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遠遠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彷彿有著建築的痕跡,能看得清是土夯的牆,荒灘上沒有一個人,無形中,它成了我們的路標。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被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山包的頂部是平的,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周圍曾經是有過牆的,但如今多處已經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將附近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約在小山包西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學校的舊址,彷彿是兩處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處已經模糊不清了,另一處還能看到當年窯洞的模樣,其中的一口保存還很完好,個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頭才能進入。兩處舊址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想必當年學校的師生們就居住在這裡吧。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遠遠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彷彿有著建築的痕跡,能看得清是土夯的牆,荒灘上沒有一個人,無形中,它成了我們的路標。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被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山包的頂部是平的,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周圍曾經是有過牆的,但如今多處已經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將附近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約在小山包西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學校的舊址,彷彿是兩處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處已經模糊不清了,另一處還能看到當年窯洞的模樣,其中的一口保存還很完好,個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頭才能進入。兩處舊址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想必當年學校的師生們就居住在這裡吧。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如今的荒灘,沒有一家住戶,只有萋萋荒草。在舊址再向西不遠處,有一條河道,但如今已經乾涸了。然而,上世紀四十年代,它應該不是這樣,學校裡的師生們應該在河道里取水,河流見證了他們的歡笑和奮鬥,而如今這一切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在荒灘上的呼吸也只有自己和天地間的空氣能聽見。兩處舊址在西北應該叫“地窩子”,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錢蓋房子,也便只能因地制宜。

路易·艾黎辦學,提出了“半工半讀”的教育理念,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勞動者。他創立的“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的職業技術教育思想是西方實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融合的具體實踐,最早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開拓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遠遠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彷彿有著建築的痕跡,能看得清是土夯的牆,荒灘上沒有一個人,無形中,它成了我們的路標。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被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山包的頂部是平的,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周圍曾經是有過牆的,但如今多處已經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將附近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約在小山包西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學校的舊址,彷彿是兩處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處已經模糊不清了,另一處還能看到當年窯洞的模樣,其中的一口保存還很完好,個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頭才能進入。兩處舊址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想必當年學校的師生們就居住在這裡吧。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如今的荒灘,沒有一家住戶,只有萋萋荒草。在舊址再向西不遠處,有一條河道,但如今已經乾涸了。然而,上世紀四十年代,它應該不是這樣,學校裡的師生們應該在河道里取水,河流見證了他們的歡笑和奮鬥,而如今這一切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在荒灘上的呼吸也只有自己和天地間的空氣能聽見。兩處舊址在西北應該叫“地窩子”,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錢蓋房子,也便只能因地制宜。

路易·艾黎辦學,提出了“半工半讀”的教育理念,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勞動者。他創立的“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的職業技術教育思想是西方實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融合的具體實踐,最早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開拓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培黎學校培養出的大批實用性技術和管理人才,成為當時絲綢之路工業發展特別是石油等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和中堅力量,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在艾黎職業技術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張掖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地方工業體系,開始脫離封建經濟的禁錮,步入近代化的行列。他的這種職業技術教育思想在現實實踐中不斷與時俱進,一直影響著當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路易·艾黎也是四壩文化的發現者。1948年春天,他帶領培黎學校的師生在四壩灘上開墾荒地時發現了加沙紅陶罐。其後的1953年,面對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和灰層,考古專家們讚歎不已,認為這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發現,於是命名為“四壩文化”。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遠遠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彷彿有著建築的痕跡,能看得清是土夯的牆,荒灘上沒有一個人,無形中,它成了我們的路標。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被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山包的頂部是平的,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周圍曾經是有過牆的,但如今多處已經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將附近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約在小山包西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學校的舊址,彷彿是兩處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處已經模糊不清了,另一處還能看到當年窯洞的模樣,其中的一口保存還很完好,個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頭才能進入。兩處舊址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想必當年學校的師生們就居住在這裡吧。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如今的荒灘,沒有一家住戶,只有萋萋荒草。在舊址再向西不遠處,有一條河道,但如今已經乾涸了。然而,上世紀四十年代,它應該不是這樣,學校裡的師生們應該在河道里取水,河流見證了他們的歡笑和奮鬥,而如今這一切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在荒灘上的呼吸也只有自己和天地間的空氣能聽見。兩處舊址在西北應該叫“地窩子”,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錢蓋房子,也便只能因地制宜。

路易·艾黎辦學,提出了“半工半讀”的教育理念,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勞動者。他創立的“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的職業技術教育思想是西方實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融合的具體實踐,最早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開拓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培黎學校培養出的大批實用性技術和管理人才,成為當時絲綢之路工業發展特別是石油等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和中堅力量,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在艾黎職業技術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張掖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地方工業體系,開始脫離封建經濟的禁錮,步入近代化的行列。他的這種職業技術教育思想在現實實踐中不斷與時俱進,一直影響著當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路易·艾黎也是四壩文化的發現者。1948年春天,他帶領培黎學校的師生在四壩灘上開墾荒地時發現了加沙紅陶罐。其後的1953年,面對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和灰層,考古專家們讚歎不已,認為這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發現,於是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山丹工作的十年間,同時考察研究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四壩文化”將絲綢之路的人類文明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這種文化類型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距今3900年-3400年,為研究絲綢之路當時的人類繁衍和生產生活狀況提供了鮮活的史料和佐證。

成果就在這兩處“地窩子”誕生,就與那些口快被湮沒的空洞相伴。歷史給了我們這樣一段資料:

1943年8月,艾黎和前往玉門油礦講學的朋友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瑟夫·李約瑟博士一起路過甘肅山丹時,考察選定了山丹作為遷移的新校址。1943年初秋,艾黎在蘭州公路局僱傭一輛“老羊毛車”(拉運羊毛的老式卡車),裝了四大缸鹹菜及棉花、火柴、煤油等物品。喬治·艾溫爾·何克帶著寶雞近60名學生,長途跋涉,徒步行走700餘公里到達蘭州。他們迎著陣陣秋寒,艱難地開始向河西進發,到達山丹。1944年初春,山丹培黎工藝學校的第一棟教室落成。在四壁還帶有潮溼土味的教室裡,一位東北籍的教師給同學們開始講第一課: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遠遠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彷彿有著建築的痕跡,能看得清是土夯的牆,荒灘上沒有一個人,無形中,它成了我們的路標。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被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山包的頂部是平的,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周圍曾經是有過牆的,但如今多處已經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將附近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約在小山包西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學校的舊址,彷彿是兩處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處已經模糊不清了,另一處還能看到當年窯洞的模樣,其中的一口保存還很完好,個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頭才能進入。兩處舊址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想必當年學校的師生們就居住在這裡吧。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如今的荒灘,沒有一家住戶,只有萋萋荒草。在舊址再向西不遠處,有一條河道,但如今已經乾涸了。然而,上世紀四十年代,它應該不是這樣,學校裡的師生們應該在河道里取水,河流見證了他們的歡笑和奮鬥,而如今這一切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在荒灘上的呼吸也只有自己和天地間的空氣能聽見。兩處舊址在西北應該叫“地窩子”,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錢蓋房子,也便只能因地制宜。

路易·艾黎辦學,提出了“半工半讀”的教育理念,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勞動者。他創立的“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的職業技術教育思想是西方實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融合的具體實踐,最早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開拓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培黎學校培養出的大批實用性技術和管理人才,成為當時絲綢之路工業發展特別是石油等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和中堅力量,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在艾黎職業技術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張掖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地方工業體系,開始脫離封建經濟的禁錮,步入近代化的行列。他的這種職業技術教育思想在現實實踐中不斷與時俱進,一直影響著當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路易·艾黎也是四壩文化的發現者。1948年春天,他帶領培黎學校的師生在四壩灘上開墾荒地時發現了加沙紅陶罐。其後的1953年,面對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和灰層,考古專家們讚歎不已,認為這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發現,於是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山丹工作的十年間,同時考察研究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四壩文化”將絲綢之路的人類文明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這種文化類型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距今3900年-3400年,為研究絲綢之路當時的人類繁衍和生產生活狀況提供了鮮活的史料和佐證。

成果就在這兩處“地窩子”誕生,就與那些口快被湮沒的空洞相伴。歷史給了我們這樣一段資料:

1943年8月,艾黎和前往玉門油礦講學的朋友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瑟夫·李約瑟博士一起路過甘肅山丹時,考察選定了山丹作為遷移的新校址。1943年初秋,艾黎在蘭州公路局僱傭一輛“老羊毛車”(拉運羊毛的老式卡車),裝了四大缸鹹菜及棉花、火柴、煤油等物品。喬治·艾溫爾·何克帶著寶雞近60名學生,長途跋涉,徒步行走700餘公里到達蘭州。他們迎著陣陣秋寒,艱難地開始向河西進發,到達山丹。1944年初春,山丹培黎工藝學校的第一棟教室落成。在四壁還帶有潮溼土味的教室裡,一位東北籍的教師給同學們開始講第一課: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泥土的味道,當年的已經與現在的不一樣了,當年的是現實,現在的是歷史,當年的分明是甜蜜的,現在的分明是苦澀的,但不管是當年的還是現在的都是讓人感動的、讓人向上並且奮鬥的。

喬治·艾溫爾·何克是學校的第九任校長,來到這座荒灘的當年,何克創作了校歌,同時制定完善了一套中等專業的教學大綱,學生專業也增設了化學、冶煉、畜牧、測繪等十幾個專業,使學校得到迅速發展。 但到了 1945年7月17日,何克和同學們在操場上一起踢足球時,碰破了右腳小趾頭,最後傷口感染,病情惡化,於7月22日去世,時年30歲……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遠遠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彷彿有著建築的痕跡,能看得清是土夯的牆,荒灘上沒有一個人,無形中,它成了我們的路標。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被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山包的頂部是平的,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周圍曾經是有過牆的,但如今多處已經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將附近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約在小山包西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學校的舊址,彷彿是兩處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處已經模糊不清了,另一處還能看到當年窯洞的模樣,其中的一口保存還很完好,個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頭才能進入。兩處舊址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想必當年學校的師生們就居住在這裡吧。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如今的荒灘,沒有一家住戶,只有萋萋荒草。在舊址再向西不遠處,有一條河道,但如今已經乾涸了。然而,上世紀四十年代,它應該不是這樣,學校裡的師生們應該在河道里取水,河流見證了他們的歡笑和奮鬥,而如今這一切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在荒灘上的呼吸也只有自己和天地間的空氣能聽見。兩處舊址在西北應該叫“地窩子”,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錢蓋房子,也便只能因地制宜。

路易·艾黎辦學,提出了“半工半讀”的教育理念,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勞動者。他創立的“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的職業技術教育思想是西方實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融合的具體實踐,最早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開拓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培黎學校培養出的大批實用性技術和管理人才,成為當時絲綢之路工業發展特別是石油等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和中堅力量,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在艾黎職業技術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張掖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地方工業體系,開始脫離封建經濟的禁錮,步入近代化的行列。他的這種職業技術教育思想在現實實踐中不斷與時俱進,一直影響著當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路易·艾黎也是四壩文化的發現者。1948年春天,他帶領培黎學校的師生在四壩灘上開墾荒地時發現了加沙紅陶罐。其後的1953年,面對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和灰層,考古專家們讚歎不已,認為這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發現,於是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山丹工作的十年間,同時考察研究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四壩文化”將絲綢之路的人類文明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這種文化類型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距今3900年-3400年,為研究絲綢之路當時的人類繁衍和生產生活狀況提供了鮮活的史料和佐證。

成果就在這兩處“地窩子”誕生,就與那些口快被湮沒的空洞相伴。歷史給了我們這樣一段資料:

1943年8月,艾黎和前往玉門油礦講學的朋友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瑟夫·李約瑟博士一起路過甘肅山丹時,考察選定了山丹作為遷移的新校址。1943年初秋,艾黎在蘭州公路局僱傭一輛“老羊毛車”(拉運羊毛的老式卡車),裝了四大缸鹹菜及棉花、火柴、煤油等物品。喬治·艾溫爾·何克帶著寶雞近60名學生,長途跋涉,徒步行走700餘公里到達蘭州。他們迎著陣陣秋寒,艱難地開始向河西進發,到達山丹。1944年初春,山丹培黎工藝學校的第一棟教室落成。在四壁還帶有潮溼土味的教室裡,一位東北籍的教師給同學們開始講第一課: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泥土的味道,當年的已經與現在的不一樣了,當年的是現實,現在的是歷史,當年的分明是甜蜜的,現在的分明是苦澀的,但不管是當年的還是現在的都是讓人感動的、讓人向上並且奮鬥的。

喬治·艾溫爾·何克是學校的第九任校長,來到這座荒灘的當年,何克創作了校歌,同時制定完善了一套中等專業的教學大綱,學生專業也增設了化學、冶煉、畜牧、測繪等十幾個專業,使學校得到迅速發展。 但到了 1945年7月17日,何克和同學們在操場上一起踢足球時,碰破了右腳小趾頭,最後傷口感染,病情惡化,於7月22日去世,時年30歲……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天,我們在山丹縣城的一所小學內拜謁艾黎墓和參觀艾黎紀念館時,意外地拍到了何克踢足球的一張資料照片,背景像是我們在四壩灘見到的那個小山包上的平地。

失去了得力助手,艾黎在悲痛中獨自挑起了繼續辦校的重擔。 1945年8月15日,中國抗戰取得勝利,山丹培黎學校的師生們在狂歡中,盼到了自由的曙光。但當時的辦學條件依然十分困難,為此,艾黎寫信給遠在新西蘭的母親,希望以母愛之心把她的存款和養老金寄來,救救學校,救救中國窮苦的孩子。善良的母親滿足了兒子的願望……培黎學校在艱難中發展,到1948年達到頂峰,學生有400多人,他們畢業後,都按專業分配到全國各地。

"

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由新西蘭籍著名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創辦。1942年,培黎工藝學校在陝西雙石鋪成立,1944年遷至甘肅山丹,1953年遷至蘭州,1985年在路易·艾黎提議下恢復重建。2006年,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我們並沒有到過現在的山丹培黎學校,但卻無意中撞到了它數十年前的校址。這是一次沒有約定的相識。在山丹城南,在一片大荒灘,我們認定了那可能就是我們從資料上看到山丹四壩灘,本來,我們想要看一看這裡的四壩文化遺址,卻與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相遇了。

1948年,山丹培黎學校開挖水渠時偶然在這裡發現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黃河水庫考古隊開展考古調查。在此又採集到一批遺物。當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認為該遺址發現的兩批陶器獨具特色,以夾砂粗紅陶為主,多飾濃重的彩繪且凸起於器表,既不同於馬廠類型,也有別於沙井文化,應單獨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斯普林菲爾德鎮,新西蘭有名的教育家、作家。1927年4月21日前往中國,1940年,在陝西寶雞鳳縣創建培黎工藝學校。命名為培黎,意思是“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寶雞培黎工藝學校在寶雞鳳縣雙石鋪鎮柏家坪村西邊的山坡上,路易·艾黎利用原有的三間房子建了學校,自己也住在這裡。學校有十幾名學生,一名校長負責。但因為條件艱苦,1941年一年中相繼有八任校長棄職。

艾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集中精力培訓工農子弟。他認為,這不但能夠證明技術領導人是可以從工人階級和農民中培養出來的,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批習慣於集體勞動的技術熟練的人,可以派到任何地方參加建設。但到了1945年4月,由於某種原因,在朋友的建議下,艾黎不得不帶領部分學生和機器設備,遷往甘肅省山丹縣。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這樣就有了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1953年,學校遷至蘭州市安寧區,更名為蘭州培黎石油學校。2006年,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蘭州城市學院。今天,安寧區的培黎廣場就是為原培黎石油學校創始人路易·艾黎為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而修建的。廣場的周圍彙集了西北師範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學院、甘肅省委黨校、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蘭州城市學院等數十幾所大中專院校,廣場坐落在通往這些學校的中心位置。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在廣場偏東北的一角,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群雕塑像,那是路易·艾黎和甘肅的孩子們在一起的雕像,只見路易·艾黎和藹地坐著,身邊圍著幾個可愛的小學生,廣場北邊則是一面約100米長,數米高的浮雕牆,浮雕以時間順序記錄和反映了路易·艾黎在甘肅山丹創建和發展培黎學校的感人事蹟。

在一家國營農場附近,我們開始問路,一位戴眼鏡的老師模樣的人向我們指了指通向西邊的一條砂石路,告訴我們要尋找的遺址可能在那裡。此時,天已經快黑了,太陽已經掉進了西邊的山樑,更為湊巧的是,通往西邊的砂石路被挖斷了,我們只有下車步行。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遠遠地,有一座小山包,上面彷彿有著建築的痕跡,能看得清是土夯的牆,荒灘上沒有一個人,無形中,它成了我們的路標。走近了才知道那是山丹培黎學校農場場部舊址,被用鐵絲網圍了起來。山包的頂部是平的,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周圍曾經是有過牆的,但如今多處已經坍塌了。站在小山包上,就能將附近的一切盡收眼底。

大約在小山包西邊兩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又找到了一處學校的舊址,彷彿是兩處就地挖下去的“院子”,一處已經模糊不清了,另一處還能看到當年窯洞的模樣,其中的一口保存還很完好,個子大一些的人需要低頭才能進入。兩處舊址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想必當年學校的師生們就居住在這裡吧。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如今的荒灘,沒有一家住戶,只有萋萋荒草。在舊址再向西不遠處,有一條河道,但如今已經乾涸了。然而,上世紀四十年代,它應該不是這樣,學校裡的師生們應該在河道里取水,河流見證了他們的歡笑和奮鬥,而如今這一切都成為歷史了,我們在荒灘上的呼吸也只有自己和天地間的空氣能聽見。兩處舊址在西北應該叫“地窩子”,是因為當時的人們沒有錢蓋房子,也便只能因地制宜。

路易·艾黎辦學,提出了“半工半讀”的教育理念,培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勞動者。他創立的“手腦並用,創造分析”的職業技術教育思想是西方實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教育相融合的具體實踐,最早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開拓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培黎學校培養出的大批實用性技術和管理人才,成為當時絲綢之路工業發展特別是石油等各條戰線上的骨幹和中堅力量,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在艾黎職業技術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張掖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地方工業體系,開始脫離封建經濟的禁錮,步入近代化的行列。他的這種職業技術教育思想在現實實踐中不斷與時俱進,一直影響著當代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路易·艾黎也是四壩文化的發現者。1948年春天,他帶領培黎學校的師生在四壩灘上開墾荒地時發現了加沙紅陶罐。其後的1953年,面對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陶器碎片和灰層,考古專家們讚歎不已,認為這是一起了不起的考古發現,於是命名為“四壩文化”。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路易·艾黎山丹工作的十年間,同時考察研究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四壩文化”將絲綢之路的人類文明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轟動。這種文化類型內涵豐富,獨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銅文化,距今3900年-3400年,為研究絲綢之路當時的人類繁衍和生產生活狀況提供了鮮活的史料和佐證。

成果就在這兩處“地窩子”誕生,就與那些口快被湮沒的空洞相伴。歷史給了我們這樣一段資料:

1943年8月,艾黎和前往玉門油礦講學的朋友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瑟夫·李約瑟博士一起路過甘肅山丹時,考察選定了山丹作為遷移的新校址。1943年初秋,艾黎在蘭州公路局僱傭一輛“老羊毛車”(拉運羊毛的老式卡車),裝了四大缸鹹菜及棉花、火柴、煤油等物品。喬治·艾溫爾·何克帶著寶雞近60名學生,長途跋涉,徒步行走700餘公里到達蘭州。他們迎著陣陣秋寒,艱難地開始向河西進發,到達山丹。1944年初春,山丹培黎工藝學校的第一棟教室落成。在四壁還帶有潮溼土味的教室裡,一位東北籍的教師給同學們開始講第一課:達爾文的“物種起源”!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泥土的味道,當年的已經與現在的不一樣了,當年的是現實,現在的是歷史,當年的分明是甜蜜的,現在的分明是苦澀的,但不管是當年的還是現在的都是讓人感動的、讓人向上並且奮鬥的。

喬治·艾溫爾·何克是學校的第九任校長,來到這座荒灘的當年,何克創作了校歌,同時制定完善了一套中等專業的教學大綱,學生專業也增設了化學、冶煉、畜牧、測繪等十幾個專業,使學校得到迅速發展。 但到了 1945年7月17日,何克和同學們在操場上一起踢足球時,碰破了右腳小趾頭,最後傷口感染,病情惡化,於7月22日去世,時年30歲……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天,我們在山丹縣城的一所小學內拜謁艾黎墓和參觀艾黎紀念館時,意外地拍到了何克踢足球的一張資料照片,背景像是我們在四壩灘見到的那個小山包上的平地。

失去了得力助手,艾黎在悲痛中獨自挑起了繼續辦校的重擔。 1945年8月15日,中國抗戰取得勝利,山丹培黎學校的師生們在狂歡中,盼到了自由的曙光。但當時的辦學條件依然十分困難,為此,艾黎寫信給遠在新西蘭的母親,希望以母愛之心把她的存款和養老金寄來,救救學校,救救中國窮苦的孩子。善良的母親滿足了兒子的願望……培黎學校在艱難中發展,到1948年達到頂峰,學生有400多人,他們畢業後,都按專業分配到全國各地。

培黎學校:一些人不十分了解的學校,曾“為中國的黎明培養人才”

艾黎紀念館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艾黎在美國有一位女朋友,在辦學經費十分緊張的條件下,這位女士從美國給艾黎籌措資金,幫助艾黎渡過難關……因為種種原因,艾黎終身未娶,但對培黎學校的貧窮子弟和戰爭遺孤卻付出了難以想象的愛護和心血。何克臨終前,將他撫養的4個孤兒託付給了艾黎。艾黎還撫養了另外兩名孤兒,他們是解放後分別在石油部工作的黎雪和在蘭州培黎石油技工學校任校長的段士謀……聽著這些,我們分明看到有一位老人從黎明中走來,他的很多學生跟在他的身後,亦從黎明中走來。

需要說明的是,拜謁艾黎墓和參觀艾黎紀念館的那天上午,山丹下著小雨,但我們的心裡很敞亮、很溫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