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

歷史 文化 民主 政治 經濟 馬克思主義 中國歷史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2019-05-27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以大歷史觀視之,五四運動100年以來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見證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由大向強邁進的征程中,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這是一條歷史鐵律。

物質和精神都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強國強軍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需要物質和精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我國經過40年改革開放,物質上已經奠定了堅實基礎,邁上強國強軍新徵程,在精神上強起來,是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內在要求。

物質與精神辯證關係的客觀反映。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和精神是辯證統一的,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上強給精神上強提供必要的基礎,但是精神並非消極被動地受制於物質,它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物質具有強大的反作用。精神上不強大,物質的繁榮和發展將難以為繼;精神上強起來,對物質繼續繁榮和發展將給予持久而深層的強大推動力。強大的精神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指明社會改革方向,並保證社會始終昂揚奮鬥前行;強大的精神為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它是人們認識世界的科學成果,反映了客觀世界的本質和規律,因而又是人們改造世界的科學指導;強大的精神為社會發展凝聚力量,它以共同的理想、價值和情感為全民族攻堅克難凝聚社會共識、整合社會力量。

民族命運跌宕起伏的歷史鏡鑑。回顧歷史,中華民族擁有過“華夏一統”的鼎盛榮光,也揹負過“東亞病夫”的奇恥大辱,甚至瀕臨過“亡國滅種”的危險境地。綜而觀之,中華民族興盛時,不單是物質的繁榮,更是精神的高揚;中華民族沉淪時,不單是物質的落後,更是精神的疲弱。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紛至沓來,中國不僅遭受了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全面失敗,更遭受了文化上、精神上的深重創傷。爆發於民族危難之際的五四運動,以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的戰鬥姿態,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從而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時代呼喚。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然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新徵程上,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僅需要物質的支持,更需要精神的支撐。在一代又一代人篳路藍縷接續奮鬥中,中華民族積蓄了巨大的物質力量,為精神上強起來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今天,面對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時代疾聲呼喚精神上強起來,中華民族迫切需要精神上強起來,中國人民強烈渴望精神上強起來。

精神上強,重在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大力弘揚中國精神,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凝心聚力,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為強國強軍植入強大動力。中華文明之所以賡續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是由於我們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而愛國主義無疑是貫穿其中的一條清晰鮮明的主線。在沿著這條主線而爆發的五四運動中,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這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把握時代旋律、融入時代實踐是愛國主義為強國強軍植入強大動力的關鍵。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高揚愛國主義旗幟,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必將為強國強軍匯聚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強國強軍注入強勁活力。“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100年前的五四運動,以先前革命不曾有的姿態,對腐朽反動作出了徹底且毫不妥協的抗爭,以“開新圖強”的啟蒙思想打破“天經地義、自古如斯”的傳統成見,以強烈的革命意識和創新姿態展現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精神風貌。中華民族正是以這種破舊立新、推陳出新、吐故納新、革弊鼎新的魄力去應對各種新情況、解決各種新問題,從而不斷開創新境界、迎來新機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各方面創新,讓社會主義中國展現出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日益走向充滿生機活力的新天地。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民最鮮明的精神標識。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改革創新永無止境。在強國強軍征程中,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機遇新挑戰交錯並行,只有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永不停滯、永不僵化,永葆一往無前的生機活力。

精神上強,必須把準人生真諦、生命價值、事業方向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100年前的五四運動,先進青年知識分子作為先鋒挺立在救國救民的時代潮頭,譜寫了那個時代壯麗的青春之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當代青年要繼續站在強國強軍的時代前列,鍛造精神上的銅牆鐵壁,熔鑄思想上的鋼筋鐵骨,讓個人夢在強國夢強軍夢的歷史洪流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補足精神之“鈣”。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當前一些黨員幹部之所以腐化變質,歸根結底是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失控,因“缺鈣”而患上“軟骨病”。廣大青年要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就需要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做到對馬克思主義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在提升理論素養、把握時代脈搏中堅定理想信念、築牢黨性鍛鍊之基,在嚴格的黨內生活鍛鍊中夯實立身立業的基石,以堅強的黨性修養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定力,努力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錘鍊品德修為。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要在精神上強,就必須努力錘鍊品德修為,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面對撲朔迷離的世界變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面對形形色色的外部誘惑,要保持定力、嚴守規矩;面對來之不易的美好歲月,要飲水思源、心懷感恩;面對強國強軍的偉大事業,要責無旁貸、勇於擔當。為人之本在於提升道德境界,踐行高尚道德標準和正確價值觀念。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善於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汲取道德滋養,從英雄人物和時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風範,從慎獨省察中提升道德修為;在嚴於律己中不斷錘鍊積極進取、向善向上的優秀品格,培塑光明磊落、坦蕩無私的品質修養;做到正己達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影響帶動他人,讓清風正氣、蓬勃朝氣遍佈全社會。

磨礪勝戰之“刃”。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應自覺肩負時代重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在火熱的強國強軍新徵程上摸爬滾打,才能鍛造過硬的精神品質。打仗和準備打仗,是軍人的天職,戰場和操場是練就並檢驗軍人能力素質和精神品質的舞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必須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涵養血性,讓逢敵亮劍的膽氣、百折不撓的勇氣、不怕犧牲的豪氣融入官兵血脈。戰鬥精神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功,需要通過實戰化訓練和嚴格的軍人作風養成進行培塑,持續打造深厚的戰鬥文化,大力營造濃厚的戰鬥氛圍,在日常養成中磨礪能打大仗、善打惡仗、敢打硬仗的鐵骨血性。

(作者單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

不僅要在物質上強,更要在精神上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