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岳飛,這明明是秦檜乾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祕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干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征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岳飛,這明明是秦檜乾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祕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干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征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惠帝劉盈畫像

劉邦晚年,呂后也人到中年,自然落得個“身見疏賤”、“其母惡”的境況,兒子劉盈生性懦弱,也不討老爹喜歡,這母子倆就一直不受皇帝待見。不過劉盈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仍然被立為了太子。此時劉邦正專寵戚姬,一心要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危機時刻,呂后是如何求動留侯張良的?她派出自己的二哥去找張良,《史記》中說是“劫留侯”、“強要曰”……從字面上看,張良明哲保身,並不情願蹚這趟渾水,呂二哥只好用強。但具體是怎麼“劫”、如何“強要”的,史書裡也沒明說。不過,要把這種聰明人拖下水,往往得用笨辦法,《三國演義》裡倒是有個參考答案

荊州牧劉表晚年寵信蔡夫人,也是個“其母好者其子抱”的境況,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自感不能為蔡夫人所容,接班無望,性命堪憂,便找諸葛亮求助。諸葛亮自然也是再三推脫。劉琦於是假說有一本古書,要請諸葛亮看,二人登上小樓裡的密室,下面人就把樓梯給撤了。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際上就是被“劫持”了,諸葛亮只好給他支了招,外出鎮守江夏,以為自保。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岳飛,這明明是秦檜乾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祕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干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征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惠帝劉盈畫像

劉邦晚年,呂后也人到中年,自然落得個“身見疏賤”、“其母惡”的境況,兒子劉盈生性懦弱,也不討老爹喜歡,這母子倆就一直不受皇帝待見。不過劉盈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仍然被立為了太子。此時劉邦正專寵戚姬,一心要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危機時刻,呂后是如何求動留侯張良的?她派出自己的二哥去找張良,《史記》中說是“劫留侯”、“強要曰”……從字面上看,張良明哲保身,並不情願蹚這趟渾水,呂二哥只好用強。但具體是怎麼“劫”、如何“強要”的,史書裡也沒明說。不過,要把這種聰明人拖下水,往往得用笨辦法,《三國演義》裡倒是有個參考答案

荊州牧劉表晚年寵信蔡夫人,也是個“其母好者其子抱”的境況,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自感不能為蔡夫人所容,接班無望,性命堪憂,便找諸葛亮求助。諸葛亮自然也是再三推脫。劉琦於是假說有一本古書,要請諸葛亮看,二人登上小樓裡的密室,下面人就把樓梯給撤了。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際上就是被“劫持”了,諸葛亮只好給他支了招,外出鎮守江夏,以為自保。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三十六計之上屋抽梯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想當年,呂雉兄妹估計也是用這種耍無賴的手段,請張良給出了“留侯策”。那就是,以太子的名義,用最謙恭的言辭、最貴重的禮物,迎請“商山四皓”作為幕僚。至於迎請的過程,可參考呂后逼張良,劉琦誆諸葛亮,可想而知,這四位老大爺也一定無法拒絕,只能出山

後來,劉邦在“偶然”之間,看到太子身邊隨從的四皓,大吃一驚,自己尋訪了他們這麼多年,這些人一直避而不見,不料竟投靠到兒子劉盈身邊!四個耋耄之年的老頭自然沒啥可怕,但如果連這種人都被太子網羅來了,其羽翼之豐可想而知,那當真是動不得了。自此,劉邦就斷了換太子的念想,張良的計策奏效了。

然而如此一來,明眼人皆知張良是呂后的盟友,想要做隱士的留侯怕是騎虎難下了。而對於呂后來說,當初倆人還沒什麼交情,自己要求人幫忙時,為什麼求到了張良那裡呢?

03 強關係·弱關係,求人辦事選哪系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包括強關係連接和弱關係連接。前者是一種密切穩定的社會關係,像近親屬、同學、同事等等,彼此的圈子往往重合度很高;後者是一種廣泛散漫的社會關係,像各種微信群、粉絲團、車友會等等,圈子往往很少有交集。

呂后的強關係連接,一個是孃家的呂氏宗親,另一個就是“沛縣創業同鄉會”,像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夏侯嬰……這些一起從龍創業的功臣集團。張良中途才投靠了劉邦,屬於“半路夫妻”,與呂后自然是弱關係連接。

求人辦事,哪種關係更給力?常人往往選擇強關係網絡。然而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卻經研究證實,事實未必如此。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岳飛,這明明是秦檜乾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祕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干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征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惠帝劉盈畫像

劉邦晚年,呂后也人到中年,自然落得個“身見疏賤”、“其母惡”的境況,兒子劉盈生性懦弱,也不討老爹喜歡,這母子倆就一直不受皇帝待見。不過劉盈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仍然被立為了太子。此時劉邦正專寵戚姬,一心要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危機時刻,呂后是如何求動留侯張良的?她派出自己的二哥去找張良,《史記》中說是“劫留侯”、“強要曰”……從字面上看,張良明哲保身,並不情願蹚這趟渾水,呂二哥只好用強。但具體是怎麼“劫”、如何“強要”的,史書裡也沒明說。不過,要把這種聰明人拖下水,往往得用笨辦法,《三國演義》裡倒是有個參考答案

荊州牧劉表晚年寵信蔡夫人,也是個“其母好者其子抱”的境況,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自感不能為蔡夫人所容,接班無望,性命堪憂,便找諸葛亮求助。諸葛亮自然也是再三推脫。劉琦於是假說有一本古書,要請諸葛亮看,二人登上小樓裡的密室,下面人就把樓梯給撤了。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際上就是被“劫持”了,諸葛亮只好給他支了招,外出鎮守江夏,以為自保。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三十六計之上屋抽梯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想當年,呂雉兄妹估計也是用這種耍無賴的手段,請張良給出了“留侯策”。那就是,以太子的名義,用最謙恭的言辭、最貴重的禮物,迎請“商山四皓”作為幕僚。至於迎請的過程,可參考呂后逼張良,劉琦誆諸葛亮,可想而知,這四位老大爺也一定無法拒絕,只能出山

後來,劉邦在“偶然”之間,看到太子身邊隨從的四皓,大吃一驚,自己尋訪了他們這麼多年,這些人一直避而不見,不料竟投靠到兒子劉盈身邊!四個耋耄之年的老頭自然沒啥可怕,但如果連這種人都被太子網羅來了,其羽翼之豐可想而知,那當真是動不得了。自此,劉邦就斷了換太子的念想,張良的計策奏效了。

然而如此一來,明眼人皆知張良是呂后的盟友,想要做隱士的留侯怕是騎虎難下了。而對於呂后來說,當初倆人還沒什麼交情,自己要求人幫忙時,為什麼求到了張良那裡呢?

03 強關係·弱關係,求人辦事選哪系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包括強關係連接和弱關係連接。前者是一種密切穩定的社會關係,像近親屬、同學、同事等等,彼此的圈子往往重合度很高;後者是一種廣泛散漫的社會關係,像各種微信群、粉絲團、車友會等等,圈子往往很少有交集。

呂后的強關係連接,一個是孃家的呂氏宗親,另一個就是“沛縣創業同鄉會”,像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夏侯嬰……這些一起從龍創業的功臣集團。張良中途才投靠了劉邦,屬於“半路夫妻”,與呂后自然是弱關係連接。

求人辦事,哪種關係更給力?常人往往選擇強關係網絡。然而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卻經研究證實,事實未必如此。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強關係網絡示意圖

強關係網絡因為圈子重合,資源也就近似,我辦不了的事,你也未必能成。還有種可能,比如劉備在教育系統工作,張飛為女兒上學的事來求大哥,殊不知,關羽也因為兒子的事來找過。圈子同質化,好兄弟反而成了競爭關係。兩個都幫,劉備能力不足,只幫一個,又得罪另一個,因此作為劉備的最佳選擇,只能是兩不相幫。反過來說,假如張飛去找打獵圈裡的嚴顏,關羽去求健身群裡的華雄,圈子不同,資源反而互補,而且避開了利益衝突,興許意想不到就能幫上忙。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岳飛,這明明是秦檜乾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祕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干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征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惠帝劉盈畫像

劉邦晚年,呂后也人到中年,自然落得個“身見疏賤”、“其母惡”的境況,兒子劉盈生性懦弱,也不討老爹喜歡,這母子倆就一直不受皇帝待見。不過劉盈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仍然被立為了太子。此時劉邦正專寵戚姬,一心要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危機時刻,呂后是如何求動留侯張良的?她派出自己的二哥去找張良,《史記》中說是“劫留侯”、“強要曰”……從字面上看,張良明哲保身,並不情願蹚這趟渾水,呂二哥只好用強。但具體是怎麼“劫”、如何“強要”的,史書裡也沒明說。不過,要把這種聰明人拖下水,往往得用笨辦法,《三國演義》裡倒是有個參考答案

荊州牧劉表晚年寵信蔡夫人,也是個“其母好者其子抱”的境況,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自感不能為蔡夫人所容,接班無望,性命堪憂,便找諸葛亮求助。諸葛亮自然也是再三推脫。劉琦於是假說有一本古書,要請諸葛亮看,二人登上小樓裡的密室,下面人就把樓梯給撤了。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際上就是被“劫持”了,諸葛亮只好給他支了招,外出鎮守江夏,以為自保。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三十六計之上屋抽梯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想當年,呂雉兄妹估計也是用這種耍無賴的手段,請張良給出了“留侯策”。那就是,以太子的名義,用最謙恭的言辭、最貴重的禮物,迎請“商山四皓”作為幕僚。至於迎請的過程,可參考呂后逼張良,劉琦誆諸葛亮,可想而知,這四位老大爺也一定無法拒絕,只能出山

後來,劉邦在“偶然”之間,看到太子身邊隨從的四皓,大吃一驚,自己尋訪了他們這麼多年,這些人一直避而不見,不料竟投靠到兒子劉盈身邊!四個耋耄之年的老頭自然沒啥可怕,但如果連這種人都被太子網羅來了,其羽翼之豐可想而知,那當真是動不得了。自此,劉邦就斷了換太子的念想,張良的計策奏效了。

然而如此一來,明眼人皆知張良是呂后的盟友,想要做隱士的留侯怕是騎虎難下了。而對於呂后來說,當初倆人還沒什麼交情,自己要求人幫忙時,為什麼求到了張良那裡呢?

03 強關係·弱關係,求人辦事選哪系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包括強關係連接和弱關係連接。前者是一種密切穩定的社會關係,像近親屬、同學、同事等等,彼此的圈子往往重合度很高;後者是一種廣泛散漫的社會關係,像各種微信群、粉絲團、車友會等等,圈子往往很少有交集。

呂后的強關係連接,一個是孃家的呂氏宗親,另一個就是“沛縣創業同鄉會”,像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夏侯嬰……這些一起從龍創業的功臣集團。張良中途才投靠了劉邦,屬於“半路夫妻”,與呂后自然是弱關係連接。

求人辦事,哪種關係更給力?常人往往選擇強關係網絡。然而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卻經研究證實,事實未必如此。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強關係網絡示意圖

強關係網絡因為圈子重合,資源也就近似,我辦不了的事,你也未必能成。還有種可能,比如劉備在教育系統工作,張飛為女兒上學的事來求大哥,殊不知,關羽也因為兒子的事來找過。圈子同質化,好兄弟反而成了競爭關係。兩個都幫,劉備能力不足,只幫一個,又得罪另一個,因此作為劉備的最佳選擇,只能是兩不相幫。反過來說,假如張飛去找打獵圈裡的嚴顏,關羽去求健身群裡的華雄,圈子不同,資源反而互補,而且避開了利益衝突,興許意想不到就能幫上忙。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弱關係網絡示意圖

“沛縣創業同鄉會”是當時天下勢力最強大的關係網絡,呂后一定會從中結盟拉人,但劉邦和戚夫人也不傻,應該也會出手,難保沒有劉關張這樣的三角套。而且,劉邦外出征戰都是攜戚姬前往,沒準拉關係還更方便些。

想得再遠一點,創業集團內部也是魚龍混雜,當年都是出身草莽,一起稱兄道弟的人,老頭子在世勉強鎮得住,老頭子要是沒了,那些大佬們能甘心輔佐少主嗎?到那時,這圈兒裡恐怕是敵是友都分不清楚。

呂后轉向弱關係網絡,求助張良、叔孫通這樣的文人外來戶,按照後世格蘭諾維特的理論來看,反而是明智的選擇。旁觀者清,張良作為局外人,也確實把準了脈,幫對了忙。況且,在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永遠都做不了大拇指,只能做另外的四指,配合來抓握,作為拇指,自然也沒有被取代的顧慮

04 呂太后之成功與張留侯之無奈

從呂后的角度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無非就是兩條:找對人,問對計

呂后的每一步選人,都很精當,找外援時藉助弱關係網絡,嫁接了張良這個圈外資源;問計時用強關係網絡,派自家二哥霸王硬上弓,求得“留侯策”;後來以張闢強做傳聲筒,說給左丞相陳平聽,就更顯高明。

秦漢時,右丞相才是主相,是政府的一把手,左丞相只是副相。然而,當時的右丞相是王陵,劉邦評價他是年輕又憨直。後來呂后當權,想要封呂氏為王,曾當面詢問王陵的意見,就被他硬生生頂了回去,假如當時葬禮上選擇向王陵吹風,索要職權,那就是沒找對人了,一定是無效的。當然,太后也沒有忍太久,一切安排停當之後,王陵就被高高掛起,由陳平升任了右丞相。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岳飛,這明明是秦檜乾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祕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干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征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惠帝劉盈畫像

劉邦晚年,呂后也人到中年,自然落得個“身見疏賤”、“其母惡”的境況,兒子劉盈生性懦弱,也不討老爹喜歡,這母子倆就一直不受皇帝待見。不過劉盈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仍然被立為了太子。此時劉邦正專寵戚姬,一心要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危機時刻,呂后是如何求動留侯張良的?她派出自己的二哥去找張良,《史記》中說是“劫留侯”、“強要曰”……從字面上看,張良明哲保身,並不情願蹚這趟渾水,呂二哥只好用強。但具體是怎麼“劫”、如何“強要”的,史書裡也沒明說。不過,要把這種聰明人拖下水,往往得用笨辦法,《三國演義》裡倒是有個參考答案

荊州牧劉表晚年寵信蔡夫人,也是個“其母好者其子抱”的境況,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自感不能為蔡夫人所容,接班無望,性命堪憂,便找諸葛亮求助。諸葛亮自然也是再三推脫。劉琦於是假說有一本古書,要請諸葛亮看,二人登上小樓裡的密室,下面人就把樓梯給撤了。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際上就是被“劫持”了,諸葛亮只好給他支了招,外出鎮守江夏,以為自保。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三十六計之上屋抽梯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想當年,呂雉兄妹估計也是用這種耍無賴的手段,請張良給出了“留侯策”。那就是,以太子的名義,用最謙恭的言辭、最貴重的禮物,迎請“商山四皓”作為幕僚。至於迎請的過程,可參考呂后逼張良,劉琦誆諸葛亮,可想而知,這四位老大爺也一定無法拒絕,只能出山

後來,劉邦在“偶然”之間,看到太子身邊隨從的四皓,大吃一驚,自己尋訪了他們這麼多年,這些人一直避而不見,不料竟投靠到兒子劉盈身邊!四個耋耄之年的老頭自然沒啥可怕,但如果連這種人都被太子網羅來了,其羽翼之豐可想而知,那當真是動不得了。自此,劉邦就斷了換太子的念想,張良的計策奏效了。

然而如此一來,明眼人皆知張良是呂后的盟友,想要做隱士的留侯怕是騎虎難下了。而對於呂后來說,當初倆人還沒什麼交情,自己要求人幫忙時,為什麼求到了張良那裡呢?

03 強關係·弱關係,求人辦事選哪系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包括強關係連接和弱關係連接。前者是一種密切穩定的社會關係,像近親屬、同學、同事等等,彼此的圈子往往重合度很高;後者是一種廣泛散漫的社會關係,像各種微信群、粉絲團、車友會等等,圈子往往很少有交集。

呂后的強關係連接,一個是孃家的呂氏宗親,另一個就是“沛縣創業同鄉會”,像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夏侯嬰……這些一起從龍創業的功臣集團。張良中途才投靠了劉邦,屬於“半路夫妻”,與呂后自然是弱關係連接。

求人辦事,哪種關係更給力?常人往往選擇強關係網絡。然而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卻經研究證實,事實未必如此。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強關係網絡示意圖

強關係網絡因為圈子重合,資源也就近似,我辦不了的事,你也未必能成。還有種可能,比如劉備在教育系統工作,張飛為女兒上學的事來求大哥,殊不知,關羽也因為兒子的事來找過。圈子同質化,好兄弟反而成了競爭關係。兩個都幫,劉備能力不足,只幫一個,又得罪另一個,因此作為劉備的最佳選擇,只能是兩不相幫。反過來說,假如張飛去找打獵圈裡的嚴顏,關羽去求健身群裡的華雄,圈子不同,資源反而互補,而且避開了利益衝突,興許意想不到就能幫上忙。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弱關係網絡示意圖

“沛縣創業同鄉會”是當時天下勢力最強大的關係網絡,呂后一定會從中結盟拉人,但劉邦和戚夫人也不傻,應該也會出手,難保沒有劉關張這樣的三角套。而且,劉邦外出征戰都是攜戚姬前往,沒準拉關係還更方便些。

想得再遠一點,創業集團內部也是魚龍混雜,當年都是出身草莽,一起稱兄道弟的人,老頭子在世勉強鎮得住,老頭子要是沒了,那些大佬們能甘心輔佐少主嗎?到那時,這圈兒裡恐怕是敵是友都分不清楚。

呂后轉向弱關係網絡,求助張良、叔孫通這樣的文人外來戶,按照後世格蘭諾維特的理論來看,反而是明智的選擇。旁觀者清,張良作為局外人,也確實把準了脈,幫對了忙。況且,在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永遠都做不了大拇指,只能做另外的四指,配合來抓握,作為拇指,自然也沒有被取代的顧慮

04 呂太后之成功與張留侯之無奈

從呂后的角度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無非就是兩條:找對人,問對計

呂后的每一步選人,都很精當,找外援時藉助弱關係網絡,嫁接了張良這個圈外資源;問計時用強關係網絡,派自家二哥霸王硬上弓,求得“留侯策”;後來以張闢強做傳聲筒,說給左丞相陳平聽,就更顯高明。

秦漢時,右丞相才是主相,是政府的一把手,左丞相只是副相。然而,當時的右丞相是王陵,劉邦評價他是年輕又憨直。後來呂后當權,想要封呂氏為王,曾當面詢問王陵的意見,就被他硬生生頂了回去,假如當時葬禮上選擇向王陵吹風,索要職權,那就是沒找對人了,一定是無效的。當然,太后也沒有忍太久,一切安排停當之後,王陵就被高高掛起,由陳平升任了右丞相。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問計也是如此。像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這類人就是在後臺搖鵝毛扇的,不可以衝鋒陷陣。事實上,呂后也只是向張良求問計策,真正出面力保太子,幾次三番嚴詞進諫的,是叔孫通;忙前跑後,求計張良,探訪商山四皓的,是親二哥呂釋之。所謂知人善任,不過如此。反過來說,比如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劉邦要讓太子劉盈統兵平叛,這就是問不對計,強人所難了,後來也是在呂后極力勸阻之下,終於作罷。

最後還得說一下張良,這個結局就很無奈了。他本來功成名就,也已經急流勇退,卻又被拖入政治漩渦之中,作為呂氏盟友,這個標籤是很難摘得掉了。

舉個例子來說,張良晚年修習仙術,在家辟穀,呂后出面勸他吃飯,原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人活這一輩子,就像是白駒過隙,你又何必自尋煩惱,要到(不吃飯)那種地步啊!”仔細體味一下,這哪裡是那個擒彭越、殺韓信、做人彘的女魔頭講的話,簡直就是一個鄰家老太婆,和老朋友在推心置腹拉家常。面對這般情誼,以張良的性情想要脫身,做得來嗎?

"

01 一場勾心鬥角的葬禮

從前有位老太太,中年喪夫,年過半百又死了兒子,要是正常人該怎麼辦?恐怕悲痛欲絕,跳樓的心都有了。但這位老太呂雉卻偏偏不。公元前188年,漢惠帝駕崩,呂太后在靈前只是乾嚎,居然不見掉眼淚。

旁邊一個叫做張闢強的小辦事員看在眼裡,就給丞相陳平說,當今太后就這麼一個兒子,兒子沒了,她卻乾哭無淚,絲毫看不出傷心來,你覺得這是咋回事?陳平就問為什麼。張闢強道,皇帝的兒子們都還沒成年,不頂事啊,太后現在最怕的,是鎮不住你們這班功勳老臣。不過,她孃家還有三個成年的侄子,你現在應當拜請太后,讓他們三人統領禁宮衛隊南北二軍,朝中要職也給呂家人來執掌。這樣,老太太既能安心,你們這些老臣也能免於禍患。

這就奇怪了,一個小辦事員,史載,當年只有15歲,以今天的標準來算,週歲只有14,嘴上長沒長毛還不一定呢,就可以對當朝丞相耳提面命?更奇怪的是,陳丞相居然洗耳恭聽,而且不但聽進去了,還全盤照辦了。

其實,這說怪也不怪。因為這位張闢強決非吃瓜群眾,乃是開國大謀士張良之子,而張良早在漢惠帝登基前,就被呂后拉過去做了盟友。那麼張闢強的言辭,究竟代表誰的意思,昭然若揭。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中國人是很熟悉此這一類套路的。

比如南宋初年,主持宋金議和,壓制韓世忠,冤殺岳飛,這明明是秦檜乾的,為此還招了千古罵名,但背後是誰的意思呢?民國元年,革命黨催袁世凱赴南京就職,但北洋軍在北方頻頻兵變,致使袁大總統“無奈之下”,只好繼續坐鎮北京,這又是誰的意思呢?

左丞相陳平此人,素以機變多智著稱,自然一點就透——

眼前這一幕,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當年劉邦死的時候,漢惠帝也才是文弱少年,出於同樣的顧慮,呂后祕不發喪,籌備著要把一干老臣趕盡殺絕。關鍵時刻,幸虧“有個人”把消息透漏給了大臣酈商,在酈商的勸解下,呂后這才“收起殺心”公開發喪。老臣們口耳相傳,也算是被側面警告了一下,擁立著漢惠帝平穩接班。

這次的情形也差不多,在丞相陳平的提請下,呂氏接管了兵權和政權,太后滿意了,後面再哭喪的時候也就安心地落了淚。

然而問題就又來了,上一次,是“有個人”通風報信(具體是誰,《史記》中也未言明),這一次,是張闢強面授機宜,擺明是張家人幫了呂家人,那麼,張良當年是怎麼跟呂后走到一起來的呢?

02 求聰明人幫忙辦事,攏共分幾步?

張良和呂后,一個跟劉邦東征西討,一個在後方宮闈之中,原本沒有交集。尤其是“革命成功”之後,張良推掉了豐厚的封地,以體弱多病為由,在長安家中閉門靜修,成年累月足不出戶。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呂后居然找上門來求助了。

《韓非子》有云:“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婦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婦人事好色之丈夫,則身見疏賤”,如此愛屋及烏,就會導致“其母好者其子抱,其母惡者其子釋”。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惠帝劉盈畫像

劉邦晚年,呂后也人到中年,自然落得個“身見疏賤”、“其母惡”的境況,兒子劉盈生性懦弱,也不討老爹喜歡,這母子倆就一直不受皇帝待見。不過劉盈畢竟是皇帝唯一的嫡子,仍然被立為了太子。此時劉邦正專寵戚姬,一心要立戚姬的兒子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危機時刻,呂后是如何求動留侯張良的?她派出自己的二哥去找張良,《史記》中說是“劫留侯”、“強要曰”……從字面上看,張良明哲保身,並不情願蹚這趟渾水,呂二哥只好用強。但具體是怎麼“劫”、如何“強要”的,史書裡也沒明說。不過,要把這種聰明人拖下水,往往得用笨辦法,《三國演義》裡倒是有個參考答案

荊州牧劉表晚年寵信蔡夫人,也是個“其母好者其子抱”的境況,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自感不能為蔡夫人所容,接班無望,性命堪憂,便找諸葛亮求助。諸葛亮自然也是再三推脫。劉琦於是假說有一本古書,要請諸葛亮看,二人登上小樓裡的密室,下面人就把樓梯給撤了。眼見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實際上就是被“劫持”了,諸葛亮只好給他支了招,外出鎮守江夏,以為自保。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三十六計之上屋抽梯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想當年,呂雉兄妹估計也是用這種耍無賴的手段,請張良給出了“留侯策”。那就是,以太子的名義,用最謙恭的言辭、最貴重的禮物,迎請“商山四皓”作為幕僚。至於迎請的過程,可參考呂后逼張良,劉琦誆諸葛亮,可想而知,這四位老大爺也一定無法拒絕,只能出山

後來,劉邦在“偶然”之間,看到太子身邊隨從的四皓,大吃一驚,自己尋訪了他們這麼多年,這些人一直避而不見,不料竟投靠到兒子劉盈身邊!四個耋耄之年的老頭自然沒啥可怕,但如果連這種人都被太子網羅來了,其羽翼之豐可想而知,那當真是動不得了。自此,劉邦就斷了換太子的念想,張良的計策奏效了。

然而如此一來,明眼人皆知張良是呂后的盟友,想要做隱士的留侯怕是騎虎難下了。而對於呂后來說,當初倆人還沒什麼交情,自己要求人幫忙時,為什麼求到了張良那裡呢?

03 強關係·弱關係,求人辦事選哪系

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網絡,包括強關係連接和弱關係連接。前者是一種密切穩定的社會關係,像近親屬、同學、同事等等,彼此的圈子往往重合度很高;後者是一種廣泛散漫的社會關係,像各種微信群、粉絲團、車友會等等,圈子往往很少有交集。

呂后的強關係連接,一個是孃家的呂氏宗親,另一個就是“沛縣創業同鄉會”,像蕭何、盧綰、樊噲、曹參、夏侯嬰……這些一起從龍創業的功臣集團。張良中途才投靠了劉邦,屬於“半路夫妻”,與呂后自然是弱關係連接。

求人辦事,哪種關係更給力?常人往往選擇強關係網絡。然而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卻經研究證實,事實未必如此。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強關係網絡示意圖

強關係網絡因為圈子重合,資源也就近似,我辦不了的事,你也未必能成。還有種可能,比如劉備在教育系統工作,張飛為女兒上學的事來求大哥,殊不知,關羽也因為兒子的事來找過。圈子同質化,好兄弟反而成了競爭關係。兩個都幫,劉備能力不足,只幫一個,又得罪另一個,因此作為劉備的最佳選擇,只能是兩不相幫。反過來說,假如張飛去找打獵圈裡的嚴顏,關羽去求健身群裡的華雄,圈子不同,資源反而互補,而且避開了利益衝突,興許意想不到就能幫上忙。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弱關係網絡示意圖

“沛縣創業同鄉會”是當時天下勢力最強大的關係網絡,呂后一定會從中結盟拉人,但劉邦和戚夫人也不傻,應該也會出手,難保沒有劉關張這樣的三角套。而且,劉邦外出征戰都是攜戚姬前往,沒準拉關係還更方便些。

想得再遠一點,創業集團內部也是魚龍混雜,當年都是出身草莽,一起稱兄道弟的人,老頭子在世勉強鎮得住,老頭子要是沒了,那些大佬們能甘心輔佐少主嗎?到那時,這圈兒裡恐怕是敵是友都分不清楚。

呂后轉向弱關係網絡,求助張良、叔孫通這樣的文人外來戶,按照後世格蘭諾維特的理論來看,反而是明智的選擇。旁觀者清,張良作為局外人,也確實把準了脈,幫對了忙。況且,在中國歷史上,知識分子永遠都做不了大拇指,只能做另外的四指,配合來抓握,作為拇指,自然也沒有被取代的顧慮

04 呂太后之成功與張留侯之無奈

從呂后的角度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無非就是兩條:找對人,問對計

呂后的每一步選人,都很精當,找外援時藉助弱關係網絡,嫁接了張良這個圈外資源;問計時用強關係網絡,派自家二哥霸王硬上弓,求得“留侯策”;後來以張闢強做傳聲筒,說給左丞相陳平聽,就更顯高明。

秦漢時,右丞相才是主相,是政府的一把手,左丞相只是副相。然而,當時的右丞相是王陵,劉邦評價他是年輕又憨直。後來呂后當權,想要封呂氏為王,曾當面詢問王陵的意見,就被他硬生生頂了回去,假如當時葬禮上選擇向王陵吹風,索要職權,那就是沒找對人了,一定是無效的。當然,太后也沒有忍太久,一切安排停當之後,王陵就被高高掛起,由陳平升任了右丞相。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問計也是如此。像張良、諸葛亮、劉伯溫……這類人就是在後臺搖鵝毛扇的,不可以衝鋒陷陣。事實上,呂后也只是向張良求問計策,真正出面力保太子,幾次三番嚴詞進諫的,是叔孫通;忙前跑後,求計張良,探訪商山四皓的,是親二哥呂釋之。所謂知人善任,不過如此。反過來說,比如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劉邦要讓太子劉盈統兵平叛,這就是問不對計,強人所難了,後來也是在呂后極力勸阻之下,終於作罷。

最後還得說一下張良,這個結局就很無奈了。他本來功成名就,也已經急流勇退,卻又被拖入政治漩渦之中,作為呂氏盟友,這個標籤是很難摘得掉了。

舉個例子來說,張良晚年修習仙術,在家辟穀,呂后出面勸他吃飯,原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人活這一輩子,就像是白駒過隙,你又何必自尋煩惱,要到(不吃飯)那種地步啊!”仔細體味一下,這哪裡是那個擒彭越、殺韓信、做人彘的女魔頭講的話,簡直就是一個鄰家老太婆,和老朋友在推心置腹拉家常。面對這般情誼,以張良的性情想要脫身,做得來嗎?

危機時刻,呂后為何選擇與張良結盟?看求人辦事的正確打開方式

漢文帝畫像

呂后死後,以陳平周勃為代表的功臣集團剷除了呂氏集團,擁立漢文帝上臺,五年後,襲封留侯的張良之子張不疑,因大不敬之罪,被文帝削去了爵位。這就很耐人尋味了。張良為人小心低調,後期一直閉門靜修,其家風可想而知。但其去世僅僅十一年,兒子被削爵,罪名居然是大不敬?!這是否因為呂氏的牽連?那就只能借秦檜的話說了——莫須有。

一個確實的道理就是,兩強相爭,旁人要想超然物外是不可能的。但張良的悲劇在於,作為韓國貴族出身的他,畢竟還有些風骨和底線在,做不來那些左右逢源、暗通款曲之事。比如像叔孫通那樣,接連服侍了秦二世、項梁、楚懷王、劉邦、劉盈……“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簡直是萬金油一樣的存在。相反,張良倒有些像後世的某些知識分子,抹不開面皮,於是就只能被綁定在呂氏這艘船上,隨波逐流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