,一輩子都愛哼唱當地的戲曲老懷梆,也很熱衷於組織村裡的戲曲活動,喜歡和請來的戲曲演員攀談、學戲,還請他們來家裡吃飯。那時候人們抽菸還以旱菸為主,抽紙菸是很奢侈的,可父親曾經用一包紙菸請唱戲的師傅給他畫了一個大臉譜。每次講起這事,父親總是神采飛揚。

我問父親怎麼捨得花這麼大的代價畫一個臉譜,他說:“喜歡唄!人能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滿足自己一個美好的心願,花點兒代價也值得。”父親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他有自己的愛好,並且積極去追求。這正是父親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一種生活態度。

父親的這種人生態度也影響了我的人生,我最喜歡的事莫過於讀書求學、教書育人。因此,高考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師範大學,一直把堅持讀書學習作為生命的存在方式。每每想起父親的話,我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便覺得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父親離開人世已經9年了,我曾經無數次夢見父親。夢裡的父親總是戴著草帽,騎著他那破舊的二八式自行車,後座上帶著糧食和蔬菜……原來,父親從來沒有離開過,他早已化成一個清晰的身影,永遠定格在我記憶的深處,溫情而有力,深刻而久遠,激勵著我不斷成長。

(作者單位: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