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 |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樑冬 |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把事情做好了,後來得到的一切,只不過是順帶的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這句話是說,一個人如果立下志向,追求真理、追求偉大的使命感,但同時又恥於自己現在的待遇、飲食、衣服,那還是不要和他談論大道了。

簡單地說,就是那些宣稱自己有使命,但同時對待遇要求很高的人,還是不值得深聊啊。

這句話對絕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當頭棒喝。

我曾經見過一位坐到很高位置的長者,萬眾敬仰。但是他年輕的時候,做著基層工作,心裡就想把事情做好,對得起黨、對得起祖國、對得起人民的培養。

那時的人們都聽著蘇聯的《喀秋莎》,夢想著共產主義的實現去做事。一輩子努力奮鬥下來,不追求好的食物、好的待遇,但因為後來坐到了很高的位置,一切自然而然的也都有了。好的食物他也吃,不好的地方他也不討厭,也就這樣隨便過去而已了。

老人家跟小樑分享,其實當年在做這些事情時哪想過有這樣的好日子啊。當時他只不過想要把事情做好而已,後來得到的一切,只不過是順帶的。

我剛開始只覺得這是個案,後來有機會和那些在不同領域裡真正做到最好的人溝通時,都發現了類似的規律。

再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很早之前有一天,一位做藝術品拍賣的好朋友告訴我:“國內有幾位畫家,一定要買他們最苦的時候畫的畫。”

我說:“雖然那些畫很有名氣,但是不值得收藏。”他說:“歷史會證明我的判斷的。”

結果過了若干年,那些畫家在年輕時完全憑著對美、對藝術的追求而創作的畫,被賣到了更高的價錢。

曾經有一位藝術評論者說:“中國有些藝術家基本上是靠年輕的時候,用藝術作品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成為資本家的。後來他們越來越紅,賣的畫越來越貴的時候,作品反而變得越來越沒有力量。”

小樑聽過的事情,似乎都是這樣。不管在藝術領域裡、還是在創業的領域裡,好多人真正的能量是在最開始那幾年不求回報、不考慮待遇,僅僅想用自己所做的事情向心中最美、最善、最牛、最好的狀態致敬。他們內在的力量噴薄而出,創作出來的東西,無論是企業還是藝術作品,都是最好的。

甚至有些作家也是如此,年輕時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的時候,那股不知道哪裡來的熱情(可能是荷爾蒙憋壞了吧),創作的作品直指人心。後來穿越時代,開始有稿費了,開始有粉絲了,開始有市場了,也開始有采訪了,卻越寫越油、越寫越差。

"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樑冬 |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把事情做好了,後來得到的一切,只不過是順帶的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這句話是說,一個人如果立下志向,追求真理、追求偉大的使命感,但同時又恥於自己現在的待遇、飲食、衣服,那還是不要和他談論大道了。

簡單地說,就是那些宣稱自己有使命,但同時對待遇要求很高的人,還是不值得深聊啊。

這句話對絕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當頭棒喝。

我曾經見過一位坐到很高位置的長者,萬眾敬仰。但是他年輕的時候,做著基層工作,心裡就想把事情做好,對得起黨、對得起祖國、對得起人民的培養。

那時的人們都聽著蘇聯的《喀秋莎》,夢想著共產主義的實現去做事。一輩子努力奮鬥下來,不追求好的食物、好的待遇,但因為後來坐到了很高的位置,一切自然而然的也都有了。好的食物他也吃,不好的地方他也不討厭,也就這樣隨便過去而已了。

老人家跟小樑分享,其實當年在做這些事情時哪想過有這樣的好日子啊。當時他只不過想要把事情做好而已,後來得到的一切,只不過是順帶的。

我剛開始只覺得這是個案,後來有機會和那些在不同領域裡真正做到最好的人溝通時,都發現了類似的規律。

再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很早之前有一天,一位做藝術品拍賣的好朋友告訴我:“國內有幾位畫家,一定要買他們最苦的時候畫的畫。”

我說:“雖然那些畫很有名氣,但是不值得收藏。”他說:“歷史會證明我的判斷的。”

結果過了若干年,那些畫家在年輕時完全憑著對美、對藝術的追求而創作的畫,被賣到了更高的價錢。

曾經有一位藝術評論者說:“中國有些藝術家基本上是靠年輕的時候,用藝術作品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成為資本家的。後來他們越來越紅,賣的畫越來越貴的時候,作品反而變得越來越沒有力量。”

小樑聽過的事情,似乎都是這樣。不管在藝術領域裡、還是在創業的領域裡,好多人真正的能量是在最開始那幾年不求回報、不考慮待遇,僅僅想用自己所做的事情向心中最美、最善、最牛、最好的狀態致敬。他們內在的力量噴薄而出,創作出來的東西,無論是企業還是藝術作品,都是最好的。

甚至有些作家也是如此,年輕時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的時候,那股不知道哪裡來的熱情(可能是荷爾蒙憋壞了吧),創作的作品直指人心。後來穿越時代,開始有稿費了,開始有粉絲了,開始有市場了,也開始有采訪了,卻越寫越油、越寫越差。

樑冬 |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不說別人,就說小樑自己吧。竊以為,我做《國學堂》做得最好的時候,是最開始根本沒有錢的時候;做《冬吳相對論》做得最好的時候,是最開始設備最差的時候。

早年在鳳凰衛視做節目,現在看來,其實最開始的前幾十期,雖然製作有點兒粗糙,表達有點兒生澀,但背後的那股闖勁兒,那種犀利、真誠,是現在作為一個“老油條”看來很汗顏的。

最開始那種不求好吃好喝,不求功名利祿,僅僅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闖勁兒,是有力量的,是有原始力量的,是有穿越宇宙時間的力量的。

所以孔子說,一個真正有志於道的人,同時還對待遇好不好很敏感、斤斤計較的話,是不足以與他討論“道”的。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當年在鳳凰衛視工作的時候,你都不能想象,一檔娛樂節目一年給小樑的預算是多少。最開始除了配一個編導以外,沒有其他預算(當然工資是會發的)。後來上司覺得實在不行,一個月給兩千塊錢的顧問費,可以找一些朋友來開策劃會。

後來我去百度公司管理整個市場部的時候,一年能用的市場預算,說出來都讓人覺得汗顏。當時手上的現金放到如今,可能連一條廣告片都拍不出來,但絲毫不妨礙我們做出了“百度一下”和“百度更懂中文”的策略。

當然現在提百度,有點兒違和感,都不知道是提好,還是不提好。但在那個年代,小樑是充滿了熱情和激情的,後來不在其位,也無法判斷。

現在看來,小夥子的那股闖勁兒是必須要有的。年輕時的胡適、錢穆、周樹人、周作人、林語堂、傅斯年……在那樣一個群星璀璨的年代,一群懷揣著想要教育圖強、改變國運的年輕人,是什麼東西令他們有如此大的能量,在一二十歲的時候,就能夠穿越歷史?

還有年輕的毛澤東先生,坐在小小的角落裡,聽著李大釗先生、傅斯年先生等民國諸子討論著救國圖強的故事,默默地把他們的會議紀要記錄下來。晚上在一盞比蠟燭亮不了多少的油燈光下奮筆疾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是什麼東西點亮了他們?只有一樣東西,內在的相信和使命感,還有就是他們的飢餓與貧窮。

當然很多人說當年的胡適、梁啟超、熊十力可不窮,這就是後來你看到的為什麼毛澤東比他們的境界和成就都要大的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窮,不得不承認,某種程度上的鬱悶、無法控制內心的衝勁,有多麼大的新的力量。

"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樑冬 |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把事情做好了,後來得到的一切,只不過是順帶的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這句話是說,一個人如果立下志向,追求真理、追求偉大的使命感,但同時又恥於自己現在的待遇、飲食、衣服,那還是不要和他談論大道了。

簡單地說,就是那些宣稱自己有使命,但同時對待遇要求很高的人,還是不值得深聊啊。

這句話對絕大部分普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當頭棒喝。

我曾經見過一位坐到很高位置的長者,萬眾敬仰。但是他年輕的時候,做著基層工作,心裡就想把事情做好,對得起黨、對得起祖國、對得起人民的培養。

那時的人們都聽著蘇聯的《喀秋莎》,夢想著共產主義的實現去做事。一輩子努力奮鬥下來,不追求好的食物、好的待遇,但因為後來坐到了很高的位置,一切自然而然的也都有了。好的食物他也吃,不好的地方他也不討厭,也就這樣隨便過去而已了。

老人家跟小樑分享,其實當年在做這些事情時哪想過有這樣的好日子啊。當時他只不過想要把事情做好而已,後來得到的一切,只不過是順帶的。

我剛開始只覺得這是個案,後來有機會和那些在不同領域裡真正做到最好的人溝通時,都發現了類似的規律。

再舉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很早之前有一天,一位做藝術品拍賣的好朋友告訴我:“國內有幾位畫家,一定要買他們最苦的時候畫的畫。”

我說:“雖然那些畫很有名氣,但是不值得收藏。”他說:“歷史會證明我的判斷的。”

結果過了若干年,那些畫家在年輕時完全憑著對美、對藝術的追求而創作的畫,被賣到了更高的價錢。

曾經有一位藝術評論者說:“中國有些藝術家基本上是靠年輕的時候,用藝術作品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成為資本家的。後來他們越來越紅,賣的畫越來越貴的時候,作品反而變得越來越沒有力量。”

小樑聽過的事情,似乎都是這樣。不管在藝術領域裡、還是在創業的領域裡,好多人真正的能量是在最開始那幾年不求回報、不考慮待遇,僅僅想用自己所做的事情向心中最美、最善、最牛、最好的狀態致敬。他們內在的力量噴薄而出,創作出來的東西,無論是企業還是藝術作品,都是最好的。

甚至有些作家也是如此,年輕時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的時候,那股不知道哪裡來的熱情(可能是荷爾蒙憋壞了吧),創作的作品直指人心。後來穿越時代,開始有稿費了,開始有粉絲了,開始有市場了,也開始有采訪了,卻越寫越油、越寫越差。

樑冬 |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不說別人,就說小樑自己吧。竊以為,我做《國學堂》做得最好的時候,是最開始根本沒有錢的時候;做《冬吳相對論》做得最好的時候,是最開始設備最差的時候。

早年在鳳凰衛視做節目,現在看來,其實最開始的前幾十期,雖然製作有點兒粗糙,表達有點兒生澀,但背後的那股闖勁兒,那種犀利、真誠,是現在作為一個“老油條”看來很汗顏的。

最開始那種不求好吃好喝,不求功名利祿,僅僅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闖勁兒,是有力量的,是有原始力量的,是有穿越宇宙時間的力量的。

所以孔子說,一個真正有志於道的人,同時還對待遇好不好很敏感、斤斤計較的話,是不足以與他討論“道”的。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當年在鳳凰衛視工作的時候,你都不能想象,一檔娛樂節目一年給小樑的預算是多少。最開始除了配一個編導以外,沒有其他預算(當然工資是會發的)。後來上司覺得實在不行,一個月給兩千塊錢的顧問費,可以找一些朋友來開策劃會。

後來我去百度公司管理整個市場部的時候,一年能用的市場預算,說出來都讓人覺得汗顏。當時手上的現金放到如今,可能連一條廣告片都拍不出來,但絲毫不妨礙我們做出了“百度一下”和“百度更懂中文”的策略。

當然現在提百度,有點兒違和感,都不知道是提好,還是不提好。但在那個年代,小樑是充滿了熱情和激情的,後來不在其位,也無法判斷。

現在看來,小夥子的那股闖勁兒是必須要有的。年輕時的胡適、錢穆、周樹人、周作人、林語堂、傅斯年……在那樣一個群星璀璨的年代,一群懷揣著想要教育圖強、改變國運的年輕人,是什麼東西令他們有如此大的能量,在一二十歲的時候,就能夠穿越歷史?

還有年輕的毛澤東先生,坐在小小的角落裡,聽著李大釗先生、傅斯年先生等民國諸子討論著救國圖強的故事,默默地把他們的會議紀要記錄下來。晚上在一盞比蠟燭亮不了多少的油燈光下奮筆疾書,“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是什麼東西點亮了他們?只有一樣東西,內在的相信和使命感,還有就是他們的飢餓與貧窮。

當然很多人說當年的胡適、梁啟超、熊十力可不窮,這就是後來你看到的為什麼毛澤東比他們的境界和成就都要大的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窮,不得不承認,某種程度上的鬱悶、無法控制內心的衝勁,有多麼大的新的力量。

樑冬 | 窮自然有窮的價值,匱乏自然有匱乏的力量

是什麼能讓一個人在困頓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破繭而出,推動世界的改變?

我常常在想一個問題,是什麼能讓一個人在如此困頓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破繭而出,超越他的能力半徑,超越他的階層,推動世界的改變?

唯有一樣東西,就是深深地相信自己的使命,深深地洞察趨勢,並且“盲目”地相信這種趨勢。

就像馬雲先生最開始在一個公寓裡辦公,在技術會發展成什麼樣子、電商未來的支付系統是什麼、物流怎麼做根本不清楚的情況下,僅僅是相信互聯網將會徹底改變人類的商業模式,一邊做一邊學,一邊學一邊改。當年的騰訊、百度、華為、萬科……都是這樣。

是什麼讓這些人跟我們經歷了同樣的時代,卻穿越了這個時代?

我也是從1993年開始投身紅塵(1993年到1997年大學讀書),龍湖集團創業在1993年,也沒有比我早多少年。

我在想自己和他們的差距在哪裡,後來發現,就是因為我太喜歡吃好吃的東西了。我在沒有創業前,就有志於成為一個吃貨,對生活的要求太高,所以做不了大事。不過當自己明白這一點之後,也就釋然了。

我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每個領域裡做到極致的人,在吃穿上都不太有品位。

當然你不要隨便聯想,小樑說的是褒義的意思,這說明他們在年輕創業時根本就沒有花時間去考慮這些,這也許就是人間的悲劇與喜劇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