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北流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特點是:全身飾有複線交叉紋、變形羽人紋、翔鷺紋、定勝紋、三角形紋、櫛紋夾雙排同心圓紋組合紋帶等冷水衝型銅鼓常用的紋飾。有學者將冷水衝銅鼓分為紅河式、潯江式、邑江式。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北流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特點是:全身飾有複線交叉紋、變形羽人紋、翔鷺紋、定勝紋、三角形紋、櫛紋夾雙排同心圓紋組合紋帶等冷水衝型銅鼓常用的紋飾。有學者將冷水衝銅鼓分為紅河式、潯江式、邑江式。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冷水衝型銅鼓

靈山銅鼓主要分佈在靈山縣北部山區,而南部地區很少,西南部的三隆鎮、陸屋鎮至今未有發現。全縣僅有舊州、平南、豐塘鎮一同出土過靈山型和北流型銅鼓。而石塘、太平、沙坪、伯勞鎮僅出土北流型銅鼓。煙墩、武利、靈城(原三海)、新圩、平山、佛子、那隆、檀圩、文利鎮僅見靈山型銅鼓。

據資料統計,靈山縣有史以來共發現銅鼓112面,其中靈山縣明代(1620)就在舊州鎮舊州圩的“銅鼓嶺”有l面銅鼓出土;清代31面,民國時期8面,新中國成立以來72面。實際上的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失去了口傳,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實際的銅鼓出土數。靈山縣古來出土銅鼓甚多,但流失亦甚大。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出土的至今已全無蹤影。1950-1979年因沒有文物機構,出土的44面銅鼓,損失了32面,僅存12面。1980年至今,全縣出土的19面銅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徵集收入靈山縣博物館收藏,至今共收入銅鼓25面。還有廣西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還各收藏有4面靈山銅鼓。

靈山銅鼓中,有不少是銅鼓中的典型器物,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新圩鎮淥水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東博物館),器物相當精巧,尤其伴出了一枚開元通寶。石塘鎮樂彩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西博物館),內壁鑄一個立體水牛,造型生動,這在廣西是首次發現,是銅鼓中之珍品,已定為一級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北流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特點是:全身飾有複線交叉紋、變形羽人紋、翔鷺紋、定勝紋、三角形紋、櫛紋夾雙排同心圓紋組合紋帶等冷水衝型銅鼓常用的紋飾。有學者將冷水衝銅鼓分為紅河式、潯江式、邑江式。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冷水衝型銅鼓

靈山銅鼓主要分佈在靈山縣北部山區,而南部地區很少,西南部的三隆鎮、陸屋鎮至今未有發現。全縣僅有舊州、平南、豐塘鎮一同出土過靈山型和北流型銅鼓。而石塘、太平、沙坪、伯勞鎮僅出土北流型銅鼓。煙墩、武利、靈城(原三海)、新圩、平山、佛子、那隆、檀圩、文利鎮僅見靈山型銅鼓。

據資料統計,靈山縣有史以來共發現銅鼓112面,其中靈山縣明代(1620)就在舊州鎮舊州圩的“銅鼓嶺”有l面銅鼓出土;清代31面,民國時期8面,新中國成立以來72面。實際上的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失去了口傳,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實際的銅鼓出土數。靈山縣古來出土銅鼓甚多,但流失亦甚大。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出土的至今已全無蹤影。1950-1979年因沒有文物機構,出土的44面銅鼓,損失了32面,僅存12面。1980年至今,全縣出土的19面銅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徵集收入靈山縣博物館收藏,至今共收入銅鼓25面。還有廣西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還各收藏有4面靈山銅鼓。

靈山銅鼓中,有不少是銅鼓中的典型器物,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新圩鎮淥水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東博物館),器物相當精巧,尤其伴出了一枚開元通寶。石塘鎮樂彩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西博物館),內壁鑄一個立體水牛,造型生動,這在廣西是首次發現,是銅鼓中之珍品,已定為一級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展廳

三、煙墩大鼓

煙墩鎮民間過大年、辦喜事都有擂大鼓的習慣,由於其鼓型巨大獨特,鼓法特別,加之鼓聲震撼、擂鼓場面恢宏熱鬧,備受縣內外關注,統稱“煙墩大鼓”。煙墩大鼓承銅鼓遺風,於明代後期演化而成,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在廣西乃至全國範圍內獨一無二。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北流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特點是:全身飾有複線交叉紋、變形羽人紋、翔鷺紋、定勝紋、三角形紋、櫛紋夾雙排同心圓紋組合紋帶等冷水衝型銅鼓常用的紋飾。有學者將冷水衝銅鼓分為紅河式、潯江式、邑江式。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冷水衝型銅鼓

靈山銅鼓主要分佈在靈山縣北部山區,而南部地區很少,西南部的三隆鎮、陸屋鎮至今未有發現。全縣僅有舊州、平南、豐塘鎮一同出土過靈山型和北流型銅鼓。而石塘、太平、沙坪、伯勞鎮僅出土北流型銅鼓。煙墩、武利、靈城(原三海)、新圩、平山、佛子、那隆、檀圩、文利鎮僅見靈山型銅鼓。

據資料統計,靈山縣有史以來共發現銅鼓112面,其中靈山縣明代(1620)就在舊州鎮舊州圩的“銅鼓嶺”有l面銅鼓出土;清代31面,民國時期8面,新中國成立以來72面。實際上的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失去了口傳,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實際的銅鼓出土數。靈山縣古來出土銅鼓甚多,但流失亦甚大。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出土的至今已全無蹤影。1950-1979年因沒有文物機構,出土的44面銅鼓,損失了32面,僅存12面。1980年至今,全縣出土的19面銅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徵集收入靈山縣博物館收藏,至今共收入銅鼓25面。還有廣西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還各收藏有4面靈山銅鼓。

靈山銅鼓中,有不少是銅鼓中的典型器物,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新圩鎮淥水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東博物館),器物相當精巧,尤其伴出了一枚開元通寶。石塘鎮樂彩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西博物館),內壁鑄一個立體水牛,造型生動,這在廣西是首次發現,是銅鼓中之珍品,已定為一級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展廳

三、煙墩大鼓

煙墩鎮民間過大年、辦喜事都有擂大鼓的習慣,由於其鼓型巨大獨特,鼓法特別,加之鼓聲震撼、擂鼓場面恢宏熱鬧,備受縣內外關注,統稱“煙墩大鼓”。煙墩大鼓承銅鼓遺風,於明代後期演化而成,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在廣西乃至全國範圍內獨一無二。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煙墩大鼓

煙墩大鼓分佈集中,保存完好。主要分佈在煙墩鎮境內,及與煙墩接壤的平南鎮六潭、古廖村和橫縣南鄉鎮部分村莊等。目前全鎮20個村委264個自然村保留大鼓不少於300面,每個自然村均有一面大鼓以上,最大的大鼓在石堆村,鼓面直徑達1.3米,鼓桶高3米。煙墩鎮現尚有最大的3面大鼓,據其鼓桶上文字記載,是清代宣統元年製作的。主要藏存於石堆、六鳳、長麓三個村上。大鼓口徑用牛皮鋪過,牛皮旁邊鑿有數孔,每個孔串上竹釘,鼓桶為木桶,用料和加工都很考究,木料要挑百年的樟木或楠木,是用一根完整的木頭鑿挖加工而成,外表打磨得光滑鋥亮,沒有半點蟲蛀腐蝕,其音質效果上乘,鼓桶底還墊一個四方木架。每逢新年到來就把鼓用竹篾將鼓桶和牛皮在周邊連起來,製成牛皮大鼓,新年期間打大鼓賀年,配上大鑼大鈸,鼓韻非常動聽,感染力強。據統計,目前在石堆、三聯、六鳳、煙墩、妙莊、鳳山、那合、佳平、六加、鄧塘、大遠、茅針、那合、司練、六局、長麓等村莊留存大鼓比較多。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北流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特點是:全身飾有複線交叉紋、變形羽人紋、翔鷺紋、定勝紋、三角形紋、櫛紋夾雙排同心圓紋組合紋帶等冷水衝型銅鼓常用的紋飾。有學者將冷水衝銅鼓分為紅河式、潯江式、邑江式。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冷水衝型銅鼓

靈山銅鼓主要分佈在靈山縣北部山區,而南部地區很少,西南部的三隆鎮、陸屋鎮至今未有發現。全縣僅有舊州、平南、豐塘鎮一同出土過靈山型和北流型銅鼓。而石塘、太平、沙坪、伯勞鎮僅出土北流型銅鼓。煙墩、武利、靈城(原三海)、新圩、平山、佛子、那隆、檀圩、文利鎮僅見靈山型銅鼓。

據資料統計,靈山縣有史以來共發現銅鼓112面,其中靈山縣明代(1620)就在舊州鎮舊州圩的“銅鼓嶺”有l面銅鼓出土;清代31面,民國時期8面,新中國成立以來72面。實際上的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失去了口傳,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實際的銅鼓出土數。靈山縣古來出土銅鼓甚多,但流失亦甚大。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出土的至今已全無蹤影。1950-1979年因沒有文物機構,出土的44面銅鼓,損失了32面,僅存12面。1980年至今,全縣出土的19面銅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徵集收入靈山縣博物館收藏,至今共收入銅鼓25面。還有廣西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還各收藏有4面靈山銅鼓。

靈山銅鼓中,有不少是銅鼓中的典型器物,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新圩鎮淥水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東博物館),器物相當精巧,尤其伴出了一枚開元通寶。石塘鎮樂彩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西博物館),內壁鑄一個立體水牛,造型生動,這在廣西是首次發現,是銅鼓中之珍品,已定為一級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展廳

三、煙墩大鼓

煙墩鎮民間過大年、辦喜事都有擂大鼓的習慣,由於其鼓型巨大獨特,鼓法特別,加之鼓聲震撼、擂鼓場面恢宏熱鬧,備受縣內外關注,統稱“煙墩大鼓”。煙墩大鼓承銅鼓遺風,於明代後期演化而成,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在廣西乃至全國範圍內獨一無二。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煙墩大鼓

煙墩大鼓分佈集中,保存完好。主要分佈在煙墩鎮境內,及與煙墩接壤的平南鎮六潭、古廖村和橫縣南鄉鎮部分村莊等。目前全鎮20個村委264個自然村保留大鼓不少於300面,每個自然村均有一面大鼓以上,最大的大鼓在石堆村,鼓面直徑達1.3米,鼓桶高3米。煙墩鎮現尚有最大的3面大鼓,據其鼓桶上文字記載,是清代宣統元年製作的。主要藏存於石堆、六鳳、長麓三個村上。大鼓口徑用牛皮鋪過,牛皮旁邊鑿有數孔,每個孔串上竹釘,鼓桶為木桶,用料和加工都很考究,木料要挑百年的樟木或楠木,是用一根完整的木頭鑿挖加工而成,外表打磨得光滑鋥亮,沒有半點蟲蛀腐蝕,其音質效果上乘,鼓桶底還墊一個四方木架。每逢新年到來就把鼓用竹篾將鼓桶和牛皮在周邊連起來,製成牛皮大鼓,新年期間打大鼓賀年,配上大鑼大鈸,鼓韻非常動聽,感染力強。據統計,目前在石堆、三聯、六鳳、煙墩、妙莊、鳳山、那合、佳平、六加、鄧塘、大遠、茅針、那合、司練、六局、長麓等村莊留存大鼓比較多。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煙墩大鼓鬧新春

大鼓風俗是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每年農曆正月時候,按照傳統,各村大人、小孩都繃好大鼓集結在一起擂打,到了晚上,村與村之間又互相邀著打大鼓,用晚上最空閒最能體現鼓聲的夜空來拼鼓,為了表示友誼,天亮後村與村之間搬出家中的大粽、粉利、臘肉互相祝賀一番,鼓手一般都是村中健壯的男人,有時統一著裝,遇到天暖,也有赤膊上陣擂鼓的。按照風俗怕誤了農事,元宵節結束是不能擂鼓的了。但當地一些村莊為了盡興,還是打多一晚,各村把大鼓抬到祠堂或社公、村中晒場上盡情敲打直至天亮,延至正月十六晚才收鼓,場面最熱鬧。大鼓結束的第二天便把大鼓放於屋中板炕或閒至的屋裡,待來年再擂鼓。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北流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特點是:全身飾有複線交叉紋、變形羽人紋、翔鷺紋、定勝紋、三角形紋、櫛紋夾雙排同心圓紋組合紋帶等冷水衝型銅鼓常用的紋飾。有學者將冷水衝銅鼓分為紅河式、潯江式、邑江式。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冷水衝型銅鼓

靈山銅鼓主要分佈在靈山縣北部山區,而南部地區很少,西南部的三隆鎮、陸屋鎮至今未有發現。全縣僅有舊州、平南、豐塘鎮一同出土過靈山型和北流型銅鼓。而石塘、太平、沙坪、伯勞鎮僅出土北流型銅鼓。煙墩、武利、靈城(原三海)、新圩、平山、佛子、那隆、檀圩、文利鎮僅見靈山型銅鼓。

據資料統計,靈山縣有史以來共發現銅鼓112面,其中靈山縣明代(1620)就在舊州鎮舊州圩的“銅鼓嶺”有l面銅鼓出土;清代31面,民國時期8面,新中國成立以來72面。實際上的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失去了口傳,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實際的銅鼓出土數。靈山縣古來出土銅鼓甚多,但流失亦甚大。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出土的至今已全無蹤影。1950-1979年因沒有文物機構,出土的44面銅鼓,損失了32面,僅存12面。1980年至今,全縣出土的19面銅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徵集收入靈山縣博物館收藏,至今共收入銅鼓25面。還有廣西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還各收藏有4面靈山銅鼓。

靈山銅鼓中,有不少是銅鼓中的典型器物,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新圩鎮淥水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東博物館),器物相當精巧,尤其伴出了一枚開元通寶。石塘鎮樂彩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西博物館),內壁鑄一個立體水牛,造型生動,這在廣西是首次發現,是銅鼓中之珍品,已定為一級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展廳

三、煙墩大鼓

煙墩鎮民間過大年、辦喜事都有擂大鼓的習慣,由於其鼓型巨大獨特,鼓法特別,加之鼓聲震撼、擂鼓場面恢宏熱鬧,備受縣內外關注,統稱“煙墩大鼓”。煙墩大鼓承銅鼓遺風,於明代後期演化而成,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在廣西乃至全國範圍內獨一無二。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煙墩大鼓

煙墩大鼓分佈集中,保存完好。主要分佈在煙墩鎮境內,及與煙墩接壤的平南鎮六潭、古廖村和橫縣南鄉鎮部分村莊等。目前全鎮20個村委264個自然村保留大鼓不少於300面,每個自然村均有一面大鼓以上,最大的大鼓在石堆村,鼓面直徑達1.3米,鼓桶高3米。煙墩鎮現尚有最大的3面大鼓,據其鼓桶上文字記載,是清代宣統元年製作的。主要藏存於石堆、六鳳、長麓三個村上。大鼓口徑用牛皮鋪過,牛皮旁邊鑿有數孔,每個孔串上竹釘,鼓桶為木桶,用料和加工都很考究,木料要挑百年的樟木或楠木,是用一根完整的木頭鑿挖加工而成,外表打磨得光滑鋥亮,沒有半點蟲蛀腐蝕,其音質效果上乘,鼓桶底還墊一個四方木架。每逢新年到來就把鼓用竹篾將鼓桶和牛皮在周邊連起來,製成牛皮大鼓,新年期間打大鼓賀年,配上大鑼大鈸,鼓韻非常動聽,感染力強。據統計,目前在石堆、三聯、六鳳、煙墩、妙莊、鳳山、那合、佳平、六加、鄧塘、大遠、茅針、那合、司練、六局、長麓等村莊留存大鼓比較多。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煙墩大鼓鬧新春

大鼓風俗是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每年農曆正月時候,按照傳統,各村大人、小孩都繃好大鼓集結在一起擂打,到了晚上,村與村之間又互相邀著打大鼓,用晚上最空閒最能體現鼓聲的夜空來拼鼓,為了表示友誼,天亮後村與村之間搬出家中的大粽、粉利、臘肉互相祝賀一番,鼓手一般都是村中健壯的男人,有時統一著裝,遇到天暖,也有赤膊上陣擂鼓的。按照風俗怕誤了農事,元宵節結束是不能擂鼓的了。但當地一些村莊為了盡興,還是打多一晚,各村把大鼓抬到祠堂或社公、村中晒場上盡情敲打直至天亮,延至正月十六晚才收鼓,場面最熱鬧。大鼓結束的第二天便把大鼓放於屋中板炕或閒至的屋裡,待來年再擂鼓。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熱鬧的現場

煙墩大鼓打法也是很講究的,打法可分為:開鼓、正式打鼓、滾鼓、收鼓四種。第一種為開鼓:先開鼓,鑼鈸跟上,“喳鏘,喳鏘,”“鏘鏘鏘,鏘鏘”……鼓與鑼鈸互相配合,鼓聲慢,鑼鈸也慢,鼓聲快,鑼鈸也快,做到鑼鈸跟住鼓聲,隨鼓聲由慢到快,進入正式擂大鼓,鼓棒在擊鼓面之起時,有一種洪亮劃空,振動人心的感覺。隨著鼓聲、鑼鈸相伴奏的結合,達到鑼鈸大鼓喧天之時,逐漸進入正式打鼓。如果在晚上夜深人靜,大鼓聲響可傳到方圓幾裡的村莊。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一、千年教育

靈山縣教育的興起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靈山教育歷代興盛,出現了學宮、社學、書院、私塾等教育形式。

學 宮靈山縣唐代創建學宮教育。學宮共搬遷12次,地址最初在六峰山下西南,距縣治3裡。宋治平二年(1065)遷至縣治之東。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遷建於城內,即今縣委大院內。

清代以前學宮與文廟合一,規模宏大,是直接面向科舉考試的縣級官學,教學內容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四書集註》一直是學宮的重要課本。至明朝,尤注重傳習“八股文”與“八股取士”對口。此外還習詩詞、對聯作法和書法。

學宮的學生稱生員或儒生、廩生,來源複雜。明、清兩代的學宮學生,都是各書院、社學或私塾的學生經過縣、府、院試錄取的生員(俗稱秀才)。明代最初的生員都是由政府發給廩膳(即伙食補助),後來凡在歲科兩試中考取高等的秀才,國家便供其廩膳,這樣的秀才稱廩生。廩生的名額之外另增一些名額,叫增廣生員,又稱增生;初進學宮的秀才,稱附學生員,簡稱附生。靈山學宮的學額在清光緒之前,廩生8名,增生13名,附生13名。清光緒年間,廩生增至13名,增生13名,附生8名,武生8名,外撥給府學5名、6名不等。唐代至清代,靈山考取進士12名;宋代至清代,考取舉人45名,其中武舉11名。

縣學宮教學經費來自儒學田、文廟田租等。據《靈山縣誌》(民國三年版)載:清末文廟歲租谷1777鬥;儒學田租谷1329鬥,2項合計3000多鬥。外有鋪租銀每年43千文。文廟的修繕、縣學宮師生祭祀用錢,另由政府稅收中支取。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學宮之德慶學宮

社 學靈山縣從元代開始盛行社學教育。社學主要由士紳領頭,民間集資,利用祠、廟產業作為主要經費。一般吸收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入學。學生可以少繳或不繳學費。所授課程,大體與私塾相同,設置《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及“四書”、“五經”等。靈山最早的知名社學主要有養正社學、有造社學、鳳珍社學等。

養正社學,明朝成化七年(1471)建於縣城內宋泰街(今人民路),至嘉靖十七年(1538)重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以其遺址改設西靈書院。

有造社學,在縣城林公祠後(今百貨大樓附近)。明代正德五年(1510),僉事李謹建。

鳳珍社學,在檀圩,明崇禎十六年(1643)知縣連城璧建。

童蒙義學,在煙墩圩,清宣統二年(1910)建。此外還有東隅、西隅、育英三社學。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社學教育

書 院靈山縣明代創建書院教育。書院是官辦私教的學校,招生對象為成年學生,授課內容無統一規定,大部分開設與科舉考試科目相同的課程。有“四書”、“五經”的講解,八股文的作法和試帖詩的作法等。學完這些課程以後,學生可參加科舉考試。比較知名的書院有海北書院、西靈書院、植桂書院等。

海北書院,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僉事王崇利用縣城舊學地改建,是靈山最早的書院。

西靈書院,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位於縣城內(今靈城鎮二小處)。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建東、西書舍10間,院後餘地建松風亭1座。嘉慶十九年(1841)重修。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為普仁善堂。是靈山縣科舉取士的搖籃。

植桂書院,建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縣內70餘人倡建,位於縣城東門外鎮北街後段(今解放路北段)。

陸陽興讓書院,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位於陸屋鎮鴨行街,縣舉人張永淵回鄉同知縣張錫田、鄉紳施奇文等倡建。

六秀書院,清同治年間縣人捐建,位於六峰山上。

三寧書院,清光緒十四年麻厚光等捐建,位於那樓圩(今邕寧縣管轄)旁。

顯西書院,清光緒十四年拔貢仇葆厚等捐建,位於太平圩。

每間書院都有固定的田產,教學經費及教師薪俸由學田租谷支付。書院的教師,大都聘請參加過科舉考試或有學問的人擔任。有些書院僅供學生寄宿,沒有老師主講。

清末,有的書院因辦學經費缺乏或無法延請老師而停辦;有的於宣統年間改辦為學堂。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書院

私 塾 靈山縣清代創建私塾教育。私塾是民間辦學的形式之一,也是封建社會青少年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清末,靈山私塾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較富有的人家延請塾師,主要教授自己的子弟及親戚家的子弟;二是幾戶人家(或同宗同族)合聘塾師設館授徒;三是塾師設館招生。

前兩種類型私塾的教學經費(包括塾師的薪俸),均由聘家擔負。同宗同族合辦的由蒸嘗祖產提取部分予以解決。塾師設館授徒的教學經費,由學生繳納學金或學米(谷)解決,全部收入歸塾師所有。

私塾分兩個級別:小館(又稱蒙館)及大館。小館以啟蒙為主,收初入學的兒童,主要學習認字、寫字、背書。採用個別教學,老師要求學生對課本能讀能背,誰背熟誰可先學新課程。小館的教材有《三字經》、《五字經》、《千字文》(又稱《四字經》)、《百家姓》、《幼學故事瓊林》等。大館招生以青少年為主,教較高級的課程“四書”、“五經”、詩聯的作法等,有些大館還教以八股文、試帖詩作法等,以準備參加科舉考試。

民國期間,靈山的私塾仍繼續發展。部分私塾已開始講授新學,部分私塾仍沿用清代以前的教材和教法。教學目的純粹是為識字,特別是家庭貧寒的農家子弟,大都送入私塾認字。解放後,私塾全部停辦。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私塾

二、靈山銅鼓

銅鼓最原始的用途是作為打擊樂器,用於娛樂活動。後逐步演變為用於賽神、祭祖、傳信、戰陣,使用者均視為神器。靈山縣是全國有名的銅鼓出土重點地區,有“銅鼓之鄉”之稱。靈山銅鼓流行年代為東漢至唐代,約有800多年,經歷了東漢的初始時期,南朝的鼎盛時期,唐代的衰落時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靈山縣18個鎮已有 16個鎮出土銅鼓,現在靈山縣博物館共收藏有25面銅鼓,是廣西收藏銅鼓最多的縣級館之一。

目前,全國銅鼓共分為8個類型,而以廣西地名命名,並在靈山縣出土銅鼓共有三個類型,即靈山型、北流型和冷水衝型。在縣館藏的25面銅鼓中,靈山型有16面,北流型8面,冷水衝型l面。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古代銅鼓

靈山型銅鼓是以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為標準器而命名的。靈山型銅鼓其特點是:體形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邊緣突出;胸壁微凸,胸以下收縮成腰;胸腰之際有葉脈帶狀扁耳兩對;鼓面蛙飾為後兩足合攏為一足的“三足蛙”,並常用累蹲蛙;鼓面中心太陽紋圓凸如餅,光芒細長,一般8至12芒;鼓面鼓身皆以二絃分暈,暈間飾雲紋、雷紋、席紋、四出錢紋、連錢紋、四瓣花紋、蟲紋、星紋、蟬紋、獸形紋、鳥紋、同心圓紋、變形羽人紋等精美的紋飾30多種,鼓足還常有鳥、獸形的立體裝飾。其中鼓面的“三足蛙”飾是其他類型的銅鼓所沒有的,蛙背上的紋飾也十分精美,這是靈山型銅鼓最顯著的特點。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

北流型銅鼓特點是:形體碩大,面寬,邊緣伸出鼓頸外,有的邊緣下折成垂簷,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徑偏下,腰成反弧形收束,腰間斜度平緩,有一道凹槽分界,腰足間以一道凸稜分界,鼓足外侈,與面徑大小相當,多為結實的圓莖環耳,鼓面塑像小而簡樸,太陽紋圓突如餅,多為八芒,紋飾簡單,多為雲雷紋。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北流型銅鼓

冷水衝型銅鼓特點是:全身飾有複線交叉紋、變形羽人紋、翔鷺紋、定勝紋、三角形紋、櫛紋夾雙排同心圓紋組合紋帶等冷水衝型銅鼓常用的紋飾。有學者將冷水衝銅鼓分為紅河式、潯江式、邑江式。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冷水衝型銅鼓

靈山銅鼓主要分佈在靈山縣北部山區,而南部地區很少,西南部的三隆鎮、陸屋鎮至今未有發現。全縣僅有舊州、平南、豐塘鎮一同出土過靈山型和北流型銅鼓。而石塘、太平、沙坪、伯勞鎮僅出土北流型銅鼓。煙墩、武利、靈城(原三海)、新圩、平山、佛子、那隆、檀圩、文利鎮僅見靈山型銅鼓。

據資料統計,靈山縣有史以來共發現銅鼓112面,其中靈山縣明代(1620)就在舊州鎮舊州圩的“銅鼓嶺”有l面銅鼓出土;清代31面,民國時期8面,新中國成立以來72面。實際上的遠遠不止此數,只是由於年代久遠,失去了口傳,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實際的銅鼓出土數。靈山縣古來出土銅鼓甚多,但流失亦甚大。明清兩朝及民國時期出土的至今已全無蹤影。1950-1979年因沒有文物機構,出土的44面銅鼓,損失了32面,僅存12面。1980年至今,全縣出土的19面銅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徵集收入靈山縣博物館收藏,至今共收入銅鼓25面。還有廣西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還各收藏有4面靈山銅鼓。

靈山銅鼓中,有不少是銅鼓中的典型器物,具有獨特的學術價值。新圩鎮淥水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東博物館),器物相當精巧,尤其伴出了一枚開元通寶。石塘鎮樂彩村出土的一面靈山型銅鼓(今藏廣西博物館),內壁鑄一個立體水牛,造型生動,這在廣西是首次發現,是銅鼓中之珍品,已定為一級文物。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靈山型銅鼓展廳

三、煙墩大鼓

煙墩鎮民間過大年、辦喜事都有擂大鼓的習慣,由於其鼓型巨大獨特,鼓法特別,加之鼓聲震撼、擂鼓場面恢宏熱鬧,備受縣內外關注,統稱“煙墩大鼓”。煙墩大鼓承銅鼓遺風,於明代後期演化而成,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民間藝術,在廣西乃至全國範圍內獨一無二。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煙墩大鼓

煙墩大鼓分佈集中,保存完好。主要分佈在煙墩鎮境內,及與煙墩接壤的平南鎮六潭、古廖村和橫縣南鄉鎮部分村莊等。目前全鎮20個村委264個自然村保留大鼓不少於300面,每個自然村均有一面大鼓以上,最大的大鼓在石堆村,鼓面直徑達1.3米,鼓桶高3米。煙墩鎮現尚有最大的3面大鼓,據其鼓桶上文字記載,是清代宣統元年製作的。主要藏存於石堆、六鳳、長麓三個村上。大鼓口徑用牛皮鋪過,牛皮旁邊鑿有數孔,每個孔串上竹釘,鼓桶為木桶,用料和加工都很考究,木料要挑百年的樟木或楠木,是用一根完整的木頭鑿挖加工而成,外表打磨得光滑鋥亮,沒有半點蟲蛀腐蝕,其音質效果上乘,鼓桶底還墊一個四方木架。每逢新年到來就把鼓用竹篾將鼓桶和牛皮在周邊連起來,製成牛皮大鼓,新年期間打大鼓賀年,配上大鑼大鈸,鼓韻非常動聽,感染力強。據統計,目前在石堆、三聯、六鳳、煙墩、妙莊、鳳山、那合、佳平、六加、鄧塘、大遠、茅針、那合、司練、六局、長麓等村莊留存大鼓比較多。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煙墩大鼓鬧新春

大鼓風俗是每年農曆十二月三十(除夕)至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每年農曆正月時候,按照傳統,各村大人、小孩都繃好大鼓集結在一起擂打,到了晚上,村與村之間又互相邀著打大鼓,用晚上最空閒最能體現鼓聲的夜空來拼鼓,為了表示友誼,天亮後村與村之間搬出家中的大粽、粉利、臘肉互相祝賀一番,鼓手一般都是村中健壯的男人,有時統一著裝,遇到天暖,也有赤膊上陣擂鼓的。按照風俗怕誤了農事,元宵節結束是不能擂鼓的了。但當地一些村莊為了盡興,還是打多一晚,各村把大鼓抬到祠堂或社公、村中晒場上盡情敲打直至天亮,延至正月十六晚才收鼓,場面最熱鬧。大鼓結束的第二天便把大鼓放於屋中板炕或閒至的屋裡,待來年再擂鼓。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熱鬧的現場

煙墩大鼓打法也是很講究的,打法可分為:開鼓、正式打鼓、滾鼓、收鼓四種。第一種為開鼓:先開鼓,鑼鈸跟上,“喳鏘,喳鏘,”“鏘鏘鏘,鏘鏘”……鼓與鑼鈸互相配合,鼓聲慢,鑼鈸也慢,鼓聲快,鑼鈸也快,做到鑼鈸跟住鼓聲,隨鼓聲由慢到快,進入正式擂大鼓,鼓棒在擊鼓面之起時,有一種洪亮劃空,振動人心的感覺。隨著鼓聲、鑼鈸相伴奏的結合,達到鑼鈸大鼓喧天之時,逐漸進入正式打鼓。如果在晚上夜深人靜,大鼓聲響可傳到方圓幾裡的村莊。

【文化靈山】靈山史話·走進文明(上)

文字來源:中共靈山縣委宣傳部

圖片來源:百度、匯圖網、王牧

編輯:陳軍名

審核:李萌

中共靈山縣委宣傳部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