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到清,為什麼歷代大一統王朝都不叫“國”?

從秦到清,為什麼歷代大一統王朝都不叫“國”?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這句話反映了古人的價值觀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的天下、國、家,實際就是指社會組織形式或社會組織單元。“天下”,就是指天子統治的地方,理論上就是指所有土地和人民,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所謂“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左傳》昭公七年)“國”是指天子分封給諸侯統治的地方。“家”是指卿大夫統治的地方。諸侯國君在其統轄範圍內,再將部分可耕地建立采邑,分封給卿大夫,稱為卿大夫之家。各卿大夫之家,再將所屬範圍內的土地分封給士,士是最低等級的貴族,他們一般只有少量的土地和少數的勞動人手,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要自己親身參加勞動,才能維持一家生計。卿大夫統治的地方是大家,而士所統治的地方只是小家,或稱為室。

從秦到清,為什麼歷代大一統王朝都不叫“國”?

“國”字繁體為“國”,從囗(weī)從戈從口從一,“一”表示土地,“口”表示人口,“戈”表示武裝力量,“囗”表示四至範圍。有土地、人口和一定的用以維護統治的武裝力量以及確定的四至邊界,就是一個國。在井田制下,諸侯國的土地是由天子分封的,所有權屬天子,諸侯只有佔有權、使用權、受益權,而沒有處置權,不能自由買賣和轉讓,所以理論上沒有領土主權。“國”的最初意義就是指諸侯統治的地方,是一個隸屬於天子的沒有完全主權的政治和經濟實體。

從秦到清,為什麼歷代大一統王朝都不叫“國”?

秦統一天下之後,廢除分封制,改為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但由於歷史原因,從秦到清,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封王封侯的現象或封建割據的現象,如歷史上的“七國之亂”、“八王之亂”、“三國鼎立”、“藩鎮割據”等,都是這種現象的反映。諸侯國的概念一直存在於人們的頭腦中,國只是王朝下的附屬,所以從秦到清,凡大一統的王朝都不稱國,只稱自己所建立王朝的名號。稱國的都是表示還未統一天下,未敢稱帝。比如曹操雖建立魏國,名義上還是漢丞相,加封為魏王,一直末敢稱帝,死後諡為武王,而曹丕稱帝後,才追尊曹操為高祖武皇帝。

從秦到清,為什麼歷代大一統王朝都不叫“國”?

世襲的封建帝制被推翻後,民主觀念開始深入人心,“國”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國不再是諸侯統治的地方,家也早就不是卿大夫統治的地方,“國”或“國家”成為一種現代意義上的由共同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文化和政府四個要素組成的並擁有主權的社會群體,是完全的國際法主體。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成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是完全的國際法主體,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臺灣雖然還沒有最終解放,但卻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領土。中國人民都統稱為中華民族和中國居民,都受著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薰陶。現代中國就是一個現代國際法主體概念。

從秦到清,為什麼歷代大一統王朝都不叫“國”?

(子夏故壇原創)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