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懶漢莊”更名記

盧氏縣 河南 第一書記 伏牛山 獼猴桃 風水 河南經濟報 2019-07-04

河南經濟報記者 丁光展 見習記者 王盾 通訊員 高長軍 張海軍

地處伏牛山腹地的漂池村陽坡莊,是河南省盧氏縣朱陽關鎮的一個自然村,這個地處朱陽關、五里川、瓦窯溝三個鄉鎮交界處的小村子,10多年來卻被稱為“懶漢莊”,就連本村人也是這樣叫法,而原名陽坡莊卻逐漸不為人知。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陽坡莊離五里川、瓦窯溝兩個鄉鎮政府較近,但卻隸屬朱陽關鎮管轄,處於三個鄉鎮邊界大山深處的小山村,像是被人遺忘、處於“三不管”的境地。近年來,朱陽關的中藥材、瓦窯溝的食用菌、五里川鎮的運輸、餐飲等第三產業異軍突起、發展迅猛,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發生了大的變化。可陽坡莊逐漸落伍、日益蕭條,原先40多戶、170口人的村子要麼舉家外出打工,要麼搬到別處居住,留下的住戶日子越過越窮。因為沒有主導產業,群眾無所事事,農村土話說是“越來越懶”,就連陽坡莊人自己也承認這一點。還有人甚至懷疑是“風水”出了問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懶漢莊”就這樣被人叫開了,以至於陽坡莊人也不得不自稱為懶漢莊。到2015年底,懶漢莊留下來的9戶、32口人全成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朱陽關鎮政府把懶漢莊的脫貧工作當做“硬骨頭”,2016年春季派出了強有力的幫扶工作隊,還協調盧氏縣農商行為每個貧困戶辦理了5萬元金融扶貧貸款,確立了“長抓林果短抓藥,當年種菇收入多”的發展思路,發揮山大林多、地域廣袤的自然優勢,大力發展食用菌、核桃、連翹、獼猴桃等扶貧產業,9戶人家每戶都有三項以上產業項目,鎮政府還在村裡成立了合作社,組織農戶苦幹實幹、發展生產。

2016年,懶漢莊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村裡兩戶殘疾人張玉樂、盧玉俊分別種了1.2萬袋香菇,還都把門前自家的各5畝責任田栽上了新品種黃心獼猴桃,當年純收入都超過了4萬元,其他7戶收入一家比一家高。

僅僅三年時間,懶漢莊從落後中奮起,成功實現“逆襲”,家家脫了貧,四、五戶還邁上了致富道路。有人說,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其實是黨的扶貧政策猶如春風喚醒了這篇沉睡的大地。背靠青山、南鄰淇河、國道穿村而過的懶漢莊又成了“風水寶地”。朱陽關鎮漂池村等臨近村65戶易地扶貧搬遷戶紛紛搬到這裡,建起了6棟5層居民樓,還修建了文化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人員增多,產業興旺,白天到處呈現一派發展生產的熱潮,夜晚華燈初上,人們健身娛樂,載歌載舞,生機勃勃,喜氣洋洋,過上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幸福。

“陽坡莊人以前住土房,生活窮得叮噹響,被人叫成懶漢莊,現在住樓房,精神面貌變了樣,邁開大步奔小康!這個村名字得改。”漂池村黨支部書記巢建波說。派駐該村的第一書記、朱陽關鎮黨政辦副主任王睿說,“以前,群眾提起懶漢莊村名也感到羞愧,現在連走路都昂首挺胸、揚眉吐氣,大家紛紛要求更改村名。一些村民又是查字典,又是請教親戚朋友中的文化人,最後大家都同意叫漂池村多彩自然村。”

漂池村多彩自然村村名很快得到上級批准,2019年6月28日懶漢莊正式更名為漂池村多彩自然村,村高興得很,把早已準備好的一塊村名大牌子高高地掛了起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