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柳永 春節家書 復仇 李煜 詩歌 詩文人生 2019-05-18

柳永在宋詞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說李煜是宋詞婉約派的開門人,那麼柳永就是將婉約風格推向了鼎盛。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在形式上,他把過去只有幾十字的短令發展成為能夠容納更多內容的長調慢詞;在內容上,他擺脫了官詞的束縛,大膽地描寫市井百姓的情調和情緒;在語言上,創造性地大量使用民間俚語,使詞通俗化、口語化。

正因為如此,他的詞不僅風格浪漫多情、委婉悽美,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當時廣為流傳,以至於“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篇廣為傳唱的蝶戀花。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譯文

我佇立高樓迎看細細春風,極目遠望,不盡的愁思,黯黯然瀰漫天際。夕陽斜照草色濛濛,誰能知我默默憑倚欄杆的心意?

本想任情放縱喝個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毫無興味。我漸漸消瘦衣帶寬鬆也不後悔,為了她我情願一身憔悴。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蝶戀花》又作《鳳棲梧》,是同一詞調的不同名稱。這一詞調經常用來表達“男女相思”的主題。

上闋情、景交融,寫作者登高望遠,觸景生情,春愁油然而生,由望遠而懷遠。

詩人久久地站立在高樓之上,春風輕輕吹拂著他的面頰,勾起了他對遠方情人的相思之情,於是在目力所及的天際,一股愁緒黯然升起並迅速蔓延開來。

讓愁緒生於天際,是為了讓這愁緒由遠而近、由小而大,這樣既使人感受到作者的相思是那樣的博大、那樣的久長,也給無形的相思賦予了一種如雲似霧的形象,使人們彷彿看到了愁緒的翻湧、思念的流動。

另外,魂牽夢繞的情人遠在他鄉,人們不由得會產生這樣的聯想——那生於天際的愁緒或許就是她“放飛”的!雖然天各一方,無法相見,但思念的愁緒將兩人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這樣的意境,這樣的表現手法,巧妙、渾厚而又浪漫天成。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草色煙光殘照裡”,既是作者眼前的實景,也是他內心愁苦的寫照。

草色青青、暮靄氤氳,黃昏的落日將一抹斜陽潑灑在蒼茫的大地上,使得目力所及是那樣的空曠寂寥。然而,更加寂寥的是內心,思念已經使他的內心如眼前的大地般荒蕪。一個“殘”字,道出了作者的無奈和淒涼。

是的,除了思念,他還能做什麼呢?他只能默默“無言”,獨倚高樓,極目遠方,遙寄相思。此時無聲勝有聲,這裡的“無言”,勝過萬語千言,包含萬千思緒,囊括萬千風情。

可是,有誰能理解這種無言憑闌念遠相思之意呢?遠方的情人,你能理解嗎?很少有人沒有嘗過相思之苦,然而苦到讓人無法“會”意、不能理解,當是苦到了極致。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下闋抒發情感,寫作者為了排解相思之苦借酒澆愁,而結果相思未解更覺無趣,於是索性任自己的思緒飛揚,發出為了思念中的情人甘願消瘦憔悴的感慨。

下闋,詩人似乎豁然開朗,想痛痛快快地大醉一場,“對酒當歌”,強作歡顏,藉此放縱身心,把苦澀的愁緒拋到九霄雲外。然而,思念是根植於心的,用酒來麻醉自己和強迫自己開心,簡直就是自欺欺人,到頭來不僅沒有排遣愁苦,反而使自己越發地感到無聊、無趣、無味。

不過作者並不是以此來說明“借酒澆愁愁更愁”這一盡人皆知的道理,而是進一步反襯自己對遠方的情人的感情是多麼的真摯和強烈,更重要的是,為下一句起到轉承的作用。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兩句是全詞之睛、通篇之警策。

既然“對酒當歌”也無法排遣心中的愁苦,那麼就索性任由自己的愁緒漫天飛舞,讓相思來得更猛烈些吧!相思是一種折磨,

但這種折磨苦中含蜜,為了心愛的人,哪怕被相思折磨得瘦骨嶙峋、憔悴老去也在所不惜!一個“終”字,使得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至死靡他的才子詞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千年來最美的相思愁!

這兩句把天下有情人彼此思念的真摯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蕩氣迴腸,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句。

是啊,這世間唯有相思最折磨人,讓人消瘦憔悴,也讓人內心甜蜜。也正因這剪不斷、理還亂的相思,我們的情感世界,才變得豐富妖嬈。才讓我們,一點一點成熟起來,更懂得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我是(詩文人生)每天分享經典詩詞歡迎關注!

您對柳永的這首詩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和小編一起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