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三連”究竟榮立了哪些大功?

陸軍 英雄連 軍事歷史 機關槍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5-09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原俊敏、田來、鄧帥軍 責任編輯:喬夢

今年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駐張家口部隊時,專程來到陸軍某部,在該部“大功三連”榮譽室,習近平聽取了連隊歷史和全面建設的彙報後,語重心長地說,部隊就是要能打仗、打勝仗,履行好根本職能。

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轉發陸軍某部“大功三連”學系列講話、育“四有”新人、建“四鐵”連隊事蹟經驗,要求全軍和武警部隊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培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

那麼,“大功三連”在戰爭年代是個什麼樣的連隊?她的戰鬥功勳又有哪些?今日《解放軍報》發表文章,回溯了“大功三連”戰爭年代先後4次榮立大功,湧現出4個大功班排、18名大功功臣的歷史,以期今天的年輕官兵在前輩的頑強戰鬥精神中受到激勵和鼓舞,為部隊全面建設做貢獻。

“大功三連”究竟榮立了哪些大功?

戰士們歡呼戰鬥勝利。右上為大功功臣王進臣。資料照片

“大功三連”戰鬥功勳溯蹤

■原俊敏 田來 鄧帥軍

這是一支戰功卓著的英雄連隊,戰爭年代先後4次榮立大功,先後湧現出2個大功排、2個大功班和18名大功功臣,被譽為“大功三連”。

創建於1937年的“大功三連”,剛剛成立便轉隸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如今,連隊所在的這支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一師的英雄部隊,歷經數次整編,成為雄踞塞北的中部戰區陸軍某旅。

4月的塞北,迎著習習春風,筆者走進該旅,探尋在解放戰爭中4次榮立大功的英雄連隊功勳背後的傳奇故事。

暗夜奔襲淤泥坑

1946年7月,國民黨在美國的支持下,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公然撕下了和平的假面具。傅作義部在察北侵佔集寧、豐鎮一線以後,與大同閻錫山部會合,伺機東犯。為粉碎敵人東西夾擊張家口的戰役企圖,上級決定,組織主力部隊於懷來地區實施積極防禦,粉碎西犯之敵。

為遲滯敵軍從側翼迂迴懷來之攻勢,待機破敵,1946年10月10日,三連受領奔襲淤泥坑之敵的戰鬥任務。當天晚上,連隊在團的編成內,利用夜色掩護悄悄潛入淤泥坑村。剛剛接近村口,連隊官兵便與擔負警戒任務的敵人遭遇。團長黎光利用自己的南方口音高聲向敵人喊話,聽到喊話的敵人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三連趁機衝上去將哨兵消滅,並乘勢佔領左側高地,居高臨下向淤泥坑方向發起衝擊。

戰鬥過程中,三連協同一、二連連續佔領3個山頭。當衝到淤泥坑西側時,受到該村西側高地之敵的頑強抵抗,組織了多次衝擊均受阻,營長曹寶權也負了傷。為迅速攻佔淤泥坑,團政治處主任王棟到一營加強指揮。

王棟同志到達後,迅速瞭解情況,並命令三連向高地側翼迂迴,再向村內發起進攻。三連接受任務後,組成三個梯隊,由一排長劉振華帶一排為第一梯隊,指導員趙景賢帶二排為第二梯隊,連長徐廣志帶三排為第三梯隊,三個梯隊梯次出發,連續向敵人發起衝擊。

眼看戰鬥陷入膠著,王棟主任把全營的輕、重機槍集中起來,支援三連戰鬥。支援的機槍聲剛一響起,一排長劉振華便高喊“共產黨員跟我來”,縱身向前衝鋒。後方的戰友此時也立即投擲手榴彈掩護進攻。在猛烈火力的掩護下,官兵們終於衝上了高地,僅在衝鋒過程中,他們就消滅敵人16名,俘敵10名,繳獲重機槍1挺、輕機槍3挺、步槍14支,但連隊傷亡也不小,排長劉振華還負了傷。

此時,高地上還有兩個暗堡沒有打下,對部隊威脅很大。指導員趙景賢帶領第二梯隊及時趕到,見此情形,他大聲指揮:“支部委員、黨小組長在前,普通黨員跟緊了!”不一會,只聽到手榴彈一陣陣的爆炸聲、機槍聲、呼喊聲連成一片,兩個暗堡很快便被攻克。此時,連長也帶三排衝了上來加入戰鬥,全連迅速向縱深推進,全殲敵一個工兵營,搶救了70多名傷員。戰後連隊榮立了大功,一排長劉振華、指導員趙景賢也榮立個人大功。

“大功三連”究竟榮立了哪些大功?

連隊獲得的獎旗。資料照片

正定攻堅逞英豪

1946年10月,在解放戰爭初期的華北戰場上,國民黨軍隊佔領張家口後,得意忘形,繼續向晉察冀解放區腹地進攻。為了粉碎敵人的進攻,我軍在與敵軍周旋的同時,半年時間內打了三仗,分別是易滿戰役、保南戰役、正太戰役。1947年4月3日,舉行正太戰役的命令下達部隊。

為了全殲正定守敵,三連所在團於4月8日進到預定位置,接受了殲滅正定外圍趙莊守敵的任務。4月10日凌晨,連隊受領了對敵強攻任務。戰鬥開始後,敵人依託堅固工事頑強抵抗,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但連隊官兵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採用連續爆破的方式打開土圍,突入村內。敵人依託建在村內的大碉堡頑抗,連隊又採用集團裝藥的辦法炸燬了大碉堡。

戰鬥過程中,連隊的幹部骨幹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指導員趙景賢沉著指揮、適時鼓動,以身作則、衝殺在前,帶領全連共斃敵200餘名,俘虜敵人100餘名。排長申長勇機智靈活,勇猛頑強,面對敵10團一個連的堅守兵力和遠近交叉的堅固防禦工事,毫不畏懼,率領全排猛打猛衝,勇敢殺敵。全排共斃敵80餘名,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戰鬥即將結束時,申長勇不幸中彈犧牲。副排長劉日新主動擔負起全排指揮任務,帶領全排高呼著“為排長報仇”的口號,首先突破敵防禦線,打得敵人丟盔卸甲,狼狽逃竄。

在幹部骨幹的帶領下,全連官兵人人不甘落後,奮勇拼殺。經過3個多小時的激戰,趙莊之敵被全部殲滅,連隊也圓滿完成了戰鬥任務。

戰鬥結束後,為表彰連隊的先進事蹟,晉察冀軍區部隊第2縱隊第4旅分別給趙景賢、劉日新和申長勇各記大功一次,劉日新還被樹為全團“愛兵旗幟”“愛民模範”。第2縱隊授予三連“勇猛機智,群震頑敵”的榮譽稱號,連隊被旅授予“勇猛機智全戰頑敵的先鋒”錦旗,榮立大功。

三關口前撼天地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發佈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為了殲滅盤踞在大西北的胡宗南、馬步芳、馬洪奎匪軍,三連奉命由山西省介休縣張蘭鎮地區出發,在團的編成內隨兵團向大西北挺進。

在西去蘭州、北至寧夏兩條公路的交叉點處有一個咽喉要地——三關口。三關口位於六盤山東側,地勢極為險要,馬步芳騎兵37團和767團分別扼守關口的南山和太白山。三連所在師奉命強攻太白山,為後續大軍打開三關口,爾後向六盤山方向發起進攻。

8月1日5時,太白山總攻開始。三連在炮火支援下,和兄弟部隊一起向敵人發起猛烈衝擊,首先突破敵人陣地,迅速消滅前沿守敵。

二班戰士、共產黨員任秉恆雖個小力單,但他頑強機智地和3個敵人展開白刃格鬥,當兩個敵人端著刺刀向他夾擊刺來時,他迅速閃身使兩個敵人對刺,撲了空。沒等敵人調過頭來,任秉恆就勢一刀刺中了一個敵人右臂,敵人見勢不妙,扭頭就跑,任秉恆端起帶血的刺刀衝上前去,結果了他的性命,接著他又刺死了一個滿臉猙獰地撲來的敵人。

有了任秉恆這樣黨員骨幹的激勵帶動,連長路洲與大功功臣、指導員王進臣率部隊連續殲滅3個山頭地堡的敵人,攻佔了瓦亭以南的主峰,爾後堅守陣地,戰士們子彈打光了,手榴彈投完了,就用山上的石頭砸向敵人。

戰鬥中,三班長王善帶領全班8名戰士,不僅戰鬥英勇,而且注重與兄弟班排密切配合。陣地前,敵人的進攻一次次被打退。敵人眼看久攻不下,便調來支援火力,加緊攻勢。王善重新調整部署,組織全班再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陣地保住了,但王善不幸中彈犧牲。

就這樣,三連連續打退一個團的敵人15次衝擊,守住了陣地,為主力部隊殲敵掃清了障礙,打開了通路,爭取了時間。

由於三連在此次戰鬥表現突出,師授予三連“攻得進頂得住的鋼鐵連隊”錦旗,連隊榮立大功一次,二排和三排也同時榮立大功。

“大功三連”究竟榮立了哪些大功?

連隊獲得的獎旗。資料照片

古城嶺上壯軍威

1949年8月9日,三連隨團奉命沿西蘭公路以10天行程向蘭州進軍,途經荒涼的草地,水源奇缺的峻嶺,指戰員們頂風冒雨,風餐露宿爬越了海拔2500米的華家嶺高原,於8月20日勝利抵達了蘭州東南定遠鎮、喬家營、馬起營地區。還沒來得及休整,立即接受了攻打蘭州外圍馬家山的任務。

8月21日6時,攻打馬家山古城嶺的戰鬥開始。由於敵情判斷有誤且存有輕敵思想,剛開始我軍傷亡較大。22日,部隊奉命暫停攻擊進行整頓,克服輕敵麻痺思想,重新調整了作戰部署。

25日早7時,部隊在強大炮火支援下向馬家山古城嶺再次攻擊。在佔領敵人第3道外壕後,戰鬥陷入僵局。敵人與我軍反覆爭奪陣地,持續近5小時之久。激戰到午後,上級命令三連投入戰鬥。三連官兵就像鋼釘一樣釘在陣地上,連續擊退敵人14次反撲。

此時,連隊的後勤補給被切斷,全連僅一壺水,每個人每天僅有兩個土豆,但沒有一個人放棄,大家都堅持在一線戰鬥。戰鬥進行到最殘酷的時候,幾乎是彈盡糧絕,五班長鬍清月帶領全班用石頭砸向敵人,與敵人展開肉搏。全班猶如一道銅牆鐵壁,迫使敵人不得前進半步,為連隊全殲敵人創造了條件。

此次戰鬥,連隊傷亡慘重,但每一名戰士都是默默地拿起犧牲戰友的槍,再次發起衝鋒。戰鬥中,副班長張生祿在班長犧牲、部隊傷亡嚴重的情況下,毅然帶領全班英勇戰鬥,舞著一口大刀與敵人拼殺。在張生祿的帶領下,全班共打死打傷敵人數十名,繳獲武器20餘支。一班戰士陳根中頭部負傷,連長、指導員勸他撤出戰鬥,他卻哽咽地說:“只要還有一口氣,我就要為犧牲的戰友報仇。”

戰至晚9時,敵前沿陣地全部被我軍佔領,三連頑強守住了攻佔的陣地。這時西邊側後有3個手持大刀的敵人趁夜暗偷偷摸了上來,文化教員王瑞興、衛生員劉文福等人立即拿起武器與敵人展開搏鬥,當場擊斃1名,其他兩名狼狽逃竄。半夜,殘敵200餘名倉皇向黃河鐵橋方向潰逃。三連和兄弟連隊乘機佔領古城嶺主峰。

戰鬥持續到26日中午,馬步芳部主力基本被殲滅,蘭州宣告解放。戰後部隊在蘭州市東郊進行了戰鬥總結和休整,連隊第四次榮立大功,並被授予“三關口戰鬥打得猛,古城嶺上釘住釘”獎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