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劉禪,小名阿斗,蜀漢後主,劉禪當皇帝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廣為流傳的事故,他的光芒都被諸葛亮給掩蓋了,但是蜀漢滅亡之後,反而讓他名聲大噪,原因來自於那句著名的評價:樂不思蜀。

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現在人動不動就說誰被誤解了千年,但是我認為對劉禪不存在誤解,過分黑化是事實,但是洗白卻也不可能,也沒有這個必要。

歷史上的皇帝當中,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案例其實並不多,尤其是當一個皇帝特別厲害,而他的某個皇子早早被立為太子,而且太子位置穩固沒有受到什麼衝擊的情況下,這個太子大都都沒有什麼能力和作為。

為何?安逸,過分的安逸和享受,會消磨一個人的意志。

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范仲淹說人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非常贊同,李世民生於憂患,拼命打天下,是因為他不是嫡長子,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功勞來爭取皇位,可是最後還是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朱棣生於憂患,要被削藩,全家老小性命難保,選擇了造反。

雍正生於憂患,是因為奪嫡是場淘汰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能夠走到最後的都是強者。

他們幾人的老子都厲害,但是他們也厲害。

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可是除了這種需要自己拼命力爭才當上皇帝的,老爸越是厲害,兒子很安逸的情況下,廢材的機率反而越高。

這裡所說的廢材不是指智商低,能力差,而是因為從小過的他安逸,缺乏一個明君的基本素養,也就是缺乏決心、毅力、意志不夠堅定,也沒有為國為民的心,換句話說就是不能成為一個好皇帝。

劉禪是其中的典型,很多人說劉禪是個很聰明的人,可是聰明是成為一個好皇帝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明君都是聰明透頂的人,但是聰明的人卻不一定能夠從成為好皇帝,而且聰明和政治才能的關係也一樣,擁有政治才能的人都聰明,但是聰明人不一定擁有政治才能,或許他的聰明是表現在其他方面。

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劉禪生在戰亂中,雖然小時候吃了不少苦,但是他吃的苦沒有磨礪他,反而讓他因此更害怕吃苦,而且他十四歲就被立為太子,而且太子之位非常穩固,沒有受到任何威脅和衝擊,當了兩年多太子就登基成為皇帝。

劉禪在位前期,諸葛亮輔政十二年,“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並沒有得到什麼鍛鍊的機會,因為諸葛亮的存在,劉禪很憋屈,這個憋屈不是取決於他多想有所作為,而是一個帝王在這種時候必然會產生的心理,那就是權力不在自己手上,但是也因為諸葛亮的存在,蜀漢發展的不錯。

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諸葛亮死後,劉禪大權獨攬,但是他並沒有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在位期間不但沒有什麼作為,反而使得蜀國國力日衰,後來更是寵幸奸臣,對於忠言完全聽不進去,以至於加速了蜀國的滅亡速度,最後兵臨城下,劉禪更是主動投降,並沒有組織兵力頑抗到底。

蜀國滅國之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整日夜夜笙歌,只顧享樂。

很多人會說,這就是劉禪的生存智慧,因為他只要敢表露絲毫復辟的野心,就一定會被殺,劉禪自己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做樣子給司馬昭看,用來保全自己。

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我承認,劉禪有故意的成分在內,他為了活命選擇了屈服,裝傻,這不能否定劉禪軟弱無能的事實,劉禪是自私的,他這麼做不是因為智慧,不是韜光養晦,而是單純的因為怕死,單純的只是為了保全自己。

如果這就是很多人說的聰明,我無話可說,崇禎在滅國後選擇自殺殉國,漢獻帝被曹操挾持卻時刻不忘復辟,劉禪卻只會選擇投降,選擇為了活命裝傻,這其中的差距和品格不言而喻。

劉禪會思蜀麼?那是肯定的,當階下囚的生活怎麼可能比得了當皇帝,但是他思蜀的原因不是為了復國,不是覺得恥辱,在我看來只是因為失去了覺得可惜,覺得當皇帝更舒服而已。

歷史上高智商的劉禪,是如何一步步丟掉劉備留給他的江山的

看到劉禪軟弱的那一面之後,連司馬昭都感慨道:“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是啊,諸葛亮復生恐怕也沒用了,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以劉禪的懦弱本性,他薄弱的意志,平庸的政治才能,也就只能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吃老本了,讓他去打天下?讓他去復辟?讓他提著腦袋過日子過提心吊膽的生活?算了吧,對劉禪來說與其如此,還不如在洛陽當一個階下囚苟且偷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