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格局,就是謙遜到了極點的自信

水石斧話感恩第八十七回。

開篇詩云:

賺了點錢牛哄哄,身著錦衣顯不同。

富貴從來在德行,嗓門再大有何用?

所謂大格局,就是謙遜到了極點的自信

1

有點成就的人,一般都脾氣見漲。

過去,村子裡有位大哥跟著他大舅哥鍊金子。父親有次就說,“他肯定賺到錢了。”

我問:“為什麼啊?”

父親說:“你聽聽他說話的口氣就知道了,那個氣勢跟他過去不一樣。”

在商界,劉強東應該算得上是一個有氣勢的人。

作為京東的創始人,劉強東在京東內部擁有最大決策權。

他的能力自然沒有話說的。

京東曾經幾度面臨破產,但劉強東就象最後一道防線,無論多難,最終還是在他的堅持下挽回敗局。

因此,他無論什麼時候都顯得那麼強勢,說一不二。

曾經爆料稱,一位京東的高管曾經強烈反對劉強東的意見,結果劉強東說:“我不是在這裡商量和討論這件事,我只是在這裡傳達這樣一個最終決定。我讓你做京東高管,不是讓你來反對我的!”

一週後,這位高管就不在高管的位置了。

很多人讚歎劉強東的強勢,我卻看到了一種傲驕之氣。

劉強東就曾對某位女主說過:“你也可以像鄧文迪一樣。”彷彿一沾染上他,就名利雙收一樣。

這其實表現出來的也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傲氣。

所謂大格局,就是謙遜到了極點的自信

2

雖然,事實證明,劉強東在上述事件的決策中是正確的。

但裡面的傲氣,絕對不是成事之基。長此以往,一傲到底,最終的結局一定不會好。

因為,古人說過:傲不可長。

道德經也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一個人無論多麼聰明智慧,能力超群,但絕不可能永遠正確。當年,郭凡生創辦的慧聰網一度是行業的領袖型企業,2003年在海外上市,市值一度達到幾十億美元。

他是真正的“電商教父”。因為他創業的時候,馬化騰只是一名大學生,馬雲還在當老師,劉強東才上高中。

有一次在央視的一個節目上,有位觀眾預言:“未來商業做得最好的應該是阿里巴巴。”他表示不看好慧聰網的未來。

但說完後,全場觀眾鬨笑。

郭凡生現場十分不屑的表示:“我都已經這麼成功了,你都不相信我,反而要相信一個不如我成功的馬雲。”

我看了那個節目,記得郭凡生滿臉的得意與傲氣,而那位觀眾反而顯得十分的拘謹,彷彿自己真的說錯了。

不僅如此,郭凡生一度說馬雲無知,並放話:“如果馬雲不道歉,我還沒完。”真的牛得不成樣子。

其實時間過去得還不算遠,今天阿里巴巴市值超5000億美元,排行全球第六,亞洲第一。

而慧聰網,正被那位觀眾說中,已成為江湖上的傳說。

所謂大格局,就是謙遜到了極點的自信

3

電影《雲圖》有這樣一句臺詞:

“我們的生命不屬於我們,我們跟世界上所有的生命息息相關。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的每一次惡行、每一樁善舉,都會決定我們的未來。”

有的人經常說馬雲愛吹牛,那只是一點表象。

他的雄心和謙遜的完美結合,才是真正創造未來的善舉,才是內涵和實質。

優秀的人物往往都有一種十分質樸的謙遜,這種謙遜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的。

馮侖曾記述第一次見到李嘉誠的情景。

作為商界的大佬,馮侖一定見過不少大人物。事先曾想象了一下見到李嘉誠先生的情景:等大家都坐好後,大人物慢慢地上來,跟大家說幾句話;然後坐在主桌上,吃幾口,就走人。

誰也不會怪他,因為他是偉大的人。

但這次完全不是這樣。

他們進到電梯口,開電梯門一打開,李先生已經在門口等著。然後給每個人發名片,像做小買賣的人一樣。

發完名片後每人抽一個籤,這個號碼就是照相的位置。吃飯的位置也是抽號決定的。

所有人一律平等。

最後讓李先生說幾句,他說也沒有什麼講的,主要和大家見面。後來大家讓他講,他說我就把生活當中的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

講的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

然後看著幾個老外,用英語講一遍,又用粵語講一遍,把全場的人都照顧到。

吃飯時,一共四桌,他每桌坐15分鐘。

吃完飯後,他說一定要與大家告別握手,每個人都要握到,包括邊上的服務人員,然後送大家到電梯口,直到電梯關上才走。

當年,李家逃難到香港,他爸爸去世的時候,李嘉誠才14歲,父親沒給他留下一分錢,就說了一句“做人一定要有骨氣,求人不如求己。失意時莫灰心,得意時莫忘形”。

李嘉誠這一輩子可謂是把這句話給全部落實了。

所謂大格局,就是謙遜到了極點的自信

4

今年的華為和任正非無比地火。

所有人對華為的成功、任正非的成功佩服得五體投地。

任正非作為華為的創始人,江湖地位猶如泰山北斗。

早年傳聞他也是很有血性的人,脾氣大得不得了,公司高層沒有不挨他罵的。

我一直以為,他在公司應該有非常大的權力,說一不二,牛呼呼的那種。

結果,華為包括任正非自己證實:華為是集體管理決策機制,任正非只擁有重大事項否決權,也不是所有事項都否決。而且只有否決權,而不是決定權。

任正非的領導是通過思想和管理的哲學來進行的。

說白一點,就是苦口婆心地勸說大家。

他自己也抱怨:“其實他們有時候也不聽,我的很多想法也沒有被實施。所以,我就多講幾次,過幾年可能他們就認同了呢?”

最讓人吃驚的是:

有一回,肖鋼訪問華為,當聊到IPD變革時,徐直軍跟肖鋼說:

“老闆懂什麼管理,我們的變革IPD,他就知道那三個英文字母。”

在座每個人都很吃驚,哪有這麼說自己老闆的嘛!

但任正非象沒事人一樣,坦承自己不懂技術、不懂管理、不懂財務,他的作用是在大家共同研究好的文件上籤上名。

然後“提了桶漿糊,把十五萬人粘在一起,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才有今天華為這麼強大。”

不說別的,單就是任正非這種有功不居、甘為人下的胸襟氣度絕非常人可比,也不是一句謙遜就能概括得了的。

華為能有今天的格局,不正從任正非做人大格局中來的嗎?

所謂大格局,就是謙遜到了極點的自信

結尾詩云:

傲不可長是古訓,水流就低納百川。

脾氣能力一般大,成敗交錯莫抱怨。

歡迎關注“感恩心幸福門”頭條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