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範圍內,我們能在許多地方很輕易的發現雷神信仰的元素。印度的梨俱吠陀中刻畫了手執金剛杵的天神因陀羅形象,他擁有成群的風神作為部下,印度傳統將其當作雷雨之神加以崇拜;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同樣被稱為雷神,他擁有掌控雷電的神力,並借雷電向人類展示自己的意志;聖經當中《舊約·以西結書》所描述的以西結所見的第一個異象也有雷電的影子,或者可以說,上帝也在借雷電之力向以西結展現神力,而值得注意的是展現這一神蹟的確實四個具有鳥形特徵的神物,他們有著四張臉和四隻翅膀,而鳥形雷神卻是世界範圍內雷神形象中非常常見的一種形象。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1、

作為自然界最具威勢的現象,中國的雷電崇拜出現也極早。《山海經》中記:“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又記“東海中有流波山,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撅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這裡將雷的發生歸於半人半獸的怪物,而尚未看做一種信仰。

但同時代的文獻中,已經有了人格化的雷神豐隆。《淮南子》中記“季春三月,豐隆乃出,以將其雨”,高誘注稱“豐隆,雷神”。後世既有稱豐隆為雷神者,如《太上三洞神咒》卷二雷霆召役諸呪中有“保制劫運呪”:“諮示列缺,部制豐隆,五老化身,五雷大君,飛神變景,掃蕩魔群”。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在“豐隆”出現的同時,《論衡》中也記載了另一種雷神形象:“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意也。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擊之聲也。其殺人也,引連鼓相椎並擊之矣”。

“豐隆”更多地是對於一種天象的人格化描述,其形象和職能都並不清晰,而雷公則既保留了其主掌降雨的職能,又更突出了雷霆生威,擊殺凡人的一面,從而更能得到世人的認同。

《太平廣記》中記曲阿人死後被召為雷公行雨時“乘露車牛,以水東西灌灑”。又記吳興人章苟耕田時打傷偷食之大蛇,大蛇遂投穴中求於雷公,“或雲付雷公,令霹靂殺奴。須臾雲雨螟合,霹靂覆苟上”,章苟指天大罵,“須臾雲雨漸散,轉霹靂向蛇穴中,蛇死者數十”。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時的雷神懲惡多以人世道德作為標準,如《西遊記》中車遲國鬥法時,孫悟空便囑咐雷公“仔細替我看那貪贓壞法之官,許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幾個示眾”。但《太平廣記》中所記宋以前的雷神故事還只是對對天不敬或傷害龍蛇之屬的凡人施行懲罰。此時的雷神還並未完全被視作維護俗世道德的正神,甚而還有“身盡青,樞而庫,有金斧木楔,以麻縷結其體焉”的雷鬼。

有意思的是,古人認識到雷電相伴出現於天空,對電的認知將其目為“天笑”,《藝文類聚·天部·電》引《神異經》“玉女投壺,天為之笑則電。”據說東王公與玉女投壺玩耍,投不中時,上天為之笑而成電。“天笑”也因此成了雷電的一個別稱。

電比作雷神在空中甩動神鞭。《淮南子·原道訓》謂:“電以為鞭策,雷以為車輪。”較早的《莊子·達生篇》只記有“雷車”,而無電鞭之說。而晉代傅玄則有“童女掣電策,童男挽雷車”之詩句。《續搜神記》有阿香推雷車佈雷的故事記載。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古人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將雷電配偶化,如戰國屈原《遠遊》中稱“左雨師使經待兮,右雷公而為衛”,早期雷神兼管雷電,電母是雷神的附屬神抵,據清代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電父》條考辨,“今人稱電神曰電母,古人則稱電父。”並引《管輅別傳》“使召雷公電父,風伯雨師。”可見三國時期己經有“雷公電父”的俗稱了。

大約在唐宋時期,閃電之神則變成電母,唐崔致遠有句稱“使電母雷公,鑿外域朝天之路”。宋蘇軾亦有詩稱“魔駕雷公訶電母”。宋元以後,電母更是有了名姓,《元史·輿服志》有“電母旗”,旗上畫神人為女人形,“纁衣朱裳白褲,兩手運光”。

明代《三餘贅筆》中論及:“俗呼雷電為雷公電母,然亦有所本。”並引用《易經》理論來解釋,“《易》曰:‘震為雷,離為電。’震,長男,陽也;而雷出天之陽氣,故俗雲雷公。離為中女,陰也;而電出地之陰氣,故俗雲電母”。

此外中國古代神怪小說中都有閃電神,如《封神演義》中的金光聖母、《西遊記》中的閃電娘子等。除了一般職務之外,據說當雷公與電母吵架的時候,天上就會雷電交加。中國傳統信仰中的雷公電母形象也因之產生。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2、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雷擊產生的瞬間高壓浪湧損壞建築物,對人身也會造成嚴重傷害,誰都招惹不起,告訴人們防雷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躲避到安全場所裡。從《易經》中的十四卦不難看出,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就己形成了基本的避雷方法。其後,則不斷髮展,比如出現了厭勝防雷法。

厭勝是一種用咒符來制服對手的巫術,以迷信的方法,鎮服或驅避可能出現的災禍,或致災禍於人。《史記·高祖紀》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厭之。在柏梁臺“災”後重建時,有越巫向漢武帝提出在屋頂設“鴟尾”來防“災”的方法。

“鴟尾”別籍中又作“蚩尾”,如唐代《蘇氏演義》中說:“蚩尾,海獸也。漢武帝柏梁臺災,有上疏者雲,蚩尾,水之精,能避火災,可置之殿堂”。宋代的龐元音在《文昌雜錄》也曾論述過此事:“東海有魚,虯尾似鴟,因以為名。噴浪則降雨。漢柏樑殿災,越巫上厭勝之法。及大起建章宮,遂設鴟魚之像於屋脊,又畫藻井於樑上,用厭火祥。”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唐代武則天為了能鎮住五臺山上作惡的所謂“五百毒龍”,曾在五臺山的五個“臺頂”上建立鐵塔。日本僧人圓仁在他的遊記中對此事曾作過記載。圓仁和尚於唐文宗開成三年來華探求佛學真諦,寫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其中記有他於開成五年夏上五臺山求法的見聞。

他多次提到五臺山以前由於“毒龍”作怪而多雷電:“五臺山,萬山之中心也,五百毒龍潛山而吐納風雲。四時八節,不輟雷雹頻降”。日本遣唐僧圓仁看到了武則天在山頂龍池附近所建的鎮龍鐵塔。

在遊中臺檯面南的“求雨院”之後,他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載道:“頂上南有三鐵塔,其一形似覆鍾,周圍四抱許。中間一塔四角,高一丈許。在南邊者團圓,高八尺許。武婆天子鎮五臺所建也”。

“鎮龍”怎麼與“避雷”相聯繫暱?從傳統的中國五行八卦學說來看,八卦中“震”卦為“雷”。八卦與方位相結合時,則有“南離、北坎、東震、西兌”的規定,又有“南屬朱雀,北屬玄武,東屬青龍,西屬白虎”之說。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古人認為“雷從龍”,即雷和龍是分不開的。為了避免建築物為雷電所毀,因此就要採取“鎮龍”的措施,名為“鎮龍”,實為“防雷”。《元史·泰定帝紀》記載元泰定帝泰定三年“二月乙未,修佛事厭雷於崇天門”,這裡的“厭雷”就是明確的巫術避雷方式。

此外,在中國古代的許多建築物上,屋頂上都設置有各種動物形狀的瓦飾,尤其是那些昂首向上伸舌並塗有一層金屬塗料的吻獸(一般都連接有金屬條與地相通),實際上已經起到了避雷的作用。

在一些古塔上,它的尖頂通常被塗以一層金屬塗料,有的塔頂就是用金屬材料製成的。例如,江蘇高淳縣固城湖西北有一“保聖寺塔”,首建於三國時吳赤鳥二年即公元239年,總高31.5米。塔頂就有四米高的鐵製古剎,是由覆缽、相輪、寶葫蘆等幾部分組成。該塔長期來雖多次損壞,卻未遭雷擊,看來塔頂鐵剎也起了避雷的作用。

在我國古代的許多高大殿宇的建築群中,常有所謂的“雷公柱”之類的設置,而這些設置通常是採用一些容易導電的材料直達地下,因此有學者認為這實際上就是最原始的“避雷針”。

天下雷行·物與無妄:古代雷神信仰和避雷術!

明初朱元璋推翻元朝定鼎金陵之後,曾派大臣到北京去搗毀元帝的舊宮。參與此事的工部侍郎蕭詢後來寫有《故宮遺事》一書,記錄了他當時在北京的見聞。據該書記載,他在北京萬壽山頂的廣寒殿旁曾親眼見到了金章宗所立的“鎮龍鐵桿”:“廣寒殿旁有鐵桿高數丈,上置金葫蘆三,引鐵練以系之。此係金章宗所立,以鎮其下龍潭”。

金章宗是南宋與金對峙時中國境內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金王朝的皇帝,於公元1190年至1209年在位。他當皇帝時,每年四月到八月,都要到較涼爽的位於瓊花島上萬壽山頂的太寧宮去避暑。由於夏天多雷,金章宗在“廣寒殿”避暑時,就不能不考慮位於山頂建築物的防雷問題。

他所立的鐵桿,上端的“金葫蘆”成尖端狀,鐵桿又使金葫蘆和大地相通;因而所謂的“鎮龍”,實際就是避雷。蕭詢所見到的就是為廣寒殿免遭雷擊而建造的鎮龍鐵桿,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避雷針。

事實上,中國古代對雷電的研究遠早於西方,但是由於中國古代重視思辨而輕視科學實驗,因此雷電的認識基本停留在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上,未能進一步通過物理實驗研究其內在規律,使科技發展在晉代大大落後於歐美。

撰稿/語婷【讀史品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