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噲為劉邦立功無數,況且又沒有封王,劉邦為什麼一定要殺他?

大量屠殺功臣是劉邦一生最大的汙點,但這卻是迫於當時的形勢所決定的。雖然每個當皇帝的都想像趙匡胤一樣杯酒釋兵權,兵不血刃的將國家的兵馬大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劉邦卻不具備宋太祖時的條件。

因為漢朝的江山是很多異姓諸侯王幫他打下來的,而這些異姓諸侯王如韓信、瓊布等,他們只是在名義上隸屬於漢朝,而實際上他們相對來說都是獨立的,擁有自己的大片封地和強大的武裝力量。而且像瓊布和韓信這些諸侯,在打天下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有過黑歷史,劉邦在世的時候或許還能駕馭他們,但是劉邦一旦去世後世的皇帝肯定難以節制他們,最後的結果只能是造反。

因為事實是明擺著的,就像清朝初年對待吳三桂一樣,皇帝如果任由諸侯王的發展,則會使他們擁兵自重,甚至實力大過朝廷,而皇帝如果對這些諸侯王進行削減,那麼則會激起這些諸侯王的不滿。所以這些人其實早晚都會造反,劉邦只是趁他還在世國力尚強的時候將他們滅掉。

樊噲為劉邦立功無數,況且又沒有封王,劉邦為什麼一定要殺他?

樊噲

除掉了這些危險因素,為西漢王朝後來的皇帝鋪平了道路,不然的話漢朝肯定不可能擁有四百多年的江山,這可以說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讓很多人不解的是,舞陽侯樊噲是劉邦早年間的朋友,而且完全是靠軍功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並且還曾經救過劉邦的性命,還是劉邦的親家。劉邦對於很多大臣向周勃等都沒有加罪,但是為什麼獨獨非要置樊噲於死地呢?

事實上樊噲並沒有什麼錯,只不過是他的一些行為觸碰到了劉邦的敏感地帶。劉邦對於他的皇后呂雉,感情並不是很好,所以呂雉其實一直以來也在跟劉邦鬥智鬥勇。後來蕭何被劉邦所猜忌,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他跟呂后走得太近。而樊噲自劉邦起兵以來,就是劉邦身邊的保鏢兼祕書,他可以說是有勇有謀,而且地位也非常的重要,所以呂后就把它作為了拉攏的對象。

呂后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了樊噲,這件事情樊噲本身是沒有什麼錯的。但是因為劉邦晚年之後,危機感越來越重,並且因為他喜歡上了一個定陶美人戚夫人,而且想要將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立為皇太子,所以這個時候呂后和劉邦的矛盾就突出起來了。

樊噲為劉邦立功無數,況且又沒有封王,劉邦為什麼一定要殺他?

樊噲

這個事情本來是劉邦處置的不妥當,所以很多老臣都在勸諫劉邦,大都是站在了長子劉盈的一旁,樊噲當然也不例外。而且因為他們都是支持嫡長子劉盈的,所以就相當於變相的支持了呂后,所以呂后在那段時間是很得人心的,包括張良、陳平等人都是站在她這一邊的。直到後來請出了商山四皓,劉邦最終打消了廢立太子的念頭。

但是這個時候劉邦卻非常擔心呂后,擔心他會給大漢朝的江山帶來災難。別人也就不說什麼了,而樊噲卻實實在在是呂后的妹夫,可以說是呂后的親信。雖然樊噲這個人是很正直的,他之所以幫助呂后,完全是出於保護太子劉盈的目的,但是在劉邦看來卻滿不是這麼回事。因為在劉邦看來樊噲是在反對自己,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所以劉邦就對樊噲開始有所猜忌。但是因為樊噲的地位很尊崇,劉邦一時間找不到處罰他的藉口。

直到後來有人向劉邦進讒言,說樊噲正在和呂后等人謀劃,等到劉邦一晏駕的時候,就要起兵殺盡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等人。而這個時候劉邦已經病重,可以說是英雄末路,沒有能力在自己節制樊噲,所以就乾脆直接痛下殺手。這個時候樊噲正在北方平定燕王的叛亂,劉邦便派陳平和絳侯周勃一起,讓周勃取代樊噲為帥,而陳平則立斬樊噲回來覆命。

樊噲為劉邦立功無數,況且又沒有封王,劉邦為什麼一定要殺他?

劉邦

但是陳平這個人比較老道,他知道自己如果殺了樊噲,就會得罪了呂后,而等到劉邦一死,他自己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所以便將樊噲押解回了長安。結果到了長安以後,漢高祖劉邦已經死了,而樊噲也因此逃過一命。

樊噲到底是不是呂后一黨,這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但是樊噲最初應該是為了保護太子劉盈。而樊噲死的也確實很是個時候,他在呂后還沒有專權的時候死去,成全了他忠臣良將的美名。但是他的兒子樊伉卻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後來呂后之亂被平,樊伉因為是呂后的親信被處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