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湖北麻城孝感鄉尋根問祖,竟然有這麼多竅門

元末明初的”湖廣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鄉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地方。從那裡源源不斷遷出的人眾,幾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個角落。如果你問四川人,他的祖輩從何處來?他們多會回答是從湖廣麻城縣或麻城孝感鄉而來。此說可徵諸縣誌。然而查檢當今麻城市行政區劃或鄉鎮名錄,是找不到孝感鄉這一建置和地名的,使得許多尋根者斷然否定曾經有過孝感鄉的歷史存在。

湖北麻城從元代至清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中,進入四川落業的人最多。之所以選麻城移民,原因有三:一是麻城離重慶不遠。二是麻城移民歷史悠久,在元代、明代初年就有大量的麻城移民入川。三是與張獻忠農民起義有關。張獻忠在鄂屯兵時間長,後又轉戰湖廣、江西,特別是麻城,有許多農民入伍。故張獻忠部下不少是麻城人。張獻忠失敗後,有一部分人隱姓埋名留在四川。四川南川縣(今屬重慶南川區)的移民都是來自湖廣省,尤其以麻城孝感鄉鵝掌大丘人(明初麻城設四個鄉,明成化年間並孝感鄉入仙居鄉內)為多。

在當今麻城市版圖上找不到孝感鄉,並不意味著古麻城縣沒有孝感鄉。光緒《麻城縣誌前編》之“疆域鄉鎮”載:麻城縣在“明初分四鄉,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統一百三十里。成化間併為九十四里,並孝感入仙居為三鄉。嘉靖間析太、仙二鄉二十里入黃安,止七十四里。 孝感鄉在明初即見記載,至成化八年裁撤併入仙居鄉,作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雖只存在百餘年,然其影響卻延綿數百年。

孝感鄉位於麻城縣西北,北境與河南省接壤。因地處偏僻,政令難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縣監生李大夏等上書朝廷請求建縣:“本縣全場姜家畈,接壤黃岡、黃陂邊隅地,近信陽、光山、羅山等州縣,路通牛頭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頑,官難遙制,盜賊出沒,數被劫殺。乞於姜家畈設縣治,保障地方。” 李大夏等人的意見得到巡撫湖廣副都御使陸傑和巡撫湖廣監察御使史褒善的贊同。但建縣主張也受到地方官吏和鄉民阻撓,勘測地界亦無法進行,使建縣之事不得不暫中止。

嘉靖二十六年,黃州知府郭鳳儀上書再陳建縣事,得到麻城籍戶部尚書耿定向的大力支持。特致函前湖廣右副都御使馮嶽以爭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與新任湖廣巡撫劉倫面商建縣事宜,劉倫很為重視,並即將建縣之事交麻城縣令蘇鬆籌辦。不久,劉倫離任,建縣事再被擱置。

次年,耿定向奉命視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廣巡撫張雨,又與張雨洽談建縣問題。此際監生王國任聯絡了一批蓍宿聯名上書,於是巡撫張雨令下屬集議建縣事宜。黃州知府應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廣監察御使唐際祿、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劉斯潔均贊同建縣,建縣之議至此遂定。

嘉靖四十一年,禮部尚書徐階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經戶部復奏,朝廷批准正式建縣。擬析麻城縣太平、仙居二鄉二十里甲,黃陂縣灄源鄉八里甲,黃岡上中和鄉十二里甲為新建縣屬地,定名為新安縣,嗣後改名為黃安縣(今紅安縣)。此乃史有孝感鄉證據之一。

在清朝時期,也經過多次移民,大致是清初至道光年間,有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為證,其雲:

朕承先帝遺統,稱制中國,自愧無能,守成自惕。今幸四海同風,八荒底定,貢賦維周,適朕願也。獨痛西蜀一隅,自獻賊蹂躪以來,土地未闢,田野未治,荒蕪有年,貢賦維艱。雖徵毫末,不能供在位之費,尚起江南、江西,助解應用。朕甚憫焉。今有溫、盧二卿,具奏陳言:湖廣民有轂擊肩摩之風,地有一粟難加之勢。今特下詔,仰戶部飭行川省、湖廣等處文武官員知悉,凡有開墾百姓,任從通往,毋得關隘阻撓。俟開墾六年外候旨起科。凡在彼官員,招撫有功,另行嘉獎。

康熙三十三年歲次甲戍正月初七日詔

雖有大量史實和檔案證明,但也可以此搜索相關新聞和其它信息。對比自己家史,或許有新的發現。筆者搜索關鍵詞“湖廣填四川”,發現了不少類似新聞。《五百多部家譜揭明清“湖廣填四川”移民路線圖》就有一條重要信息:華中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名譽會長周國林認為,在當時明清統治者強迫移民推力下,江西的移民大量湧入麻城,麻城移民幾乎同時湧出遷往四川,從而形成中國歷史上最大移民潮之一。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川渝兩地70%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來自麻城孝感鄉,印證了“湖廣填四川,麻城佔一半”的說法。而根據移民宗譜內容顯示,由湖北麻城、宜昌、武漢等最終經長江三峽水路,進入四川是“湖廣填四川”移民的一條主要路線。 《揭祕你不知道的“湖廣填四川”》指出:麻城孝感鄉並不是所有尋祖人的真正故土。最早到麻城的移民是為逃避高賦稅的江西人,他們此後又向無賦稅或賦稅更低的四川移民,故有“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一說,麻城正好就是一個移民中轉站。同時,麻城還是周邊七縣移民的登記出發地,由政府發給路條和盤纏。路條上的“麻城孝感鄉”也就留在了萬千移民及其後代的記憶中。 由陳世鬆等著《大移民:“湖廣填四川”故鄉記憶》 和周勇主編的《君從何處來——重走湖廣填四川移民之路採訪紀實》 有更詳細的資料,有興趣者不妨一看。

根據考證表明,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重慶、四川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史稱“湖廣填四川”。移民後裔、移民史研究專家熊孝忠老人,在這裡找到了自己姓氏的同宗家譜,他說:“許多移民家譜中都記錄有遷移的故事,移民後裔中一直傳唱著一首‘懷鄉曲’:三百年來一臺戲,祖祖輩輩不忘記,問我祖輩在何方,湖廣麻城孝感鄉。”

但查證的同時,需要大量的事實證據。比如這則新聞報道《哪些姓氏清代湖廣填四川前就來了重慶?》 ,明確指出柳氏在湖廣填四川之前已經來到重慶。但在筆者看來其資料的真實性有待懷疑。 下附新聞:

眾所周知,重慶居民共2050個姓氏中,大都源自明末清初戰亂後發生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但依然有極少量的姓氏,在湖廣填四川之前,就開始進入四川、重慶。

日前,中華柳氏宗親聯誼總會副會長柳成焱發佈研究結果,重慶第一次有了姓柳的確切年代,應是在1630年左右,比順治和康熙年間發生的湖廣填四川,提早了約30年左右。

比張獻忠起義先到重慶

根據重慶市公安局治安總隊發佈的數據,重慶人排在前十位的姓氏分別是:李、張、陳、劉、王、楊、周、黃、吳、羅。

而這10個姓,全部發生在湖廣填四川時期,等地遷徙而來,非重慶土著居民常見姓氏!重慶“土著”姓氏排名前10的,則是巴、龔、夕、庹、鄂、咎、樸、羅、鄭、樊、瞫、相、羅、鄭。

柳成焱說,柳姓的特殊之處就在於,非重慶土著姓名,但又先於湖廣填四川浪潮來到重慶。譬如,目前重慶人姓氏最多的人是李姓,全市約有217萬人,但史料顯示,重慶有了大量姓李的,還是1650年過後。而柳姓人比李姓人大規模進入重慶,要早2、30年。

促使康熙年間湖廣填四川發生的直接導火索,是1639年明末農民領袖張獻忠入川,並在1644年第二次入蜀後建立大西政權,整個四川在接下來的30多年時間裡都處於戰亂當中。而柳姓人遷徙到重慶的時間,還要早於張獻忠入川,同樣和重慶大多數土著居民一樣,經歷了戰亂之苦。

重慶黃埔書畫院副祕書長,姓氏文化自由學者蔣瀧峰說,如柳姓這樣的的現象,在重慶外來姓氏中極其少見,目前尚未考證出其它類似現象。根據重慶著名作家王雨查閱的資料顯示,重慶人口在湖廣填四川之前只有29833人,而那個時候柳姓人那個時候就是重慶人姓氏的一部分。

最早進入綦江,至今15代

柳成焱說,根據其對重慶柳氏族譜的研究,重慶的柳姓人,主要來自湖北。在1630左右,進入四川和貴州桐梓,並逐漸進入重慶的綦江和奉節。而在那個時候,四川和貴州,都非史書記載的戰亂所“荒無人煙”的地方。其中,柳姓人到綦江的時間,比到奉節更早。柳成焱說,綦江柳氏宗親的入川始祖叫做柳覺民,家譜文獻資料只是交代了他是“湖北麻城孝感鄉生長人氏”。家譜記載,柳覺民在“自楚入蜀”的艱難征途中,不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獨立前行,而是與入川始祖婆王氏相依為命一路同行而來。而王氏雖然也作為外來姓氏到了重慶,大規模繁衍的時間卻沒有柳姓早。

目前,在綦江的柳姓人大約有2000餘人,現在在綦江最權威的家譜版本顯示,入川始祖“覺”字輩到1988年出生的“大”字輩一共十五代人的結婚生育人數,共1382人(1987年年末止)。但這個統計數據還有不包括原來遷移到貴州和後來去貴州生活定居的人數。其中,當時的“光”字輩和“成”字輩就各有300多人之眾。

重慶柳氏也要建譜書館和嗣堂

目前在重慶,“尋根”,查家譜,查祖上的重慶市民已經越來越多。

事實上,重慶現在的很多飲食文化,都是如李姓,柳姓等外來移民引進並繁衍開。現在川渝兩地人們愛吃的回鍋肉,有人說,就是清初之時的湖廣填四川移民們發明的。譬如,清初之際,湖廣填四川而來的背井離鄉之民,每逢年節要煮大塊肉祭祖。死人祭過了,東西不能浪費,煮肉湯裡下點蘿蔔白菜,肉塊切片回鍋快炒,就成了一道美食。而另一道巴蜀人都非常熟悉的調料——郫縣豆瓣,它的誕生則一位福建省汀州永定縣的陳氏小夥子,在清代入蜀途中發明。

重慶時報記者瞭解到,和重慶多個宗親協會一樣,重慶柳氏也正在完善地方族譜的修編工作,重慶市奉節縣柳氏宗親會成員柳維富就說,目前他們就在籌備建一個譜書館和嗣堂。不能讓子子孫孫千里迢迢查根尋祖無頭緒,同時還能發掘在整理資料過程中,能考證出一些重慶的歷史文脈新發現。

柳成焱則說,重慶柳氏的最大特點就是勤儉節約,此外老重慶人的一些客家方言,也是來自於柳氏。譬如,叫外婆為“噶噶”的方言,就是柳氏老人的傳統,並帶到重慶。

湖廣遷徙的柳氏,筆者聽說和見到過的家譜還有以下:

(一)重慶渝北柳明恆提供民國十七年(1928年)戉辰四月上院在沙田壩院內父周之後裔有倫之尊孫,子棋之孫佔甲之子九世孫朝選字國俊譜序:“吾族自湖廣麻城縣,孝敢鄉、鵝掌大丘,仙春公相傳,而有枝茂、枝蓁、枝芳三公於清朝,康熙二年(1662年),由湖廣徒川卜居四川東道重慶巴縣裡民府江北廳,義裡五甲,石坪場,茶佔為業,坐落樓房灣,其房民朝修,建即今柏樹林也。”

(二)據《麻城祖籍尋根諜譜姓氏研究》一書柳氏條所載:始祖子功, 元末為黃岡縣令,由原籍江西偕其胞弟子港移眷至此落戶,成為倉埠柳氏鼻祖。柳氏現居回龍山曾家崗,孝感興家廟店麻城東門外、中驛柳家垸。其字輩為:懋德延宏祚,文英學士家。有開方可泰,名譽世光華。新續:繼述輝先緒,相傳重守成。賢才徵煥發,鳳藻錫恩榮。該諜譜創建於光緒戊申年(1908年)。現存1994年版。 據筆者所查錄湖北麻城一支字輩和這支字輩一樣,但始祖為古峰公。前字輩為武邑星生撰。新續字輩為岡邑寺山撰。湖北黃陂一支與武漢新洲一支同為紹惠堂,字輩也與之相同。

另外,據統計湖北麻城字輩:(三)湖北麻城縣高竿堰洗腳河字輩:“一世修行,廷幫萬年,宗道興隆。”(四)湖北麻城縣高竿堰洗腳河遷四川高邑縣左丁山一支與重慶梁平字輩:“國仕文朝學,天德大廷儒。純興善繼祖,永詩玄承道。”(五)湖北孝感:“世守宗本,忠厚繼存 。”“永傳祖順,樂育英賢。”

(六)據重慶柳靖茱宗親提供資料說:先祖四兄弟在湖北麻城縣的洗腳河上的船,在重慶萬州下了船。後因取譜不及時被綁,其祖上偷跑之時撕掉老家族譜字輩,字輩是“與朝楊德惠,景仇慶恩光,敬奉宗先憲,同開甲地堂,危姓申菌秀,代習展輝煌,盛世鮮龍旺,宏目表國章”。這個口傳字輩有誤,而據湖北監利縣柳關、龔場、蚌湖、橋市、三洲等地的字輩均是:“興朝揚德惠,景祚慶恩光,敬奉宗先憲,同開甲第堂。維新升俊秀,載錫展輝煌,盛世宣隆旺,洪謨表國章。”可見,其應為一支。

(七)據四川內江柳永忠提供的照片,關於柳江柳氏的簡況來源於其祖父柳春山的口述和保駕府的碑記:柳江柳氏家族原籍湖廣麻城縣孝感鄉,由於長江沿線連年水災民不聊生,柳萬有兄弟二人於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遷入四川洪雅縣屬鵝洱坪老鸛溝。前清文生柳鍾華(名泰嶺,字春生)主筆重修《柳江柳氏族譜》,並擬定了惠字輩以後的排行二十字“崇文登世紀,志禮紹書傳。大德維家慶,隆興緒萬年”現在只知道其後裔柳國秀的世系,而柳國秀有兄弟二人,柳國棟、柳國樑。柳國秀在清朝道光年間被封贈員外,並由朝廷賜予“皇恩寵”三字主匾,一直在柳壩柳家大朝門上掛著,直到1950年以後不復存在。其世系錄下:

第一世:柳國秀。

柳國棟。

柳國樑。

第二世:元富。

元貴。

元才,子二:玉喜,玉壁。

第三世:玉喜,子三女一:泰嶺、泰銘、泰岑,女嫁核桃坡李姓。玉壁,女嫁花溪白馬廟彭子木。

第四世:泰嶺,妣孔氏。子二:甫樹,甫彬。女二:一女嫁東嶽周溝周成烈,一女嫁花溪熊靜安。

泰銘,妣白氏。子,甫申,妣何氏。長女嫁何姓,么女嫁柳壩李香譜。

泰岑,妣吳氏。子二,甫樓、甫章。女嫁雅峨石姓。

第五世:甫樹,妣周氏。一子,惠清。二女:一女嫁柳江菜坎張德明,一女嫁觀音場騎龍府何家。

甫彬,妣唐氏。六子:惠春,惠溟,惠溱,惠深,惠均,餘有一男不知姓名。七女,惠蓉,婿鄧運禧。素容,婿吳金燦。素貞,婿羅成孝。秀貞,婿汪於天。餘有三女不知姓名。

甫申,妣何氏。三子,惠宗,惠淵,惠宴。女,淑蓉,婿汪正南。

甫樓,妣唐氏。子惠民,妻李賢貞。

甫章,妣何氏,子二:惠成,惠銀。女二,一嫁柳江袁姓。一嫁高廟不詳。

第六世:惠春,妻曾憲藻。

惠溟,妻王淑儀。

惠溱,妻馬本蕙。

惠深,妻鄭秀芬。

惠均,妻王淑珍。

惠宗,妻趙秀貞。

惠淵,妻羅仕英。

惠宴,妻楊連會。

惠成,妻周成英。

惠銀,妻李氏。

又查其碑所說:“柳氏入蜀至今四百餘年也,人亡代遠,宗譜關傳後世,無徵焉然,歲時伏臘,前人言之後人聽之,大約三楚麻城來,但之有創業,祖添歷於成化三年。遷邑南七十里鵝洱坪。厥後,子孫茂盛……”時間為“壬辰年七月初三。”按照所說四百餘年,此碑應立於光緒十八年,即1892年。其碑文後有字派“世萬長春聯,昭慶大貴隆。御壁登全華,朝鏡文光裕。”又據其碑文整理譜名如下:

二世祖:賡。

四世祖:邦材。

六世祖:可化。

八世祖:正洪,昆季。

太祖:廣壽。

高祖:宗榮。

曾祖:明秀。

叔祖:錫弟、升弟、懷弟。祖:紹弟。

胞考:艶光;考:艶光

按照手抄“族薄流傳”有:“就從今年起,要振大家聲。富貴人丁旺,永遠萬代興”。像是領譜字號。今存於此,供尋根之用。

(八)某支:原籍湖北省麻城縣高竿堰洗腳河。因黃曹作亂,川盡人煙,第51代祖魁、順、昌三弟兄入川,昌祖中途返回,順公馮氏連年並殞,定居高邑左丁山,癸何魁祖於氏號曰十羅弟五十一代入川。 以下為湖北省麻城縣高竿堰洗腳河柳氏,共計50代:

故始祖:柳公正成 門王氏—— 生 成瑞

二代祖:柳公成瑞 門李氏—— 生 名玉 名揚 名呈

三代祖:柳公名呈 門於氏—— 生 氏武

四代祖:柳公諱武 門亦氏—— 生 遷魁 遷綠

五代祖:柳公遷魁 門吳氏—— 生 福文 綠福

六代祖:柳公綠福 門文氏—— 生 繼改 繼騫

七代祖:柳公繼騫 門曾氏—— 生 大義

八代祖:柳公大義 門吳氏—— 生 文初(門鄭氏) 首武

九代祖:柳公首武 門周氏—— 生 鴻賓 鴻飛(門吳氏) 鴻燕

十代祖:柳公鴻燕 門江氏—— 生 天相

十一代祖:柳公天相 門唐氏—— 生 萬鑑

十二代祖:柳公萬鑑 門劉氏—— 生 魁元

十三代祖:柳公魁元 門楊氏—— 生 績亂(門孟氏) 祖義 道信

十四代祖:柳公道信 門顏氏—— 生 成社

十五代祖:柳公成社 門雷氏—— 生 祖佑(門陳氏) 祖先

十六代祖:柳公祖先 門朱氏—— 生 德治

十七代祖:柳公德治 門於氏—— 生 順 紀(門姜氏)

十八代祖:柳公諱順 門馬氏—— 生 應兆

十九代祖:柳公應兆 門楊氏—— 生 從儉

二十代祖:柳公從儉 門夏氏—— 生 高

二十一代祖:柳公諱高 門卜氏—— 生 仁 義(門宋氏)忠(門鄭氏)

信(門譚氏) 嚴(門永氏)

二十二代祖:柳公諱仁 門劉氏—— 生 聯科(門宋氏) 中科

二十三代祖:柳公中科 門肖氏—— 生 懷玉 懷環

二十四代祖:柳公懷玉 門高氏—— 生 福(門白氏)壽 康(門何氏)

寧(門畢氏)

二十五代祖:柳公諱壽 門況氏—— 生 若時

二十六代祖:柳公若時 門陶氏 生 年遠 年永(門平氏) 年鑑(門燕氏)

二十七代祖:柳公年遠 門彭氏 生 世耀

二十八代祖:柳公世耀 門梅氏(於氏)生 若嵐 若愚(門錢氏)

二十九代祖:柳公若嵐 門高氏 生 含文(門朱氏) 含章 含衡 含珥

三十代祖:柳公含章 門趙氏 生 新年

三十一代祖:柳公新年 門孟氏 生 永 遠(門藍氏) 發(門羅氏)

三十二代祖:柳公諱永 門牟氏 生 富 貴(門屈氏)

三十三代祖:柳公諱富 門漆氏 生 一材 一興(門龍氏) 一民(門於氏)

三十四代祖:柳公一材 門胡氏 生 世爵 世廷(門古氏)

三十五代祖:柳公世爵 門顧氏 生 修正(門吳氏) 修字 修覺(門鄢氏)

修編(門馬氏)

三十六代祖:柳公修字 門趙氏 生 行靜

三十七代祖:柳公行靜 門劉氏 生 廷都

三十八代祖:柳公廷都 門李氏 生 幫廷 幫安(門魯氏)

三十九代祖:柳公幫廷 門燕氏 生 萬經

四十代祖:柳公萬經 門毛氏 生 年華 年青(門夏氏)

四十一代祖:柳公年華 門卜氏 生 宗漢 宗範(門胡氏) 宗朝(門潘氏)

宗雲(門曾氏)

四十二代祖:柳公宗漢 門鄒氏 生 抱二房之子行 二名道德 (疑有誤)

四十三代祖:柳公道德 門俞氏 生 興仁 興義(門魏氏) 興禮(門顏氏)

興智(門張氏)興信(門牟氏)興才(門龍氏)

興學(門印氏)興優(門鄢氏)興全(門趙氏)

興詩(門王氏) 興聖(門郭氏)

四十四代祖:柳公興仁 門孝氏 生 隆品 隆先(門嬴氏)

四十五代祖:柳公隆品 門馬氏 生 釗(門程氏) 鏗

四十六代祖:柳公諱鏗 門包氏 生 林 材(門徐氏) 株(門橙氏<疑有誤>)

四十七代祖:柳公諱林 門冉氏 生 清

四十八代祖:柳公諱清 門肖氏 生 照

四十九代祖:柳公諱照 門江氏 生 培 堤(門程氏) 域(門竺氏) 鹼(門宋氏)

五十代祖:柳公諱培 門馬氏 生 魁 順(門馮氏) 昌(門高氏)弟(門左氏)

玉(門周氏) 平(門李氏) 珩(門順氏)

璜(章氏)

(以下為入川一脈,先祖居四川省高邑縣左丁山。共計10代←本人添加並編序)

五十一代祖:柳公諱魁 門於氏 生 著奎

五十二代祖:柳公著奎 門魏氏 生 宗諱 宗揚(門柏氏)

五十三代祖:柳公宗諱 門包氏 生 迎春(門於氏) 建春(門陳氏)逢春(門吳氏)

達春 淑春(門化氏) 謎春(門高氏)

爛春(門孫氏)

五十四代祖:柳公達春 門曾氏 生 如海 如潤(門陳氏) 如柄(門陳氏)

(一)以下為如海發派:

五十五代祖:柳公如海 門徐氏 生 蔚 禎 樞 王母生枝(門彭氏)

1.蔚之後代:

五十六代祖:柳公蔚號秀淙門胡氏杜氏趙氏生國安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安 門李氏 生 仕元 仕釗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元 門王氏 生 文品(門吳氏)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釗 門丁氏 生 文相(門趙氏) 文喜(門牟氏)

2.禎之後代:

五十六代祖:柳公諱禎 門王氏 生 國佑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佑 門羅氏 生 仕陛 仕達 仕位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陛 門王氏 生 文幹(門張氏)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達 門張氏 生 文坤(門趙氏) 文正(門陳氏) 文 (門邱氏)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位 門江氏 生 文仲(門丁氏) 文學(門周氏) 文上(門葉氏)

3.樞之後代:

五十六代祖:柳公諱樞 門馮氏吳氏 生 國魁 國璽(門畢氏王氏) 國典 國慶國安

1)國魁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魁 門王氏 生 仕先 仕鰲 仕楹 仕連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先 門趙氏 生 文翠(門古氏) 文仕 文武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鰲 門曾氏 生 文友(門龔氏) 文發(門李氏) 文官(門陳氏)

文泗(門冉氏)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楹門葉氏 生 文貴(門劉氏) 文太 文安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連門鄧氏 生 文柄

2) 國典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典 門朱氏 生 仕仁 仕禮(門餘氏) 仕智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仁 門劉氏 生 文季(門劉氏)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智 門遊氏 生 文龍 文闖(門冉氏)

3) 國慶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慶 門項氏 生 仕大 仕社(門項氏)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大 門杜氏 生 文全(門李氏) 文通 文章

4)國安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安 門李氏 生 仕鳳 仕備 仕富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鳳 門彭氏 生 文光(門姚氏) 文華(門王氏) 文耀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備 門高氏 生 文沿(門徐氏) 文亮(門高氏) 文蔚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富 門李氏 生 文哲(門李氏) 文元(門曾氏) 文明(門冉氏)

4.王母之後:

五十六代祖:柳公諱枝 門彭氏 生 國友 國壽 國忠 國惠 國奎(門吳氏)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壽 門魏氏 生 仕益(門戴氏) 仕揚(門袁氏)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忠 門丁氏 生 仕春(門鄧氏)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惠 門李氏 生 仕壽(門黃氏) 仕富 仕祥(門譚氏)

仕華 仕倫

(二)以下為如潤髮派:

五十五代祖:柳公如潤 門陳氏 生 瑄(門人不詳) 璠(門人不詳)

1. 瑄之後

五十六代祖:柳公諱瑄 生 國祥 國林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祥 門陳氏 生 仕堯(遠貿龍州落址)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林 門黃氏 生 仕貴(門朱氏,居本邑楊家壩)

2. 璠之後代:

五十六代祖:柳公諱璠 生 國仕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仕 門周氏 生 仕鏗(門古氏)

仕槐(門冉氏,居高都鋪五斗衝)

(三)以下為如柄發派:

五十五代祖:柳公如柄 門陳氏 生 棟

五十六代祖:柳公諱棟 門李氏 生 國富 國玉 國榮 國文 國華

1.國富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富 門謝氏 生 仕義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義 門遊氏 生 文魁(門周氏姚氏) 文星(門楊氏)

2.國玉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玉 門陳氏遊氏生 仕安 仕興 仕奎 仕美(遊母生)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安 門秦氏 生 文潤(門劉氏) 文官(門何氏) 文煥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興門王氏 生 文開(門丁氏) 文榜(門彭氏) 文喜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奎 門鄧氏 生 文鬥(門遊氏) 文高(門江氏) 文年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美 門王氏 生 文學(門湯氏) 文禮(門王氏)

3.國榮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榮門王氏 生 仕發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發 門遊氏 生 文聯(門彭氏) 文科(門劉氏) 文衡(門彭氏)

4.國文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文 門許氏 生 仕朝 仕爵

1) 仕朝之後: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朝 門徐氏 生 文瓚 文珍(門丁氏高氏朱氏王氏) 文珠

文璽(門遊氏) 文瑞(門劉氏)

①五十九代祖:柳公文瓚 門冉氏 生 朝元(住梁平縣新盛四方碑一派)

六十代祖:柳公朝元 門劉氏 生 學富(門周氏生天佑, 天佑之譚氏生德福,

德福之遊氏生大安)

②五十九代祖:柳公文珠 門李氏何氏 生 朝洪 朝樑

六十代祖:柳公朝洪 門劉氏 生 佔清 佔驣 學鋪 學財

(佔清丁氏生天義,天義配鄧氏。學鋪何氏生天安天好天平三子;天安配張氏,天好配於氏,天平配袁氏。學財劉氏生天功天金天中天銀天書五子;天功配陳氏,天金配劉氏,天中配鄧氏,天銀配唐氏,天書配遊氏。此支現居梁平縣龍門鎮拱橋片樂勝村柳家巷,約有200多人)

2)仕爵之後: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爵 門高氏劉氏 生 文璦(門王氏冉氏) 文琦(高氏謝氏)

5.國華之後:

五十七代祖:柳公國華 門楊氏 生 仕廷 仕橋 仕俊

1)仕廷之後: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廷 門楊氏朱氏 生 文鬆(門許氏) 文柏(門魏氏)[楊氏生]

文成 文材(朱氏生)

2)仕橋之後: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橋 門曾氏 生 文錫

3)仕俊之後:

五十八代祖:柳公仕俊 門鄧氏 生 文長(門呂氏)

為了方便四川重慶支派的柳氏宗親尋根湖北麻城孝感鄉,重慶渝北區柳明恆宗親建立一個“湖北省麻城市孝感鄉尋根微信群”。該群成員主要包括:現在仍然是繼續居住在麻城市和紅安縣這兩個縣市的柳姓家人;歷史上曾經在麻城和紅安兩地長期居住繁衍生息過的柳姓家人; 家譜上明確記載自己的始遷祖就是從湖廣麻城孝感鄉遷徙出來,然後來到現在的定居繁衍居住地的柳姓家人。

200多年前安慶移陝這段歷史,筆者並沒有發現在家譜中發現,但對於這段歷史不得不重視,尤其是尋根人來說。據陝北柳氏所說,他們共同的大墳院是在綏德城西,雕陰山腳下(今子洲陵西邊)其中靠上邊的一座墳丘是明朝正德年間,掛鎮西將軍印的延綏鎮總兵柳湧的墓。墓前的石窟內立有大石碑兩座,一座刻有“鎮西大將軍之塋”、另一座刻有“祖籍安徽舒城縣大樟村”等內容。舒城,古稱舒州。六安市轄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是合肥、六安、安慶三市交匯處。如果說是安慶移民也說的過去。在一些家譜中,潛山、宿松、嶽西這幾個地名提的較多,但並未提到移民。

但資料顯示說明,商南大部分家族為明代洪武年間從山西大槐樹和清代乾隆年間從安慶、江西、湖北、河南等地遷來,這些移民中以安慶移民最多。以富水、城關和試馬為例,人口眾多的家族都是安慶太湖、潛山、懷寧、宿松等地的清代移民後裔。改革開放以來,由南至北興起了一股續修家譜熱潮。商南各地絕大多數移民家族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到安慶、湖北、江西等地尋根認祖,續修家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商南縣共續修家譜190多部。這些家譜可能不是商南縣全部姓氏和家族,但肯定包括了商南縣絕大部分姓氏和家族,就人口比例而言,應該佔全縣總人口的90%以上。在這190多個家族家譜中,包含114個姓氏,同姓不同修的家譜70多個。這些移民的始祖分別來源於安徽、湖北、江西、山西、河南等省。其中,安慶移民65個姓氏,109個家族,湖北移民31個家族,江西移民11個家族,山西移民19個家族。安慶移民姓氏佔全縣姓氏的57%,家族佔全縣家族的60%。在安慶移民中,太湖移民52個家族,潛山移民20個家族(潛山1936年分出嶽西縣,潛山移民中包括嶽西移民),宿松移民14個家族,懷寧移民11個家族,桐城移民9個家族,望江移民2個家族,廬江移民1個家族,還有個別家族是六安移民,太湖移民佔整個安慶移民家族48%。商南縣地方誌記載:“商南縣有小太湖之稱。”由此分析,當時的編修地方誌人員曾在民間做過詳細調查,這一說法符合移民史實。對於每個家族而言,人口數量和居住地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發生一些變化,而其家族淵源關係絕不會因時間而改變。

人民大學張全海在《安慶曆史上的移民》一文中指出,其遷徙歷史大概分三次。第一次移民大潮出現在元末明初,大批移民從贛北徙入,有關的情況復旦大學的曹樹基先生已根據公共機構收藏的譜志資料做了深入的研究,如《中國移民史》第一卷中說:“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至此時,遷入安慶府的江西饒州、九江等府籍移民約為27萬,徽州府籍移民約為2萬,從全國其它地區遷入的移民約2萬。”第二次移民浪潮發生在乾隆年間,這次主要是人口的遷出,目的地主要是陝西南部地區,陝西地區在明末曾是李自成、張獻忠與政府軍的重要交戰區,所以其地至清初已幾絕無人煙,政府在實行“湖廣填四川”的同時,對陝西地區也實行了優惠的招徠移民政策,而其時的安慶府曾飽受水旱之災,難民四處流亡,自然就隨流民大潮徙入該地。第三次移民浪潮發生在太平天國時期,這一時期安慶人口劇減,除了部分死於戰火外,有相當一批是遷入了皖北和江南的池州、寧國、廣德等地及蘇南和浙江地區。長達11年之久的“安慶保衛戰”使得安慶人口受到極大地摧毀,但由於安慶人口基數大,並沒有遭到致命的打擊,與其它地區相比,人口仍然較多,所以安慶仍舊成為移民的輸出中心之一。 因此,一些人也將安慶移民歸類到“湖廣移民”中,好像也說的過去。

附:《尋找根在安慶的陝西人》

200多年前,大批安慶人攜妻兒離鄉背井,從“黃梅之鄉”遷居“三秦大地”;千里尋訪本報記者遠赴陝西,尋找安慶移民的後代,揭開那段塵封已久的歷史。

丹鳳縣船幫會館

核心提示:陝西省商洛市位於鄂豫陝交界地區。在這裡,有一個相當大規模的群體叫“下湖人”,講著一種特殊方言叫“蠻子話”。

他們究竟來自哪裡,語言源自何處?《皖江晚報》記者歷經多年走訪山野鄉村,蒐集調查家譜資料,最終確認:這群陝西人以及周邊的河南省淅川、西峽縣和湖北省鄖西縣等地的大量居民,是安慶250年前遷陝大移民的後代,所講方言與安慶方言如出一轍。

2014年1月1日至7日,《皖江晚報》記者專程赴商洛,走訪了商州、山陽、丹鳳和商南等區縣,尋找到了這群根在安慶的陝西人,印證了塵封已久的安慶移民遷陝的歷史。

30年前,異鄉偶聞安慶鄉音

記者對於這群人的關注,始於1984年。

當年從軍時,記者在陝西省商洛地區以及鄂、豫交界區域參加過一次戰備執勤,曾在丹鳳縣住過兩個多月,時常遇到一些口音與記者的安慶口音大致相同的老鄉。有一天,記者開車到湖北省鄖西縣香口公社,當晚在供銷社借宿。供銷社的負責人是一位老者。他的一句“謬(音,意:沒有)麼好東西給你們七(音,意:吃)的了”的客氣話,使記者心頭陡熱:安慶人?老者回答,不是!查看地圖,此地距安慶約1000公里之遙。此後,此事一直深印在記者的腦海裡。

幾年後,安慶一位記者講述了一個傳聞:安慶一司機開車在陝西某處拋了錨,黑燈瞎火的去敲門,求人幫忙。沒想到開門人都講安慶話,司機嚇了一跳:汽車跑了好幾天,怎麼還沒出安慶?

陝西縣誌有描述安慶方誌無記載

千里之外,怎會傳出陣陣“鄉音”?記者一直努力試圖尋到答案。

2002年,一篇由張全海所寫的文章中稱,據民國《商南縣誌》載:“乾隆二十年後,江南安慶數縣人襁負遷商,爰得我所,聞風而起,接踵者眾,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

清嘉慶《山陽縣誌》載:“及四十四年,安徽、兩湖數省屢被災侵,山民絡繹前來。”提出了安慶人遠遷陝西南部地區一說。

然而,這一段移民歷史,無論是安慶的府志還是其它縣誌,都沒有任何記載。

珍貴家譜見證遷居歷史

從江南的魚米之鄉移民到相對貧瘠的陝西商洛山區,為什麼?此後,記者和安慶廣播電視臺記者汪啟貴開始了蒐集相關信息工作,不斷往返安慶市的縣鄉,走村串戶,拜訪德高望重的老人,求閱民間各姓古舊家譜,希望藉此印證史實。

2004年3月,在懷寧縣黃墩鎮,一位陳姓女副鎮長領著記者來到該鎮黃墩村,找到了回鄉探親的78歲臺灣老人陳世英。他說,1988年首次回鄉探親,即主倡修家譜,但當時族人中已經沒有人保存完整的老家譜,因而無法進行。後來從殘譜中瞭解到陳姓有族人於乾隆年間遷居陝西,而且直至二十世紀初,兩地族人還曾合修家譜。於是陳世英老人安排族人奔赴陝西,終於在商洛地區鎮安縣找到族人,尋獲一部完整的老家譜。

記者從新修的《陳氏家譜》中瞭解到,目前此陳姓遷居陝西的後裔人數眾多,僅鎮安縣就有陳姓同族集中居住在三個農村大隊,有1000餘人。

抗戰爆發致兩地鄉親失去聯繫

記者來到懷寧縣清河鄉溫橋村,找到了該村村民黃章林。為了修譜之事,他曾於2001年兩赴陝西。他說,在黃氏六修譜中可以查到族人居住在陝西的五個縣。現七修譜僅聯絡到鎮安縣、商南縣兩處的部分族人,約100餘人。

黃章林說,居住陝西的黃姓人在臘月二十四有“送祖”的習慣,這與安慶民間過小年“接祖”的習慣相反,他們是“送”祖宗回老家安慶過年,除夕夜再將祖宗從老家“接”回。除夕晚上,他們還將孩子們召集在一起,用地道的安慶方言告訴孩子:“伢幾個欸,我們老家在江南吶。”

記者先後又在懷寧、桐城、潛山、宿松等地的陳氏、黃氏、石氏、汪氏、劉氏、梅氏以及何氏等家譜記載、族人描述中掌握了翔實的資料,證實了250年前左右確實發生過規模空前的安慶遷陝移民潮的歷史,也看到了陝西安慶兩地直至抗戰爆發一直合修家譜的記載。

《劉氏家譜(福六堂)》卷首部分中編寫了族人遷徙表,標明遷居陝西后與老家保持有很好聯繫的族人有六支。家譜中總譜及老世系之後的卷五即為遷陝族人的譜系。他們遷居陝西地點分別為陝西商南、商州、洛州等地。卷五的首頁還撰有一文,遷居陝西的劉姓後人與老家共同續譜一直延續到民國十年(1921年),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續譜時因兵荒戰亂而未合修,要求族人他年有機遇一定要與陝西族人聯繫。

剛到商洛即遇安慶移民後代

2004年,記者撰寫了《操安慶方言的陝西人》,披露了塵封250年的安慶遷陝移民潮的歷史,並徵集有關線索。文章發表後,記者很快就接到十幾封來自安慶市郊、太湖縣、懷寧縣、宿松縣、潛山縣等地不同姓氏的讀者來信,有的介紹了他們的聽聞,有的敘說自己同族人自上個世紀末開始就有了兩地頻繁的聯繫。

如今,根在安慶的陝西人,他們在哪裡?生活過得怎麼樣?2014年1月1日,本報記者和安慶廣播電視臺記者汪啟貴前往陝西省商洛市,尋找根在安慶的陝西人。

商洛市轄一區六縣,一區是商州區,六縣有洛南縣、商南縣、丹鳳縣、山陽縣、鎮安縣、柞水縣。

1月2日下午,經過一天漫長旅程抵達商洛市後,記者首先來到了商洛市委宣傳部,希望聯繫商洛方誌辦等相關部門瞭解移民線索。令人驚喜的是,記者找到的宣傳科劉作鵬科長,居然就是乾隆期間遷陝移民的後代,祖籍安慶市潛山縣,今屬嶽西縣中關鄉沙村。他是商南縣人,以前曾在商南縣史志辦工作,對自己的先祖遷陝歷史頗為了解。雖然沒有到過安慶,但他通過互聯網與老家劉姓族人已有聯繫,正準備清明節去老家安慶祭奠先人。

劉作鵬說,記者要找的移民後代在當地被稱作“下湖人”或“下河人”,所講的方言與其它方言不同,被人稱作“蠻子話”。

1月3日上午,記者前往山陽縣。山陽縣位於商洛市西南,縣城距商洛市60多公里。在山陽縣委宣傳部辦公室裡,記者意外地發現:牆壁上掛著的中國地圖上,安慶的潛山縣和商洛的山陽縣被人刻意地畫上了紅色圓圈。這張地圖的主人、山陽縣委宣傳部前副部長王榮金說:“聽祖輩們說,我們是當年從安慶府潛山那裡移民過來的,移過來到我們這代已經有第九代了。多年來一直想回老家潛山去看一看,只是一直未能成行。

有一次填表要寫籍貫,想到了祖籍,王榮金就在地圖上找到潛山並畫了個圈。他用方言興奮地告訴記者:“我們舀飯叫盛飯,吃飯叫七飯,睡覺叫困醒。我們把爺爺輩叫爹,父輩叫大、伯。”

鄉音未改,記者在異鄉找到“家的感覺”

1月3日下午,在結束山陽縣的採訪後,記者連夜來到丹鳳縣。

丹鳳縣委宣傳部的何衍貴與記者一對話就認定與記者是老鄉,激動得四處給親友打電話。第二天一早,他領著記者前往他老家,約50公里外的丹鳳縣蔡川鎮。據介紹,這裡是丹鳳縣何姓居民居住最為集中的地方,同屬一個家族,有近三千人。

在太子廟村,記者用安慶話與村民們閒聊起來,他們竟然以為記者是縣裡來人,而沒有發現記者是來自千里之外的異鄉客。

經過介紹,熱情的村民們帶著記者又步行找到住在大山深處的何後來家,翻出了其保存的一套宣統二年修撰的《何溫氏宗譜》。譜中載有始祖是從山東的東昌博平縣移居到蘇州,後來第三代嫡傳受封為望江縣醫署官,後定居在今安慶市太湖縣新倉鎮,其十三世和十四世中各有一個老祖先在清乾隆期間移居到了陝西。

丹鳳花戲樓造型類似安慶戲樓

1月3日下午,記者返回丹鳳縣城,來到建於清代的船幫會館。船幫會館坐北朝南,面臨丹江。會館大門形似一座三開間的大牌坊,門楣上的牌匾有“安瀾普慶”四個字,有祈盼船運風平浪靜,平安吉慶之意,似乎還隱喻著與安慶的一份不解之緣。

走進船幫會館的大門,就是一座花戲樓。這座花戲樓是用巨木構成多角形構架相疊,層層向上遞縮,形成一個錐體籠形結構。從舞臺中央仰望,猶如急流中的漩渦,很是巧妙。全國有“花戲樓”之稱的建築只有兩處,一處為安徽亳州的著名花戲樓,為南戲樓;另一處即此處,為北戲樓。記者看到此花戲樓時,立刻聯想到了安慶的一些古祠堂裡的戲樓,兩者佈局、造型極為相似,只是做工各有千秋。

丹鳳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文治告訴記者,丹鳳縣現有30萬人口,從蔡川、欒莊、趙川和武關一直到庾嶺,這一帶丹鳳人所操的口音被稱為“蠻子腔”。據丹鳳老人講,下河人包括安慶幫,大概佔丹鳳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遷陝始祖墓葬證實先民來自安慶

1月4日上午,在從商州專程趕來的劉作鵬的陪同下,記者開始走訪商洛市商南縣部分鄉鎮。該縣是記者所掌握的資料顯示安慶移民最多的地方。

在商南縣富水鎮王家樓村的一座山上,劉作鵬領著記者來到一座古墓前:“這是我們遷陝始祖尊導公的墓,是一個父子合葬的墓。老祖宗在乾隆十九年前後帶著兒子來到商南,死後父子倆又合葬在一起。”

擦拭墓碑,所見字跡清晰可辨。碑文有“祖考劉公尊導老大人、顯考劉千年老大人之墓”,立於道光四年十二月十二日,並且碑文開頭就赫然刻有“公江南潛山人也”。在黑漆河村劉家莊後山上,記者看到了劉千年兩房夫人的墓,其中繼配“劉母郝老孺人”墓碑有“江南潛山人也”。這些墓碑上碑文,都是印證安慶移民遷陝史實的珍貴實物證據。

25萬商南人口七成祖籍為安慶

在商南縣富水鎮王家莊村,記者在63歲的賀文龍陪同下參觀了一座近年修建的賀氏祠堂。祠中有文:日春、日華、日秀三公系普興公第十二世孫,於乾隆初年徒步由皖遷秦,居富水關。

得知有記者自老家安慶而來,熱情的安慶移民後代甚至找到了記者所住的賓館。在劉作鵬協調下,部分姓氏的移民後代與記者在商南縣委宣傳部會議室召開了一個小型座談會。據介紹,商南縣劉、殷、張、湯、石、葉、汪、賀、胡、陳、仰、洪、桂、田、王、周、何、章、呂、餘、李、操等姓都是來自安慶。

胡中華退休前是商南縣委辦主任,現受聘於縣史志辦任副主編。他說先祖是來自桐城的胡氏兄弟三人,大約在乾隆四十二年遷陝。胡中華告訴記者,商南全縣人口約25萬人,其中百分之七十是安慶移民後代。

——本文作者系《皖江晚報》社記者,安慶市根親文化研究會會長、2012年度“趙超構新聞獎”特等獎獲得者。

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至此時,遷入安慶府的江西饒州、九江等府籍移民約為27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