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它的原主人叫王益謙(1784—1857),蒲城杈把巷人,是嘉慶年間的一個舉人,曾經在福建各縣當了約20年的知縣。期間(1828年),他結識了回家為父親守喪的林則徐,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詩書唱和,成了好友。加上王益謙在朝為官的族兄王鼎是林則徐的老師,這層關係使得兩人的友誼就更加深入了。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它的原主人叫王益謙(1784—1857),蒲城杈把巷人,是嘉慶年間的一個舉人,曾經在福建各縣當了約20年的知縣。期間(1828年),他結識了回家為父親守喪的林則徐,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詩書唱和,成了好友。加上王益謙在朝為官的族兄王鼎是林則徐的老師,這層關係使得兩人的友誼就更加深入了。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標誌性的鳳凰抱廈亭

兩人交好便是一輩子,1846年,62歲的林則徐拖著衰老的身軀從新疆伊犁充軍回來,重回權力中心,當上了陝西巡撫,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走馬上任,而是告假3個月,來到蒲城,住到了王益謙的家裡,為已去世4年的王鼎守心喪。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它的原主人叫王益謙(1784—1857),蒲城杈把巷人,是嘉慶年間的一個舉人,曾經在福建各縣當了約20年的知縣。期間(1828年),他結識了回家為父親守喪的林則徐,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詩書唱和,成了好友。加上王益謙在朝為官的族兄王鼎是林則徐的老師,這層關係使得兩人的友誼就更加深入了。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標誌性的鳳凰抱廈亭

兩人交好便是一輩子,1846年,62歲的林則徐拖著衰老的身軀從新疆伊犁充軍回來,重回權力中心,當上了陝西巡撫,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走馬上任,而是告假3個月,來到蒲城,住到了王益謙的家裡,為已去世4年的王鼎守心喪。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最後一進院的臥房,據說林則徐當年就住在這裡。

林則徐為什麼專門要花上3個月為王鼎守心喪,因為——王鼎的死,往大了說是為國為民,往小了說,其實是因林則徐而起。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虎門銷煙,隨後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廣東戰敗後,道光皇帝把怒火都撒在了主持禁菸的林則徐身上,將他革職發配新疆伊犁充軍。此時,林則徐已經57歲,年近花甲。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它的原主人叫王益謙(1784—1857),蒲城杈把巷人,是嘉慶年間的一個舉人,曾經在福建各縣當了約20年的知縣。期間(1828年),他結識了回家為父親守喪的林則徐,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詩書唱和,成了好友。加上王益謙在朝為官的族兄王鼎是林則徐的老師,這層關係使得兩人的友誼就更加深入了。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標誌性的鳳凰抱廈亭

兩人交好便是一輩子,1846年,62歲的林則徐拖著衰老的身軀從新疆伊犁充軍回來,重回權力中心,當上了陝西巡撫,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走馬上任,而是告假3個月,來到蒲城,住到了王益謙的家裡,為已去世4年的王鼎守心喪。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最後一進院的臥房,據說林則徐當年就住在這裡。

林則徐為什麼專門要花上3個月為王鼎守心喪,因為——王鼎的死,往大了說是為國為民,往小了說,其實是因林則徐而起。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虎門銷煙,隨後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廣東戰敗後,道光皇帝把怒火都撒在了主持禁菸的林則徐身上,將他革職發配新疆伊犁充軍。此時,林則徐已經57歲,年近花甲。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它的原主人叫王益謙(1784—1857),蒲城杈把巷人,是嘉慶年間的一個舉人,曾經在福建各縣當了約20年的知縣。期間(1828年),他結識了回家為父親守喪的林則徐,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詩書唱和,成了好友。加上王益謙在朝為官的族兄王鼎是林則徐的老師,這層關係使得兩人的友誼就更加深入了。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標誌性的鳳凰抱廈亭

兩人交好便是一輩子,1846年,62歲的林則徐拖著衰老的身軀從新疆伊犁充軍回來,重回權力中心,當上了陝西巡撫,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走馬上任,而是告假3個月,來到蒲城,住到了王益謙的家裡,為已去世4年的王鼎守心喪。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最後一進院的臥房,據說林則徐當年就住在這裡。

林則徐為什麼專門要花上3個月為王鼎守心喪,因為——王鼎的死,往大了說是為國為民,往小了說,其實是因林則徐而起。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虎門銷煙,隨後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廣東戰敗後,道光皇帝把怒火都撒在了主持禁菸的林則徐身上,將他革職發配新疆伊犁充軍。此時,林則徐已經57歲,年近花甲。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院子裡有200多幅木雕,數百種磚雕,完好保存著中國傳統建築藝術。

王鼎不僅是林則徐的老師,也和林則徐有著同樣的政治立場和愛國情懷,力主禁菸和抗擊英國,於公於私都和林則徐有著深厚情感。為了讓林則徐避免暮年戍邊,王鼎抓住黃河開封段決堤的契機,力薦林則徐治水,經道光帝同意後,林則徐以待罪之身苦幹半年,圓滿完成任務,只是,當所有人都論功行賞時,“賞”給林則徐的仍是一道冰冷的敕令——“仍往伊犁”。

林則徐悲觀絕望的心情就不用說了,白髮蒼蒼的王鼎也涕淚滂沱,覺得有負於林則徐。生性耿直的王鼎在朝廷上多次向道光帝上諫,反對議和割讓香港,主張任用林則徐,氣頭上的道光根本聽不進去。無奈之下,深受“文死諫 武死戰”思想影響的王鼎竟然選擇用命來諍諫,以74歲的年齡自縊於圓明園,死得十分慘烈!雖然最終道光也沒回心轉意,但這份生死交情林則徐銘刻在心裡,因此,回到官場上後,林則徐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為王鼎守心喪。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它的原主人叫王益謙(1784—1857),蒲城杈把巷人,是嘉慶年間的一個舉人,曾經在福建各縣當了約20年的知縣。期間(1828年),他結識了回家為父親守喪的林則徐,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詩書唱和,成了好友。加上王益謙在朝為官的族兄王鼎是林則徐的老師,這層關係使得兩人的友誼就更加深入了。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標誌性的鳳凰抱廈亭

兩人交好便是一輩子,1846年,62歲的林則徐拖著衰老的身軀從新疆伊犁充軍回來,重回權力中心,當上了陝西巡撫,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走馬上任,而是告假3個月,來到蒲城,住到了王益謙的家裡,為已去世4年的王鼎守心喪。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最後一進院的臥房,據說林則徐當年就住在這裡。

林則徐為什麼專門要花上3個月為王鼎守心喪,因為——王鼎的死,往大了說是為國為民,往小了說,其實是因林則徐而起。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虎門銷煙,隨後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廣東戰敗後,道光皇帝把怒火都撒在了主持禁菸的林則徐身上,將他革職發配新疆伊犁充軍。此時,林則徐已經57歲,年近花甲。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院子裡有200多幅木雕,數百種磚雕,完好保存著中國傳統建築藝術。

王鼎不僅是林則徐的老師,也和林則徐有著同樣的政治立場和愛國情懷,力主禁菸和抗擊英國,於公於私都和林則徐有著深厚情感。為了讓林則徐避免暮年戍邊,王鼎抓住黃河開封段決堤的契機,力薦林則徐治水,經道光帝同意後,林則徐以待罪之身苦幹半年,圓滿完成任務,只是,當所有人都論功行賞時,“賞”給林則徐的仍是一道冰冷的敕令——“仍往伊犁”。

林則徐悲觀絕望的心情就不用說了,白髮蒼蒼的王鼎也涕淚滂沱,覺得有負於林則徐。生性耿直的王鼎在朝廷上多次向道光帝上諫,反對議和割讓香港,主張任用林則徐,氣頭上的道光根本聽不進去。無奈之下,深受“文死諫 武死戰”思想影響的王鼎竟然選擇用命來諍諫,以74歲的年齡自縊於圓明園,死得十分慘烈!雖然最終道光也沒回心轉意,但這份生死交情林則徐銘刻在心裡,因此,回到官場上後,林則徐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為王鼎守心喪。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和王鼎

微妙的是,王鼎家其實就在王益謙家前面的那條巷子——達人巷裡。林則徐沒住在王鼎家,而是住在王益謙家,可見他和王益謙關係之好。林則徐在王益謙家住了三個月,留下了許多的墨寶,光是匾額就寫了八塊,從大門到正院、書房等,林則徐算得上把王宅的匾額“承包”了。最有名的一塊掛在第一進院子,叫“味蘭書屋”,匾上還有一段長長的跋,非常珍貴,是欣賞林則徐書法文字的珍品。

"

那些有歷史的老宅子,人們一般都會以當年主人的姓氏來命名,如回民街的高家大院、三原的周家大院、米脂姜氏莊園。但在陝西渭南的蒲城縣,有一座始建於清代的知縣宅邸,它的原主人姓王,現主人姓高,但它既沒有掛“王姓”,也沒有掛“高姓”,而是姓了“林”,因為曾有一個姓林的人住了3個月。這就是蒲城的林則徐紀念館,一座以紀念福建人林則徐為主題的陝西清代宅院。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紀念館位置在蒲城縣杈把巷,始建於1839年,差20年就200年曆史了,是蒲城現存歷史最久遠的古宅了,一院四進的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處處精雕細刻,呈現出古典的韻味。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這是一座典型的關中院子,進深70米,寬卻只有十來米。走進去,從前到後,從一個院子穿到另一個院子,一目瞭然,不會像大宅門那樣讓人容易迷路。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它的原主人叫王益謙(1784—1857),蒲城杈把巷人,是嘉慶年間的一個舉人,曾經在福建各縣當了約20年的知縣。期間(1828年),他結識了回家為父親守喪的林則徐,兩人年齡相當,志趣相投,一見如故,詩書唱和,成了好友。加上王益謙在朝為官的族兄王鼎是林則徐的老師,這層關係使得兩人的友誼就更加深入了。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標誌性的鳳凰抱廈亭

兩人交好便是一輩子,1846年,62歲的林則徐拖著衰老的身軀從新疆伊犁充軍回來,重回權力中心,當上了陝西巡撫,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走馬上任,而是告假3個月,來到蒲城,住到了王益謙的家裡,為已去世4年的王鼎守心喪。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最後一進院的臥房,據說林則徐當年就住在這裡。

林則徐為什麼專門要花上3個月為王鼎守心喪,因為——王鼎的死,往大了說是為國為民,往小了說,其實是因林則徐而起。1839年6月3日,林則徐虎門銷煙,隨後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廣東戰敗後,道光皇帝把怒火都撒在了主持禁菸的林則徐身上,將他革職發配新疆伊犁充軍。此時,林則徐已經57歲,年近花甲。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院子裡有200多幅木雕,數百種磚雕,完好保存著中國傳統建築藝術。

王鼎不僅是林則徐的老師,也和林則徐有著同樣的政治立場和愛國情懷,力主禁菸和抗擊英國,於公於私都和林則徐有著深厚情感。為了讓林則徐避免暮年戍邊,王鼎抓住黃河開封段決堤的契機,力薦林則徐治水,經道光帝同意後,林則徐以待罪之身苦幹半年,圓滿完成任務,只是,當所有人都論功行賞時,“賞”給林則徐的仍是一道冰冷的敕令——“仍往伊犁”。

林則徐悲觀絕望的心情就不用說了,白髮蒼蒼的王鼎也涕淚滂沱,覺得有負於林則徐。生性耿直的王鼎在朝廷上多次向道光帝上諫,反對議和割讓香港,主張任用林則徐,氣頭上的道光根本聽不進去。無奈之下,深受“文死諫 武死戰”思想影響的王鼎竟然選擇用命來諍諫,以74歲的年齡自縊於圓明園,死得十分慘烈!雖然最終道光也沒回心轉意,但這份生死交情林則徐銘刻在心裡,因此,回到官場上後,林則徐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為王鼎守心喪。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林則徐和王鼎

微妙的是,王鼎家其實就在王益謙家前面的那條巷子——達人巷裡。林則徐沒住在王鼎家,而是住在王益謙家,可見他和王益謙關係之好。林則徐在王益謙家住了三個月,留下了許多的墨寶,光是匾額就寫了八塊,從大門到正院、書房等,林則徐算得上把王宅的匾額“承包”了。最有名的一塊掛在第一進院子,叫“味蘭書屋”,匾上還有一段長長的跋,非常珍貴,是欣賞林則徐書法文字的珍品。

陝西難得一見的清代官宅,卻掛著福建人的名,只因他住了3個月

而今,林則徐紀念館已經是渭南市愛國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禁毒教育基地,裡面陳列著林則徐生平事蹟、禁毒專題展和林則徐與王鼎之間的愛國情誼介紹。宅子曾經真正的主人王益謙反而被淡化了。有時間的話,可以去蒲城看看這座180歲的老宅,聽聽宅子裡發生過的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