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鬼狐影:白楊楓林

聊齋 蒲松齡 文化 百年夢悟 2017-05-19

紅樓處處聊齋影,聊齋時時紅樓夢。

《聊齋志異》、《紅樓夢》大有關係。

《紅樓夢》創作,深受到蒲松齡《聊齋志異》影響,兩書諸多人物、情節、細節等存在大量相似之處。下面繼續一一道來。

紅樓鬼狐影:白楊楓林

十四、白楊楓林

《紅樓夢》第一回中: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說什麼天上夭桃盛,雲中杏蕊多?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的是昨貧今富人勞碌,春榮秋謝花折磨。似這般生關死劫誰能躲?聞說道西方寶樹喚婆娑,上結著長生果。

《聊齋志異》中《公孫九娘》:於七一案,連坐被誅者,棲霞、萊陽兩縣最多。一日俘數百人,盡戮於演武場中。碧血滿地,白骨撐天。上官慈悲,捐給棺木,濟城工肆,材木一空。以故伏刑東鬼,多葬南郊。生欲展拜,夫人云:“老朽龍鍾,不能為禮,當即脫邊幅。”乃指畫青衣,置酒高會。朱乃喚家人,另出餚俎,列置生前;亦別設一壺,為客行觴。筵中進饌,無異人世,然主人自舉,殊不勸進。既而席罷,朱歸。青衣導生去。入室,則九娘華燭凝待。邂逅含情,極盡歡暱。初,九娘母子,原解赴都。至郡,母不堪困苦死,九娘亦自剄。枕上追述往事,哽咽不成眠。乃口占兩絕雲:“昔日羅裳化作塵,空將業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楓林月,此夜初逢畫閣春。”“白楊風雨遶孤墳,誰想陽臺更作雲?忽啟鏤金箱裡看,血腥猶染舊羅裙。”天將明,即促曰:“君宜且去,勿驚廝僕。”自此晝來宵往,劈惑殊甚。一夕,問九娘:“此村何名?”曰:“萊霞裡。裡中多兩處新鬼,因以為名。”生聞之欷歔。女悲曰:“千里柔魂,蓬遊無底,母子零孤,言之愴惻。幸念一夕恩義,收兒骨歸葬墓側,使百世得所依棲,死且不朽。”生諾之。女曰:“人鬼路殊,君亦不宜久滯。”乃以羅襪贈生,揮淚促別。生悽然而出,忉怛若喪。心悵悵不忍歸,因過叩朱氏之門。朱白足出逆;甥亦起,雲鬢鬅鬆,驚來省問。生怊悵移時,始述九娘語。女曰:“妗氏不言,兒亦夙夜圖之。此非人世,久居誠非所宜”。於是相對汍瀾。生亦含涕而別。叩寓歸寢,展轉申旦。欲覓九娘之墓,則忘問志表。及夜復往,則千墳累累,竟迷村路,嘆恨而返。展視羅襪,著風寸斷,腐如灰燼,遂治裝東旋。半載不能自釋,復如稷門,冀有所遇。及抵南郊,日勢已晚,息駕庭樹,趨詣叢葬所。但見墳兆萬接,迷目榛荒,鬼火狐鳴,駭人心目。驚悼歸舍。失意遨遊,返轡遂東。行裡許,遙見女郎,獨行丘墓間,神情意致,怪似九娘。揮鞭就視,果九娘。下騎欲語,女竟走,若不相識。再逼近之,色作努,舉袖自障。頓呼“九娘”,則湮然滅矣。

紅樓鬼狐影:白楊楓林

異史氏曰:“香草沉羅,血滿胸臆;東山佩玦,淚漬泥沙:古有孝子忠臣,至死不諒於君父者。公孫九娘豈以負骸骨之託,而怨懟不釋於中耶?脾鬲間物,不能掬以相示,冤乎哉!”

墳墓累累,連天衰草,白楊,楓林。同一景色含義。朱氏之門,更點明瞭被顛覆的朱明王朝。春榮秋謝花折磨。與《聊齋志異》之《小謝秋容》次序差不多,前後顛倒而已。兩段同義,略有區別,花謝和小謝而已,不過都已凋謝了。(吳修安)

讀懂聊齋 讀懂紅樓 讀懂中國

心有靈犀水有源 聊齋紅樓夢相連

二月河說紅樓夢取材於聊齋志異,元芳認為定有蹊蹺。你怎麼看?

紅樓鬼狐影:白楊楓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