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平叛之策

史書中記載,唐肅宗問李泌:今敵強如此,何時可定?李泌答:臣觀賊所獲子女金帛,皆輸之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邪!今獨虜將或為之用,中國之人惟高尚等數人,自餘皆脅從耳。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天下無寇矣。此段對話簡單分析了安祿山等必敗的原因,一是隻有搶劫財物,沒有雄據四海之志;二是跟隨安祿山的都是虜將,漢人只有高尚等數人而已,並無其他人響應,因此安祿山必敗。

唐肅宗又問:“何故?”李泌答:“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平叛之策

史書中記載,唐肅宗問李泌:今敵強如此,何時可定?李泌答:臣觀賊所獲子女金帛,皆輸之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邪!今獨虜將或為之用,中國之人惟高尚等數人,自餘皆脅從耳。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天下無寇矣。此段對話簡單分析了安祿山等必敗的原因,一是隻有搶劫財物,沒有雄據四海之志;二是跟隨安祿山的都是虜將,漢人只有高尚等數人而已,並無其他人響應,因此安祿山必敗。

唐肅宗又問:“何故?”李泌答:“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略分析

這是從整個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整個作戰意圖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令李光弼牽制史思明、張忠志於范陽、常山一帶,郭子儀牽制安守忠、田乾真於長安一帶,這樣洛陽的安祿山就只有阿史那承慶了。第二步是不奪取華陰,使叛軍在洛陽、長安之間的道路暢通,這樣的話,叛軍在范陽、常山、洛陽、長安間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唐朝新徵的軍隊屯於扶風。這樣叛軍救范陽、常山,唐軍就出擊洛陽、長安,叛軍救洛陽、長安,唐軍就出擊范陽、常山。叛軍在數千里長的戰線上往來,疲於奔命,唐軍則以逸待勞,叛軍如果來交戰,唐軍就避開他的鋒芒,如果叛軍要撤退,唐軍就乘機攻擊,不攻佔城池,不切斷來往道路。第三步是第二年春天再任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攻取范陽,蕩平叛軍的巢穴。這樣洛陽、長安的叛軍想退歸路已斷,要留則不得安寧,然後各路大軍四面合擊進攻長安、洛陽叛軍,就此平定天下。

這個計策是真正的犁庭掃穴,如果唐肅宗真的完全採取李泌的這個戰略進行平叛的後,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後面的藩鎮林立的局面。而李泌的兩年內平定安史之亂,完全可以實現。可惜。唐肅宗李亨不是戰略家,他只是一名不太合格的政治家,急於收復兩京,樹立政治威望,最終雖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安史降將全被封為藩鎮,形成了藩鎮之禍。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平叛之策

史書中記載,唐肅宗問李泌:今敵強如此,何時可定?李泌答:臣觀賊所獲子女金帛,皆輸之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邪!今獨虜將或為之用,中國之人惟高尚等數人,自餘皆脅從耳。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天下無寇矣。此段對話簡單分析了安祿山等必敗的原因,一是隻有搶劫財物,沒有雄據四海之志;二是跟隨安祿山的都是虜將,漢人只有高尚等數人而已,並無其他人響應,因此安祿山必敗。

唐肅宗又問:“何故?”李泌答:“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略分析

這是從整個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整個作戰意圖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令李光弼牽制史思明、張忠志於范陽、常山一帶,郭子儀牽制安守忠、田乾真於長安一帶,這樣洛陽的安祿山就只有阿史那承慶了。第二步是不奪取華陰,使叛軍在洛陽、長安之間的道路暢通,這樣的話,叛軍在范陽、常山、洛陽、長安間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唐朝新徵的軍隊屯於扶風。這樣叛軍救范陽、常山,唐軍就出擊洛陽、長安,叛軍救洛陽、長安,唐軍就出擊范陽、常山。叛軍在數千里長的戰線上往來,疲於奔命,唐軍則以逸待勞,叛軍如果來交戰,唐軍就避開他的鋒芒,如果叛軍要撤退,唐軍就乘機攻擊,不攻佔城池,不切斷來往道路。第三步是第二年春天再任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攻取范陽,蕩平叛軍的巢穴。這樣洛陽、長安的叛軍想退歸路已斷,要留則不得安寧,然後各路大軍四面合擊進攻長安、洛陽叛軍,就此平定天下。

這個計策是真正的犁庭掃穴,如果唐肅宗真的完全採取李泌的這個戰略進行平叛的後,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後面的藩鎮林立的局面。而李泌的兩年內平定安史之亂,完全可以實現。可惜。唐肅宗李亨不是戰略家,他只是一名不太合格的政治家,急於收復兩京,樹立政治威望,最終雖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安史降將全被封為藩鎮,形成了藩鎮之禍。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爭影響

安史之亂後,藩鎮範圍逐漸擴大,遍及全國各地,甚至連長安附近都有藩鎮。比如同華節度使周智廣上書說:“此去長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至於挾天子令諸侯,惟周智光能之。”專橫跋扈至此,可見一斑,此類記載,史不絕書。

當初唐肅宗為了儘快收復都城長安,便對李泌說:“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李泌勸道:“如果動用大軍,一定想要速得兩京,那麼賊勢一定會重新強盛,我們日後會再受到困擾。我們有恃無恐的強大兵力,全靠磧西突騎(騎兵)、西北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師,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關東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等情況,春天來得較早,氣候容易悶熱,騎兵的戰馬也容易生病,戰士們思春。也會想早點回家,便不願再來輾轉作戰了。那麼,淪陷中的敵人,又可休養士卒,整軍經武以後,必復再度南來,這是很危險的辦法。”但肅宗堅決地不採納李泌的戰略意見,並沒有攻克叛軍巢穴范陽,而是先行拿下洛陽和平安,結果導致駐守范陽的史思明收攏餘部,再次起兵。因此平叛戰爭由預計的兩年變成了整整的八年,耗盡了國家財力物力人力。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平叛之策

史書中記載,唐肅宗問李泌:今敵強如此,何時可定?李泌答:臣觀賊所獲子女金帛,皆輸之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邪!今獨虜將或為之用,中國之人惟高尚等數人,自餘皆脅從耳。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天下無寇矣。此段對話簡單分析了安祿山等必敗的原因,一是隻有搶劫財物,沒有雄據四海之志;二是跟隨安祿山的都是虜將,漢人只有高尚等數人而已,並無其他人響應,因此安祿山必敗。

唐肅宗又問:“何故?”李泌答:“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略分析

這是從整個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整個作戰意圖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令李光弼牽制史思明、張忠志於范陽、常山一帶,郭子儀牽制安守忠、田乾真於長安一帶,這樣洛陽的安祿山就只有阿史那承慶了。第二步是不奪取華陰,使叛軍在洛陽、長安之間的道路暢通,這樣的話,叛軍在范陽、常山、洛陽、長安間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唐朝新徵的軍隊屯於扶風。這樣叛軍救范陽、常山,唐軍就出擊洛陽、長安,叛軍救洛陽、長安,唐軍就出擊范陽、常山。叛軍在數千里長的戰線上往來,疲於奔命,唐軍則以逸待勞,叛軍如果來交戰,唐軍就避開他的鋒芒,如果叛軍要撤退,唐軍就乘機攻擊,不攻佔城池,不切斷來往道路。第三步是第二年春天再任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攻取范陽,蕩平叛軍的巢穴。這樣洛陽、長安的叛軍想退歸路已斷,要留則不得安寧,然後各路大軍四面合擊進攻長安、洛陽叛軍,就此平定天下。

這個計策是真正的犁庭掃穴,如果唐肅宗真的完全採取李泌的這個戰略進行平叛的後,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後面的藩鎮林立的局面。而李泌的兩年內平定安史之亂,完全可以實現。可惜。唐肅宗李亨不是戰略家,他只是一名不太合格的政治家,急於收復兩京,樹立政治威望,最終雖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安史降將全被封為藩鎮,形成了藩鎮之禍。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爭影響

安史之亂後,藩鎮範圍逐漸擴大,遍及全國各地,甚至連長安附近都有藩鎮。比如同華節度使周智廣上書說:“此去長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至於挾天子令諸侯,惟周智光能之。”專橫跋扈至此,可見一斑,此類記載,史不絕書。

當初唐肅宗為了儘快收復都城長安,便對李泌說:“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李泌勸道:“如果動用大軍,一定想要速得兩京,那麼賊勢一定會重新強盛,我們日後會再受到困擾。我們有恃無恐的強大兵力,全靠磧西突騎(騎兵)、西北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師,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關東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等情況,春天來得較早,氣候容易悶熱,騎兵的戰馬也容易生病,戰士們思春。也會想早點回家,便不願再來輾轉作戰了。那麼,淪陷中的敵人,又可休養士卒,整軍經武以後,必復再度南來,這是很危險的辦法。”但肅宗堅決地不採納李泌的戰略意見,並沒有攻克叛軍巢穴范陽,而是先行拿下洛陽和平安,結果導致駐守范陽的史思明收攏餘部,再次起兵。因此平叛戰爭由預計的兩年變成了整整的八年,耗盡了國家財力物力人力。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最終結論

綜上分析,如果唐肅宗當初能完全按照李泌的戰略計劃進行的話,先平范陽,再定兩京,在兩年內結束戰爭。那麼以開元盛世的積攢,唐王朝的國力不會因此揮霍一空,所謂的藩鎮也不會就此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既然在外無藩鎮做大,在李泌的運作下,影響唐朝滅亡的宦官、朋黨勢力能否形成都是未知數了,所以唐王朝盛世再現,真的可期也!史書評論李泌:兩京復,泌謀居多,其功乃大於魯連、范蠡。而關於藩鎮形成的原因,後人嘆息曰:唐室方鎮之患,至於百有餘年而不能解者,其弊蓋始於天寶之際,肅宗不用李泌之謀,先取范陽而已。嗚呼,使泌之謀盡見聽也,豈有方鎮之患哉!

清朝王夫之《讀通鑑論》評論道“肅宗已至鳳翔 ,諸軍大集 ,李泌欲分安西 、西域之兵並塞以取幽、燕 ,使其計行 ,則終唐之世 ,河北跋扈之禍永消 ;而肅宗不從,急用回紇疾收長安者 ,以居功固位不能稍待也 。” “討賊易,平亂難;誘賊降已易,受賊之降難;必其力足以殲賊,而姑容其歸順者也。威不足制,德不足懷,賊以降餌己己已受降餌賊,方降之時,即其養餘力以決起於一旦者也 。” “故肅宗之失,在不聽鄴侯(李泌)之策,並塞以取幽、燕,使諸賊失可據之穴,魂銷於奔竄,而後受其歸命之忱,薄錄其將,解散其兵,乃可以受降而永綏其亂。失此不圖,遽欲挽狂瀾以歸壑,庸可得哉?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平叛之策

史書中記載,唐肅宗問李泌:今敵強如此,何時可定?李泌答:臣觀賊所獲子女金帛,皆輸之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邪!今獨虜將或為之用,中國之人惟高尚等數人,自餘皆脅從耳。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天下無寇矣。此段對話簡單分析了安祿山等必敗的原因,一是隻有搶劫財物,沒有雄據四海之志;二是跟隨安祿山的都是虜將,漢人只有高尚等數人而已,並無其他人響應,因此安祿山必敗。

唐肅宗又問:“何故?”李泌答:“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略分析

這是從整個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整個作戰意圖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令李光弼牽制史思明、張忠志於范陽、常山一帶,郭子儀牽制安守忠、田乾真於長安一帶,這樣洛陽的安祿山就只有阿史那承慶了。第二步是不奪取華陰,使叛軍在洛陽、長安之間的道路暢通,這樣的話,叛軍在范陽、常山、洛陽、長安間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唐朝新徵的軍隊屯於扶風。這樣叛軍救范陽、常山,唐軍就出擊洛陽、長安,叛軍救洛陽、長安,唐軍就出擊范陽、常山。叛軍在數千里長的戰線上往來,疲於奔命,唐軍則以逸待勞,叛軍如果來交戰,唐軍就避開他的鋒芒,如果叛軍要撤退,唐軍就乘機攻擊,不攻佔城池,不切斷來往道路。第三步是第二年春天再任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攻取范陽,蕩平叛軍的巢穴。這樣洛陽、長安的叛軍想退歸路已斷,要留則不得安寧,然後各路大軍四面合擊進攻長安、洛陽叛軍,就此平定天下。

這個計策是真正的犁庭掃穴,如果唐肅宗真的完全採取李泌的這個戰略進行平叛的後,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後面的藩鎮林立的局面。而李泌的兩年內平定安史之亂,完全可以實現。可惜。唐肅宗李亨不是戰略家,他只是一名不太合格的政治家,急於收復兩京,樹立政治威望,最終雖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安史降將全被封為藩鎮,形成了藩鎮之禍。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爭影響

安史之亂後,藩鎮範圍逐漸擴大,遍及全國各地,甚至連長安附近都有藩鎮。比如同華節度使周智廣上書說:“此去長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至於挾天子令諸侯,惟周智光能之。”專橫跋扈至此,可見一斑,此類記載,史不絕書。

當初唐肅宗為了儘快收復都城長安,便對李泌說:“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李泌勸道:“如果動用大軍,一定想要速得兩京,那麼賊勢一定會重新強盛,我們日後會再受到困擾。我們有恃無恐的強大兵力,全靠磧西突騎(騎兵)、西北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師,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關東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等情況,春天來得較早,氣候容易悶熱,騎兵的戰馬也容易生病,戰士們思春。也會想早點回家,便不願再來輾轉作戰了。那麼,淪陷中的敵人,又可休養士卒,整軍經武以後,必復再度南來,這是很危險的辦法。”但肅宗堅決地不採納李泌的戰略意見,並沒有攻克叛軍巢穴范陽,而是先行拿下洛陽和平安,結果導致駐守范陽的史思明收攏餘部,再次起兵。因此平叛戰爭由預計的兩年變成了整整的八年,耗盡了國家財力物力人力。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最終結論

綜上分析,如果唐肅宗當初能完全按照李泌的戰略計劃進行的話,先平范陽,再定兩京,在兩年內結束戰爭。那麼以開元盛世的積攢,唐王朝的國力不會因此揮霍一空,所謂的藩鎮也不會就此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既然在外無藩鎮做大,在李泌的運作下,影響唐朝滅亡的宦官、朋黨勢力能否形成都是未知數了,所以唐王朝盛世再現,真的可期也!史書評論李泌:兩京復,泌謀居多,其功乃大於魯連、范蠡。而關於藩鎮形成的原因,後人嘆息曰:唐室方鎮之患,至於百有餘年而不能解者,其弊蓋始於天寶之際,肅宗不用李泌之謀,先取范陽而已。嗚呼,使泌之謀盡見聽也,豈有方鎮之患哉!

清朝王夫之《讀通鑑論》評論道“肅宗已至鳳翔 ,諸軍大集 ,李泌欲分安西 、西域之兵並塞以取幽、燕 ,使其計行 ,則終唐之世 ,河北跋扈之禍永消 ;而肅宗不從,急用回紇疾收長安者 ,以居功固位不能稍待也 。” “討賊易,平亂難;誘賊降已易,受賊之降難;必其力足以殲賊,而姑容其歸順者也。威不足制,德不足懷,賊以降餌己己已受降餌賊,方降之時,即其養餘力以決起於一旦者也 。” “故肅宗之失,在不聽鄴侯(李泌)之策,並塞以取幽、燕,使諸賊失可據之穴,魂銷於奔竄,而後受其歸命之忱,薄錄其將,解散其兵,乃可以受降而永綏其亂。失此不圖,遽欲挽狂瀾以歸壑,庸可得哉?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另一次機會

唐肅宗沒有用李泌之謀,錯過了復興大唐的機會,但是老天爺可能不甘心唐王朝盛世就此衰落,又給了唐王朝一次機會,可惜唐王朝依舊沒有抓住。那就是李泌所寫的《議復府兵制》,這件事記載在《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四十八》,主要是說李泌提出恢復府兵制的辦法,從根本上遏制進而解決藩鎮問題,如果真能順利恢復府兵制,不光藩鎮問題可以解決,宦官問題也可以解決,因為宦官和藩鎮掌握的軍隊都是募兵制,兵制改變後,軍隊的控制權勢必會改變,進而勢必導致其他方面的改變,相信在李泌的掌控下,即使不能恢復盛世光景,但起碼得有個小中興吧。可惜,史書記載,這個建議實行了一部分,但是後面沒有下文了,不知道是實行不了,還是像上次的作戰戰略一樣,沒得到唐王朝的重視,就這樣不了了之,這不由的讓人想起漢初賈誼在《陳政事疏》提出分封諸侯王所有的子孫,進行削藩,但沒有引起漢文帝的重視。跟賈誼不同的是,漢武帝后來採取了主父偃的推恩令進行了削藩,而主父偃的推恩令簡直就是賈誼在《陳政事疏》提出來的對付諸侯王方法的翻版,不知道這在古代算不算剽竊或抄襲。數十年後,著名詩人杜牧在《原十六衛》中又一次提出恢復府兵制。明朝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感嘆道:“鄴侯因戍卒成屯田,因屯田復府兵,其言鑿鑿可任,不知何以不行。”(李泌被封為鄴侯)。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平叛之策

史書中記載,唐肅宗問李泌:今敵強如此,何時可定?李泌答:臣觀賊所獲子女金帛,皆輸之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邪!今獨虜將或為之用,中國之人惟高尚等數人,自餘皆脅從耳。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天下無寇矣。此段對話簡單分析了安祿山等必敗的原因,一是隻有搶劫財物,沒有雄據四海之志;二是跟隨安祿山的都是虜將,漢人只有高尚等數人而已,並無其他人響應,因此安祿山必敗。

唐肅宗又問:“何故?”李泌答:“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略分析

這是從整個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整個作戰意圖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令李光弼牽制史思明、張忠志於范陽、常山一帶,郭子儀牽制安守忠、田乾真於長安一帶,這樣洛陽的安祿山就只有阿史那承慶了。第二步是不奪取華陰,使叛軍在洛陽、長安之間的道路暢通,這樣的話,叛軍在范陽、常山、洛陽、長安間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唐朝新徵的軍隊屯於扶風。這樣叛軍救范陽、常山,唐軍就出擊洛陽、長安,叛軍救洛陽、長安,唐軍就出擊范陽、常山。叛軍在數千里長的戰線上往來,疲於奔命,唐軍則以逸待勞,叛軍如果來交戰,唐軍就避開他的鋒芒,如果叛軍要撤退,唐軍就乘機攻擊,不攻佔城池,不切斷來往道路。第三步是第二年春天再任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攻取范陽,蕩平叛軍的巢穴。這樣洛陽、長安的叛軍想退歸路已斷,要留則不得安寧,然後各路大軍四面合擊進攻長安、洛陽叛軍,就此平定天下。

這個計策是真正的犁庭掃穴,如果唐肅宗真的完全採取李泌的這個戰略進行平叛的後,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後面的藩鎮林立的局面。而李泌的兩年內平定安史之亂,完全可以實現。可惜。唐肅宗李亨不是戰略家,他只是一名不太合格的政治家,急於收復兩京,樹立政治威望,最終雖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安史降將全被封為藩鎮,形成了藩鎮之禍。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爭影響

安史之亂後,藩鎮範圍逐漸擴大,遍及全國各地,甚至連長安附近都有藩鎮。比如同華節度使周智廣上書說:“此去長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至於挾天子令諸侯,惟周智光能之。”專橫跋扈至此,可見一斑,此類記載,史不絕書。

當初唐肅宗為了儘快收復都城長安,便對李泌說:“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李泌勸道:“如果動用大軍,一定想要速得兩京,那麼賊勢一定會重新強盛,我們日後會再受到困擾。我們有恃無恐的強大兵力,全靠磧西突騎(騎兵)、西北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師,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關東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等情況,春天來得較早,氣候容易悶熱,騎兵的戰馬也容易生病,戰士們思春。也會想早點回家,便不願再來輾轉作戰了。那麼,淪陷中的敵人,又可休養士卒,整軍經武以後,必復再度南來,這是很危險的辦法。”但肅宗堅決地不採納李泌的戰略意見,並沒有攻克叛軍巢穴范陽,而是先行拿下洛陽和平安,結果導致駐守范陽的史思明收攏餘部,再次起兵。因此平叛戰爭由預計的兩年變成了整整的八年,耗盡了國家財力物力人力。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最終結論

綜上分析,如果唐肅宗當初能完全按照李泌的戰略計劃進行的話,先平范陽,再定兩京,在兩年內結束戰爭。那麼以開元盛世的積攢,唐王朝的國力不會因此揮霍一空,所謂的藩鎮也不會就此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既然在外無藩鎮做大,在李泌的運作下,影響唐朝滅亡的宦官、朋黨勢力能否形成都是未知數了,所以唐王朝盛世再現,真的可期也!史書評論李泌:兩京復,泌謀居多,其功乃大於魯連、范蠡。而關於藩鎮形成的原因,後人嘆息曰:唐室方鎮之患,至於百有餘年而不能解者,其弊蓋始於天寶之際,肅宗不用李泌之謀,先取范陽而已。嗚呼,使泌之謀盡見聽也,豈有方鎮之患哉!

清朝王夫之《讀通鑑論》評論道“肅宗已至鳳翔 ,諸軍大集 ,李泌欲分安西 、西域之兵並塞以取幽、燕 ,使其計行 ,則終唐之世 ,河北跋扈之禍永消 ;而肅宗不從,急用回紇疾收長安者 ,以居功固位不能稍待也 。” “討賊易,平亂難;誘賊降已易,受賊之降難;必其力足以殲賊,而姑容其歸順者也。威不足制,德不足懷,賊以降餌己己已受降餌賊,方降之時,即其養餘力以決起於一旦者也 。” “故肅宗之失,在不聽鄴侯(李泌)之策,並塞以取幽、燕,使諸賊失可據之穴,魂銷於奔竄,而後受其歸命之忱,薄錄其將,解散其兵,乃可以受降而永綏其亂。失此不圖,遽欲挽狂瀾以歸壑,庸可得哉?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另一次機會

唐肅宗沒有用李泌之謀,錯過了復興大唐的機會,但是老天爺可能不甘心唐王朝盛世就此衰落,又給了唐王朝一次機會,可惜唐王朝依舊沒有抓住。那就是李泌所寫的《議復府兵制》,這件事記載在《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四十八》,主要是說李泌提出恢復府兵制的辦法,從根本上遏制進而解決藩鎮問題,如果真能順利恢復府兵制,不光藩鎮問題可以解決,宦官問題也可以解決,因為宦官和藩鎮掌握的軍隊都是募兵制,兵制改變後,軍隊的控制權勢必會改變,進而勢必導致其他方面的改變,相信在李泌的掌控下,即使不能恢復盛世光景,但起碼得有個小中興吧。可惜,史書記載,這個建議實行了一部分,但是後面沒有下文了,不知道是實行不了,還是像上次的作戰戰略一樣,沒得到唐王朝的重視,就這樣不了了之,這不由的讓人想起漢初賈誼在《陳政事疏》提出分封諸侯王所有的子孫,進行削藩,但沒有引起漢文帝的重視。跟賈誼不同的是,漢武帝后來採取了主父偃的推恩令進行了削藩,而主父偃的推恩令簡直就是賈誼在《陳政事疏》提出來的對付諸侯王方法的翻版,不知道這在古代算不算剽竊或抄襲。數十年後,著名詩人杜牧在《原十六衛》中又一次提出恢復府兵制。明朝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感嘆道:“鄴侯因戍卒成屯田,因屯田復府兵,其言鑿鑿可任,不知何以不行。”(李泌被封為鄴侯)。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後世評價

李泌不僅是一代賢相,而且歷經四朝,進退自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些權臣:李林甫(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楊國忠、崔圓、李輔國、元載、常袞等,都視他為敵,但李泌視功名富貴如敝屣,功成名退,長年隱居於衡山。後人評論:衣白山人再造唐,謀家議國慮深長。功成拂袖還歸去,高節依稀漢子房。范蠡沼吳甘隱去,張良興漢託仙遊,功成身退斯為智,唐室更逢李鄴侯。不僅如此,他還幫助朝廷收取藩鎮米糧:鄴侯李泌效賢良,藩鎮諸司進米糧。韓滉輸忠親自負,京師方得免劻勷。幫助調節皇室矛盾:處人骨肉,自古其難,漢留、唐鄴所由擅美千載也。保全功臣性命長源一言,不惟保全功臣,亦延唐室數十年之命,真宰相也,等等,這裡就不詳細贅述了。

觀其一生,朝披一品衣,夜抱九仙骨,成就造唐偉業,卻多次辭官不受,長年隱居於衡山,入世則匡扶天下,出世則翩然似仙。就像他的那首《長歌行》寫的一樣: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昇天衢,不然鳴珂遊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氣志是良圖。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

最近在追由馬伯庸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馬親王小說寫的好,導演曹盾電視劇也拍得好,就連我這個一向不太喜歡追電視劇的人都能像當初看原著小說一樣,忍不住熬夜追劇。這部劇是設定的是雙主角,分別是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和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今天我們不說電視劇中的那個“十年隴右兵,九年不良帥。行事狠辣,不講規矩的五尊閻羅”,我們說說電視劇中李必,歷史上的白衣神相李泌。他不僅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幕後功臣,而且是唯一可能重現大唐盛世的人,可惜唐肅宗李亨目光短淺,並沒有全部採納他的計策,導致安史之亂後,大封安史降將,形成了藩鎮林立的局面。這些藩鎮割據一方,不聽命令,是導致大唐王朝滅亡的主要因素。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神童李泌

李泌出身趙郡李氏,得姓始祖就是那位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李泌是北周太師李弼的六世孫,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中李泌介紹自己時所說的吾六世高門望族。當然人家李泌不僅出身好,自己能力也強,小時候就有著神童的稱號,七歲能文,得到了唐玄宗的召見。幼時就已粗通黃老、列莊學說。當時的宰相張九齡特別喜愛李泌,常常把他請到臥室內交談,稱他為“小友”。

初登官場

這位神童長大後,並沒有像王安石筆下那位仲永神童一樣,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隱居嵩山的李泌就向唐玄宗獻上《復明堂九鼎議》,於是玄宗召他入朝講授《老子》。因其講解“有法”,得以待詔翰林,供奉東宮,與太子李亨結下了深厚感情。當時,楊國忠、安祿山得寵,李泌寫詩譏誚這些寵臣,結果被楊國忠誣陷寫詩諷刺朝廷,送往蘄春郡(今湖北蘄春)安置,李泌因此“潛遁名山,以習隱自適”。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收拾舊山河

等到他再次出場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成了破碎山河了,唐玄宗無比信任的胡人安祿山反了,率領著大唐最精銳的部隊,直撲長安、洛陽。唐玄宗倉皇離京,巡狩蜀地。太子李亨在馬嵬坡之變後,脫離唐玄宗,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也就是後來的唐肅宗。

此時的李泌,不忍山河破碎,抱著拯救天下的念頭,來到了靈武,唐肅宗授他官職,他堅持不受,僅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唐肅宗,為唐肅宗出謀劃策,收拾舊山河。而平定安史之亂的計策,則完全出自李泌之手。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平叛之策

史書中記載,唐肅宗問李泌:今敵強如此,何時可定?李泌答:臣觀賊所獲子女金帛,皆輸之范陽,此豈有雄據四海之志邪!今獨虜將或為之用,中國之人惟高尚等數人,自餘皆脅從耳。以臣料之,不過二年,天下無寇矣。此段對話簡單分析了安祿山等必敗的原因,一是隻有搶劫財物,沒有雄據四海之志;二是跟隨安祿山的都是虜將,漢人只有高尚等數人而已,並無其他人響應,因此安祿山必敗。

唐肅宗又問:“何故?”李泌答:“賊之驍將,不過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張忠志、阿史那承慶等數人而已。今若令李光弼自太原出井陘,郭子儀自馮翊入河東,則思明、忠志不敢離范陽、常山,守忠、乾真不敢離長安,是以兩軍縶其四將也,從祿山者,獨承慶耳。願敕子儀勿取華陰,使兩京之道常通,陛下以所徵之兵軍於扶風,與子儀、光弼互出擊之,彼救首則擊其尾,救尾則擊其首,使賊往來數千裡,疲於奔命,我常以逸待勞,賊至則避其鋒,去則乘其弊,不攻城,不遏路。來春覆命建寧為范陽節度大使,並塞北出,與光弼南北掎角以取范陽,覆其巢穴。賊退則無所歸,留則不獲安,然後大軍四合而攻之,必成擒矣。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略分析

這是從整個戰略層面考慮問題,整個作戰意圖分為三步,第一步是令李光弼牽制史思明、張忠志於范陽、常山一帶,郭子儀牽制安守忠、田乾真於長安一帶,這樣洛陽的安祿山就只有阿史那承慶了。第二步是不奪取華陰,使叛軍在洛陽、長安之間的道路暢通,這樣的話,叛軍在范陽、常山、洛陽、長安間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唐朝新徵的軍隊屯於扶風。這樣叛軍救范陽、常山,唐軍就出擊洛陽、長安,叛軍救洛陽、長安,唐軍就出擊范陽、常山。叛軍在數千里長的戰線上往來,疲於奔命,唐軍則以逸待勞,叛軍如果來交戰,唐軍就避開他的鋒芒,如果叛軍要撤退,唐軍就乘機攻擊,不攻佔城池,不切斷來往道路。第三步是第二年春天再任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從塞北出擊,與李光弼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攻取范陽,蕩平叛軍的巢穴。這樣洛陽、長安的叛軍想退歸路已斷,要留則不得安寧,然後各路大軍四面合擊進攻長安、洛陽叛軍,就此平定天下。

這個計策是真正的犁庭掃穴,如果唐肅宗真的完全採取李泌的這個戰略進行平叛的後,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後面的藩鎮林立的局面。而李泌的兩年內平定安史之亂,完全可以實現。可惜。唐肅宗李亨不是戰略家,他只是一名不太合格的政治家,急於收復兩京,樹立政治威望,最終雖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安史降將全被封為藩鎮,形成了藩鎮之禍。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戰爭影響

安史之亂後,藩鎮範圍逐漸擴大,遍及全國各地,甚至連長安附近都有藩鎮。比如同華節度使周智廣上書說:“此去長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長安城,至於挾天子令諸侯,惟周智光能之。”專橫跋扈至此,可見一斑,此類記載,史不絕書。

當初唐肅宗為了儘快收復都城長安,便對李泌說:“今戰必勝,攻必取,何暇千里先事范陽乎!”李泌勸道:“如果動用大軍,一定想要速得兩京,那麼賊勢一定會重新強盛,我們日後會再受到困擾。我們有恃無恐的強大兵力,全靠磧西突騎(騎兵)、西北諸戎。假如一定要先取京師,大概在明年的春天,就可成功。但是關東的地理環境,與氣候等情況,春天來得較早,氣候容易悶熱,騎兵的戰馬也容易生病,戰士們思春。也會想早點回家,便不願再來輾轉作戰了。那麼,淪陷中的敵人,又可休養士卒,整軍經武以後,必復再度南來,這是很危險的辦法。”但肅宗堅決地不採納李泌的戰略意見,並沒有攻克叛軍巢穴范陽,而是先行拿下洛陽和平安,結果導致駐守范陽的史思明收攏餘部,再次起兵。因此平叛戰爭由預計的兩年變成了整整的八年,耗盡了國家財力物力人力。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最終結論

綜上分析,如果唐肅宗當初能完全按照李泌的戰略計劃進行的話,先平范陽,再定兩京,在兩年內結束戰爭。那麼以開元盛世的積攢,唐王朝的國力不會因此揮霍一空,所謂的藩鎮也不會就此形成。牽一髮而動全身,既然在外無藩鎮做大,在李泌的運作下,影響唐朝滅亡的宦官、朋黨勢力能否形成都是未知數了,所以唐王朝盛世再現,真的可期也!史書評論李泌:兩京復,泌謀居多,其功乃大於魯連、范蠡。而關於藩鎮形成的原因,後人嘆息曰:唐室方鎮之患,至於百有餘年而不能解者,其弊蓋始於天寶之際,肅宗不用李泌之謀,先取范陽而已。嗚呼,使泌之謀盡見聽也,豈有方鎮之患哉!

清朝王夫之《讀通鑑論》評論道“肅宗已至鳳翔 ,諸軍大集 ,李泌欲分安西 、西域之兵並塞以取幽、燕 ,使其計行 ,則終唐之世 ,河北跋扈之禍永消 ;而肅宗不從,急用回紇疾收長安者 ,以居功固位不能稍待也 。” “討賊易,平亂難;誘賊降已易,受賊之降難;必其力足以殲賊,而姑容其歸順者也。威不足制,德不足懷,賊以降餌己己已受降餌賊,方降之時,即其養餘力以決起於一旦者也 。” “故肅宗之失,在不聽鄴侯(李泌)之策,並塞以取幽、燕,使諸賊失可據之穴,魂銷於奔竄,而後受其歸命之忱,薄錄其將,解散其兵,乃可以受降而永綏其亂。失此不圖,遽欲挽狂瀾以歸壑,庸可得哉?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另一次機會

唐肅宗沒有用李泌之謀,錯過了復興大唐的機會,但是老天爺可能不甘心唐王朝盛世就此衰落,又給了唐王朝一次機會,可惜唐王朝依舊沒有抓住。那就是李泌所寫的《議復府兵制》,這件事記載在《資治通鑑·唐紀·唐紀四十八》,主要是說李泌提出恢復府兵制的辦法,從根本上遏制進而解決藩鎮問題,如果真能順利恢復府兵制,不光藩鎮問題可以解決,宦官問題也可以解決,因為宦官和藩鎮掌握的軍隊都是募兵制,兵制改變後,軍隊的控制權勢必會改變,進而勢必導致其他方面的改變,相信在李泌的掌控下,即使不能恢復盛世光景,但起碼得有個小中興吧。可惜,史書記載,這個建議實行了一部分,但是後面沒有下文了,不知道是實行不了,還是像上次的作戰戰略一樣,沒得到唐王朝的重視,就這樣不了了之,這不由的讓人想起漢初賈誼在《陳政事疏》提出分封諸侯王所有的子孫,進行削藩,但沒有引起漢文帝的重視。跟賈誼不同的是,漢武帝后來採取了主父偃的推恩令進行了削藩,而主父偃的推恩令簡直就是賈誼在《陳政事疏》提出來的對付諸侯王方法的翻版,不知道這在古代算不算剽竊或抄襲。數十年後,著名詩人杜牧在《原十六衛》中又一次提出恢復府兵制。明朝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感嘆道:“鄴侯因戍卒成屯田,因屯田復府兵,其言鑿鑿可任,不知何以不行。”(李泌被封為鄴侯)。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後世評價

李泌不僅是一代賢相,而且歷經四朝,進退自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那些權臣:李林甫(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右相)、楊國忠、崔圓、李輔國、元載、常袞等,都視他為敵,但李泌視功名富貴如敝屣,功成名退,長年隱居於衡山。後人評論:衣白山人再造唐,謀家議國慮深長。功成拂袖還歸去,高節依稀漢子房。范蠡沼吳甘隱去,張良興漢託仙遊,功成身退斯為智,唐室更逢李鄴侯。不僅如此,他還幫助朝廷收取藩鎮米糧:鄴侯李泌效賢良,藩鎮諸司進米糧。韓滉輸忠親自負,京師方得免劻勷。幫助調節皇室矛盾:處人骨肉,自古其難,漢留、唐鄴所由擅美千載也。保全功臣性命長源一言,不惟保全功臣,亦延唐室數十年之命,真宰相也,等等,這裡就不詳細贅述了。

觀其一生,朝披一品衣,夜抱九仙骨,成就造唐偉業,卻多次辭官不受,長年隱居於衡山,入世則匡扶天下,出世則翩然似仙。就像他的那首《長歌行》寫的一樣: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不然絕粒昇天衢,不然鳴珂遊帝都。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氣志是良圖。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長安十二時辰中翩然似仙的李泌,差一點就重現大唐盛世的白衣神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