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民卡與南京實現公交旅遊互聯互通

令人鼓舞的是,寧馬兩市對擬議中的城際鐵路的走向進行不斷優化,提出了方便寧馬兩市對接的軌道交通制式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 月 10 日, 作為安徽第一個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鐵項目,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民卡與南京實現公交旅遊互聯互通

令人鼓舞的是,寧馬兩市對擬議中的城際鐵路的走向進行不斷優化,提出了方便寧馬兩市對接的軌道交通制式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 月 10 日, 作為安徽第一個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鐵項目,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合馬高鐵建成後,近期將接入寧安高鐵馬鞍山東站,遠期將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可達上海和蘇北。線路完工後,馬鞍山到合肥的交通時間有望縮短至 45 分鐘。

左右逢源,這,正是馬鞍山融入長三角的“新格局”。

從“協作”,到“攜手”

在去年的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上,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表示,推進寧馬合作發展,重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建設寧馬兩市產業合作示範園區。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民卡與南京實現公交旅遊互聯互通

令人鼓舞的是,寧馬兩市對擬議中的城際鐵路的走向進行不斷優化,提出了方便寧馬兩市對接的軌道交通制式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 月 10 日, 作為安徽第一個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鐵項目,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合馬高鐵建成後,近期將接入寧安高鐵馬鞍山東站,遠期將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可達上海和蘇北。線路完工後,馬鞍山到合肥的交通時間有望縮短至 45 分鐘。

左右逢源,這,正是馬鞍山融入長三角的“新格局”。

從“協作”,到“攜手”

在去年的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上,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表示,推進寧馬合作發展,重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建設寧馬兩市產業合作示範園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推進與臺積電的項目合作,重點推進馬鞍山經開區打造半導體產業園。

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加強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民卡與南京實現公交旅遊互聯互通

令人鼓舞的是,寧馬兩市對擬議中的城際鐵路的走向進行不斷優化,提出了方便寧馬兩市對接的軌道交通制式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 月 10 日, 作為安徽第一個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鐵項目,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合馬高鐵建成後,近期將接入寧安高鐵馬鞍山東站,遠期將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可達上海和蘇北。線路完工後,馬鞍山到合肥的交通時間有望縮短至 45 分鐘。

左右逢源,這,正是馬鞍山融入長三角的“新格局”。

從“協作”,到“攜手”

在去年的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上,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表示,推進寧馬合作發展,重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建設寧馬兩市產業合作示範園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推進與臺積電的項目合作,重點推進馬鞍山經開區打造半導體產業園。

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加強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

在鄭蒲港新區,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的招牌格外吸人眼球。研究院作為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光電材料產品與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新區引入和孵化量身定製的項目,重點圍繞新材料、信息、光電等重點領域,構築涵蓋研發、中試、產業化導入等全面功能的研究、工程試驗基地。目前已有高K材料產業化項目等12個項目先後在研究院孵化。今年3月,新區還與南京郵電大學合作,共同在新區設立了南京郵電大學共建技術轉移中心。

從馬鞍山長江大橋鄭蒲港下高速到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開車只需十來分鐘。2018年8月,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落戶鄭蒲港,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真空噴鋁環保材料生產企業之一,擁有從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國進口的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40餘臺,年生產能力1.5億平方米,它屬於上海紫江集團。

從去年至今,鄭蒲港新區簽約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中,19家來自長三角地區。

在園區共建上,馬鞍山加快推進毗鄰地區的融合發展,目前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已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集聚企業1000家, 實現產值500億元,稅收超5億元,從業人數達到1萬人。

拿出園區共建的“路線圖”,馬鞍山市重點推進馬鞍山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開展戰略合作、博望區與南京江寧區、溧水區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和縣、博望區、慈湖高新區等毗鄰地區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建設,以共建合作示範園區為載體,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平臺,深度開展園區共建合作,共同孵化、培育相關創業主體落戶寧馬兩地。

從“數量論英雄”,到“畝產論英雄”

對標滬蘇浙,融入長三角,馬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首先要在思想觀念、機制方法上對標看齊。

2019年新春伊始,馬鞍山召開的全市第一個大會,就是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與之相關的,是出臺了市委的一號文件:《關於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實施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

這是一個鮮明的信號和導向。

“畝產論英雄”,是將農業領域“畝產”的概念引入工業領域,進行工業企業效益評價,實質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產出。

表面上看,用“畝”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成績,“面積”變小了;實際上,“格局”卻變大了。長期以來,工業生產粗放經營,盲目追求規模數量,這一點在馬鞍山也很突出。傳統的工礦業城市,如何轉型?

“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來源於江浙地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馬鞍山先學先試,“近水樓臺先得月”,顯示出馬鞍山人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關鍵就是要把住“招商選企”關,真正把綠色環保效益好的企業招進園區。

一塊地從“低產”到“高產”,效益增長空間有多大?

率先遇到“成長的煩惱”的浙江給出了答案。從2013年到2018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由12.6萬元增至28萬元,畝均增加值由85.8萬元增至104.7萬元。今年5月,馬鞍山市委政策研究室赴浙江考察調研,選編浙江省提高畝均效益的具體方法和案例,分兩期印發,供各部門參閱。

馬鞍山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黃翔形象的解釋了“畝均效益評價”方式:讓不下蛋的母雞沒糧吃,少下蛋的母雞少吃糧,多下蛋和下優質蛋的母雞吃得更多更好。

一切用畝均效益數字說話。目前,馬鞍山市首批企業畝均效益評價辦法已經進入公示階段,全市1830戶工業企業的“體檢單”都在裡面,“成績單”一目瞭然。相關指標納入考量後,評出A類(優先發展類)、B類(提升發展類)、C類(調控幫扶類)、D類(倒逼整治類)企業。通過建立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和資源要素配置掛鉤的長效機制,在能源供給、土地供給、項目建設、金融服務等方面對不同企業實施差別化政策,讓“優等生”享受優待,推動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成長、高質量企業集聚。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民卡與南京實現公交旅遊互聯互通

令人鼓舞的是,寧馬兩市對擬議中的城際鐵路的走向進行不斷優化,提出了方便寧馬兩市對接的軌道交通制式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 月 10 日, 作為安徽第一個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鐵項目,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合馬高鐵建成後,近期將接入寧安高鐵馬鞍山東站,遠期將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可達上海和蘇北。線路完工後,馬鞍山到合肥的交通時間有望縮短至 45 分鐘。

左右逢源,這,正是馬鞍山融入長三角的“新格局”。

從“協作”,到“攜手”

在去年的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上,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表示,推進寧馬合作發展,重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建設寧馬兩市產業合作示範園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推進與臺積電的項目合作,重點推進馬鞍山經開區打造半導體產業園。

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加強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

在鄭蒲港新區,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的招牌格外吸人眼球。研究院作為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光電材料產品與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新區引入和孵化量身定製的項目,重點圍繞新材料、信息、光電等重點領域,構築涵蓋研發、中試、產業化導入等全面功能的研究、工程試驗基地。目前已有高K材料產業化項目等12個項目先後在研究院孵化。今年3月,新區還與南京郵電大學合作,共同在新區設立了南京郵電大學共建技術轉移中心。

從馬鞍山長江大橋鄭蒲港下高速到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開車只需十來分鐘。2018年8月,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落戶鄭蒲港,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真空噴鋁環保材料生產企業之一,擁有從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國進口的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40餘臺,年生產能力1.5億平方米,它屬於上海紫江集團。

從去年至今,鄭蒲港新區簽約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中,19家來自長三角地區。

在園區共建上,馬鞍山加快推進毗鄰地區的融合發展,目前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已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集聚企業1000家, 實現產值500億元,稅收超5億元,從業人數達到1萬人。

拿出園區共建的“路線圖”,馬鞍山市重點推進馬鞍山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開展戰略合作、博望區與南京江寧區、溧水區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和縣、博望區、慈湖高新區等毗鄰地區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建設,以共建合作示範園區為載體,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平臺,深度開展園區共建合作,共同孵化、培育相關創業主體落戶寧馬兩地。

從“數量論英雄”,到“畝產論英雄”

對標滬蘇浙,融入長三角,馬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首先要在思想觀念、機制方法上對標看齊。

2019年新春伊始,馬鞍山召開的全市第一個大會,就是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與之相關的,是出臺了市委的一號文件:《關於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實施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

這是一個鮮明的信號和導向。

“畝產論英雄”,是將農業領域“畝產”的概念引入工業領域,進行工業企業效益評價,實質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產出。

表面上看,用“畝”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成績,“面積”變小了;實際上,“格局”卻變大了。長期以來,工業生產粗放經營,盲目追求規模數量,這一點在馬鞍山也很突出。傳統的工礦業城市,如何轉型?

“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來源於江浙地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馬鞍山先學先試,“近水樓臺先得月”,顯示出馬鞍山人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關鍵就是要把住“招商選企”關,真正把綠色環保效益好的企業招進園區。

一塊地從“低產”到“高產”,效益增長空間有多大?

率先遇到“成長的煩惱”的浙江給出了答案。從2013年到2018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由12.6萬元增至28萬元,畝均增加值由85.8萬元增至104.7萬元。今年5月,馬鞍山市委政策研究室赴浙江考察調研,選編浙江省提高畝均效益的具體方法和案例,分兩期印發,供各部門參閱。

馬鞍山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黃翔形象的解釋了“畝均效益評價”方式:讓不下蛋的母雞沒糧吃,少下蛋的母雞少吃糧,多下蛋和下優質蛋的母雞吃得更多更好。

一切用畝均效益數字說話。目前,馬鞍山市首批企業畝均效益評價辦法已經進入公示階段,全市1830戶工業企業的“體檢單”都在裡面,“成績單”一目瞭然。相關指標納入考量後,評出A類(優先發展類)、B類(提升發展類)、C類(調控幫扶類)、D類(倒逼整治類)企業。通過建立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和資源要素配置掛鉤的長效機制,在能源供給、土地供給、項目建設、金融服務等方面對不同企業實施差別化政策,讓“優等生”享受優待,推動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成長、高質量企業集聚。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鄭蒲港新區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對“畝均效益評價”體會深刻。“以往招商是撿到籃子都是菜,現在只有優質的菜我們才收入籃中。”

畝均效益評價倒逼企業“瘦身強體”。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民卡與南京實現公交旅遊互聯互通

令人鼓舞的是,寧馬兩市對擬議中的城際鐵路的走向進行不斷優化,提出了方便寧馬兩市對接的軌道交通制式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 月 10 日, 作為安徽第一個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鐵項目,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合馬高鐵建成後,近期將接入寧安高鐵馬鞍山東站,遠期將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可達上海和蘇北。線路完工後,馬鞍山到合肥的交通時間有望縮短至 45 分鐘。

左右逢源,這,正是馬鞍山融入長三角的“新格局”。

從“協作”,到“攜手”

在去年的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上,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表示,推進寧馬合作發展,重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建設寧馬兩市產業合作示範園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推進與臺積電的項目合作,重點推進馬鞍山經開區打造半導體產業園。

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加強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

在鄭蒲港新區,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的招牌格外吸人眼球。研究院作為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光電材料產品與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新區引入和孵化量身定製的項目,重點圍繞新材料、信息、光電等重點領域,構築涵蓋研發、中試、產業化導入等全面功能的研究、工程試驗基地。目前已有高K材料產業化項目等12個項目先後在研究院孵化。今年3月,新區還與南京郵電大學合作,共同在新區設立了南京郵電大學共建技術轉移中心。

從馬鞍山長江大橋鄭蒲港下高速到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開車只需十來分鐘。2018年8月,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落戶鄭蒲港,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真空噴鋁環保材料生產企業之一,擁有從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國進口的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40餘臺,年生產能力1.5億平方米,它屬於上海紫江集團。

從去年至今,鄭蒲港新區簽約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中,19家來自長三角地區。

在園區共建上,馬鞍山加快推進毗鄰地區的融合發展,目前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已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集聚企業1000家, 實現產值500億元,稅收超5億元,從業人數達到1萬人。

拿出園區共建的“路線圖”,馬鞍山市重點推進馬鞍山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開展戰略合作、博望區與南京江寧區、溧水區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和縣、博望區、慈湖高新區等毗鄰地區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建設,以共建合作示範園區為載體,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平臺,深度開展園區共建合作,共同孵化、培育相關創業主體落戶寧馬兩地。

從“數量論英雄”,到“畝產論英雄”

對標滬蘇浙,融入長三角,馬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首先要在思想觀念、機制方法上對標看齊。

2019年新春伊始,馬鞍山召開的全市第一個大會,就是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與之相關的,是出臺了市委的一號文件:《關於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實施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

這是一個鮮明的信號和導向。

“畝產論英雄”,是將農業領域“畝產”的概念引入工業領域,進行工業企業效益評價,實質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產出。

表面上看,用“畝”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成績,“面積”變小了;實際上,“格局”卻變大了。長期以來,工業生產粗放經營,盲目追求規模數量,這一點在馬鞍山也很突出。傳統的工礦業城市,如何轉型?

“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來源於江浙地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馬鞍山先學先試,“近水樓臺先得月”,顯示出馬鞍山人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關鍵就是要把住“招商選企”關,真正把綠色環保效益好的企業招進園區。

一塊地從“低產”到“高產”,效益增長空間有多大?

率先遇到“成長的煩惱”的浙江給出了答案。從2013年到2018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由12.6萬元增至28萬元,畝均增加值由85.8萬元增至104.7萬元。今年5月,馬鞍山市委政策研究室赴浙江考察調研,選編浙江省提高畝均效益的具體方法和案例,分兩期印發,供各部門參閱。

馬鞍山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黃翔形象的解釋了“畝均效益評價”方式:讓不下蛋的母雞沒糧吃,少下蛋的母雞少吃糧,多下蛋和下優質蛋的母雞吃得更多更好。

一切用畝均效益數字說話。目前,馬鞍山市首批企業畝均效益評價辦法已經進入公示階段,全市1830戶工業企業的“體檢單”都在裡面,“成績單”一目瞭然。相關指標納入考量後,評出A類(優先發展類)、B類(提升發展類)、C類(調控幫扶類)、D類(倒逼整治類)企業。通過建立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和資源要素配置掛鉤的長效機制,在能源供給、土地供給、項目建設、金融服務等方面對不同企業實施差別化政策,讓“優等生”享受優待,推動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成長、高質量企業集聚。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鄭蒲港新區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對“畝均效益評價”體會深刻。“以往招商是撿到籃子都是菜,現在只有優質的菜我們才收入籃中。”

畝均效益評價倒逼企業“瘦身強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安徽義利北冰洋食品有限公司全自動汽水生產線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生產基地裡,一條國內領先的全自動汽水生產線忙碌地運轉,一瓶瓶橘色玻璃瓶北冰洋汽水依次灌裝下線。仲夏時節,北冰洋汽水呈現產銷兩旺的態勢,原本,企業想繼續拿地擴大投資,在全市開展畝均效益評價工作後,企業掂量再三,決定利用現有土地建設廠房。

半導體產業是鄭蒲港新區的主導產業,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招進的半導體項目,全部是進入標準化廠房。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企業前期投入,把資金用在研發、生產上,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提高企業畝均效益產出。

"

央廣網馬鞍山8月1日消息(記者孫葉 徐秋韻)

去年7月31日,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召開,推進馬鞍山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號角由此吹響。本網曾以“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觀察:如何奮起揚鞭一馬當先”為題,聚焦這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向。

一年來,在“生態福地、智造名城”發展方略的推動下,馬鞍山做了哪些努力,又有哪些進展?本網推出一組三篇報道:“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今天刊載中篇: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一條長江,將馬鞍山與南京緊緊地連在一起。

有詩曰:“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而寧馬兩座兄弟城市的關係,則恰似“我住江濤頭,君住江濤尾”。

馬鞍山是南京都市圈距南京最近的城市,歷來就是六朝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兩地歷史淵源由來已久。馬鞍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又有“雞聞兩省”、“兩省共一湖”(石臼湖)、“兩市共一鎮”(丹陽鎮)之說。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從“雙城記”,到“同城記”

2018年7月,馬鞍山市委九屆七次全會提出,“立足皖江,東向發展,全面融入長三角,重點打好‘南京牌’,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

馬鞍山作為長三角城市,毗鄰南京、合肥兩個省會,是安徽全面接軌滬蘇浙的“橋頭堡”和“東大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而在2018年5月,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市長左俊就已“捷足先登”赴南京,與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市長藍紹敏共同主持召開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並舉行了南京市與馬鞍山市合作工作機制協議簽約儀式。

這也是多年來,馬鞍山與南京,兩座沿江城市最緊密的“握手”。馬鞍山的誠意,得到南京最熱烈的響應。張敬華表示,要“打造一體化先行先試的樣板區”;張嶽峰表示,要“推動發展規劃統籌化、交通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協同化、公共服務共享化、生態保護聯動化”。

長江作證:寧馬融合,正在產生“化學反應”——

對馬鞍山博望、烏江等毗鄰南京地區規劃進行重新修編,用融合理念調整市域空間格局和用地佈局;

對照南京國省幹線規劃,組織編制《馬鞍山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

加速,加速;推進,推進。

今年2月21日,寧馬高速“四改八”改擴建項目指揮部正式成立,3月11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完成。

比規劃、建設部門更急迫興奮的是廣大市民。經常往來於寧馬之間的司機高師傅說:“我們早就盼著這條道路升級改造了,車道加寬後,路暢,心情會更暢。”

6 月 28 日,馬鞍山市博望區交運局傳出好消息:今年年底前,將先期開通博望至南京明覺地鐵站的公交線路,以此串聯博望城區和南京市溧水區,實現博望區與南京地鐵 S9 號線的直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皖S105線接蘇340線——打通“斷頭路”提升互聯互通

6月21日,南京地鐵在官網發佈了《南京地鐵寧馬城際鐵路南京段預可行性研究項目比選公告》,備受兩地市民關心的城際鐵路項目又向前邁出一大步。按照規劃設計,寧馬城際鐵路起自規劃中的南京地鐵8號線銅井站, 向南進入馬鞍山境內,經過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主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止於當塗縣提署路,全長約 30 公里,其中馬鞍山境內長約 25 公里,南京境內約 4.6 公里;全線擬採用高架敷設方式,馬鞍山境內擬設置站點 8座。

今年4月,馬鞍山市發改委相關工作人員在回覆市民關於寧馬要建城際鐵路的問詢時稱,市委、市政府要求市相關部門抓緊開展馬鞍山市與南京市之間軌道交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並將該項目暫時命名為“寧馬城際鐵路”,目前,正在積極對接省和國家發改委以及長三角區域相關部門,爭取將“寧馬城際鐵路”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正在編制的長三角地區相關軌道交通網規劃,併力爭該項目獲得立項審批。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民卡與南京實現公交旅遊互聯互通

令人鼓舞的是,寧馬兩市對擬議中的城際鐵路的走向進行不斷優化,提出了方便寧馬兩市對接的軌道交通制式系統,實現“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馬鞍山融入合肥都市圈的步伐也在加快。4 月 10 日, 作為安徽第一個完全由省市共建的高鐵項目,安徽省合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協議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合馬高鐵建成後,近期將接入寧安高鐵馬鞍山東站,遠期將接入蘇南沿江鐵路句容站,可達上海和蘇北。線路完工後,馬鞍山到合肥的交通時間有望縮短至 45 分鐘。

左右逢源,這,正是馬鞍山融入長三角的“新格局”。

從“協作”,到“攜手”

在去年的寧馬兩市黨政主要領導會商對接會上,馬鞍山市委書記張嶽峰表示,推進寧馬合作發展,重在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建設寧馬兩市產業合作示範園區。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推進與臺積電的項目合作,重點推進馬鞍山經開區打造半導體產業園。

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加強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

在鄭蒲港新區,馬鞍山南京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的招牌格外吸人眼球。研究院作為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光電材料產品與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為新區引入和孵化量身定製的項目,重點圍繞新材料、信息、光電等重點領域,構築涵蓋研發、中試、產業化導入等全面功能的研究、工程試驗基地。目前已有高K材料產業化項目等12個項目先後在研究院孵化。今年3月,新區還與南京郵電大學合作,共同在新區設立了南京郵電大學共建技術轉移中心。

從馬鞍山長江大橋鄭蒲港下高速到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開車只需十來分鐘。2018年8月,安徽紫江噴鋁環保材料有限公司落戶鄭蒲港,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真空噴鋁環保材料生產企業之一,擁有從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等國進口的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設備40餘臺,年生產能力1.5億平方米,它屬於上海紫江集團。

從去年至今,鄭蒲港新區簽約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中,19家來自長三角地區。

在園區共建上,馬鞍山加快推進毗鄰地區的融合發展,目前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已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集聚企業1000家, 實現產值500億元,稅收超5億元,從業人數達到1萬人。

拿出園區共建的“路線圖”,馬鞍山市重點推進馬鞍山軟件園與南京軟件谷開展戰略合作、博望區與南京江寧區、溧水區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和縣、博望區、慈湖高新區等毗鄰地區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建設,以共建合作示範園區為載體,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平臺,深度開展園區共建合作,共同孵化、培育相關創業主體落戶寧馬兩地。

從“數量論英雄”,到“畝產論英雄”

對標滬蘇浙,融入長三角,馬鞍山市委市政府提出,首先要在思想觀念、機制方法上對標看齊。

2019年新春伊始,馬鞍山召開的全市第一個大會,就是優化營商環境大會。與之相關的,是出臺了市委的一號文件:《關於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持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提出了實施企業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

這是一個鮮明的信號和導向。

“畝產論英雄”,是將農業領域“畝產”的概念引入工業領域,進行工業企業效益評價,實質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獲取最大的效益產出。

表面上看,用“畝”來衡量經濟發展的成績,“面積”變小了;實際上,“格局”卻變大了。長期以來,工業生產粗放經營,盲目追求規模數量,這一點在馬鞍山也很突出。傳統的工礦業城市,如何轉型?

“畝均效益評價工作”的做法來源於江浙地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馬鞍山先學先試,“近水樓臺先得月”,顯示出馬鞍山人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經濟帶”,關鍵就是要把住“招商選企”關,真正把綠色環保效益好的企業招進園區。

一塊地從“低產”到“高產”,效益增長空間有多大?

率先遇到“成長的煩惱”的浙江給出了答案。從2013年到2018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由12.6萬元增至28萬元,畝均增加值由85.8萬元增至104.7萬元。今年5月,馬鞍山市委政策研究室赴浙江考察調研,選編浙江省提高畝均效益的具體方法和案例,分兩期印發,供各部門參閱。

馬鞍山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黃翔形象的解釋了“畝均效益評價”方式:讓不下蛋的母雞沒糧吃,少下蛋的母雞少吃糧,多下蛋和下優質蛋的母雞吃得更多更好。

一切用畝均效益數字說話。目前,馬鞍山市首批企業畝均效益評價辦法已經進入公示階段,全市1830戶工業企業的“體檢單”都在裡面,“成績單”一目瞭然。相關指標納入考量後,評出A類(優先發展類)、B類(提升發展類)、C類(調控幫扶類)、D類(倒逼整治類)企業。通過建立企業畝均效益評價結果和資源要素配置掛鉤的長效機制,在能源供給、土地供給、項目建設、金融服務等方面對不同企業實施差別化政策,讓“優等生”享受優待,推動要素向高效益、高產出、高成長、高質量企業集聚。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鄭蒲港新區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對“畝均效益評價”體會深刻。“以往招商是撿到籃子都是菜,現在只有優質的菜我們才收入籃中。”

畝均效益評價倒逼企業“瘦身強體”。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安徽義利北冰洋食品有限公司全自動汽水生產線

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生產基地裡,一條國內領先的全自動汽水生產線忙碌地運轉,一瓶瓶橘色玻璃瓶北冰洋汽水依次灌裝下線。仲夏時節,北冰洋汽水呈現產銷兩旺的態勢,原本,企業想繼續拿地擴大投資,在全市開展畝均效益評價工作後,企業掂量再三,決定利用現有土地建設廠房。

半導體產業是鄭蒲港新區的主導產業,招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招進的半導體項目,全部是進入標準化廠房。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企業前期投入,把資金用在研發、生產上,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土地集約化利用,提高企業畝均效益產出。

馬鞍山城市發展新座標再觀察(中):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格局”

創久科技在馬鞍山畝均效益評價中為“A”類

“畝產論英雄”還倒逼“騰籠換鳥”。

當塗縣太白鎮皖豐車業是太白鎮工業集中區“騰籠換鳥”的產物。其前身是一家金屬材料公司,屬於“粗大壯”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集中區管委會當起“紅娘”,雙方通過資產收購方式進行項目置換。皖豐車業現已全面竣工投產,產品重點覆蓋華東地區,年產規模5000臺,年銷售收入可達1.5億元。

與皖豐車業不同,思迪年產萬噸複合紙塑包裝材料項目是本地成長起來的高科技企業。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氣相防鏽系列產品在國內鋼鐵行業有著較高知名度,目前國內鋼鐵企業的13條自動化包裝生產線,其中11條選用的是思迪包裝材料。一邊是企業快速成長,一邊是政府為用地指標而苦惱不已。思迪包裝通過資產收購方式買斷當地一家機械配件加工企業,新的生產線只用了10個月就成功投產。“騰籠換鳥”換來的是“智造力”的提升,是城市經濟活力,如長江江水般浩蕩東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