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南北議和

二、汪兆銘的刺殺未遂事件歷歷在目,而宗室良弼的死更是讓載灃失去了保大清、復辟大清的信心!

宣統二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10年4 月16日),因試圖謀殺攝政王載灃而失敗的革命黨人汪兆銘被捕入獄。在等待清廷判決其命運期間,汪兆銘在獄中喊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為燦爛的詩句。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古體詩,很快在北京城中的士人學子、販夫走卒中傳唱,一種世上最柔弱無力的情感輸出,卻狠狠擊中了人們的心房,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

革命黨人的視死如歸,猶如一把利刃把大清國的那塊早已腐朽不堪的遮羞布徹底剖開了,全部展現在國人的眼前。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南北議和

二、汪兆銘的刺殺未遂事件歷歷在目,而宗室良弼的死更是讓載灃失去了保大清、復辟大清的信心!

宣統二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10年4 月16日),因試圖謀殺攝政王載灃而失敗的革命黨人汪兆銘被捕入獄。在等待清廷判決其命運期間,汪兆銘在獄中喊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為燦爛的詩句。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古體詩,很快在北京城中的士人學子、販夫走卒中傳唱,一種世上最柔弱無力的情感輸出,卻狠狠擊中了人們的心房,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

革命黨人的視死如歸,猶如一把利刃把大清國的那塊早已腐朽不堪的遮羞布徹底剖開了,全部展現在國人的眼前。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同盟會

此時正謀求“預備立憲”以圖王朝自救的攝政王載灃,為了向國人體現自己立憲的決心,以及新法《大清新刑律》的文明寬宏,新司法部門是不受皇權干擾的存在,故而最後赦免了汪兆銘的謀反死罪。

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 結果者,亦同。---《大清新刑律》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加危害於皇帝緦麻以上之親者,處死刑、無期徒 刑或一等有期徒刑。---《大清新刑律》第九十一條

但是,載灃是放過了革命黨人汪兆銘,但革命黨人卻沒有放過清皇族宗親!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南北議和

二、汪兆銘的刺殺未遂事件歷歷在目,而宗室良弼的死更是讓載灃失去了保大清、復辟大清的信心!

宣統二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10年4 月16日),因試圖謀殺攝政王載灃而失敗的革命黨人汪兆銘被捕入獄。在等待清廷判決其命運期間,汪兆銘在獄中喊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為燦爛的詩句。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古體詩,很快在北京城中的士人學子、販夫走卒中傳唱,一種世上最柔弱無力的情感輸出,卻狠狠擊中了人們的心房,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

革命黨人的視死如歸,猶如一把利刃把大清國的那塊早已腐朽不堪的遮羞布徹底剖開了,全部展現在國人的眼前。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同盟會

此時正謀求“預備立憲”以圖王朝自救的攝政王載灃,為了向國人體現自己立憲的決心,以及新法《大清新刑律》的文明寬宏,新司法部門是不受皇權干擾的存在,故而最後赦免了汪兆銘的謀反死罪。

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 結果者,亦同。---《大清新刑律》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加危害於皇帝緦麻以上之親者,處死刑、無期徒 刑或一等有期徒刑。---《大清新刑律》第九十一條

但是,載灃是放過了革命黨人汪兆銘,但革命黨人卻沒有放過清皇族宗親!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年輕時期的汪兆銘

宣統三年十一月廿四日(公元1912年1月12日),良弼、溥偉、鐵良等皇室宗親成立了“宗社黨”,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遜位,企圖通過聯合宗室的力量來挽救催死掙扎的清王朝。

宣統三年臘月初八(公元1912年1月26日),宗社黨首領良弼遭遇革命黨人的刺殺。這位在軍中影響力僅次於袁世凱的八旗貴胄,留洋而歸併掌握新式軍隊練制之法的皇室宗親,在革命黨和袁世凱的聯合打擊下,於被刺殺的兩日後死去。

良弼的死,也就意味著清王朝企圖走君主立憲制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誰也挽救不了大清滅亡的命運。既然在沒有頒佈退位詔書前都已經無法挽救大清,大清亡後又來選擇復辟,載灃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件不得人心的事。

一旦真這麼做了,那麼等待他的也許是更殘酷的暗殺。一個前朝皇帝的生父,妄想通過攪渾眼前的這攤池水達到復辟的目的,除非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這是載灃徹底歸隱不出的直接原因。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南北議和

二、汪兆銘的刺殺未遂事件歷歷在目,而宗室良弼的死更是讓載灃失去了保大清、復辟大清的信心!

宣統二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10年4 月16日),因試圖謀殺攝政王載灃而失敗的革命黨人汪兆銘被捕入獄。在等待清廷判決其命運期間,汪兆銘在獄中喊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為燦爛的詩句。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古體詩,很快在北京城中的士人學子、販夫走卒中傳唱,一種世上最柔弱無力的情感輸出,卻狠狠擊中了人們的心房,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

革命黨人的視死如歸,猶如一把利刃把大清國的那塊早已腐朽不堪的遮羞布徹底剖開了,全部展現在國人的眼前。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同盟會

此時正謀求“預備立憲”以圖王朝自救的攝政王載灃,為了向國人體現自己立憲的決心,以及新法《大清新刑律》的文明寬宏,新司法部門是不受皇權干擾的存在,故而最後赦免了汪兆銘的謀反死罪。

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 結果者,亦同。---《大清新刑律》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加危害於皇帝緦麻以上之親者,處死刑、無期徒 刑或一等有期徒刑。---《大清新刑律》第九十一條

但是,載灃是放過了革命黨人汪兆銘,但革命黨人卻沒有放過清皇族宗親!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年輕時期的汪兆銘

宣統三年十一月廿四日(公元1912年1月12日),良弼、溥偉、鐵良等皇室宗親成立了“宗社黨”,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遜位,企圖通過聯合宗室的力量來挽救催死掙扎的清王朝。

宣統三年臘月初八(公元1912年1月26日),宗社黨首領良弼遭遇革命黨人的刺殺。這位在軍中影響力僅次於袁世凱的八旗貴胄,留洋而歸併掌握新式軍隊練制之法的皇室宗親,在革命黨和袁世凱的聯合打擊下,於被刺殺的兩日後死去。

良弼的死,也就意味著清王朝企圖走君主立憲制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誰也挽救不了大清滅亡的命運。既然在沒有頒佈退位詔書前都已經無法挽救大清,大清亡後又來選擇復辟,載灃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件不得人心的事。

一旦真這麼做了,那麼等待他的也許是更殘酷的暗殺。一個前朝皇帝的生父,妄想通過攪渾眼前的這攤池水達到復辟的目的,除非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這是載灃徹底歸隱不出的直接原因。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良弼戎裝像

三、載灃在清朝最後三年的執政生涯中意識到,自己在政治博弈中根本沒有破除一切阻礙自己拯救大清頑疾的魄力,還是停留在皇權大於一切的思維中無法自拔,從而失去了對皇室抱有同情的立憲派的有力支持!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年僅25歲的載灃以宣統帝生父的身份執掌大權,成為當時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然而,在清王朝的最後三年中,身處政治旋渦中的載灃根本無力主改變現實的困局,也就是說他在和北洋袁世凱爭奪清王朝的話語權中、和南方同盟會(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爭奪對中國未來主導權等兩場關鍵交鋒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況且在這個對話語權爭奪的過程中,載灃逐漸失去了立憲派(地方督撫、士紳、大資本家)的支持,這是因為他力主的“預備立憲”完全是一場騙局。

宣統三年四月初十(公元1911年5月8日),清王朝公佈了第一屆具有民主性質的內閣成員名單,然而結果卻讓立憲派倍感絕望。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南北議和

二、汪兆銘的刺殺未遂事件歷歷在目,而宗室良弼的死更是讓載灃失去了保大清、復辟大清的信心!

宣統二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10年4 月16日),因試圖謀殺攝政王載灃而失敗的革命黨人汪兆銘被捕入獄。在等待清廷判決其命運期間,汪兆銘在獄中喊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為燦爛的詩句。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古體詩,很快在北京城中的士人學子、販夫走卒中傳唱,一種世上最柔弱無力的情感輸出,卻狠狠擊中了人們的心房,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

革命黨人的視死如歸,猶如一把利刃把大清國的那塊早已腐朽不堪的遮羞布徹底剖開了,全部展現在國人的眼前。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同盟會

此時正謀求“預備立憲”以圖王朝自救的攝政王載灃,為了向國人體現自己立憲的決心,以及新法《大清新刑律》的文明寬宏,新司法部門是不受皇權干擾的存在,故而最後赦免了汪兆銘的謀反死罪。

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 結果者,亦同。---《大清新刑律》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加危害於皇帝緦麻以上之親者,處死刑、無期徒 刑或一等有期徒刑。---《大清新刑律》第九十一條

但是,載灃是放過了革命黨人汪兆銘,但革命黨人卻沒有放過清皇族宗親!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年輕時期的汪兆銘

宣統三年十一月廿四日(公元1912年1月12日),良弼、溥偉、鐵良等皇室宗親成立了“宗社黨”,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遜位,企圖通過聯合宗室的力量來挽救催死掙扎的清王朝。

宣統三年臘月初八(公元1912年1月26日),宗社黨首領良弼遭遇革命黨人的刺殺。這位在軍中影響力僅次於袁世凱的八旗貴胄,留洋而歸併掌握新式軍隊練制之法的皇室宗親,在革命黨和袁世凱的聯合打擊下,於被刺殺的兩日後死去。

良弼的死,也就意味著清王朝企圖走君主立憲制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誰也挽救不了大清滅亡的命運。既然在沒有頒佈退位詔書前都已經無法挽救大清,大清亡後又來選擇復辟,載灃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件不得人心的事。

一旦真這麼做了,那麼等待他的也許是更殘酷的暗殺。一個前朝皇帝的生父,妄想通過攪渾眼前的這攤池水達到復辟的目的,除非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這是載灃徹底歸隱不出的直接原因。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良弼戎裝像

三、載灃在清朝最後三年的執政生涯中意識到,自己在政治博弈中根本沒有破除一切阻礙自己拯救大清頑疾的魄力,還是停留在皇權大於一切的思維中無法自拔,從而失去了對皇室抱有同情的立憲派的有力支持!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年僅25歲的載灃以宣統帝生父的身份執掌大權,成為當時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然而,在清王朝的最後三年中,身處政治旋渦中的載灃根本無力主改變現實的困局,也就是說他在和北洋袁世凱爭奪清王朝的話語權中、和南方同盟會(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爭奪對中國未來主導權等兩場關鍵交鋒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況且在這個對話語權爭奪的過程中,載灃逐漸失去了立憲派(地方督撫、士紳、大資本家)的支持,這是因為他力主的“預備立憲”完全是一場騙局。

宣統三年四月初十(公元1911年5月8日),清王朝公佈了第一屆具有民主性質的內閣成員名單,然而結果卻讓立憲派倍感絕望。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狀元張謇,立憲派中資本代表人物

新內閣成員如下:總理大臣奕勖(皇族),協理大臣那桐和徐世昌 (滿漢各一名),民政部大臣善暫 (皇族),度支部大臣載澤(皇族),海軍部大臣載洵(皇族),農商部大臣溥倫 (皇族),司法部大臣紹昌 (滿),陸軍部大臣防呂(滿),理藩部大臣壽耆(蒙古),外務部大臣樑敦彥(漢),學務部大臣唐景崧 (漢),郵傳部大臣盛宣懷(漢),共計13 人,其中滿人佔 8人,滿人中皇族又佔 5人。

因此,這場籌備已久,備受矚目的王朝中央體制改良運動,被指責為“皇族內閣”,嚴重違背了君主立憲制的意義!

為此,各省諮議局聯合上奏了一份抗議性的意見書,要求撤銷皇族內閣,

皇族組織內閣,不合君主立憲公例,請另簡大員,組織內閣。---《諮議局聯合會第二次呈請代奏皇族不宜總理內閣折》

然而,立憲派的抗議得到的答覆是“黜陟百司,系皇上大權,議員不得妄加干涉”,這使得立憲派對在國事危難之際,還在謀求滿漢之分,集權於親貴的清廷產生了離心,也認清了清廷的本質。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南北議和

二、汪兆銘的刺殺未遂事件歷歷在目,而宗室良弼的死更是讓載灃失去了保大清、復辟大清的信心!

宣統二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10年4 月16日),因試圖謀殺攝政王載灃而失敗的革命黨人汪兆銘被捕入獄。在等待清廷判決其命運期間,汪兆銘在獄中喊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為燦爛的詩句。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古體詩,很快在北京城中的士人學子、販夫走卒中傳唱,一種世上最柔弱無力的情感輸出,卻狠狠擊中了人們的心房,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

革命黨人的視死如歸,猶如一把利刃把大清國的那塊早已腐朽不堪的遮羞布徹底剖開了,全部展現在國人的眼前。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同盟會

此時正謀求“預備立憲”以圖王朝自救的攝政王載灃,為了向國人體現自己立憲的決心,以及新法《大清新刑律》的文明寬宏,新司法部門是不受皇權干擾的存在,故而最後赦免了汪兆銘的謀反死罪。

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 結果者,亦同。---《大清新刑律》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加危害於皇帝緦麻以上之親者,處死刑、無期徒 刑或一等有期徒刑。---《大清新刑律》第九十一條

但是,載灃是放過了革命黨人汪兆銘,但革命黨人卻沒有放過清皇族宗親!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年輕時期的汪兆銘

宣統三年十一月廿四日(公元1912年1月12日),良弼、溥偉、鐵良等皇室宗親成立了“宗社黨”,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遜位,企圖通過聯合宗室的力量來挽救催死掙扎的清王朝。

宣統三年臘月初八(公元1912年1月26日),宗社黨首領良弼遭遇革命黨人的刺殺。這位在軍中影響力僅次於袁世凱的八旗貴胄,留洋而歸併掌握新式軍隊練制之法的皇室宗親,在革命黨和袁世凱的聯合打擊下,於被刺殺的兩日後死去。

良弼的死,也就意味著清王朝企圖走君主立憲制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誰也挽救不了大清滅亡的命運。既然在沒有頒佈退位詔書前都已經無法挽救大清,大清亡後又來選擇復辟,載灃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件不得人心的事。

一旦真這麼做了,那麼等待他的也許是更殘酷的暗殺。一個前朝皇帝的生父,妄想通過攪渾眼前的這攤池水達到復辟的目的,除非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這是載灃徹底歸隱不出的直接原因。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良弼戎裝像

三、載灃在清朝最後三年的執政生涯中意識到,自己在政治博弈中根本沒有破除一切阻礙自己拯救大清頑疾的魄力,還是停留在皇權大於一切的思維中無法自拔,從而失去了對皇室抱有同情的立憲派的有力支持!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年僅25歲的載灃以宣統帝生父的身份執掌大權,成為當時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然而,在清王朝的最後三年中,身處政治旋渦中的載灃根本無力主改變現實的困局,也就是說他在和北洋袁世凱爭奪清王朝的話語權中、和南方同盟會(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爭奪對中國未來主導權等兩場關鍵交鋒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況且在這個對話語權爭奪的過程中,載灃逐漸失去了立憲派(地方督撫、士紳、大資本家)的支持,這是因為他力主的“預備立憲”完全是一場騙局。

宣統三年四月初十(公元1911年5月8日),清王朝公佈了第一屆具有民主性質的內閣成員名單,然而結果卻讓立憲派倍感絕望。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狀元張謇,立憲派中資本代表人物

新內閣成員如下:總理大臣奕勖(皇族),協理大臣那桐和徐世昌 (滿漢各一名),民政部大臣善暫 (皇族),度支部大臣載澤(皇族),海軍部大臣載洵(皇族),農商部大臣溥倫 (皇族),司法部大臣紹昌 (滿),陸軍部大臣防呂(滿),理藩部大臣壽耆(蒙古),外務部大臣樑敦彥(漢),學務部大臣唐景崧 (漢),郵傳部大臣盛宣懷(漢),共計13 人,其中滿人佔 8人,滿人中皇族又佔 5人。

因此,這場籌備已久,備受矚目的王朝中央體制改良運動,被指責為“皇族內閣”,嚴重違背了君主立憲制的意義!

為此,各省諮議局聯合上奏了一份抗議性的意見書,要求撤銷皇族內閣,

皇族組織內閣,不合君主立憲公例,請另簡大員,組織內閣。---《諮議局聯合會第二次呈請代奏皇族不宜總理內閣折》

然而,立憲派的抗議得到的答覆是“黜陟百司,系皇上大權,議員不得妄加干涉”,這使得立憲派對在國事危難之際,還在謀求滿漢之分,集權於親貴的清廷產生了離心,也認清了清廷的本質。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故而,立憲派在要求和平改良不果的情況下,怒而轉投力主武力推翻清王朝統治的同盟會也就顯而易見了。而載灃也因為自己的強硬態度,最終失去了這股真正能夠成為自己挽救大清命運的最堅實的政治力量。

足令全國諮議局之議員人人喪氣而絕望。諮議局議員絕望之日,即清朝基礎動搖之時,至是內外人心皆去。---《張謇傳記》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辛亥革命一聲炮響,南方各省紛紛獨立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為失去了最有力的社會階層的支持和信任,載灃對復辟大清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何況,民主、共和已經成為國人堅定的信念,皇權思想早已被國人所摒棄,不合時宜的東西就要廢除,這是他徹底歸隱不出的最根本原因!

"

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隨著紫禁城中發出了一道以“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為主題的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正式滅亡。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退位詔書

宣統帝退位後,按照南北合議時的談判條件,袁世凱坐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位置,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只是此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實現太平,因為南北之間的政治摩擦、北洋內部的派系鬥爭,以至於政局變幻層出不窮,1915年袁世凱稱帝、1917年張勳復辟,帝制思想一直在社會中頑強地掙扎著。

然而無論政局如何變化,清朝最後一位攝政王,宣統帝的生父載灃,自清廷的退位詔書頒佈後就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深居簡出。

這不禁讓人詫異,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大清最後三年的真正統治者如此低調,對復辟大清,重塑祖先的榮耀絲毫提不起興趣了呢?

汪郎以為,載灃選擇歸隱的決絕,主要還是因為他在失去了對天下操控的話語權後,需要維持民國政府的對皇室優待條件的承諾保持不變,保證皇族成員能夠繼續生活下去;同時他對自己的執政能力也產生了嚴重的質疑,並要防備革命黨人對皇室成員的刺殺,所以低調才是最好的選擇。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朝末代攝政王載灃

一、《皇室優待條件》是載灃在執政三年的生涯中,面對無法收拾的局勢後,力求達到自己內心告慰的心理療傷祕法!

宣統帝能夠安然無恙的退位,還得到民國政府的優待,是南方革命黨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對北洋軍閥妥協的產物!

事實上,南北之間的妥協,基本上保證了清皇室的人身安全和財產私有化,而不受外界的干擾!這在當時動盪不安的社會背景下,無疑是得到民國政府強有力的政治保護。

然而,當時的民間不會因為南北議和而放棄對八旗子弟的仇恨。事實上,因為辛亥革命的影響,在民國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反滿興漢”的革命口號,是足以讓失去國家重器保護的八旗子弟感到膽戰心驚。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清帝退位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旗人紛紛改滿姓為漢姓,就是為了防止漢族的報復,如:皇族姓氏愛新覺羅改為金、依爾根覺羅改為趙、佟佳改為佟、瓜爾嘉改為關等,這就是民國最初幾年的社會現狀。

對於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載灃而言,他非常清楚當時社會上的民族仇恨。身為宣統帝的父親,如果自己不安於現狀,還要在權力場上高調行事,不僅會破壞南北之間議定的,對皇室優待的條件,自己也可能會喪命於刺客之手。

故而,王朝雖然亡了,但皇室並沒有遭到新政府的清算,還能保留著愛新覺羅家的血脈,這一點是載灃歸隱的主要原因,他要以醇親王的身份在遺老遺少之間做個表率,忘記大清,好好的過日子。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南北議和

二、汪兆銘的刺殺未遂事件歷歷在目,而宗室良弼的死更是讓載灃失去了保大清、復辟大清的信心!

宣統二年三月初七日(公元1910年4 月16日),因試圖謀殺攝政王載灃而失敗的革命黨人汪兆銘被捕入獄。在等待清廷判決其命運期間,汪兆銘在獄中喊出了他這一生中最為燦爛的詩句。

“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古體詩,很快在北京城中的士人學子、販夫走卒中傳唱,一種世上最柔弱無力的情感輸出,卻狠狠擊中了人們的心房,其力量勝過千軍萬馬。

革命黨人的視死如歸,猶如一把利刃把大清國的那塊早已腐朽不堪的遮羞布徹底剖開了,全部展現在國人的眼前。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同盟會

此時正謀求“預備立憲”以圖王朝自救的攝政王載灃,為了向國人體現自己立憲的決心,以及新法《大清新刑律》的文明寬宏,新司法部門是不受皇權干擾的存在,故而最後赦免了汪兆銘的謀反死罪。

犯罪已著手而因意外之障礙不遂者,為未遂犯。其不能生犯罪之 結果者,亦同。---《大清新刑律》第十七條

第十七條加危害於皇帝緦麻以上之親者,處死刑、無期徒 刑或一等有期徒刑。---《大清新刑律》第九十一條

但是,載灃是放過了革命黨人汪兆銘,但革命黨人卻沒有放過清皇族宗親!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年輕時期的汪兆銘

宣統三年十一月廿四日(公元1912年1月12日),良弼、溥偉、鐵良等皇室宗親成立了“宗社黨”,反對南北議和、反對清帝遜位,企圖通過聯合宗室的力量來挽救催死掙扎的清王朝。

宣統三年臘月初八(公元1912年1月26日),宗社黨首領良弼遭遇革命黨人的刺殺。這位在軍中影響力僅次於袁世凱的八旗貴胄,留洋而歸併掌握新式軍隊練制之法的皇室宗親,在革命黨和袁世凱的聯合打擊下,於被刺殺的兩日後死去。

良弼的死,也就意味著清王朝企圖走君主立憲制的道路已經行不通了,誰也挽救不了大清滅亡的命運。既然在沒有頒佈退位詔書前都已經無法挽救大清,大清亡後又來選擇復辟,載灃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這件不得人心的事。

一旦真這麼做了,那麼等待他的也許是更殘酷的暗殺。一個前朝皇帝的生父,妄想通過攪渾眼前的這攤池水達到復辟的目的,除非自己活得不耐煩了。

這是載灃徹底歸隱不出的直接原因。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良弼戎裝像

三、載灃在清朝最後三年的執政生涯中意識到,自己在政治博弈中根本沒有破除一切阻礙自己拯救大清頑疾的魄力,還是停留在皇權大於一切的思維中無法自拔,從而失去了對皇室抱有同情的立憲派的有力支持!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年僅25歲的載灃以宣統帝生父的身份執掌大權,成為當時中國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

然而,在清王朝的最後三年中,身處政治旋渦中的載灃根本無力主改變現實的困局,也就是說他在和北洋袁世凱爭奪清王朝的話語權中、和南方同盟會(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爭奪對中國未來主導權等兩場關鍵交鋒中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況且在這個對話語權爭奪的過程中,載灃逐漸失去了立憲派(地方督撫、士紳、大資本家)的支持,這是因為他力主的“預備立憲”完全是一場騙局。

宣統三年四月初十(公元1911年5月8日),清王朝公佈了第一屆具有民主性質的內閣成員名單,然而結果卻讓立憲派倍感絕望。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狀元張謇,立憲派中資本代表人物

新內閣成員如下:總理大臣奕勖(皇族),協理大臣那桐和徐世昌 (滿漢各一名),民政部大臣善暫 (皇族),度支部大臣載澤(皇族),海軍部大臣載洵(皇族),農商部大臣溥倫 (皇族),司法部大臣紹昌 (滿),陸軍部大臣防呂(滿),理藩部大臣壽耆(蒙古),外務部大臣樑敦彥(漢),學務部大臣唐景崧 (漢),郵傳部大臣盛宣懷(漢),共計13 人,其中滿人佔 8人,滿人中皇族又佔 5人。

因此,這場籌備已久,備受矚目的王朝中央體制改良運動,被指責為“皇族內閣”,嚴重違背了君主立憲制的意義!

為此,各省諮議局聯合上奏了一份抗議性的意見書,要求撤銷皇族內閣,

皇族組織內閣,不合君主立憲公例,請另簡大員,組織內閣。---《諮議局聯合會第二次呈請代奏皇族不宜總理內閣折》

然而,立憲派的抗議得到的答覆是“黜陟百司,系皇上大權,議員不得妄加干涉”,這使得立憲派對在國事危難之際,還在謀求滿漢之分,集權於親貴的清廷產生了離心,也認清了清廷的本質。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故而,立憲派在要求和平改良不果的情況下,怒而轉投力主武力推翻清王朝統治的同盟會也就顯而易見了。而載灃也因為自己的強硬態度,最終失去了這股真正能夠成為自己挽救大清命運的最堅實的政治力量。

足令全國諮議局之議員人人喪氣而絕望。諮議局議員絕望之日,即清朝基礎動搖之時,至是內外人心皆去。---《張謇傳記》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辛亥革命一聲炮響,南方各省紛紛獨立的根本原因。

正是因為失去了最有力的社會階層的支持和信任,載灃對復辟大清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何況,民主、共和已經成為國人堅定的信念,皇權思想早已被國人所摒棄,不合時宜的東西就要廢除,這是他徹底歸隱不出的最根本原因!

歸隱不出,拒絕復辟,淺談清亡後,攝政王載灃決絕政治的原因

武昌起義後的全國形勢圖

四、結語

汪郎以為,載灃在清亡後對政治的決絕心態,其實是在他執掌清朝最高權力的三年中,早已把最初的雄心壯志消耗殆盡!

他的“預備立憲”對於當時的國人而言是一場騙局,但對於皇室宗親來說,卻是一場加強軍政集權,鞏固皇室地位的藍圖和展望。

然而,因為他自身的能力有限,缺乏慈禧太后的政治威嚴,無法真正團結皇室宗親,導致其內部為了爭權奪利,互為派系,削弱了皇族本身的實力。

洵貝勒總持海軍,兼辦陵工,與毓朗合為一黨。濤貝勒統軍諮府,侵奪陸軍部權,收用良弼為一黨。肅親王好結納勾通報館,據民政部,領天下警政一黨。溥倫為宣宗長曾孫,同治初本有青宮之望,陰結議員為一黨。隆裕以母后之尊,寵任太監張德為一黨。澤公於隆裕為姻親,又曾經出洋,握財政全權,創設監理財政官鹽務處為一黨。監國福晉雅有才能,頗通賄賂,聯絡母族為一黨。以上七黨皆專予奪之權,茸闒無恥之徒,趨之若鶩。--《國聞備乘》

正因為如此,名義上為宣統帝生父,大清國的攝政王,載灃在惶惶不安中心灰意冷,大清國在時自己都無法控制朝政,更別說大清亡了後,他還能號召得動族人和遺老遺少們以圖王侯霸業,那樣的話還不如在平平安安中度過餘生更為舒坦!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