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不想養出“熊孩子”, 6歲前規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戀愛觀 | 名家

李玫瑾教授:不想養出“熊孩子”, 6歲前規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戀愛觀 | 名家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無助的父母,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地發現陌生與可怕,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凶狠,父母發現對愛子失控時,愛已過,恨不行,說不聽,罵無用……

當他們無奈地說起孩子的問題時,有時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詞:“為時已晚”。為什麼?因為他們錯過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點。

近日,在上海市家庭高峰講壇活動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玫瑾,發表了一席演講,其中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念,或許能給你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帶來一些啟發。

........................................

呼籲給母親3年產假,

利於培養幼兒正確依戀關係

“應該給母親3年產假,利於培養嬰幼兒正確的依戀關係。”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這樣公開呼籲。她認為,孩子3歲以前,是與家人建立一對一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這種依戀會不斷積累,直至12歲。

所謂依戀,是在幼兒和特定個體之間形成的一種正性情緒聯結。當幼兒與某人形成依戀關係後,與依戀對象在一起時他會感到愉悅安慰。嬰兒期依戀的質量會影響成年人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對兒童的成長髮育至關重要。

許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發現,自己孩子對自己有一脖子的仇視,為此他們感到恐懼、不解,似乎孩子沒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長大。

很多父母告訴我說:孩子出生後,就把孩子交給老人帶,等孩子到了上學年齡我們再把他接管回來。可他跟我們就是不親,而且根本不聽話……

原因何在?答案很簡單,青春期出現隔閡的原因在於依戀形成期。這樣的孩子大多在12歲以前不是由父母養育長大,情感聯繫並未形成。

此外,一些錯誤養育理念的盛行,也會阻礙嬰兒形成良性依戀。比如源於美國的“哭聲免疫法”,曾一度讓年輕的中國父母追捧不已——孩子哭鬧時不能馬上抱起,這樣有利於提升孩子免疫力,培養孩子獨立睡覺的好習慣。

李玫瑾教授:不想養出“熊孩子”, 6歲前規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戀愛觀 | 名家

而在李玫瑾教授看來,這樣的理論根本站不住腳,一歲以內孩子的哭鬧完全是生理性哭鬧,也就是說,哭鬧是孩子痛苦時向家長髮出的信號,此時應該立刻抱起孩子進行安撫。”

反之,長期哭鬧得不到安撫的孩子,他們內臟的自主神經系統會形成過度緊張的記憶,影響孩子的脾氣秉性。比如,生活中有不少“路怒族”“鍵盤俠”,殊不知,他們“一點就著”的火爆脾氣,恰恰源於一歲以內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成年人內向、外向的性格,

大多源於家庭的養育方式

一次,李玫瑾在電梯裡偶遇一個5歲小男孩。還沒等李玫瑾站定,孩子開口便提醒她說:阿姨,你還沒按幾層呢!“不用問,這個孩子一定是在多個成年人撫養的環境中長大的,是個小話癆。”李玫瑾笑言。

在孩子初生的前三年,除了吃喝拉撒、翻身需要成年人的幫助以外,孩子還需要經常看到“人臉”,聽到“人聲”,尤其耳邊要有不斷地愛的嘮叨。

事實上,“愛”的撫養一定是“嘮叨”的。只有真心愛孩子的人才會邊陪伴孩子邊嘮叨,即使寶貝拉了很臭的屎,撫養人也是愛意濃濃、嘮叨之中換尿布和清洗。

這種嘮叨,儘管寶寶聽了當時沒有什麼反應……但不可小看這種嘮叨,它可讓孩子早早地冒出話語,因為所有的“說”都是在“聽”之後,聽得多才能說得多。

在家庭養育環境中,孩子耳邊的聲音越多,在走出家門遇到陌生人時,就會表現得越自然;反之,如果孩子總是面對單一的、不愛“嘮叨”的養育人,長大後遇到陌生人就會比較靦腆。

李玫瑾教授:不想養出“熊孩子”, 6歲前規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戀愛觀 | 名家

在孩子6歲前,

學會對孩子說“不”

有的孩子在父母看來一直挺老實的,怎麼有一天就讓警察找到家裡說“他參與搶劫了”?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那麼好,可是有一天他怎麼就因為說他幾句居然自殺了?

記得有一位母親就曾發出這樣的疑問:“前兩天過馬路時他還拉著我的手,怎麼到學校後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

為什麼那麼愛他們,他們還會這樣呢?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可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

人生中的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一種痛苦、剋制、忍耐。

這種養育起始於孩子3歲上下,在他能夠說出自己的要求時,就要開始對他說“不行”,結果可能是讓他痛哭一番的經歷。

父母若在6歲之前(最晚別超過10歲)對孩子說“不”,他儘管會因為你的拒絕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嚴重些也就是哭得在地上滾來滾去。

可你若等他到青春期後,再開始對TA說“不”,他不會再哭鬧、再氣噎,也不再打滾。而是會離家出走、服毒自殺,或以跳樓方式威脅父母,因為那時候的TA已經有對付你的各種能力和選擇。

曾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小年紀的孩子會自殺?

那是因為孩子只知道你愛他,他在利用你的愛威脅你,他並不知道死的真正含義。所以,父母的養育之愛要有知性,不要給孩子一種誤讀的可能。

如果說,父母在孩子3歲前主要實施情感撫養,那麼3-6歲主要是實施性格撫養,“孩子從3歲開始,逐漸具有理解和表達能力,這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期。

  • 對孩子說“不”

比如當孩子因為得不到心儀的玩具滿地打滾,在商場裡哭鬧。此時家長的做法應該是:把孩子抱回家,與孩子單獨在臥室裡,面帶微笑地看著孩子哭鬧。

李玫瑾教授:不想養出“熊孩子”, 6歲前規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戀愛觀 | 名家

直到孩子哭累了,家長可以起身離開去拿一個熱毛巾給孩子擦擦臉。待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再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以後有什麼樣的需求,應該好好跟爸爸或者媽媽說話,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李玫瑾提醒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要做到“四不要”原則:不要罵孩子、不要打孩子、不要跟哭鬧中的孩子講道理、不要離開孩子。

對於哭鬧中的孩子而言,家長的大道理彷彿噪音,根本聽不進去;同樣的,若把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反思,相當於關禁閉,沒有絲毫的教育意義。

  • 有計劃地給孩子買玩具

選擇一個輕鬆的週末,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商場裡去挑選玩具。

孩子挑好後,家長可以說:“哎呀,你這個玩具要120元,但是按照媽媽的預算計劃,我們只能買100元的玩具。”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爸爸工作賺錢很辛苦,家裡的生活要有計劃,“如果媽媽這個禮拜辛苦工作加加班,下週末就可以把這個玩具買回家了!”延時滿足會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忍耐。

孩子五歲起,自我管理能力和與他人分享的能力也應該逐漸養成。這時候,家長要適當利用誘惑訓練來幫助孩子形成這樣的能力。

李玫瑾教授:不想養出“熊孩子”, 6歲前規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戀愛觀 | 名家
  • 巧克力的誘惑:讓孩子懂得等待和忍耐

準備一份孩子最喜歡的零食,比如巧克力。把巧克力分成三份,拿出其中的兩份對孩子說:“寶寶,這兩份巧克力都給你,你可以自主管理。如果你能做到今天吃一份,明天吃另外一份,那麼明天媽媽再額外獎勵你一份。”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首次掌握決定權,大多會把兩份巧克力一次吃掉,自然拿不到第三份巧克力的獎勵。

當第二次做類似的選擇實驗時,孩子會吸取教訓,按照計劃品嚐巧克力,逐漸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李玫瑾教授:不想養出“熊孩子”, 6歲前規矩要做好,不妨跟青春期孩子聊聊戀愛觀 | 名家

把青春期的孩子當平等的朋友,

不妨聊一聊戀愛觀

日前熱播的電視劇《少年派》中,小主角林妙妙是個正值青春期的高中學生,她思維活躍,時時刻刻想脫離父母的管教;而她的母親王勝男卻把孩子當做小孩子,吃喝拉撒嚴密監管,一不順心就破口大罵……

女孩12歲、男孩14歲起,第二性徵開始發育,孩子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究竟應該如何教育?幾乎每個中學生家長都在尋求答案。

李玫瑾認為,面對中學生,家長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把孩子當做大人來看待,讓孩子擁有選擇權。比如,這時候家長的語言要從小學時期的提出要求,轉向幽默輕鬆地商量。

其次,家長要把孩子當做成年人進行指導。

比如,孩子進入初二後,家長就可以與孩子討論未來的職業方向,至少提供給孩子五種未來職業選擇;此外,還可以跟孩子探討女性和男性的話題。

李玫瑾在女兒初中時,曾用挑衣服的案例,教會了女兒如何正確看到戀愛問題。

一次,母女倆在商場裡挑選衣服,走到第一家商鋪,女兒看中一件衣服,李玫瑾鼓勵她除了這件衣服,還可以到其他商鋪再看看;在不斷逛商鋪的過程中,女兒在對比中發現了其他更中意的選擇。


李玫瑾藉此機會說:“找對象好比挑衣服,如果在中學時期就早戀,那很有可能看不到未來更優秀的男生了。”女兒恍然大悟,從此養成了正確的戀愛觀。

最後,在父母的親自撫養過程中,你的孩子就在複製撫養的觀念與性格,複製他最親近的人的各種行為方式與態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親,然後就是父親。一般而言,人的性格和觀念完全取決於父母的言談舉止。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所有的父母要好好修養自己的言談舉止,在家庭中盡顯父母的善良與榜樣,在談吐中表現文雅與謹慎,在處理各種意外事務時有理有節。

轉載 | 藍橡樹公號 來源 | 文匯教育公號

圖片 | 攝圖網

責編 | 劉 鈺 主編 | 雷 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