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關注頭條號@山左歷史,深耕山東歷史舊聞,鑑古知今,開創未來。

聊城的“聊”最早出現在《左傳》:“聊、攝二城,齊之西鄙也。”城址在今聊城城西北十五里閻寺村東南七裡處聊古廟村,始建年代約在公元前522年以前。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

歡迎關注頭條號@山左歷史,深耕山東歷史舊聞,鑑古知今,開創未來。

聊城的“聊”最早出現在《左傳》:“聊、攝二城,齊之西鄙也。”城址在今聊城城西北十五里閻寺村東南七裡處聊古廟村,始建年代約在公元前522年以前。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聊城,為啥叫這個名?

可是,那時的聊城城址根本不是現在的地址,據史料記載,現在的聊城城址是經過了四次遷移才定位的。那麼最早的古聊城城址在哪兒呢?

最早的古聊城城址在今天的東昌府區嘉明經濟開發區申李莊東約一華里,西新河西岸,現稱為聊古廟遺址。春秋戰國時期,聊城為齊國屬地。秦朝統一後,設置聊城縣,治所就坐落在這裡,一直到晉代沒有改變。公元499年,聊城縣城才遷往王城。

聊城古城址在聊古廟存續的時間有一千餘年。

時間雖然相隔了2500多年,但春秋時期的聊城,城建格局與現在的古城十分相似。

對此,《水經注》曾有過記載:“漯水又北,經聊城縣故城西。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絕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臺,秀出雲表。”

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公元前249年,聊城被燕將佔守,齊將田單圍攻一年之久,卻攻不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中有詳實記載:“燕將(樂英)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困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

歡迎關注頭條號@山左歷史,深耕山東歷史舊聞,鑑古知今,開創未來。

聊城的“聊”最早出現在《左傳》:“聊、攝二城,齊之西鄙也。”城址在今聊城城西北十五里閻寺村東南七裡處聊古廟村,始建年代約在公元前522年以前。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聊城,為啥叫這個名?

可是,那時的聊城城址根本不是現在的地址,據史料記載,現在的聊城城址是經過了四次遷移才定位的。那麼最早的古聊城城址在哪兒呢?

最早的古聊城城址在今天的東昌府區嘉明經濟開發區申李莊東約一華里,西新河西岸,現稱為聊古廟遺址。春秋戰國時期,聊城為齊國屬地。秦朝統一後,設置聊城縣,治所就坐落在這裡,一直到晉代沒有改變。公元499年,聊城縣城才遷往王城。

聊城古城址在聊古廟存續的時間有一千餘年。

時間雖然相隔了2500多年,但春秋時期的聊城,城建格局與現在的古城十分相似。

對此,《水經注》曾有過記載:“漯水又北,經聊城縣故城西。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絕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臺,秀出雲表。”

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公元前249年,聊城被燕將佔守,齊將田單圍攻一年之久,卻攻不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中有詳實記載:“燕將(樂英)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困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聊城,為啥叫這個名?

這時,齊國高士魯仲連來到聊城,射書勸導燕將,或退兵,或降齊,應當機立斷,不要再負隅頑抗,使人民遭受塗炭。書中言辭懇切,燕將感到進退兩難,哭泣彷徨,三日未決,最終自殺。齊軍很快收復聊城。(《魯仲連遺燕將書》見《戰國策》)。

齊王念魯仲連射書退敵有功,要為他加官進爵,可魯仲連辭謝了齊王的爵祿,隱逃到海上。

魯仲連射書救聊城之壯舉,為後世所景仰,李白、趙孟頫、談遷等都賦詩讚嘆。為紀念這位才智超群義俠獨行的高士,明朝萬曆年間在東城門外修築魯仲連臺,後來又幾次重修。但據舊志記載,魯仲連臺原在聊古廟,所以有人推斷,《水經注》所說的東門側有層臺”,指的就是“魯仲連臺”。明朝修建的“魯仲連臺”和原先那個“魯仲連臺”,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為什麼叫聊古廟呢?

據《聊城縣誌》記載:“聊城為高陽氏(即黃帝之孫顓頊)蒞臨之地。”

相傳這裡有顓頊的墳墓,當地人為了懷念他,給他修了衣冠冢,冢旁蓋了廟。廟在墓的前面,山門巍峨,翠柏濃蔽,清康熙年間,聊城狀元鄧鍾嶽到此,書寫“聊古廟”匾額一方,懸於廟門,以後“聊古廟”的名稱就沿襲到現在。

過去聊古廟的規模宏大,遠近聞名。正殿內塑有顓頊帝執圭坐像,高約7尺,兩旁文武侍立。殿後三間二層閣樓內,塑有顓頊帝及后妃神像。還有亭榭迴廊,院內竹木清華,有住持僧名“了僧”,廟產良沃80多畝。顓頊墓旁有水井,稱聖泉,井旁有碑,據志乘記載,此井頗著靈異,逢乾旱禱雨,往往沛降甘霖”,古代稱為聊城八景之一,名為“聖泉攜雨”。據《辭源》引《爾雅》所注:“顓頊水德,位在北方。”可見這位古代帝王又成為壬癸司水之“神”,功能足以控馭甘霖潤澤萬方,聖泉攜雨意義想必如此。

"

歡迎關注頭條號@山左歷史,深耕山東歷史舊聞,鑑古知今,開創未來。

聊城的“聊”最早出現在《左傳》:“聊、攝二城,齊之西鄙也。”城址在今聊城城西北十五里閻寺村東南七裡處聊古廟村,始建年代約在公元前522年以前。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聊城,為啥叫這個名?

可是,那時的聊城城址根本不是現在的地址,據史料記載,現在的聊城城址是經過了四次遷移才定位的。那麼最早的古聊城城址在哪兒呢?

最早的古聊城城址在今天的東昌府區嘉明經濟開發區申李莊東約一華里,西新河西岸,現稱為聊古廟遺址。春秋戰國時期,聊城為齊國屬地。秦朝統一後,設置聊城縣,治所就坐落在這裡,一直到晉代沒有改變。公元499年,聊城縣城才遷往王城。

聊城古城址在聊古廟存續的時間有一千餘年。

時間雖然相隔了2500多年,但春秋時期的聊城,城建格局與現在的古城十分相似。

對此,《水經注》曾有過記載:“漯水又北,經聊城縣故城西。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絕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臺,秀出雲表。”

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公元前249年,聊城被燕將佔守,齊將田單圍攻一年之久,卻攻不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中有詳實記載:“燕將(樂英)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困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聊城,為啥叫這個名?

這時,齊國高士魯仲連來到聊城,射書勸導燕將,或退兵,或降齊,應當機立斷,不要再負隅頑抗,使人民遭受塗炭。書中言辭懇切,燕將感到進退兩難,哭泣彷徨,三日未決,最終自殺。齊軍很快收復聊城。(《魯仲連遺燕將書》見《戰國策》)。

齊王念魯仲連射書退敵有功,要為他加官進爵,可魯仲連辭謝了齊王的爵祿,隱逃到海上。

魯仲連射書救聊城之壯舉,為後世所景仰,李白、趙孟頫、談遷等都賦詩讚嘆。為紀念這位才智超群義俠獨行的高士,明朝萬曆年間在東城門外修築魯仲連臺,後來又幾次重修。但據舊志記載,魯仲連臺原在聊古廟,所以有人推斷,《水經注》所說的東門側有層臺”,指的就是“魯仲連臺”。明朝修建的“魯仲連臺”和原先那個“魯仲連臺”,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為什麼叫聊古廟呢?

據《聊城縣誌》記載:“聊城為高陽氏(即黃帝之孫顓頊)蒞臨之地。”

相傳這裡有顓頊的墳墓,當地人為了懷念他,給他修了衣冠冢,冢旁蓋了廟。廟在墓的前面,山門巍峨,翠柏濃蔽,清康熙年間,聊城狀元鄧鍾嶽到此,書寫“聊古廟”匾額一方,懸於廟門,以後“聊古廟”的名稱就沿襲到現在。

過去聊古廟的規模宏大,遠近聞名。正殿內塑有顓頊帝執圭坐像,高約7尺,兩旁文武侍立。殿後三間二層閣樓內,塑有顓頊帝及后妃神像。還有亭榭迴廊,院內竹木清華,有住持僧名“了僧”,廟產良沃80多畝。顓頊墓旁有水井,稱聖泉,井旁有碑,據志乘記載,此井頗著靈異,逢乾旱禱雨,往往沛降甘霖”,古代稱為聊城八景之一,名為“聖泉攜雨”。據《辭源》引《爾雅》所注:“顓頊水德,位在北方。”可見這位古代帝王又成為壬癸司水之“神”,功能足以控馭甘霖潤澤萬方,聖泉攜雨意義想必如此。

聊城,為啥叫這個名?


後來,井沒了,聊古廟也在1945年遭到毀壞,1978年,政府為保留這歷史遺蹟,在井旁碑上刻“聊古廟遺址”以志。2010年5月30日,閆寺辦事處民營企業家吳銘友個人出資,重修了聖水井,還舉行了淘聖水井的儀式。他尋訪聊城文化名人,探究古井的歷史淵源,考察各地遺存古井,本著“如舊修舊”的原則,使古井融古色、古香、古韻、古味於一體,讓聖水井成為聊城的又一大景點。

今天來到聊古廟遺址,還能看到在地表散佈著的陶片。行家們說,從這些陶片可以識辨的器形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一座新建的石亭,石亭旁時值仲冬依然綠意蔥蘢的一棵楊樹,亭子下面就是聖水井,井後是顓頊墓。

現在這裡已被定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信,這處遺址對研究聊城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