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後改為塞上老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幹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後改為塞上老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幹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發祥地之一,是條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街。

據呼和浩特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這裡就有了商業貿易的集市。清朝中期,大召、玉泉井一帶,已經市井繁華,店鋪林立,大召與玉泉井之間的廣場上,佈滿了小攤。銷售的貨物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從珍稀的古玩到笨重的日用雜貨,應有盡有。還有一處處雜耍攤,藝人們的吆喝聲與叮咚的鑼鼓聲,不絕於耳,就好像當年開封大相國寺一般繁盛熱鬧。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後改為塞上老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幹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發祥地之一,是條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街。

據呼和浩特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這裡就有了商業貿易的集市。清朝中期,大召、玉泉井一帶,已經市井繁華,店鋪林立,大召與玉泉井之間的廣場上,佈滿了小攤。銷售的貨物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從珍稀的古玩到笨重的日用雜貨,應有盡有。還有一處處雜耍攤,藝人們的吆喝聲與叮咚的鑼鼓聲,不絕於耳,就好像當年開封大相國寺一般繁盛熱鬧。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當時,塞上老街的牲畜市場最負盛名,有馬市、駝市、牛市等。賣者多為草原牧民,而買者多來自山西、陝西、河北等地。與之興盛的還有茶道和駝道的交易,商隊從南方運來磚茶、食鹽,經京、津、冀地區運來布匹,從江浙運來絲綢,遠銷到新疆和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都在這裡彙集後再分銷各地。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後改為塞上老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幹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發祥地之一,是條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街。

據呼和浩特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這裡就有了商業貿易的集市。清朝中期,大召、玉泉井一帶,已經市井繁華,店鋪林立,大召與玉泉井之間的廣場上,佈滿了小攤。銷售的貨物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從珍稀的古玩到笨重的日用雜貨,應有盡有。還有一處處雜耍攤,藝人們的吆喝聲與叮咚的鑼鼓聲,不絕於耳,就好像當年開封大相國寺一般繁盛熱鬧。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當時,塞上老街的牲畜市場最負盛名,有馬市、駝市、牛市等。賣者多為草原牧民,而買者多來自山西、陝西、河北等地。與之興盛的還有茶道和駝道的交易,商隊從南方運來磚茶、食鹽,經京、津、冀地區運來布匹,從江浙運來絲綢,遠銷到新疆和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都在這裡彙集後再分銷各地。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呼和浩特生活20多年了。也曾無數次踏訪古韻猶存的塞上老街,循著蒙古族風格的古老建築、屋簷廊道、勒勒車轂……彷彿看到千年來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間繁忙的集市貿易。老街向人們講述著民族融合的輝煌歷程,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後改為塞上老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幹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發祥地之一,是條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街。

據呼和浩特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這裡就有了商業貿易的集市。清朝中期,大召、玉泉井一帶,已經市井繁華,店鋪林立,大召與玉泉井之間的廣場上,佈滿了小攤。銷售的貨物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從珍稀的古玩到笨重的日用雜貨,應有盡有。還有一處處雜耍攤,藝人們的吆喝聲與叮咚的鑼鼓聲,不絕於耳,就好像當年開封大相國寺一般繁盛熱鬧。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當時,塞上老街的牲畜市場最負盛名,有馬市、駝市、牛市等。賣者多為草原牧民,而買者多來自山西、陝西、河北等地。與之興盛的還有茶道和駝道的交易,商隊從南方運來磚茶、食鹽,經京、津、冀地區運來布匹,從江浙運來絲綢,遠銷到新疆和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都在這裡彙集後再分銷各地。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呼和浩特生活20多年了。也曾無數次踏訪古韻猶存的塞上老街,循著蒙古族風格的古老建築、屋簷廊道、勒勒車轂……彷彿看到千年來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間繁忙的集市貿易。老街向人們講述著民族融合的輝煌歷程,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老街的中段的北面,有一家修表的老店,被稱作瑞昌號。這家店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經營的,1974年搬到塞上老街的店鋪。店鋪的主人20歲開店創建瑞昌號,一直至今。2011年,呼和浩特市在塞上老街的古建築上都貼上了“呼和浩特市不可移動文物”的標誌,這家瑞昌號也成了其中之一。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後改為塞上老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幹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發祥地之一,是條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街。

據呼和浩特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這裡就有了商業貿易的集市。清朝中期,大召、玉泉井一帶,已經市井繁華,店鋪林立,大召與玉泉井之間的廣場上,佈滿了小攤。銷售的貨物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從珍稀的古玩到笨重的日用雜貨,應有盡有。還有一處處雜耍攤,藝人們的吆喝聲與叮咚的鑼鼓聲,不絕於耳,就好像當年開封大相國寺一般繁盛熱鬧。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當時,塞上老街的牲畜市場最負盛名,有馬市、駝市、牛市等。賣者多為草原牧民,而買者多來自山西、陝西、河北等地。與之興盛的還有茶道和駝道的交易,商隊從南方運來磚茶、食鹽,經京、津、冀地區運來布匹,從江浙運來絲綢,遠銷到新疆和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都在這裡彙集後再分銷各地。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呼和浩特生活20多年了。也曾無數次踏訪古韻猶存的塞上老街,循著蒙古族風格的古老建築、屋簷廊道、勒勒車轂……彷彿看到千年來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間繁忙的集市貿易。老街向人們講述著民族融合的輝煌歷程,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老街的中段的北面,有一家修表的老店,被稱作瑞昌號。這家店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經營的,1974年搬到塞上老街的店鋪。店鋪的主人20歲開店創建瑞昌號,一直至今。2011年,呼和浩特市在塞上老街的古建築上都貼上了“呼和浩特市不可移動文物”的標誌,這家瑞昌號也成了其中之一。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塞上老街經營氈畫的老人說,上個世紀90年代年,老街兩側的店面還都是土坯房。後來政府為保護歷史遺蹟、以修舊如舊原則,對其重新修繕。修繕後的老街東端豎起一座醒目的牌樓,正面書塞上老街,背面字題明清遺韻,成為一條擁有濃厚遊牧民族底蘊的古玩街、工藝品街。這裡有獨具魅力的掛氈燙畫、馳名的皮畫,還有於此發端的蒙古刀、蒙古酒具、蒙古服飾等。

"

塞上老街,不管你是歡迎還是討厭,我還是來了。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呼和浩特素有“召城”之稱。召廟不僅對其宗教、政治、文化等有過重大影響。而且對它的經濟發展、市井形成也產生過作用。塞上老街就位於大召、席力圖召的西南,早在明代這裡就是繁華的商業街,形成一處熱鬧的街市。如今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政府經過修繕,塞上老街得以新生,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蒙古及蒙古人》一書記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呼和浩特舊城主要街道有四條,它們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大召前街)、席力圖召街(今石頭巷)和東西向的朋蘇克街(通順街,後改為塞上老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幹道的主體或其延伸段。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市發祥地之一,是條有著400多年曆史的老街。

據呼和浩特史料記載,早在明代,這裡就有了商業貿易的集市。清朝中期,大召、玉泉井一帶,已經市井繁華,店鋪林立,大召與玉泉井之間的廣場上,佈滿了小攤。銷售的貨物琳琅滿目,五花八門。從珍稀的古玩到笨重的日用雜貨,應有盡有。還有一處處雜耍攤,藝人們的吆喝聲與叮咚的鑼鼓聲,不絕於耳,就好像當年開封大相國寺一般繁盛熱鬧。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當時,塞上老街的牲畜市場最負盛名,有馬市、駝市、牛市等。賣者多為草原牧民,而買者多來自山西、陝西、河北等地。與之興盛的還有茶道和駝道的交易,商隊從南方運來磚茶、食鹽,經京、津、冀地區運來布匹,從江浙運來絲綢,遠銷到新疆和蒙古國的烏蘭巴托。都在這裡彙集後再分銷各地。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呼和浩特生活20多年了。也曾無數次踏訪古韻猶存的塞上老街,循著蒙古族風格的古老建築、屋簷廊道、勒勒車轂……彷彿看到千年來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間繁忙的集市貿易。老街向人們講述著民族融合的輝煌歷程,成為老呼和浩特的舊影濃縮。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老街的中段的北面,有一家修表的老店,被稱作瑞昌號。這家店是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經營的,1974年搬到塞上老街的店鋪。店鋪的主人20歲開店創建瑞昌號,一直至今。2011年,呼和浩特市在塞上老街的古建築上都貼上了“呼和浩特市不可移動文物”的標誌,這家瑞昌號也成了其中之一。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在塞上老街經營氈畫的老人說,上個世紀90年代年,老街兩側的店面還都是土坯房。後來政府為保護歷史遺蹟、以修舊如舊原則,對其重新修繕。修繕後的老街東端豎起一座醒目的牌樓,正面書塞上老街,背面字題明清遺韻,成為一條擁有濃厚遊牧民族底蘊的古玩街、工藝品街。這裡有獨具魅力的掛氈燙畫、馳名的皮畫,還有於此發端的蒙古刀、蒙古酒具、蒙古服飾等。

塞上老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訴說呼和浩特的舊影 還在傾聽

​就是這樣的一條老街,全長僅為380米,全部建築充分體現明清時期特點,塞上老街作為挖掘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已經初步體現出了它的商業價值。每年從世界各地前來感受草原遊牧文化,一睹明清遺韻的遊客絡繹不絕。當地不僅有各式傳統文化遺物向遊人訴說著歷史,更有新興的現代民族手工製品吸引著世人的目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