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斬馬謖被史官狠批為無智之人的諸葛亮,為何不能令馬謖戴罪立功?

馬謖 諸葛亮 項羽 劉備 一壺濁酒話相逢 2017-06-23

街亭系列(三·終篇) 馬謖殞命篇

關於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一事,歷來眾說紛紜。有人認為這是諸葛武侯執法嚴明的代表,卻也有人不以為然,認為蜀漢急缺人才而殺智謀之人,不給人才戴罪立功的機會,實為不智。史學家習鑿齒更是在《襄陽記》中將諸葛亮噴了個狗血淋頭,直指其有三大罪,最後更狠批諸葛亮無智:

“智慧的化身”如何變為史學家口中無智之人

因斬馬謖被史官狠批為無智之人的諸葛亮,為何不能令馬謖戴罪立功?

1,國弱而殺人才,不智。習鑿齒說:當時蜀國的疆域狹窄荒僻,人才比不上魏國興旺,再把馬謖這樣的俊傑殺了,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收羅起用才德較差的人(習鑿齒曰:“......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國,而殺其俊傑,退收駑下之用“)。

2,為臣而違君命,不忠。先帝劉備早告誡過你馬謖不可大用,這不就給你說了馬謖不是那塊料嗎(“且先主誡謖之不可大用,豈不謂其非才也?”)。

3,為相而用錯人,不明。作為主政天下的人物,想要收攏眾人的能力,卻不由才能決定任命,由才幹託付職位(“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節任,隨器付業”)

因此,習鑿齒最後得出結論——諸葛亮實在是個很難與他談論智慧的人啊,換成現代話說就是諸葛亮實在沒啥智商呀。(“難乎其可與言智者也”)。

因斬馬謖被史官狠批為無智之人的諸葛亮,為何不能令馬謖戴罪立功?

馬謖能否“戴罪立功”?

因斬馬謖被史官狠批為無智之人的諸葛亮,為何不能令馬謖戴罪立功?

其實,諸葛亮何嘗不想給馬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呢?畢竟從私情來說,馬謖是與他結為兄弟已陣亡的馬良的弟弟。從大義來說,馬謖是難得的人才,是他正在培養的接班人。然而,馬謖除了戰敗造成重大損失外,還犯了另外兩大罪,數罪併罰,遠遠不是一句“勝敗乃兵家常事”所能一筆帶過的:

1,違背主帥軍令。戰場上抗命,如項羽一般破釜沉舟打勝了還勉強過得去,一旦戰敗,絕對難逃重罪。而馬謖偏偏是戰敗的那個(“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三國志·諸葛亮傳》)。

2,戰敗逃亡。無論是臨陣脫逃,還是戰敗後獨自逃亡(身為主將有收攏殘兵的義務),都是罪加一等(“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三國志·向朗傳》)

所以,如果只有戰敗一條,諸葛亮肯定會力保,馬謖也許不致處斬(參考同樣戰敗高詳、王平)。但是馬謖數罪併罰,諸葛再保,不用曹魏打,蜀漢內部就亂起來了。習鑿齒純以愛護人才角度,評價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總攬全局所做的決定,實在是有失偏頗。這,或許就是一介文人與大漢丞相格局的區別吧。

只論三國與二戰,專一所以更專業。喜歡本文請關注“一壺濁酒話相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