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與城丨王良:軍功傳千古英雄與城丨王良:軍功傳千古

他是重慶綦江人

他曾參與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他在反“圍剿”戰役中屢建奇功

獲得毛澤東高度讚揚

他所率紅四軍

被人民譽稱為“鐵四軍”

他犧牲時年僅27歲

對黨和紅軍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

王良:軍功傳千古

英雄與城丨王良:軍功傳千古

王良,原名王化賅,字傅良,號興春,1905年8月出生於四川省綦江縣(今重慶市綦江區)。

青年時代,受五四運動和其叔父王奇嶽(中共黨員、革命烈士)革命思想的影響,立志救國救民。

01

參與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4年王良考入上海持志大學學習,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

1926年夏,在北伐戰爭節節勝利的鼓舞下,王良棄學離校,奔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成為第五期步科學員,不久轉到騎科。

1927年初,他到武漢軍校繼續學習。同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參加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隨即跟隨起義部隊進軍羅霄山脈中段,參與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7年9月,王良參加三灣改編,由見習參謀升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三營九連連長。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和湖南起義農軍,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寧岡,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王良任紅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一營一連連長。

之後,王良率隊參加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龍源口、黃洋界等戰鬥。其中保衛黃洋界一戰,創造了紅軍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毛澤東為此欣然寫下詩篇《西江月·井岡山》予以高度讚揚:“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1929年初,為粉碎敵人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的第三次“會剿”,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發,以求在外線遊擊中尋機殲滅敵人。王良隨紅四軍主力行動,任第一縱隊第一支隊長。

2月9日,紅軍到達大柏地,前委命令各部隊立即殲滅尾追之敵。王良率紅一支隊與兄弟部隊協同作戰,一舉殲敵2個團,俘敵800餘人,繳獲槍支800餘支。

大柏地伏擊戰後,王良率紅一支隊參加瞭解放汀州府、三打龍巖城、攻克“鐵上杭”等戰鬥,殲滅或擊潰了國民黨軍郭鳳鳴、陳國輝、盧新銘等部。

紅四軍在閩西分兵遊擊作戰期間,王良率部隊深入上杭、永定一帶開展鬥爭,大力宣傳黨的政策和紅軍的任務,幫助閩西黨組織和地方群眾武裝開闢農村革命根據地,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消滅地方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

短短几個月,閩西革命形勢迅速發展,縱橫300餘里的紅色區域聯成一片,80餘萬窮苦農民分得了土地,閩西人民熱情稱譽紅一支隊為“王良支隊”。

02

反“圍剿”屢建奇功

1929年12月中旬,紅四軍到達上杭古田鎮。下旬,王良參加了著名的古田會議。

古田會議後,毛澤東針對蔣介石組織的“三省會剿”革命根據地的形勢,決定避開敵人進攻主要目標,把紅軍部隊轉入敵人後方,開展游擊戰爭。

王良率紅一支隊隨紅四軍主力轉戰江西,在敵人兵力薄弱的贛南地區開展游擊戰,集小勝為大勝,取得了顯著成績,使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

1930年6月,紅四軍在長汀整編,成立紅一軍團,王良任紅一軍團所屬第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

10月,紅四軍又在吉安改編,第一縱隊改編為第十師,王良任師長。

1930年11月,蔣介石調集十萬大軍,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一次大“圍剿”。

王良堅決執行毛澤東在羅坊會議上提出的“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率紅十師東渡贛江,退守革命根據地,待機殲敵。

12月30日,紅十師作為參戰主力部隊,奉命攻擊龍岡西北之敵。

王良指揮所部迂迴敵之側後,配合兄弟部隊發起猛攻,全殲國民黨軍第十八師師部和兩個旅,俘敵9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9000多支,並活捉了敵軍前線總指揮張輝瓚,取得了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

毛澤東、朱德決定,把繳獲張輝瓚的懷錶、鋼筆嘉獎給王良。毛澤東還揮毫題詞《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以示對紅軍指戰員英勇善戰取得勝利的高度讚揚,留下了“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的壯麗詩篇。

此後,王良一直把這塊懷錶珍藏在自己身上,帶著它參加第二、第三次反“圍剿”,帶著它走南闖北,馳騁沙場、所向披靡、屢建奇功。

03

勝利完成攻打、阻擊任務

1931年10月,紅十師、十二師整編為紅十一師,王良任紅十一師師長,張赤男任政委。

為鞏固中央革命根據地,11月15日,王良率紅十一師奉命攻打江西境內最大的反動據點紅石寨。

紅石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王良果斷採取長圍久困的戰術,以挫敵之銳氣。

1932年1月1日,王良、張赤男親臨陣地指揮,用迫擊炮猛轟山寨,突擊隊攀登雲梯發動攻擊,很快便打開了突破口。

王良立即率領部隊和當地游擊隊乘勢突入山寨。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終於拔掉了這個頑固據點,俘敵1300多人,繳獲槍支1300多支,機槍12挺,臺炮3門,土炮40多門,彈藥300多箱。

1932年2月,王良率領紅十一師奔赴贛南新城獨立作戰,阻擊來自廣東的國民黨軍餘漢謀所屬增援部隊,掩護彭德懷指揮的紅三軍團攻打贛州。

不料,餘漢謀的獨立旅搶先佔領新城。2月15日,紅十一師與獨立旅展開惡戰。由於敵軍工事堅固,火力甚猛,紅軍部隊傷亡較大。

王良親赴前沿三十二團指揮所指揮,成功攻下新城,消滅守敵近1個團,勝利完成阻擊任務。

04

打響“鐵四軍”稱號

1932年3月,中央紅軍編制調整,王良升任紅一軍團第四軍軍長,羅瑞卿為政委。

為粉碎敵人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前委決定由紅一軍團和紅五軍團組成東路軍,在毛澤東指揮下東征福建,紅四軍為東征主力部隊。

4月10日,王良指揮紅四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首取龍門考塘,收復閩西重鎮龍巖城,隨即又以閃電般的速度長驅直入進逼漳州城外要隘天寶山。

19日,王良指揮紅四軍攻下了天寶鎮,全殲天寶鎮守敵,活捉敵一四六旅副旅長魏振南。

20日,紅四軍和兄弟部隊一同攻取了漳州城。紅軍在攻打漳州的戰役中,共殲敵軍主力4個團,俘敵1600餘人,繳獲槍炮2300多件,子彈13萬發,炮彈4900餘發,飛機2架以及大量軍用物資,取得了紅軍東征福建的巨大勝利。

隨後,紅四軍又解放了石碼以東大片地區,威逼廈門。

駐漳期間,王良遵照毛澤東指示,組織紅四軍分兵深入石碼、海澄、浦南、長泰、角美等地,發動群眾,殲滅殘敵,建立新生政權,並籌集了14萬元軍款及大批軍用物資,擴紅500餘人,為紅軍進行第四次反“圍剿”作了充分的物質準備。

從此,王良所率紅四軍,被漳州人民譽稱為“鐵四軍”。

5月間,東路軍開始向贛南根據地回撤。

05

指揮作戰英勇犧牲

6月13日,紅四軍到達福建武平縣大禾圩,遭遇反動民團武裝蘭啟觀匪部的頑固阻擊。王良接到前衛部隊前進受阻報告,立即與政委羅瑞卿趕到前沿陣地觀察敵情,指揮戰鬥,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擊中頭部,英勇犧牲,時年27歲。

犧牲前,他將毛澤東、朱德同志嘉獎給他的懷錶、鋼筆一一轉交給了羅瑞卿,並囑咐羅瑞卿要將革命進行到最後勝利。

1932年 6月15日下午,紅軍東路軍順利到達會昌縣周田鎮河墩圩休整。期間,毛澤東同志主持了王良的追悼會,並高度評價了王良的一生,稱讚“王良是一個好乾部”。

新中國成立後,王良將軍的遺物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親自轉交給黨中央。

此後,記錄著烈士顯赫戰功的懷錶和鋼筆,一直存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遠成為王良將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英勇獻身的歷史見證。

王良同志的犧牲,對黨和紅軍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聶榮臻同志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王良同志是個很好的同志,四川人,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一貫作戰勇敢,待人熱情誠懇,對他的犧牲,我們大家都感到非常痛惜。”“折了我們一員好將”“王良是中國工農紅軍創建初期著名的軍事指揮員。”“他英勇善戰,屢建功績。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在閩南群眾中傳為佳話。”

(撰稿:重慶黨史,編輯:重慶發佈)

英雄與城丨王良:軍功傳千古英雄與城丨王良:軍功傳千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