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在中華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老祖宗根據切身經歷,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老話,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等等,都是智慧的結晶,身為一脈相承的炎黃子孫,更應該奉守老祖宗的這些教誨。古往今來,“寡婦門前是非多”是永恆的話題,“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老祖宗說的是啥意思?句句現實寫照,分析在理!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字面理解,單身漢很窮,家徒四壁,寡婦家卻很有錢,即使家裡土地不用耕種,生活也很好!拿到現代來說,肯定行不通,很多單身男都是“鑽石王老五”或“鳳凰男”,為了事業打拼,沒時間照顧個人的感情生活,至於寡婦有沒有錢,就不好說了。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古代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般成年男子都會很早成親,將新媳婦兒娶進門,能夠增加勞動力,還能早日添丁進口,只有那些家裡窮困的,才會單身守孤。那麼為何有“富寡婦”一說?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受封建禮教影響,古人的門第觀念極強,婚嫁更講究“門當戶對”、“珠聯璧合”,且禮法森嚴,要經過下聘禮提親、說媒及定親等諸多環節後,才能進入正式的婚禮。宋朝時期,還多一個環節就是“看嫁資”,新娘陪嫁的“十里紅妝”要擺到堂前供人觀看,貴女出嫁關乎家族面子和榮耀。不僅富人如此,普通百姓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在夫家有地位,也會陪上豐厚嫁妝,在古代社會,這已經是一筆可觀的財富,而且是妻子的個人財產。婚後,如果已獨立成家,夫妻二人共同努力所攢下的家業,為二人共有所有,一旦丈夫出現意外身亡,這些財產,包括土地、房屋、結婚所收彩禮和嫁妝等,都為妻子所有,這些財富足可以讓寡婦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當然,在古代,結過婚的女人都很善於持家,丈夫去世後,必然更加堅韌節儉,家中自然能攢下一些財富,但孩子多的除外。那為何又說“寡婦有田無人耕”?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中國古代主要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男人是主要勞動力,要揹負起全家的生計,沒有強壯的身體是萬萬不行的,所以古代女子出嫁,都願意找毛髮濃密,氣血旺盛,身體素質好,五大三粗型的男子,故有“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毛”一說。可見,寡婦是根本無力耕田呀,那為什麼不找人幫忙呢?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古代人的思想比較保守,特比對寡婦更是避而遠之,生怕沾上閒話碎語,被別人嚼舌根子。古代是熟人社會,生活圈子本來就不大,一旦名譽受損,恐怕一輩子都不能抬起頭來做人。為此,一般是沒有男人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幫寡婦忙的。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啥意思?為何有田無人耕?


老祖宗流傳這句俗語,就是希望我們懂得遠離是非、潔身自好的生活真諦,是對人生百態的總結和提煉,多讀讀這些俗語,對我們今後的人生道路會有很大啟迪和幫助。

感謝您的閱讀,您有任何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