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只是直隸總督,為何能左右朝政?

同治九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事件,天津百姓不滿在法國武力保護下的天主教會肆意宣教,就攻擊了天主教會的機構謀殺了數十人,導致外國軍艦開到天津,七國公使也向清朝的總理衙門提出抗議,隨後李鴻章接受此案,賠款四十萬兩白銀,還派人去法國道歉,並把八名肇事者處死,二十五肇事者發配新疆。此案過後,李鴻章坐上了直隸總督的位置,並且一坐就是二十八年,這已經是清朝歷史上的奇蹟了,畢竟直隸省位置特殊,直隸總督又是天下清朝疆臣之首,需要負起拱衛京師的責任,所以清廷對於直隸總督的人選非常看重,很少讓一個人長久擔任此職,而李鴻章能做這麼久的直隸總督,也可以看出清廷對他的重用。

李鴻章只是直隸總督,為何能左右朝政?

當然李鴻章能成為朝廷重臣光靠一個直隸總督的職務是遠遠不夠的,他還兼任了北洋通商大臣,有了這個職務,李鴻章就不再是疆臣,而是朝廷重臣了。清朝在道光帝時期國門被打開,到十九世紀末已經有很多洋人湧入,這個時候對外交涉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清朝在道光時期先設立了南洋大臣,負責當時開放的五口通商和對外交涉。1861年清朝在北方又開放了三口,設立“三口通商大臣”,也稱北洋三口大臣,設立之初是由崇厚擔任,到了天津教案後此職就由直隸總督李鴻章兼任。所有的洋務、海防各事宜,均歸北洋通商大臣管理。這就使得李鴻章的權利不僅僅侷限於直隸一省,而涉及了全國的對外通商、交涉及處理與洋人傳教士有關的事物,後來一些新興事業也歸李鴻章管,如電報、鐵路、開礦、外語學堂、新式軍隊訓練及各種軍事、民用工業等。

李鴻章只是直隸總督,為何能左右朝政?

雖然作為北洋通商大臣沒有軍權,但是李鴻章可是直隸總督啊,管理河北、熱河、察哈爾三區,加上李鴻章是淮軍首領,自然有一定兵權,這就使得李鴻章不僅僅是管理外交的文官,也是手握兵權的武臣,在朝中自然有很大的話語權。

李鴻章於1872年升任武英殿大學士,大學士已經是清朝文官的最高品秩了,李鴻章此時已是位及人臣,兩年後他又被封為文華殿大學士,由於大學士三殿之名中的保和殿在乾隆以後就沒再用過,所以文華殿大學士實際上已是大學士之首,李鴻章能以漢人身份授此職,足以見得他在清廷的重要地位,側面也反映出晚清為求圖強不得不啟用漢人的無奈。

李鴻章只是直隸總督,為何能左右朝政?

不過李鴻章一生都沒有在清朝的最高決策機構軍機處裡任過職,也沒有在晚清最重要決策及後的總理衙門任過職,但是在同治和光緒時期的朝政一般都要先問最重要的疆臣,李鴻章就是這最重要的疆臣,所以雖然李鴻章沒有在最高決策機構任職,卻能憑藉直隸總督之職先執朝政,地位不低於軍機大臣和總理衙門大臣。後來李鴻章的淮軍也從地方團練變成國防軍,勢力越來越大,李鴻章也成為慈禧太后越來越倚重的朝廷大臣。

李鴻章只是直隸總督,為何能左右朝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