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少年英雄傳說真實可感

□本報記者 範燕瑩

王二小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抗日小英雄。1942年犧牲時,他還是一個13歲的少年。和平年代,戰爭對少年兒童來說很遙遠,如何以嚴肅文學的方式向孩子們講述歷史和戰爭?近日,在海燕出版社舉辦的《三十六聲槍響》作品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認為,孟憲明的創作為書寫戰爭題材兒童小說提供了新嘗試。

43年,久違的心諾終於兌現

孟憲明回憶,1976年,剛剛復刊的《人民音樂》刊載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那時他正在家鄉的小學裡當民辦教師,主要教體育和音樂,那是他第一次看到這首歌,開口一唱就立即熱淚盈眶。這首歌就像種子一樣埋進他的心田。“二小沒死,他一直在尋找著替他發聲的人。”寫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一直是孟憲明的一個夙願。“從1976年到2019年,43年過去,一個久違的心諾終於兌現。”孟憲明說。

兒童文學評論家納楊梳理抗戰題材小說時發現,兒童的形象是缺失的。對於兒童閱讀來說,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也是非常稀缺的。與會專家認為,有關王二小的故事都寫得非常短,主要集中在英勇犧牲的具體片段,但王二小有著怎樣的精神世界,人們卻不得而知。國家圖書館少兒館館長王志庚跟上小學的女兒交流時也同樣發現,課本上的幾百字內容,讓孩子們對於王二小的認知是單薄的,“王二小更多的是一個符號”。

“王二小的故事一直以來是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但是以前寫王二小的作品篇幅比較短,當代青少年不容易找到與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心靈聯繫,《三十六聲槍響》讓一個小英雄形象豐滿高大起來,讓榜樣更加真實可感。”海燕出版社社長黃天奇說。

對此,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陽認為,如何在新時代回望歷史、書寫英雄,這關乎民族精神的傳承。《三十六聲槍響》的創作與出版,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對於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一種正面迴應。

從“聽”入手打開世界

小說以王二小聽到的36聲槍響為線索來描寫戰爭,原因在於,孟憲明在採風中發現,山裡人的耳朵特別靈,這讓孟憲明困惑,難道耳朵比眼睛更能感知嗎?後來他發現,山高林密,聽,有時真能比看感知更多,尤其是在槍炮齊鳴的戰爭中。於是2014年,孟憲明有了新的想法,決定寫一部小說,主要從“聽”入手,名字就叫《三十六聲槍響》,寫槍聲如何深刻地進入並影響著一個孩子短暫的生命。

作家在採訪時沒有太多的歷史資料,如何把少年英雄王二小的傳說變成一種力量的真實存在,從200多字的童謠到40萬字的長篇小說,這背後需要走很長的路。

中央電視臺《讀書》欄目主持人李潘認為,塑造好小英雄王二小的形象不易,因為在歌謠裡唱了幾十年,要做到真實可感很困難。“但書中有大量的細節和豐滿的故事情節,非常可信地講述了一個少年英雄的心靈成長。”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暉認為,在兒童文學書寫戰爭這個問題上,“既在當下的兒童閱讀中發揮牢記歷史的意義,同時又不過多挑戰兒童閱讀時情感上的刺激。小說對於創作角度、尺度、分寸邊界的把握非常好,為向少年兒童講述戰爭提供了新嘗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