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宋英宗趙曙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建立健全各種政治制度,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同時,朱元璋採納劉基“立軍衛法”的建議,正式創立衛所制,軍隊規模得到空前發展。明正統五年(1440),南海後衛的五千名將士來到靈山縣駐防,當時鄉紳勞惠奏請朝廷,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分巡海北道副使甘澤在廣濟圩北山坡“調軍作城以守”,始有“靈城”之稱。當初的“靈城”,以泥築成厚3尺4寸、高1丈8尺的城牆,面積640平方丈,開設有4個門:東門叫朝陽門,西門叫鎮西門,南門叫鎮南門,北門叫拱北門。後來,出於方便考慮,在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三個方向分別增設了長春門、通濟門和六峰門。

明天順六年(1462),靈山知縣林錦擴展修築土城牆,並把縣治遷入城內,廉州知府為此作《靈山新城記》,靈山縣城至此才算名副其實。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時任廣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海北道的林錦,又採取“公帑民役”的辦法,委託靈山守鎮衛所把總指揮周瑄負責實施改建磚石砌牆工程,次年竣工,城牆已初具規模。林錦題記鐫刻於三海巖洞口外石壁。

此後,明朝期間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十八年(1505)、正德五年(1510)、嘉靖八年(1529)分別加高城牆,嘉靖十三年(1534)增建城上串樓。嘉靖三十年(1551)、隆慶六年(1572)修浚城濠,以及崇禎十三年(1640)將城上串樓改為垛堞形式。這些重大維修工程都是由廣東按察使司分巡海北兵備道署主持的。

嘉靖十五年(1536),時任廉州知府張嶽和海北鹽課提舉司提舉陸時雍,在靈山縣檢查鹽稅徵收情況期間,於十二月初一日接受分巡海北兵備道僉事王崇屬下的請求,張嶽撰寫了《重修靈山縣城記》一文,陸時雍謄寫。靈山知縣趙仲衍、縣丞沈鸞,廉州衛指揮僉事、靈山守備範鎧,以及靈山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嚴剛共同出資刻石立碑。這是有關靈山縣城建設的唯一碑刻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宋英宗趙曙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建立健全各種政治制度,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同時,朱元璋採納劉基“立軍衛法”的建議,正式創立衛所制,軍隊規模得到空前發展。明正統五年(1440),南海後衛的五千名將士來到靈山縣駐防,當時鄉紳勞惠奏請朝廷,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分巡海北道副使甘澤在廣濟圩北山坡“調軍作城以守”,始有“靈城”之稱。當初的“靈城”,以泥築成厚3尺4寸、高1丈8尺的城牆,面積640平方丈,開設有4個門:東門叫朝陽門,西門叫鎮西門,南門叫鎮南門,北門叫拱北門。後來,出於方便考慮,在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三個方向分別增設了長春門、通濟門和六峰門。

明天順六年(1462),靈山知縣林錦擴展修築土城牆,並把縣治遷入城內,廉州知府為此作《靈山新城記》,靈山縣城至此才算名副其實。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時任廣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海北道的林錦,又採取“公帑民役”的辦法,委託靈山守鎮衛所把總指揮周瑄負責實施改建磚石砌牆工程,次年竣工,城牆已初具規模。林錦題記鐫刻於三海巖洞口外石壁。

此後,明朝期間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十八年(1505)、正德五年(1510)、嘉靖八年(1529)分別加高城牆,嘉靖十三年(1534)增建城上串樓。嘉靖三十年(1551)、隆慶六年(1572)修浚城濠,以及崇禎十三年(1640)將城上串樓改為垛堞形式。這些重大維修工程都是由廣東按察使司分巡海北兵備道署主持的。

嘉靖十五年(1536),時任廉州知府張嶽和海北鹽課提舉司提舉陸時雍,在靈山縣檢查鹽稅徵收情況期間,於十二月初一日接受分巡海北兵備道僉事王崇屬下的請求,張嶽撰寫了《重修靈山縣城記》一文,陸時雍謄寫。靈山知縣趙仲衍、縣丞沈鸞,廉州衛指揮僉事、靈山守備範鎧,以及靈山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嚴剛共同出資刻石立碑。這是有關靈山縣城建設的唯一碑刻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古代地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宋英宗趙曙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建立健全各種政治制度,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同時,朱元璋採納劉基“立軍衛法”的建議,正式創立衛所制,軍隊規模得到空前發展。明正統五年(1440),南海後衛的五千名將士來到靈山縣駐防,當時鄉紳勞惠奏請朝廷,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分巡海北道副使甘澤在廣濟圩北山坡“調軍作城以守”,始有“靈城”之稱。當初的“靈城”,以泥築成厚3尺4寸、高1丈8尺的城牆,面積640平方丈,開設有4個門:東門叫朝陽門,西門叫鎮西門,南門叫鎮南門,北門叫拱北門。後來,出於方便考慮,在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三個方向分別增設了長春門、通濟門和六峰門。

明天順六年(1462),靈山知縣林錦擴展修築土城牆,並把縣治遷入城內,廉州知府為此作《靈山新城記》,靈山縣城至此才算名副其實。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時任廣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海北道的林錦,又採取“公帑民役”的辦法,委託靈山守鎮衛所把總指揮周瑄負責實施改建磚石砌牆工程,次年竣工,城牆已初具規模。林錦題記鐫刻於三海巖洞口外石壁。

此後,明朝期間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十八年(1505)、正德五年(1510)、嘉靖八年(1529)分別加高城牆,嘉靖十三年(1534)增建城上串樓。嘉靖三十年(1551)、隆慶六年(1572)修浚城濠,以及崇禎十三年(1640)將城上串樓改為垛堞形式。這些重大維修工程都是由廣東按察使司分巡海北兵備道署主持的。

嘉靖十五年(1536),時任廉州知府張嶽和海北鹽課提舉司提舉陸時雍,在靈山縣檢查鹽稅徵收情況期間,於十二月初一日接受分巡海北兵備道僉事王崇屬下的請求,張嶽撰寫了《重修靈山縣城記》一文,陸時雍謄寫。靈山知縣趙仲衍、縣丞沈鸞,廉州衛指揮僉事、靈山守備範鎧,以及靈山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嚴剛共同出資刻石立碑。這是有關靈山縣城建設的唯一碑刻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古代地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明嘉靖年靈山縣城圖

解放前夕,靈山縣城街道建成13條,居民住房簡陋,大多是泥磚木瓦結構的平房,且破爛不堪,2層磚木結構瓦房甚少,建設落後,沒有自來水和供電設施、街道狹窄,城區面積0.3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0人。

解放後,中共靈山縣委、縣人民政府重視縣城的規劃和建設,使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的發展。1958年前城區內的工廠有電廠、榨油廠和菸絲廠。1958年後開始興建了電影院、汽車站、人民醫院、旅社、百貨大樓、六峰公園等。1965年逐步拓寬、改直各街道,並鋪上了瀝青路面,改建了部分下水道,擴建農貿市場,設置了街道商業網點。隨著西津水電站的建成,城區供電得到改善,先後興建一批工廠。1971年城區街道鋪築了水泥路面,街道綠化作了部分更新,新建了人民會場和游泳池。1972年興建自來水廠,1975年建成投產,日產3000立方米。同年頒發了《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條例》,當年興建了6000座位的露天燈光球場。隨後城區的建設速度加快,各工礦企業、學校紛紛建成,並先後新建了21條街道,街道寬敞明亮,高樓大廈日漸增多。1994年末人口發展到6萬人,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比1984年的2.5平方公里擴大了1.4倍。城區發展成為以製藥、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造紙、服裝、機械製造和手工業生產的商貿城鎮。城區分佈為東北片中心商業住宅區,城西南片的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工業區和城北片的煙花炮竹工業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先後建成靈山人民廣場、江濱公園、雙鶴公園、文體中心和江岸美景等一批基礎設施;建成六峰步行街、新光建材城、湘桂·盛世名城、錦繡花園、聚龍灣、望陽·上東區等一批商住開發小區。2014年末縣城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發展到24.5萬人,是二十年前的4倍。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宋英宗趙曙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建立健全各種政治制度,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同時,朱元璋採納劉基“立軍衛法”的建議,正式創立衛所制,軍隊規模得到空前發展。明正統五年(1440),南海後衛的五千名將士來到靈山縣駐防,當時鄉紳勞惠奏請朝廷,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分巡海北道副使甘澤在廣濟圩北山坡“調軍作城以守”,始有“靈城”之稱。當初的“靈城”,以泥築成厚3尺4寸、高1丈8尺的城牆,面積640平方丈,開設有4個門:東門叫朝陽門,西門叫鎮西門,南門叫鎮南門,北門叫拱北門。後來,出於方便考慮,在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三個方向分別增設了長春門、通濟門和六峰門。

明天順六年(1462),靈山知縣林錦擴展修築土城牆,並把縣治遷入城內,廉州知府為此作《靈山新城記》,靈山縣城至此才算名副其實。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時任廣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海北道的林錦,又採取“公帑民役”的辦法,委託靈山守鎮衛所把總指揮周瑄負責實施改建磚石砌牆工程,次年竣工,城牆已初具規模。林錦題記鐫刻於三海巖洞口外石壁。

此後,明朝期間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十八年(1505)、正德五年(1510)、嘉靖八年(1529)分別加高城牆,嘉靖十三年(1534)增建城上串樓。嘉靖三十年(1551)、隆慶六年(1572)修浚城濠,以及崇禎十三年(1640)將城上串樓改為垛堞形式。這些重大維修工程都是由廣東按察使司分巡海北兵備道署主持的。

嘉靖十五年(1536),時任廉州知府張嶽和海北鹽課提舉司提舉陸時雍,在靈山縣檢查鹽稅徵收情況期間,於十二月初一日接受分巡海北兵備道僉事王崇屬下的請求,張嶽撰寫了《重修靈山縣城記》一文,陸時雍謄寫。靈山知縣趙仲衍、縣丞沈鸞,廉州衛指揮僉事、靈山守備範鎧,以及靈山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嚴剛共同出資刻石立碑。這是有關靈山縣城建設的唯一碑刻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古代地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明嘉靖年靈山縣城圖

解放前夕,靈山縣城街道建成13條,居民住房簡陋,大多是泥磚木瓦結構的平房,且破爛不堪,2層磚木結構瓦房甚少,建設落後,沒有自來水和供電設施、街道狹窄,城區面積0.3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0人。

解放後,中共靈山縣委、縣人民政府重視縣城的規劃和建設,使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的發展。1958年前城區內的工廠有電廠、榨油廠和菸絲廠。1958年後開始興建了電影院、汽車站、人民醫院、旅社、百貨大樓、六峰公園等。1965年逐步拓寬、改直各街道,並鋪上了瀝青路面,改建了部分下水道,擴建農貿市場,設置了街道商業網點。隨著西津水電站的建成,城區供電得到改善,先後興建一批工廠。1971年城區街道鋪築了水泥路面,街道綠化作了部分更新,新建了人民會場和游泳池。1972年興建自來水廠,1975年建成投產,日產3000立方米。同年頒發了《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條例》,當年興建了6000座位的露天燈光球場。隨後城區的建設速度加快,各工礦企業、學校紛紛建成,並先後新建了21條街道,街道寬敞明亮,高樓大廈日漸增多。1994年末人口發展到6萬人,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比1984年的2.5平方公里擴大了1.4倍。城區發展成為以製藥、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造紙、服裝、機械製造和手工業生產的商貿城鎮。城區分佈為東北片中心商業住宅區,城西南片的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工業區和城北片的煙花炮竹工業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先後建成靈山人民廣場、江濱公園、雙鶴公園、文體中心和江岸美景等一批基礎設施;建成六峰步行街、新光建材城、湘桂·盛世名城、錦繡花園、聚龍灣、望陽·上東區等一批商住開發小區。2014年末縣城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發展到24.5萬人,是二十年前的4倍。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70年代的燕山路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宋英宗趙曙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建立健全各種政治制度,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同時,朱元璋採納劉基“立軍衛法”的建議,正式創立衛所制,軍隊規模得到空前發展。明正統五年(1440),南海後衛的五千名將士來到靈山縣駐防,當時鄉紳勞惠奏請朝廷,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分巡海北道副使甘澤在廣濟圩北山坡“調軍作城以守”,始有“靈城”之稱。當初的“靈城”,以泥築成厚3尺4寸、高1丈8尺的城牆,面積640平方丈,開設有4個門:東門叫朝陽門,西門叫鎮西門,南門叫鎮南門,北門叫拱北門。後來,出於方便考慮,在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三個方向分別增設了長春門、通濟門和六峰門。

明天順六年(1462),靈山知縣林錦擴展修築土城牆,並把縣治遷入城內,廉州知府為此作《靈山新城記》,靈山縣城至此才算名副其實。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時任廣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海北道的林錦,又採取“公帑民役”的辦法,委託靈山守鎮衛所把總指揮周瑄負責實施改建磚石砌牆工程,次年竣工,城牆已初具規模。林錦題記鐫刻於三海巖洞口外石壁。

此後,明朝期間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十八年(1505)、正德五年(1510)、嘉靖八年(1529)分別加高城牆,嘉靖十三年(1534)增建城上串樓。嘉靖三十年(1551)、隆慶六年(1572)修浚城濠,以及崇禎十三年(1640)將城上串樓改為垛堞形式。這些重大維修工程都是由廣東按察使司分巡海北兵備道署主持的。

嘉靖十五年(1536),時任廉州知府張嶽和海北鹽課提舉司提舉陸時雍,在靈山縣檢查鹽稅徵收情況期間,於十二月初一日接受分巡海北兵備道僉事王崇屬下的請求,張嶽撰寫了《重修靈山縣城記》一文,陸時雍謄寫。靈山知縣趙仲衍、縣丞沈鸞,廉州衛指揮僉事、靈山守備範鎧,以及靈山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嚴剛共同出資刻石立碑。這是有關靈山縣城建設的唯一碑刻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古代地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明嘉靖年靈山縣城圖

解放前夕,靈山縣城街道建成13條,居民住房簡陋,大多是泥磚木瓦結構的平房,且破爛不堪,2層磚木結構瓦房甚少,建設落後,沒有自來水和供電設施、街道狹窄,城區面積0.3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0人。

解放後,中共靈山縣委、縣人民政府重視縣城的規劃和建設,使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的發展。1958年前城區內的工廠有電廠、榨油廠和菸絲廠。1958年後開始興建了電影院、汽車站、人民醫院、旅社、百貨大樓、六峰公園等。1965年逐步拓寬、改直各街道,並鋪上了瀝青路面,改建了部分下水道,擴建農貿市場,設置了街道商業網點。隨著西津水電站的建成,城區供電得到改善,先後興建一批工廠。1971年城區街道鋪築了水泥路面,街道綠化作了部分更新,新建了人民會場和游泳池。1972年興建自來水廠,1975年建成投產,日產3000立方米。同年頒發了《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條例》,當年興建了6000座位的露天燈光球場。隨後城區的建設速度加快,各工礦企業、學校紛紛建成,並先後新建了21條街道,街道寬敞明亮,高樓大廈日漸增多。1994年末人口發展到6萬人,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比1984年的2.5平方公里擴大了1.4倍。城區發展成為以製藥、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造紙、服裝、機械製造和手工業生產的商貿城鎮。城區分佈為東北片中心商業住宅區,城西南片的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工業區和城北片的煙花炮竹工業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先後建成靈山人民廣場、江濱公園、雙鶴公園、文體中心和江岸美景等一批基礎設施;建成六峰步行街、新光建材城、湘桂·盛世名城、錦繡花園、聚龍灣、望陽·上東區等一批商住開發小區。2014年末縣城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發展到24.5萬人,是二十年前的4倍。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70年代的燕山路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90年代的大花壇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宋英宗趙曙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建立健全各種政治制度,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同時,朱元璋採納劉基“立軍衛法”的建議,正式創立衛所制,軍隊規模得到空前發展。明正統五年(1440),南海後衛的五千名將士來到靈山縣駐防,當時鄉紳勞惠奏請朝廷,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分巡海北道副使甘澤在廣濟圩北山坡“調軍作城以守”,始有“靈城”之稱。當初的“靈城”,以泥築成厚3尺4寸、高1丈8尺的城牆,面積640平方丈,開設有4個門:東門叫朝陽門,西門叫鎮西門,南門叫鎮南門,北門叫拱北門。後來,出於方便考慮,在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三個方向分別增設了長春門、通濟門和六峰門。

明天順六年(1462),靈山知縣林錦擴展修築土城牆,並把縣治遷入城內,廉州知府為此作《靈山新城記》,靈山縣城至此才算名副其實。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時任廣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海北道的林錦,又採取“公帑民役”的辦法,委託靈山守鎮衛所把總指揮周瑄負責實施改建磚石砌牆工程,次年竣工,城牆已初具規模。林錦題記鐫刻於三海巖洞口外石壁。

此後,明朝期間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十八年(1505)、正德五年(1510)、嘉靖八年(1529)分別加高城牆,嘉靖十三年(1534)增建城上串樓。嘉靖三十年(1551)、隆慶六年(1572)修浚城濠,以及崇禎十三年(1640)將城上串樓改為垛堞形式。這些重大維修工程都是由廣東按察使司分巡海北兵備道署主持的。

嘉靖十五年(1536),時任廉州知府張嶽和海北鹽課提舉司提舉陸時雍,在靈山縣檢查鹽稅徵收情況期間,於十二月初一日接受分巡海北兵備道僉事王崇屬下的請求,張嶽撰寫了《重修靈山縣城記》一文,陸時雍謄寫。靈山知縣趙仲衍、縣丞沈鸞,廉州衛指揮僉事、靈山守備範鎧,以及靈山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嚴剛共同出資刻石立碑。這是有關靈山縣城建設的唯一碑刻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古代地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明嘉靖年靈山縣城圖

解放前夕,靈山縣城街道建成13條,居民住房簡陋,大多是泥磚木瓦結構的平房,且破爛不堪,2層磚木結構瓦房甚少,建設落後,沒有自來水和供電設施、街道狹窄,城區面積0.3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0人。

解放後,中共靈山縣委、縣人民政府重視縣城的規劃和建設,使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的發展。1958年前城區內的工廠有電廠、榨油廠和菸絲廠。1958年後開始興建了電影院、汽車站、人民醫院、旅社、百貨大樓、六峰公園等。1965年逐步拓寬、改直各街道,並鋪上了瀝青路面,改建了部分下水道,擴建農貿市場,設置了街道商業網點。隨著西津水電站的建成,城區供電得到改善,先後興建一批工廠。1971年城區街道鋪築了水泥路面,街道綠化作了部分更新,新建了人民會場和游泳池。1972年興建自來水廠,1975年建成投產,日產3000立方米。同年頒發了《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條例》,當年興建了6000座位的露天燈光球場。隨後城區的建設速度加快,各工礦企業、學校紛紛建成,並先後新建了21條街道,街道寬敞明亮,高樓大廈日漸增多。1994年末人口發展到6萬人,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比1984年的2.5平方公里擴大了1.4倍。城區發展成為以製藥、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造紙、服裝、機械製造和手工業生產的商貿城鎮。城區分佈為東北片中心商業住宅區,城西南片的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工業區和城北片的煙花炮竹工業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先後建成靈山人民廣場、江濱公園、雙鶴公園、文體中心和江岸美景等一批基礎設施;建成六峰步行街、新光建材城、湘桂·盛世名城、錦繡花園、聚龍灣、望陽·上東區等一批商住開發小區。2014年末縣城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發展到24.5萬人,是二十年前的4倍。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70年代的燕山路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90年代的大花壇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縣城新貌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六、城建變遷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自隋文帝登基建立隋朝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隋唐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誕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隋開皇十八年(598),安州改為欽州,並設立了今靈山縣境最早的建制縣——南賓,縣治設在南賓寨,即今舊州鎮西南側。

南賓寨位於南賓縣境西部,原為一個軍寨,前臨舊州江,由於當時水較深,水上航運還算便利,但陸路交通卻不通暢,再加上土地荒蠻、瘴氣重,所以經濟發展很是緩慢,圩集人口稀少,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城鎮,靠近縣衙只有一條短小蕭條的街道。這樣的光景持續了三十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欽州故城遺址

到了唐朝,欽州都督府都督寧長真最初擁護唐朝,但不久他又反唐了。朝廷一面派兵鎮壓,一面派人說服,才把欽州的局面穩定下來。朝廷為了削弱寧氏望族的勢力,決定將欽州治所駐地從欽江縣遷到比較偏遠的南賓縣南賓寨。為了給州治搬遷騰地方,唐貞觀十年(636),朝廷下詔令先將南賓縣治遷到縣境東北面的峰子嶺南(今靈城鎮棠梨村境內),同年州治遷到縣治故地。由於新縣治交通同樣閉塞,加上朝廷穩定欽州局面的任務繁重,哪有精力顧到下面的縣呢,於是,南賓縣治城鎮建設發展更慢,一直經歷了三百多年,城鎮的面貌還是沒有大的變化。後來,貞元十年(794),南賓縣改稱靈山縣。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貞元唐德宗李適

宋治平二年(1065)春,奉朝廷詔令,靈山縣又將縣治遷建於石六峰東面石六寨(今靈城鳳凰街一帶)。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經濟社會日益發展,在今靈城立新街一帶自然形成了廣濟圩,根據民意,縣治也再隨之搬遷,但是仍然沒有築建“城池”,這種沒有城池的歷史又持續了三百多年。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宋英宗趙曙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奪取政權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建立健全各種政治制度,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同時,朱元璋採納劉基“立軍衛法”的建議,正式創立衛所制,軍隊規模得到空前發展。明正統五年(1440),南海後衛的五千名將士來到靈山縣駐防,當時鄉紳勞惠奏請朝廷,廣東提刑按察使司分巡海北道副使甘澤在廣濟圩北山坡“調軍作城以守”,始有“靈城”之稱。當初的“靈城”,以泥築成厚3尺4寸、高1丈8尺的城牆,面積640平方丈,開設有4個門:東門叫朝陽門,西門叫鎮西門,南門叫鎮南門,北門叫拱北門。後來,出於方便考慮,在東南、西南偏南和西南偏西三個方向分別增設了長春門、通濟門和六峰門。

明天順六年(1462),靈山知縣林錦擴展修築土城牆,並把縣治遷入城內,廉州知府為此作《靈山新城記》,靈山縣城至此才算名副其實。成化六年(1470)十一月,時任廣東按察使司僉事分巡海北道的林錦,又採取“公帑民役”的辦法,委託靈山守鎮衛所把總指揮周瑄負責實施改建磚石砌牆工程,次年竣工,城牆已初具規模。林錦題記鐫刻於三海巖洞口外石壁。

此後,明朝期間的成化二十一年(1485)、弘治十八年(1505)、正德五年(1510)、嘉靖八年(1529)分別加高城牆,嘉靖十三年(1534)增建城上串樓。嘉靖三十年(1551)、隆慶六年(1572)修浚城濠,以及崇禎十三年(1640)將城上串樓改為垛堞形式。這些重大維修工程都是由廣東按察使司分巡海北兵備道署主持的。

嘉靖十五年(1536),時任廉州知府張嶽和海北鹽課提舉司提舉陸時雍,在靈山縣檢查鹽稅徵收情況期間,於十二月初一日接受分巡海北兵備道僉事王崇屬下的請求,張嶽撰寫了《重修靈山縣城記》一文,陸時雍謄寫。靈山知縣趙仲衍、縣丞沈鸞,廉州衛指揮僉事、靈山守備範鎧,以及靈山守禦千戶所正千戶嚴剛共同出資刻石立碑。這是有關靈山縣城建設的唯一碑刻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古代地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明嘉靖年靈山縣城圖

解放前夕,靈山縣城街道建成13條,居民住房簡陋,大多是泥磚木瓦結構的平房,且破爛不堪,2層磚木結構瓦房甚少,建設落後,沒有自來水和供電設施、街道狹窄,城區面積0.3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8000人。

解放後,中共靈山縣委、縣人民政府重視縣城的規劃和建設,使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不斷的發展。1958年前城區內的工廠有電廠、榨油廠和菸絲廠。1958年後開始興建了電影院、汽車站、人民醫院、旅社、百貨大樓、六峰公園等。1965年逐步拓寬、改直各街道,並鋪上了瀝青路面,改建了部分下水道,擴建農貿市場,設置了街道商業網點。隨著西津水電站的建成,城區供電得到改善,先後興建一批工廠。1971年城區街道鋪築了水泥路面,街道綠化作了部分更新,新建了人民會場和游泳池。1972年興建自來水廠,1975年建成投產,日產3000立方米。同年頒發了《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條例》,當年興建了6000座位的露天燈光球場。隨後城區的建設速度加快,各工礦企業、學校紛紛建成,並先後新建了21條街道,街道寬敞明亮,高樓大廈日漸增多。1994年末人口發展到6萬人,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比1984年的2.5平方公里擴大了1.4倍。城區發展成為以製藥、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造紙、服裝、機械製造和手工業生產的商貿城鎮。城區分佈為東北片中心商業住宅區,城西南片的紡織、化工、食品加工、建材工業區和城北片的煙花炮竹工業區。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先後建成靈山人民廣場、江濱公園、雙鶴公園、文體中心和江岸美景等一批基礎設施;建成六峰步行街、新光建材城、湘桂·盛世名城、錦繡花園、聚龍灣、望陽·上東區等一批商住開發小區。2014年末縣城建成區面積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發展到24.5萬人,是二十年前的4倍。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70年代的燕山路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90年代的大花壇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靈山縣城新貌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從遠古走來(下)

文字來源:中共靈山縣委宣傳部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靈山天天網、浙江省水利廳

編輯:陳軍名

審核:李萌

中共靈山縣委宣傳部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