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調元:歸隱田園的巨匠

李調元:歸隱田園的巨匠

高仁斌|文

在四川羅江縣,清代才子李調元家族“一門四進士,兩院三翰林”的美談幾乎家喻戶曉。值得一提的是,李調元家族是羅江地區極少的非湖廣填四川的土著氏族,因為其曾祖李攀旺在明末清初曾避難於北川大山中,得以苟全性命於亂世。經過三代人的艱苦創業,李氏家族開始復興,至清乾隆七年(1742年),李調元的父親李化楠考中進士,其後李調元及其兩個堂弟李鼎元和李驥元也考中進士,且三弟兄均入翰林。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李調元出生於綿州羅江縣北鄉南村壩李家灣,字羹堂,號雨村,別號童山蠢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進士及第,欽點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選司主事,之後還擔任過廣東鄉試副考官、考功員外郎、廣東學政。在從政為官的道路上,李調元並沒有暢通無阻,差一點就被流放新疆伊犁。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李調元由廣東回京覆命被提拔重用,升任直隸通永道(道員,正四品),兼管河務、屯田、海防、驛傳等事,轄通州、永平府。如果按照這樣的勢頭髮展下去,李調元在從政的道路上一定會大放異彩。但前進的道路並不平坦,李調元沒有想到的是,他已經不知不覺地給自己埋下了禍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庫全書》修好,朝廷下令將七部手抄本分送全國七大藏書閣收藏,李調元奉旨將一部《四庫全書》護送到盛京瀋陽(今遼寧瀋陽市)文溯閣保存,在經過永平府盧龍縣時,盧龍縣知縣郭永泰命人把裝書的車輛集中停放在館驛停車場,並蓋上茅草防雨。半夜書車茅草忽然著火,士兵擔水淋熄,只少數幾十本書留有水印記,主要責任應是郭永泰“護送不謹”。在全書送到盛京文溯閣後,李調元回衙將詳情彙報給前來查問的按察使永保。而這個永保在吏部任郎中時就與李調元結怨,於是乘機報復,上奏朝廷,誣李調元玩忽職守,致《四庫全書》受損,下旨將李調元罷官、下獄。第二年春天,李調元被定罪發配新疆伊犁。幸好有直隸總督袁守侗及時相助,以李母年老須贍養為由,代為伸冤。朝廷才准許李調元繳納萬兩白銀贖罪,押到涿州(今河北涿縣),即釋放回鄉。

李調元:歸隱田園的巨匠

乾隆五十年(1785年),52歲的李調元返回綿州羅江故里,家居將近二十年,這期間,李調元嘯傲山水,以著述自娛。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李調元,並不缺乏才氣。他早年受業於涪江書院,“州院試俱第一”。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鄉試,提學使“奇其文……拔第一”,後就讀於錦江書院,與崇慶何希顏、成都張鶴林、內江姜爾常、中江孟鷺洲、漢州張雲谷六人,時稱“錦江六傑”。在清代四川文壇,李調元與遂寧張問陶、丹稜彭端淑合稱清代巴蜀三大才子,按照袁枚的論斷,在這三個人中,張問陶成就最大,彭端淑次之,李調元第三。

縱觀李調元一生,其最大的成就乃是對巴蜀文化的系統性整理,對弘揚巴蜀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就不得不說到李調元的萬卷樓和由他畢其一生編纂刊刻而成的文化鉅著《函海》,也正因為如此,李調元成為一代彪炳史冊的文宗巨匠,也是繼楊慎之後四川出現的又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大學者。

李調元罷官後,回到家鄉四川羅江縣,隨即在南村修建了“萬卷樓”。萬卷樓實際上是一座藏書十萬卷的龐大書庫,被時人稱為“西川藏書第一家”,可與浙江天一閣媲美。萬卷樓的寶貴藏書,是李調元和其父李化楠兩代人不辭辛勞、輾轉購求的成果。父子兩人均愛書成癖,只要遇到前朝珍稀本、善本,往往不惜重金求購。李化楠在浙江、河北任知縣、知府時,遍購古今珍貴書籍,李調元從浙江省親返川,將父親所購書籍船裝航行數千裡運回老家入書庫。受到父親的影響,李調元成年後,購買書籍也是他他一生中最大的嗜好,在做官期間“所得俸,悉以購書”。李調元萬卷樓珍貴藏書,是四川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這一巨大的寶庫,不料於嘉慶五年(1800年)毀於一場人為的火災。此時的李調元,正好去了成都,因為歸隱南京小倉山下的隨園主人袁枚將新印的《小倉山房文集》託人相贈,袁枚乃是當時文壇的泰山北斗,李調元比他小十多歲,雖然二人先後中進士,先後入庶常館,但年屆八十的袁子才竟然萬里送書,如果派家人去取,顯然對先生不夠敬重。所以李調元決定親自去成都拜領,並將自己的《函海》帶上一部,呈送袁枚先生指正。當李調元從成都歸來時,但見平地瓦礫飛灰,頓時悲痛欲絕,雙手將書灰捧入娟袋,葬入黃土,取名“書冢”。火燒萬卷樓事件,李調元雖然倖免於難,但此後卻一病不起。嘉慶八年(1803年),李調元病逝,終年68歲,一代名儒從此隕落。

李調元:歸隱田園的巨匠

李調元畢其一生編纂刊印的《函海》,對四川的文化復興和清代學術繁榮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這部鉅著包括較刊、纂輯和刻印的前人著作,更多的是李調元自己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函海》共30集,全卷一百五十種書,其內容包括經學、史學、考古、地理、文學、文字音韻學、金石學、書畫、農學、姓氏、民俗等多個領域。他自己的詩文集《童山文集》和《童山詩集》還未收錄進去。清代著名學者袁枚得李調元所贈《函海》,觀後極為讚賞,曾撰寫一聯:“童山集著山中業,函海書寫海內宗”。李調元一生在學術上涉獵十分廣泛,終成一代文宗巨匠,大型類書《函海》不僅為研究古代巴蜀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史料,其中更包括大量篇幅的關於川劇、川菜的記錄。他提出“戲曲應該合乎人情”,“應該各自成體”,要有創新精神。他還把元人雜劇、明清的一批傳奇劇本移植、改編成川劇,搬上舞臺,他經常“自敲檀板課歌童”,帶著戲班到成都、綿州等地演出,他對川劇的貢獻得到人民的尊敬和肯定,被尊為“川劇之父”。此外,今天享譽全球的川菜,李調元亦功不可沒。他的父親李化楠在宦遊江南的時候收集了很多江浙一帶的烹飪資料,李調元便將這些手稿加以整理,又加上他自己在廣東、京都等地瞭解到的烹飪方法互為參考,寫成一本專談飲食文化的《醒園錄》,一共記載了菜餚39種、釀酒調味品24種、糕點小吃24種、醃漬食品25種及食品保藏方法5種。正因為李調元的系統梳理,川菜才逐漸形成完整的體系,而他也被後世尊為“川菜之父”。

淡出官場,迴歸田園,也許並不是李調元人生的初衷,但他為巴蜀大地締造的文化價值,未嘗不高於險象環生的宦海沉浮。

2019年5月2日於龍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