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

有一個詞叫“掏空”。你聽到這個詞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其實,在金融學裡,這是一個公司治理上的專有名詞,叫做“隧道理論”(tunneling),也就是指轉移企業資金,挖空企業的行為。

你想一下,這個事兒挺形象的——在山體中間挖隧道,如果挖得太多以後,這個山就剩了一個殼,只要一場雨,就可以把脆弱的空殼山體打垮。被掏空的企業其實就像這種脆弱的山體一樣,是搖搖欲墜的。

"

有一個詞叫“掏空”。你聽到這個詞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其實,在金融學裡,這是一個公司治理上的專有名詞,叫做“隧道理論”(tunneling),也就是指轉移企業資金,挖空企業的行為。

你想一下,這個事兒挺形象的——在山體中間挖隧道,如果挖得太多以後,這個山就剩了一個殼,只要一場雨,就可以把脆弱的空殼山體打垮。被掏空的企業其實就像這種脆弱的山體一樣,是搖搖欲墜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很明顯,這種挖空企業的行為,也是一種道德風險,就是說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幹損人利己的事情。這也是公司治理問題的經典類型。

那麼誰會幹這種掏空企業的缺德事呢?答案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是大股東。對,就是掌握著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權的大股東。為什麼大股東要掏空自己的公司?怎麼掏空?造成這種掏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掏空?怎樣掏空?

我們先用例子來說明,而要講的這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賈躍亭和樂視網。

2011年樂視網上市,那個時候,賈躍亭是董事會主席兼CEO,他擁有將近42%的股份,是絕對的第一大控股股東。當時樂視的故事編得特別魔幻,PPT也做得特別炫酷,所以賈老闆的情懷就感動了很多人。你會看到,那時候樂視的股價節節上升。

問題的關鍵是,在股價節節上升的同時,賈老闆的股份卻持續下降。到2015年的時候,從42%已經下降到了35%左右。這些在高位減持股票的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2015年的時候,賈老闆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說,因為當時樂視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在外面很難借到錢。所以,我減持一部分股票,然後把這些錢以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這個時期,賈老闆的姐姐也做了同樣的高位減持的舉動,做了同樣的承諾,說要把錢重新用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

"

有一個詞叫“掏空”。你聽到這個詞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其實,在金融學裡,這是一個公司治理上的專有名詞,叫做“隧道理論”(tunneling),也就是指轉移企業資金,挖空企業的行為。

你想一下,這個事兒挺形象的——在山體中間挖隧道,如果挖得太多以後,這個山就剩了一個殼,只要一場雨,就可以把脆弱的空殼山體打垮。被掏空的企業其實就像這種脆弱的山體一樣,是搖搖欲墜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很明顯,這種挖空企業的行為,也是一種道德風險,就是說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幹損人利己的事情。這也是公司治理問題的經典類型。

那麼誰會幹這種掏空企業的缺德事呢?答案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是大股東。對,就是掌握著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權的大股東。為什麼大股東要掏空自己的公司?怎麼掏空?造成這種掏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掏空?怎樣掏空?

我們先用例子來說明,而要講的這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賈躍亭和樂視網。

2011年樂視網上市,那個時候,賈躍亭是董事會主席兼CEO,他擁有將近42%的股份,是絕對的第一大控股股東。當時樂視的故事編得特別魔幻,PPT也做得特別炫酷,所以賈老闆的情懷就感動了很多人。你會看到,那時候樂視的股價節節上升。

問題的關鍵是,在股價節節上升的同時,賈老闆的股份卻持續下降。到2015年的時候,從42%已經下降到了35%左右。這些在高位減持股票的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2015年的時候,賈老闆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說,因為當時樂視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在外面很難借到錢。所以,我減持一部分股票,然後把這些錢以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這個時期,賈老闆的姐姐也做了同樣的高位減持的舉動,做了同樣的承諾,說要把錢重新用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但結果呢?你很容易想象,這些錢就像進了魔術師的箱子,總之就是,不見了。一直到2017年11月份,賈老闆最後還是公開表示,無力履行無息貸款借給上市公司的承諾。總之,就是違約了。

那除了減持之外,賈老闆還喜歡進行股權質押,所謂股權質押就是把自己的股權拿出去當抵押品貸款。一般現在市面上的規矩就是,按照股權面值的30%到70%貸到款。樂視網上市7年,賈老闆一共辦了多少筆股權質押呢?34筆。等於把自己的全部股權都質押出去了(質押比例達到99.53%)。

然後質押完以後,樂視的資金危機就爆發了。賈老闆的股權就全部遭到凍結,而且股價節節下跌。

你想想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像是一對夫妻,老公在外面做生意,生意失敗以後,老公跑路了,老婆很懵懂,有一天突然被債主找上門來,說你家的房子已經被抵押了,現在還不出錢,我得收房子了。那老婆說,這房子我有一半的所有權啊。話是沒錯,可是老公的一半產權已經被抵押了,而且還不出來,那怎麼辦?那隻能 “賤價大甩賣”賣房子了。

樂視網的那些中小股東的處境基本上就和這個故事裡矇在鼓裡的老婆是一樣的。

"

有一個詞叫“掏空”。你聽到這個詞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其實,在金融學裡,這是一個公司治理上的專有名詞,叫做“隧道理論”(tunneling),也就是指轉移企業資金,挖空企業的行為。

你想一下,這個事兒挺形象的——在山體中間挖隧道,如果挖得太多以後,這個山就剩了一個殼,只要一場雨,就可以把脆弱的空殼山體打垮。被掏空的企業其實就像這種脆弱的山體一樣,是搖搖欲墜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很明顯,這種挖空企業的行為,也是一種道德風險,就是說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幹損人利己的事情。這也是公司治理問題的經典類型。

那麼誰會幹這種掏空企業的缺德事呢?答案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是大股東。對,就是掌握著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權的大股東。為什麼大股東要掏空自己的公司?怎麼掏空?造成這種掏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掏空?怎樣掏空?

我們先用例子來說明,而要講的這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賈躍亭和樂視網。

2011年樂視網上市,那個時候,賈躍亭是董事會主席兼CEO,他擁有將近42%的股份,是絕對的第一大控股股東。當時樂視的故事編得特別魔幻,PPT也做得特別炫酷,所以賈老闆的情懷就感動了很多人。你會看到,那時候樂視的股價節節上升。

問題的關鍵是,在股價節節上升的同時,賈老闆的股份卻持續下降。到2015年的時候,從42%已經下降到了35%左右。這些在高位減持股票的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2015年的時候,賈老闆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說,因為當時樂視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在外面很難借到錢。所以,我減持一部分股票,然後把這些錢以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這個時期,賈老闆的姐姐也做了同樣的高位減持的舉動,做了同樣的承諾,說要把錢重新用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但結果呢?你很容易想象,這些錢就像進了魔術師的箱子,總之就是,不見了。一直到2017年11月份,賈老闆最後還是公開表示,無力履行無息貸款借給上市公司的承諾。總之,就是違約了。

那除了減持之外,賈老闆還喜歡進行股權質押,所謂股權質押就是把自己的股權拿出去當抵押品貸款。一般現在市面上的規矩就是,按照股權面值的30%到70%貸到款。樂視網上市7年,賈老闆一共辦了多少筆股權質押呢?34筆。等於把自己的全部股權都質押出去了(質押比例達到99.53%)。

然後質押完以後,樂視的資金危機就爆發了。賈老闆的股權就全部遭到凍結,而且股價節節下跌。

你想想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像是一對夫妻,老公在外面做生意,生意失敗以後,老公跑路了,老婆很懵懂,有一天突然被債主找上門來,說你家的房子已經被抵押了,現在還不出錢,我得收房子了。那老婆說,這房子我有一半的所有權啊。話是沒錯,可是老公的一半產權已經被抵押了,而且還不出來,那怎麼辦?那隻能 “賤價大甩賣”賣房子了。

樂視網的那些中小股東的處境基本上就和這個故事裡矇在鼓裡的老婆是一樣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到這裡,還沒有算完,樂視網其實只是賈老闆龐大樂視集團的一個部分。他還有很多的關聯公司,這些關聯公司基本上都是賈老闆家族的自留地。從2015年開始,上市公司樂視網就不斷地從各個關聯公司去大量地採購和銷售。財報上顯示,超過50%都是關聯交易。

在這些關聯交易中,樂視網一反常態,付錢的時候付得很爽快,但是收錢回來時收得很慢。這時候應收賬款,也就是賣了貨錢沒有回來的這些錢,增加了上百億。

而且你可以想象,這些錢因為進了賈老闆自家的自留地裡,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那在這個遊戲裡面,賈老闆玩的是什麼呢?如果把現金流比作一個企業的血液的話,2015年開始,賈老闆就用上市公司樂視網,在替他的樂視系的其它地方進行輸血。

好,現在你明白了,賈老闆動用“高位減持,關聯交易,股權質押”,把上市公司樂視網生生掏成空心人。

那他為什麼會這麼幹?他不是大股東嗎?他是大股東沒錯,可是在上市公司裡,他也不過擁有不到一半的股權。所以,這個賬是很好算的。你從上市公司裡掏空1塊錢,轉到自己名下,實際上相當於什麼呢?自己賺了5毛。換句話說,在這個例子裡,大股東(賈老闆)利用自己的經營權和控制權,佔用和轉移了上市公司的財產,侵蝕了中小股東的利益——等於是掏空了和別人(中小股東)合建的洞穴,去裝滿自己一個人的洞穴。這就是典型的大股東掏空。

"

有一個詞叫“掏空”。你聽到這個詞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其實,在金融學裡,這是一個公司治理上的專有名詞,叫做“隧道理論”(tunneling),也就是指轉移企業資金,挖空企業的行為。

你想一下,這個事兒挺形象的——在山體中間挖隧道,如果挖得太多以後,這個山就剩了一個殼,只要一場雨,就可以把脆弱的空殼山體打垮。被掏空的企業其實就像這種脆弱的山體一樣,是搖搖欲墜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很明顯,這種挖空企業的行為,也是一種道德風險,就是說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幹損人利己的事情。這也是公司治理問題的經典類型。

那麼誰會幹這種掏空企業的缺德事呢?答案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是大股東。對,就是掌握著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權的大股東。為什麼大股東要掏空自己的公司?怎麼掏空?造成這種掏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掏空?怎樣掏空?

我們先用例子來說明,而要講的這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賈躍亭和樂視網。

2011年樂視網上市,那個時候,賈躍亭是董事會主席兼CEO,他擁有將近42%的股份,是絕對的第一大控股股東。當時樂視的故事編得特別魔幻,PPT也做得特別炫酷,所以賈老闆的情懷就感動了很多人。你會看到,那時候樂視的股價節節上升。

問題的關鍵是,在股價節節上升的同時,賈老闆的股份卻持續下降。到2015年的時候,從42%已經下降到了35%左右。這些在高位減持股票的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2015年的時候,賈老闆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說,因為當時樂視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在外面很難借到錢。所以,我減持一部分股票,然後把這些錢以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這個時期,賈老闆的姐姐也做了同樣的高位減持的舉動,做了同樣的承諾,說要把錢重新用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但結果呢?你很容易想象,這些錢就像進了魔術師的箱子,總之就是,不見了。一直到2017年11月份,賈老闆最後還是公開表示,無力履行無息貸款借給上市公司的承諾。總之,就是違約了。

那除了減持之外,賈老闆還喜歡進行股權質押,所謂股權質押就是把自己的股權拿出去當抵押品貸款。一般現在市面上的規矩就是,按照股權面值的30%到70%貸到款。樂視網上市7年,賈老闆一共辦了多少筆股權質押呢?34筆。等於把自己的全部股權都質押出去了(質押比例達到99.53%)。

然後質押完以後,樂視的資金危機就爆發了。賈老闆的股權就全部遭到凍結,而且股價節節下跌。

你想想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像是一對夫妻,老公在外面做生意,生意失敗以後,老公跑路了,老婆很懵懂,有一天突然被債主找上門來,說你家的房子已經被抵押了,現在還不出錢,我得收房子了。那老婆說,這房子我有一半的所有權啊。話是沒錯,可是老公的一半產權已經被抵押了,而且還不出來,那怎麼辦?那隻能 “賤價大甩賣”賣房子了。

樂視網的那些中小股東的處境基本上就和這個故事裡矇在鼓裡的老婆是一樣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到這裡,還沒有算完,樂視網其實只是賈老闆龐大樂視集團的一個部分。他還有很多的關聯公司,這些關聯公司基本上都是賈老闆家族的自留地。從2015年開始,上市公司樂視網就不斷地從各個關聯公司去大量地採購和銷售。財報上顯示,超過50%都是關聯交易。

在這些關聯交易中,樂視網一反常態,付錢的時候付得很爽快,但是收錢回來時收得很慢。這時候應收賬款,也就是賣了貨錢沒有回來的這些錢,增加了上百億。

而且你可以想象,這些錢因為進了賈老闆自家的自留地裡,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那在這個遊戲裡面,賈老闆玩的是什麼呢?如果把現金流比作一個企業的血液的話,2015年開始,賈老闆就用上市公司樂視網,在替他的樂視系的其它地方進行輸血。

好,現在你明白了,賈老闆動用“高位減持,關聯交易,股權質押”,把上市公司樂視網生生掏成空心人。

那他為什麼會這麼幹?他不是大股東嗎?他是大股東沒錯,可是在上市公司裡,他也不過擁有不到一半的股權。所以,這個賬是很好算的。你從上市公司裡掏空1塊錢,轉到自己名下,實際上相當於什麼呢?自己賺了5毛。換句話說,在這個例子裡,大股東(賈老闆)利用自己的經營權和控制權,佔用和轉移了上市公司的財產,侵蝕了中小股東的利益——等於是掏空了和別人(中小股東)合建的洞穴,去裝滿自己一個人的洞穴。這就是典型的大股東掏空。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我可以告訴你,在A股市場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從早期的濟南輕騎,到最近這幾年的ST保千里、樂視,手法也是不斷地翻新。這幾種都算是比較常用的“經典款”了。

二、掏空背後的理由?

好了,到這裡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一個悖論,股權集中本來應該是解決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的委託代理問題。但現在自己卻變成了“大問題”。

這個問題就引起了學界的深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會產生這種大股東掏空的現象呢?這一研究,就發現了兩個趨勢。

1.內部原因

第一,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治理好壞之間,不是一個直線型的關係,而是一個N型。這個N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股權集中度很低的時候,你去增加這個集中度,大股東和整個公司的利益協同性就會更大。但是他又不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企業,這個時候,股權集中度增加,對整個公司的治理環境改善是有好處的。

"

有一個詞叫“掏空”。你聽到這個詞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其實,在金融學裡,這是一個公司治理上的專有名詞,叫做“隧道理論”(tunneling),也就是指轉移企業資金,挖空企業的行為。

你想一下,這個事兒挺形象的——在山體中間挖隧道,如果挖得太多以後,這個山就剩了一個殼,只要一場雨,就可以把脆弱的空殼山體打垮。被掏空的企業其實就像這種脆弱的山體一樣,是搖搖欲墜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很明顯,這種挖空企業的行為,也是一種道德風險,就是說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幹損人利己的事情。這也是公司治理問題的經典類型。

那麼誰會幹這種掏空企業的缺德事呢?答案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是大股東。對,就是掌握著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權的大股東。為什麼大股東要掏空自己的公司?怎麼掏空?造成這種掏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掏空?怎樣掏空?

我們先用例子來說明,而要講的這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賈躍亭和樂視網。

2011年樂視網上市,那個時候,賈躍亭是董事會主席兼CEO,他擁有將近42%的股份,是絕對的第一大控股股東。當時樂視的故事編得特別魔幻,PPT也做得特別炫酷,所以賈老闆的情懷就感動了很多人。你會看到,那時候樂視的股價節節上升。

問題的關鍵是,在股價節節上升的同時,賈老闆的股份卻持續下降。到2015年的時候,從42%已經下降到了35%左右。這些在高位減持股票的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2015年的時候,賈老闆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說,因為當時樂視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在外面很難借到錢。所以,我減持一部分股票,然後把這些錢以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這個時期,賈老闆的姐姐也做了同樣的高位減持的舉動,做了同樣的承諾,說要把錢重新用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但結果呢?你很容易想象,這些錢就像進了魔術師的箱子,總之就是,不見了。一直到2017年11月份,賈老闆最後還是公開表示,無力履行無息貸款借給上市公司的承諾。總之,就是違約了。

那除了減持之外,賈老闆還喜歡進行股權質押,所謂股權質押就是把自己的股權拿出去當抵押品貸款。一般現在市面上的規矩就是,按照股權面值的30%到70%貸到款。樂視網上市7年,賈老闆一共辦了多少筆股權質押呢?34筆。等於把自己的全部股權都質押出去了(質押比例達到99.53%)。

然後質押完以後,樂視的資金危機就爆發了。賈老闆的股權就全部遭到凍結,而且股價節節下跌。

你想想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像是一對夫妻,老公在外面做生意,生意失敗以後,老公跑路了,老婆很懵懂,有一天突然被債主找上門來,說你家的房子已經被抵押了,現在還不出錢,我得收房子了。那老婆說,這房子我有一半的所有權啊。話是沒錯,可是老公的一半產權已經被抵押了,而且還不出來,那怎麼辦?那隻能 “賤價大甩賣”賣房子了。

樂視網的那些中小股東的處境基本上就和這個故事裡矇在鼓裡的老婆是一樣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到這裡,還沒有算完,樂視網其實只是賈老闆龐大樂視集團的一個部分。他還有很多的關聯公司,這些關聯公司基本上都是賈老闆家族的自留地。從2015年開始,上市公司樂視網就不斷地從各個關聯公司去大量地採購和銷售。財報上顯示,超過50%都是關聯交易。

在這些關聯交易中,樂視網一反常態,付錢的時候付得很爽快,但是收錢回來時收得很慢。這時候應收賬款,也就是賣了貨錢沒有回來的這些錢,增加了上百億。

而且你可以想象,這些錢因為進了賈老闆自家的自留地裡,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那在這個遊戲裡面,賈老闆玩的是什麼呢?如果把現金流比作一個企業的血液的話,2015年開始,賈老闆就用上市公司樂視網,在替他的樂視系的其它地方進行輸血。

好,現在你明白了,賈老闆動用“高位減持,關聯交易,股權質押”,把上市公司樂視網生生掏成空心人。

那他為什麼會這麼幹?他不是大股東嗎?他是大股東沒錯,可是在上市公司裡,他也不過擁有不到一半的股權。所以,這個賬是很好算的。你從上市公司裡掏空1塊錢,轉到自己名下,實際上相當於什麼呢?自己賺了5毛。換句話說,在這個例子裡,大股東(賈老闆)利用自己的經營權和控制權,佔用和轉移了上市公司的財產,侵蝕了中小股東的利益——等於是掏空了和別人(中小股東)合建的洞穴,去裝滿自己一個人的洞穴。這就是典型的大股東掏空。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我可以告訴你,在A股市場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從早期的濟南輕騎,到最近這幾年的ST保千里、樂視,手法也是不斷地翻新。這幾種都算是比較常用的“經典款”了。

二、掏空背後的理由?

好了,到這裡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一個悖論,股權集中本來應該是解決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的委託代理問題。但現在自己卻變成了“大問題”。

這個問題就引起了學界的深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會產生這種大股東掏空的現象呢?這一研究,就發現了兩個趨勢。

1.內部原因

第一,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治理好壞之間,不是一個直線型的關係,而是一個N型。這個N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股權集中度很低的時候,你去增加這個集中度,大股東和整個公司的利益協同性就會更大。但是他又不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企業,這個時候,股權集中度增加,對整個公司的治理環境改善是有好處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但是,當股權集中到一定的程度,這個數字可能會根據各個企業的情況很不一樣,從百分之二十幾到百分之七十幾都有可能。這個時候,控股大股東雖然所有權只有百分之幾十,但他實際上擁有幾乎全部的控制權。所有權不夠,但是控制權又很強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這種大股東掏空的情況了。

所以在這,公司治理會隨著股權度的上升而下降。

再接著,如果股權集中度再進一步上升,比如說達到95%,掏來掏去都是自家口袋裡的錢,那意義就不大。這時候,股權集中度又變成了公司治理的正向影響因素了。

2.外部原因

更重要的是,學者們還發現,在德國、日本這些地方,也是企業股權集中度比較高的地方。為什麼卻沒有大量地發現大股東掏空的情況呢?

再仔細一分析就發現,所謂的大股東掏空,最早是發生在東歐、中國這些轉軌經濟,也就是對投資者保護的法律特別薄弱的地方。

"

有一個詞叫“掏空”。你聽到這個詞語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感覺身體被掏空”。

其實,在金融學裡,這是一個公司治理上的專有名詞,叫做“隧道理論”(tunneling),也就是指轉移企業資金,挖空企業的行為。

你想一下,這個事兒挺形象的——在山體中間挖隧道,如果挖得太多以後,這個山就剩了一個殼,只要一場雨,就可以把脆弱的空殼山體打垮。被掏空的企業其實就像這種脆弱的山體一樣,是搖搖欲墜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很明顯,這種挖空企業的行為,也是一種道德風險,就是說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幹損人利己的事情。這也是公司治理問題的經典類型。

那麼誰會幹這種掏空企業的缺德事呢?答案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是大股東。對,就是掌握著上市公司大部分股權的大股東。為什麼大股東要掏空自己的公司?怎麼掏空?造成這種掏空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為什麼掏空?怎樣掏空?

我們先用例子來說明,而要講的這個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賈躍亭和樂視網。

2011年樂視網上市,那個時候,賈躍亭是董事會主席兼CEO,他擁有將近42%的股份,是絕對的第一大控股股東。當時樂視的故事編得特別魔幻,PPT也做得特別炫酷,所以賈老闆的情懷就感動了很多人。你會看到,那時候樂視的股價節節上升。

問題的關鍵是,在股價節節上升的同時,賈老闆的股份卻持續下降。到2015年的時候,從42%已經下降到了35%左右。這些在高位減持股票的錢都到哪裡去了呢?

2015年的時候,賈老闆給出了一個解釋,他說,因為當時樂視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在外面很難借到錢。所以,我減持一部分股票,然後把這些錢以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這個時期,賈老闆的姐姐也做了同樣的高位減持的舉動,做了同樣的承諾,說要把錢重新用無息貸款的方式借給樂視網。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但結果呢?你很容易想象,這些錢就像進了魔術師的箱子,總之就是,不見了。一直到2017年11月份,賈老闆最後還是公開表示,無力履行無息貸款借給上市公司的承諾。總之,就是違約了。

那除了減持之外,賈老闆還喜歡進行股權質押,所謂股權質押就是把自己的股權拿出去當抵押品貸款。一般現在市面上的規矩就是,按照股權面值的30%到70%貸到款。樂視網上市7年,賈老闆一共辦了多少筆股權質押呢?34筆。等於把自己的全部股權都質押出去了(質押比例達到99.53%)。

然後質押完以後,樂視的資金危機就爆發了。賈老闆的股權就全部遭到凍結,而且股價節節下跌。

你想想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像是一對夫妻,老公在外面做生意,生意失敗以後,老公跑路了,老婆很懵懂,有一天突然被債主找上門來,說你家的房子已經被抵押了,現在還不出錢,我得收房子了。那老婆說,這房子我有一半的所有權啊。話是沒錯,可是老公的一半產權已經被抵押了,而且還不出來,那怎麼辦?那隻能 “賤價大甩賣”賣房子了。

樂視網的那些中小股東的處境基本上就和這個故事裡矇在鼓裡的老婆是一樣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到這裡,還沒有算完,樂視網其實只是賈老闆龐大樂視集團的一個部分。他還有很多的關聯公司,這些關聯公司基本上都是賈老闆家族的自留地。從2015年開始,上市公司樂視網就不斷地從各個關聯公司去大量地採購和銷售。財報上顯示,超過50%都是關聯交易。

在這些關聯交易中,樂視網一反常態,付錢的時候付得很爽快,但是收錢回來時收得很慢。這時候應收賬款,也就是賣了貨錢沒有回來的這些錢,增加了上百億。

而且你可以想象,這些錢因為進了賈老闆自家的自留地裡,也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那在這個遊戲裡面,賈老闆玩的是什麼呢?如果把現金流比作一個企業的血液的話,2015年開始,賈老闆就用上市公司樂視網,在替他的樂視系的其它地方進行輸血。

好,現在你明白了,賈老闆動用“高位減持,關聯交易,股權質押”,把上市公司樂視網生生掏成空心人。

那他為什麼會這麼幹?他不是大股東嗎?他是大股東沒錯,可是在上市公司裡,他也不過擁有不到一半的股權。所以,這個賬是很好算的。你從上市公司裡掏空1塊錢,轉到自己名下,實際上相當於什麼呢?自己賺了5毛。換句話說,在這個例子裡,大股東(賈老闆)利用自己的經營權和控制權,佔用和轉移了上市公司的財產,侵蝕了中小股東的利益——等於是掏空了和別人(中小股東)合建的洞穴,去裝滿自己一個人的洞穴。這就是典型的大股東掏空。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我可以告訴你,在A股市場上,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從早期的濟南輕騎,到最近這幾年的ST保千里、樂視,手法也是不斷地翻新。這幾種都算是比較常用的“經典款”了。

二、掏空背後的理由?

好了,到這裡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有一個悖論,股權集中本來應該是解決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的委託代理問題。但現在自己卻變成了“大問題”。

這個問題就引起了學界的深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會產生這種大股東掏空的現象呢?這一研究,就發現了兩個趨勢。

1.內部原因

第一,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治理好壞之間,不是一個直線型的關係,而是一個N型。這個N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股權集中度很低的時候,你去增加這個集中度,大股東和整個公司的利益協同性就會更大。但是他又不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企業,這個時候,股權集中度增加,對整個公司的治理環境改善是有好處的。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但是,當股權集中到一定的程度,這個數字可能會根據各個企業的情況很不一樣,從百分之二十幾到百分之七十幾都有可能。這個時候,控股大股東雖然所有權只有百分之幾十,但他實際上擁有幾乎全部的控制權。所有權不夠,但是控制權又很強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這種大股東掏空的情況了。

所以在這,公司治理會隨著股權度的上升而下降。

再接著,如果股權集中度再進一步上升,比如說達到95%,掏來掏去都是自家口袋裡的錢,那意義就不大。這時候,股權集中度又變成了公司治理的正向影響因素了。

2.外部原因

更重要的是,學者們還發現,在德國、日本這些地方,也是企業股權集中度比較高的地方。為什麼卻沒有大量地發現大股東掏空的情況呢?

再仔細一分析就發現,所謂的大股東掏空,最早是發生在東歐、中國這些轉軌經濟,也就是對投資者保護的法律特別薄弱的地方。

金融課堂: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魔法吸金術

2000年代初的時候,一些特別牛的金融學者,比如當時哈佛大學的La Porta教授,他就用全球近三十個國家的數據證明,對投資者保護的法律基礎,對於大股東掏空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保護越好,掏空行為越少;保護越差,掏空行為越大。

那這些現象和研究到底起到什麼作用?這些研究把公司治理的範圍一下子就從微觀拓展到了宏觀方面。開始的時候我們認為,兩權分離,也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產生了委託代理問題,所以要在企業的微觀層面進行利益協同和權力制衡,儘量彌補兩權之間的分離。現在進一步發現,僅僅彌補這個分離還不夠,企業的微觀行為也是社會宏觀環境的反映。所以,好的公司治理不單單要從公司的內部機制上入手,還需要從整個市場的環境入手。比如說要從監管和法律的層面,加強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

小結:

1.大股東掏空就是指,公司的大股東利用自己的控制權,佔用和轉移上市公司財產,挖空公司的行為,這是公司治理中最典型的道德風險問題。

2.很多研究表明,大股東掏空主要是兩方面原因。內部原因是股權集中度和公司治理的好壞呈N型關係。外部原因是因為市場環境不健康,法律制度不完善。

3.解決兩權分離產生的委託代理問題,既要在企業內部進行協同和制衡,又要在監管和法律層面給出解決方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