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為何要專門強調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

""主題教育為何要專門強調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主題教育為何要專門強調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主題教育為何要專門強調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主題教育為何要專門強調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主題教育為何要專門強調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主題教育為何要專門強調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專門印發《關於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的通知》,要求全黨把學習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作為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作為主題教育重要內容組織好。

學習好“必修課”,運用好“教科書”,補充好“營養劑”

習近平書記曾形象地把黨的歷史比喻為“教科書”“營養劑”,指出“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是黨的不懈奮鬥史、理論探索史、自身建設史,是我們黨全部經驗和智慧的集中體現。

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史、勇於探索的建設史、經天緯地的改革開放史,有信仰、有力量,有勇氣、有方向。重視和善於從黨的歷史中汲取豐富的營養、智慧和開拓前進的力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結合主題教育,從近代中國170多年的歷史、從中國共產黨98年的歷史、從新中國成立70年的歷史、從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維度中,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學習好 “必修課”,運用好“教科書”,補充好“營養劑”,對正確認識世情、國情、黨情,不斷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十分必要,有利於廣大黨員幹部從黨的歷史中汲取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從近代中國百年曆史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中國人民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是人民的選擇,也是歷史的必然,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近代以來,具有悠久燦爛文化傳統的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山河破碎,生靈塗炭,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進和發展方向。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走向,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不斷探索,進行了兩次革命、幹了三件歷史性大事、實現了兩次飛躍,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現在正在把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社會主義中國變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迎來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學習感悟這些成就,有利於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歷史發展的規律,更加深刻地認識中國共產黨歷史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信心,增強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從黨的理論創新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政黨,用科學的理論來武裝,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屬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力量所在。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向全黨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歷史命題,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要理論成果,用於指導實踐,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新方位、時代新變化、發展新要求,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進一步深化我們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

我們要通過認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倍加珍惜黨經過艱辛探索取得的這些寶貴理論成果,更好地運用這些理論成果指導我們工作中的每一個決策、每一項政策、每一個舉措,更加科學成熟地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建設中。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從歷史成就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這一制度,既堅持了社會主義的根本性質,又借鑑了古今中外製度建設的有益成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命力決定於中國社會的土壤,當代中國的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保障。

新中國成立以來,憑藉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集中力量辦大事等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我們不僅在較短時間內恢復了國民經濟,同時,迅速改變了舊中國貧窮落後的面貌,建立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國民經濟體系,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民從溫飽向小康邁進,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我們要通過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更加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並且在實踐中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堅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完善和發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認真學好黨史、新中國史,發揚優良傳統,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於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98年奮鬥探索歷程中,我們黨錘鍊形成了許多優良傳統,如在自黨成立起就開始形成的勇擔歷史使命、深入工農群眾、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的作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繫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艱苦奮鬥的作風,等等;形成了以堅定信念、救國救民、敢於鬥爭、勇於探索、敢於創新、艱苦奮鬥、嚴守紀律等為基本內容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戰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了以建設國家、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等為基本內容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等建設精神,以及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敢闖新路、開拓創新為基本內容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奧運精神等新的時代精神,這些精神和優良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不僅過去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未來實現偉大夢想,繼續推進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就是要學習弘揚這些優良傳統,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積極踐行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首先要知史懂史,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與“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主題教育總要求結合起來,主動學習好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98年的奮鬥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堅持運用唯物史觀準確認識和把握歷史,切實把握中國共產黨歷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學會全面、客觀、歷史、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必然性,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進一步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鬥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徐建剛(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編輯:大頭、安通

審稿:周姍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