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產豪門又現爭產風波 家族財富傳承之殤

羅嘉瑞 羅康瑞 韓國 霍英東 中國經濟網 2017-06-04

■中房報記者 曾冬梅 廣州報道

雖然香港只是個彈丸之地,但財富的高度集中令這個城市不斷上演著比戲劇更為精彩的豪門恩怨。5月24日,瑞安房地產主席羅康瑞在該公司股東會後首次對其家族爭產風波公開表態,他對母親上訴法院要求撤換家族設立的匯豐信託一事表示遺憾,指出可能有兄弟擺佈母親要求撤換信託人。據瞭解,羅康瑞有5個兄弟、3個姐妹,因為爭家產,已經分化為兩個陣營。

香港地產豪門又現爭產風波 家族財富傳承之殤

在這之前,霍英東家族、郭得勝家族(新鴻基地產)、陳廷驊家族(南豐集團)等香港地產豪門的繼承人都曾以財富分配不均為由對簿公堂。實際上,為了讓第一代財富能夠順利傳承下去,這些家族的掌門人煞費苦心做了種種安排,但爭產糾紛依然層出不窮。恆基兆業創始人李兆基很慶幸自己只生了兩個兒子,“全香港有錢人中,只要有3個仔(兒子)或以上的,肯定搞不定,兩個就好點。”

《中國家族信託行業發展報告(2016)》指出,經歷了30多年財富快速積累期後,中國“第一代”富豪已經進入了財富傳承、家業交替時期,當前中國正開啟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財富轉移運動。

“目前主要採用家族財富信託的方式,保證第一代財產的風險隔離,以及對子女進行有效的財務支持。”睿信致成董事總經理郝炬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有統計顯示,在香港的200多家上市家族公司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通過家族信託的方式控股,李嘉誠設立了至少4個信託基金,分別持有旗下公司的股份,並對每個信託基金指定了受益人。而內地的開發商如雅居樂、龍湖、SOHO中國等也均設立了家族信託。“人性貪婪,能多拿誰都不想少拿,雖然家族信託不能完全照顧到每個繼承人的需求,但至少就算兄弟鬩牆,財富仍然是在家族內流轉,而不會外流。”香港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認為。

有分析認為,鑑於中國企業家對財富傳承的巨大需求,展望2020年,中國本土家族信託規模可達6275.5億元。但財產容易轉移,家族文化、精神等隱性的財富卻很難得到傳承。

豪門恩怨

5月24日,瑞安房地產股東會後,羅康瑞首次談及自己家族的爭產糾紛。他透露,已經一個多月見不到也聯絡不上母親。在10天前,其母羅杜莉君對外公佈了一封家書,暗示三子羅嘉瑞“不孝”,違背了父母的共同意願。

據瞭解,羅鷹石創辦了以地產、酒店、建材為核心業務的鷹君集團,外界估計該家族財富超過200億港元。羅鷹石夫婦育有六男三女,六子分別為:羅孔瑞、羅鷹瑞、羅嘉瑞、羅康瑞、羅旭瑞、羅啟瑞。1984年,羅鷹石及妻子羅杜莉君委託匯豐國際成立家族信託,三子羅嘉瑞獲得的份額最大。2016年底,羅杜莉君突然上訴香港高等法院,控告匯豐國際信託,要求法庭向匯豐頒禁制令及撤掉其信託人職務,下令匯豐信託交代賬目及賠償損失。而羅氏家族其餘成員則始終對於母親的上訴持有不同意見。羅嘉瑞多次聲明,母親要求撤換家族基金信託人匯豐,是受人影響,以及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自由。

羅康瑞顯然是站在羅嘉瑞一邊的,他認為,匯豐信託於20世紀80年代成立,為全權託管,以信託不聽指令而要求取回財產在法律上是不可能的。母親無論對法律及公司管理均屬外行人,相信可能有兄弟擺佈母親上訴要求撤換信託人。

香港人對豪門間的內鬥大戲已經司空見慣。香港第八大富豪、身家高達數百億港元的南豐集團主席陳廷驊在患上老年痴呆症後,家族矛盾一併爆發。其妻子楊福和2010年底上訴法院,控告二女兒陳慧慧,聲稱她在2003年至2005年間曾作出誤導、不當影響或違反合約及信託責任,包括向其父親作出虛假陳述,導致財產轉移及成立了信託。有消息顯示,陳廷驊的大女兒陳慧芳、二女兒陳慧慧都很有個性、為人強勢,因為家產問題早已有矛盾。2016年底,香港高院判楊福和勝訴,她可選擇要求陳慧慧賠償83億~87億港元,或者重新估算賬目。

霍英東為了避免子女爭產,早在1978年就訂立了遺囑,上面列明各房妻子及各房共13名子女都是遺產受益人,長房成員可得約200億元;二房、三房成員可得100億元,但遺產需按階段分發,以確保各後人生活。遺囑安排了3個長房兒子的不同發展方向,要求其去世後20年內子女不得分配家產,只能定期支取生活費,盡最大可能避免爭產問題。人算不如天算,2011年,霍英東的長房三子霍震宇,以霍家遺產執行人身份在香港高等法院起訴其二哥霍震寰,指控其侵吞家族財產,隨後長房的女兒霍麗娜也加入這場官司。事隔多年,隨著霍家鉅額財產的不斷被曝光,這場大戲越發精彩,截至目前仍未落幕。

1990年郭得勝去世,留下一手打造的新鴻基帝國。長子郭炳湘、次子郭炳江及三子郭炳聯勵精圖治,經過20年的經營,令新鴻基的市值衝破2000億港元。但好景不長,2008年,新鴻基正式發佈董事局變動公告,委任郭家三兄弟79歲的母親郭鄺肖卿為董事局主席,郭炳湘被罷免主席和行政總裁職務。此前,郭炳湘曾向法院申請禁制公司管理層變動令,但被駁回。2012年,郭炳江和郭炳聯因涉嫌向香港前政務司長許仕仁行賄而被廉政公署拘留。據瞭解,向廉署舉報郭氏兄弟的正是與其爭奪家產的親兄弟郭炳湘。2014年,新鴻基的兄弟鬩牆以和解告終,郭炳湘得以與兩名弟弟共同均分家族財產。

財富如何完成代際傳承

創業難,守業更難。對於很多企業家而言,跟創業比起來,如何讓子孫坐穩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顯然難度更高。早年的香港豪門信奉多子多福,希望通過眾多子孫後代的互相競爭,為家族優選出最有實力的繼承人,但這也為日後的財產安排留下隱患。正如李兆基所說,“全香港有錢人中,只要有三個仔(兒子)或以上的,肯定搞不定,兩個就好點。即使是多個女兒也不怕,她們很少管行政。”為了避免家族內鬥,即使只有兩個兒子,李兆基還是早早就給他們劃分好了版圖,一個管內地,一個負責香港。

根據《中國家族信託行業發展報告(2016)》,經歷了30多年的財富快速積累期後,中國“第一代”富豪已經進入了世代傳承、家業交替的歷史時期,從財富規模和財富人群的社會學特徵來看,當前中國正開啟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財富轉移運動。但中國第一代家族正面臨金融、產業、姻緣與血緣“三期疊加”的風險。家族與企業的股權、不動產等財富主要構成有待梳理,家族憲章與家族辦公室等家族治理頂層設計尚屬空白。由於缺乏制度設計和保障,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接觸的不少企業家只能人為地減少財產傳承的風險,比如要求家族的男性繼承人不能一起搭乘飛機,不能自己開車,出行一定要有保鏢陪同等。

而《中國80後&90後家族繼承人群像調查報告》則顯示,高達32%的家族繼承人明確表示無意繼承家族企業,家族企業的繼續發展面臨較大風險。在願意繼承家業的人群中,僅有38%表示父輩做過針對性的培養,但培養內容也較為單一,主要是出國接受教育和參與企業經營,缺乏系統的培養,導致家族繼承人能力上的不足。在內地的地產大佬中,“二代們”雖然也都接受過接班人的訓練,但能夠真正子承父業的目前還是鳳毛麟角,為數不少是利用父輩的資源經營自己喜好的產業,如王思聰等。

從歐美、亞洲等地的發展經驗來看,雖然並非全能,但家族信託被認為能解決財富代際傳承的大部分問題。家族信託起源於英國,通過法律結構的設立,把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進行分離,從而達到隔離債務、延稅節稅、離婚保護、身後傳承及多代保障的目的。有專家認為,家族信託將成為未來高淨值人群實現財富規劃和財富傳承的重要手段,雖然在國內剛剛起步,但發展空間巨大。據統計,中國境內目前已有21家信託機構和14家商業銀行開展了家族信託業務,規模約為441.8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本土家族信託規模可達6275.5億元。

郝炬也表示,相對於其他財產繼承手段,家族信託更能實現風險隔離,及對後代有效的財務支持,“在深圳,我們有不少客戶都採用了這種方式”。他認為,很多“90後”繼承人不會繼續走父輩道路,挑起家族重擔。大陸企業家的思想也較臺灣、韓國開放,能夠接受家族財產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允許繼承人走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個時候,家族信託就能很好的承託兩代人甚至幾代人對財富的管理需求了。

在香港的200多家上市家族公司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通過家族信託的方式控股。在內地的開發商如雅居樂、龍湖、soho中國等也均設立了家族信託,以實現家族財產的傳承與有效管理。

為了迎合企業主的需求,目前內地金融機構提供的家族信託產品,不少是以幫助他們“防兒媳、防女婿、防婚變,防分家、防敗家、防篡位”為訴求。這顯然只是基礎的要求,百年常青的基業,除了財富的不斷積累,需要傳承的還有家族的文化、情懷和精神。對中國的企業家而言,這才是最難一脈相承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