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雞湯總結:

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都有超出你日常經驗範圍的事發生;

你接受,或者不,總會有一些人存在你想象力抵達的邊界之外。

所以,永遠不要停止你的想象力,永遠朝著你的夢想“神行”。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雞湯總結:

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都有超出你日常經驗範圍的事發生;

你接受,或者不,總會有一些人存在你想象力抵達的邊界之外。

所以,永遠不要停止你的想象力,永遠朝著你的夢想“神行”。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雞湯總結:

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都有超出你日常經驗範圍的事發生;

你接受,或者不,總會有一些人存在你想象力抵達的邊界之外。

所以,永遠不要停止你的想象力,永遠朝著你的夢想“神行”。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雞湯總結:

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都有超出你日常經驗範圍的事發生;

你接受,或者不,總會有一些人存在你想象力抵達的邊界之外。

所以,永遠不要停止你的想象力,永遠朝著你的夢想“神行”。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雞湯總結:

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都有超出你日常經驗範圍的事發生;

你接受,或者不,總會有一些人存在你想象力抵達的邊界之外。

所以,永遠不要停止你的想象力,永遠朝著你的夢想“神行”。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雞湯總結:

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都有超出你日常經驗範圍的事發生;

你接受,或者不,總會有一些人存在你想象力抵達的邊界之外。

所以,永遠不要停止你的想象力,永遠朝著你的夢想“神行”。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朱元璋為什麼開設國營妓院?他是跟誰學的?


"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趙小昭

世上有隻靠腳力就能日行八百里的人嗎?

《水滸傳》說:可以有。如果信,就去坐牢;如果不信,(我就打死你)就更該去坐牢。

一,“道友”戴宗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監獄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宋江去江州坐牢前,吳用向他推薦了獄警戴宗,讓宋江拿著自己的介紹信去找他,“到彼時可和本人做個相識。但有甚事,可教眾兄弟知道。”

吳用的描述中,透露了戴宗的兩個關鍵信息:

1.他是吳用的“至愛相識”;

《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司法系統工作人員,“黑白通吃”幾乎是他們最常見生存方式。

所以監獄幹部戴宗和有規模的黑社會組織(梁山)有來往,一點不奇怪。

他和吳用的曖昧關係才是重點。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他是道友圈的實踐派。

“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太保”在宋、元時期是人們對廟祝、巫師的稱呼.書中把戴宗的“神行術”歸類到道教法術裡,他死後做了泰山山神。

戴宗=岱宗(泰山的別稱),所以(我認為)泰山是道教的主場。

tips:如果在泰山遇到的會看相、算命的和尚,在網上看見泰山招聘和尚,絕對不能信!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二.甲馬非馬


戴宗在“神行”前,“取出四個甲馬,去兩隻腿上,每隻各拴兩個”,然後唸咒語,於是“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

——神行法的主要的道具是“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圖/98版電視劇《水滸傳》



在投客店安歇時,他“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

——甲馬是很容易燒的,說明不是由龜甲、貝殼、金屬之類做成;

能夠拴在腿上又不妨礙行動,質地應該是輕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紙馬”。

據《浪跡續談》(清.樑章鉅)卷七載:在紙上畫神佛之像,祭祀之後再燒掉,這種紙叫“甲馬”;

據《清稗類鈔·物品類》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

甲馬是有尊嚴的,不能白玩,必須要燒紙錢。小說裡用一首詩來強調這點:

“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清明上河圖》(局部)中,有一家店鋪,門前兩邊,一邊寫著“王家紙馬”招牌,一邊放著樓閣狀的冥屋



《東京夢華錄·清明節》雲:“寒食第三節,即清明日矣。凡新墳皆用此日拜掃。……紙馬鋪皆於當街用紙袞疊成樓閣之狀。”

清代考據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卷30說:“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燒甲馬引發的靈異事件”:

話說紀曉嵐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

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

——據此可見,甲馬在明清時期,主要是用於祭祀。相當於今天的紙紮奔馳車、手機電腦。

而且作為祭品,甲馬必須是全須全尾。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甲馬”並不挑人,不僅自己可以用,還能給別人用。

戴宗告訴吳用:“若是同伴的人,我也把甲馬拴在他腿上,教他也走得許多路程。”所以有幸和他同行的“錦豹子”楊林和“黑旋風”李逵都感受過甲馬的威力。

據戴宗自己說,“我使神行法,不敢食葷。”戴宗一向是吃素的,就連喝酒也是“素酒。”

為什麼吃素這種小清新的事會稱為神行法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和甲馬祭祀的功能有關;

“人類是由於敬畏鬼神和祭拜祖先,在祭祀的活動中,才引出了齋戒素食的制度和習慣的。” 《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

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載:“既練……飯素食。”祭祀先人時要食素。

第二,傳說中神仙們大多都是吃素,最好的榜樣是活了七百歲“常食桂芝”的彭祖。

據《列仙傳》(西漢.劉向)載,說有個叫赤將子轝的,專採百花來吃,怕噎著就和點露水,終於把自己吃成了花仙子。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然鵝,《水滸傳》作者似乎並不認同這一點。

在攻打高唐州時,宋江被高廉的“神兵”困住,只得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公孫勝。

出發前,戴宗要求李逵吃素,以便第二天好給他施神行法。

李逵哪裡忍得住?於是偷吃了酒肉。戴宗發現後,只想想借此戲耍李逵,“明日小小地耍他耍便了。”絲毫沒有對因“破戒”而無法使用甲馬,耽誤行程的顧慮。

事實證明,李逵吃酒肉既不影響甲馬“神行”,也不妨礙戴宗施法:

戴宗把衣袖去李逵腿上只一拂,喝聲:“住!”就能讓甲馬停止,他喝聲:“起!”就能讓李逵自由行動不受甲馬控制。

——“不食葷腥”不過是戴宗故弄玄虛、神化自己的宣傳手段而已。

三,問世間“神行”為何物?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古代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可以納很多妾,出行的不便、交通的落後、傳遞信息的艱難,都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

據《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作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書中記載, 1603年,浙江北部一個江南士紳家庭的出身,名叫莊臣元的人,經過了四十天的跋涉,才到達北京參加進士考試。

6月15日,他寫了一封家書寄給兒子,委託同窗的僕人為其捎帶的,費用是五錢銀子。

“五錢銀子”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金瓶梅》裡,西門慶給李瓶兒找的“月嫂”老馮每月的工資就是五錢銀子,絕對是同行中的高薪。

這封家書在36天后才送達,這種速度在當時已經很“順豐”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書中還有當時水路交通的記載:

“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里(235公里),逆風亦行百餘里(58公里)。”這種河船是為運送鹽課而打造的,“行人慾速者”也可租用。

“日行八百里”不僅是嚮往詩和遠方的古人們最極致的渴望,所謂“兵貴神速”,信息的及時傳遞往往是決定一場戰役勝負的關鍵。

類似在緊急軍情“五百里加急”時,累死驛卒、跑死寶馬的事例在史書典籍中屢見不鮮。

這就是為什麼一無是處的戴宗能夠得到宋江的青睞,天罡星第20名的前排座次唯一原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新版水滸傳劇中,戴宗告訴宋江“神行術”“甲馬”都是假的,他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跑男”


像戴宗這樣的“神行術”,究竟是怪力亂神的傳說、小說家的藝術虛構,還是天賦異稟的運動健將留下的“古法”記錄,又或是真實存在過的“古代黑科技”?

西周初年的某一天,周王坐著馬車出去祭祀。回來的路上,周王閒得無聊,給身邊的兩個護衛說:“你倆比賽跑步吧!誰能一直跑在馬車前面,並率先跑到終點皇宮,賞賜大大的!”

一個叫“令”的護衛跑贏了,周王看得相當開心,重賞了他。

有錢後,令不忘感謝國家,於是就鑄了個青銅鼎記述這件事。這個青銅鼎就叫做“令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令鼎”銘文拓片


《樑高僧傳•卷九》中有個叫單道開的和尚,敦煌人。

他具備了“神僧”的各項技能:背誦四十餘萬字的佛教經文、不畏寒暑、晝夜不臥、長壽...最厲害的是“一日能行七百里”。

《魏書》中有一個叫楊大眼的人,究竟他的眼睛大不大不清楚,但他從小就以能“跳走如飛”而聞名。

北魏孝文帝準備南征,令尚書李衝負責選拔將官,楊大眼去應徵,結果因出身不好而落選。

他肯定是不服了,就提出要加賽,給主考官表演他的絕技。

“便出長繩三丈許,系髻而走,繩直如矢,馬馳不及,見者莫不驚歡。”他的速度與激情震驚了所有人。

主考官忍不住誇他:“自千載以來,未有逸才若此者也。”當場錄取“為軍主”。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還有一個叫麥鐵杖的神人,他也會神行之法,可日行千里。

他的職業是小偷。他去洛陽偷東西,從宋州出發,頭天晚上出發第二天清晨就能返回。

又是個跟戴宗一樣,光有速度沒有頭腦,跑得快但一路跑偏了的人。

後來他被官府抓捕,憑著“神行”這一時代需要的特長,被皇帝赦免並擔任皇家快遞員。後來他還立了赫赫戰功,最終死在前線。——對一個有“前科”的古人來說,死得其所了。

從這些史書中的記載來看,“神行術”雖然沒有戴宗那樣的速度與基情,但確是現實中存在的,具備這項異能的人一向都是官方認可並需要的人才。

那麼,除了天生神力,還有沒有別的讓人體驗、獲得“神行術”的方法呢?

四,走進神行術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假設)古代神行術的真實存在,對出行困難的普通古人來說,即是打擊,也是一種誘惑。

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許多一言不合就“神行”感動朝廷的人物、湧現了大批實現人人都能“神行”的好人好事好方。

1.畫符咒

《甘澤謠》中的紅線,在額上寫太乙神名,就能一夜經過五六座城,往返七百里。說明會畫符寫咒是實現“神行”的硬核技術,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和喜好,個性化選擇“神行”的途徑和工具。

喜歡動物的,就按照前面“甲馬”的圖樣自由發揮。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2,縮地法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洪葛大爺在 《神仙傳壺公》裡說: 費長房有法術,能按照比例把800裡縮成8米。只需抬抬腳,就能有詩和遠方。

《三國演義》中第一百零一回司馬懿追趕諸葛亮時,諸葛亮便用了縮地符,司馬懿追啊追啊就是追不上啊,追不上!

《新白娘子傳奇》裡,白素貞也施展過縮地術,從錢塘縣到臨安,一會兒功夫就到了,轎伕一點兒都不累。

3,飛毛腿

飛“毛”腿在神行術的領域裡不再是個比喻,而是真的腿毛。

蓮居士《說唐三傳》第五十六回裡,有一個五色臉的山大王。

這個大王腿上有根一尺二寸長的毛,只消把毛一扯,就在空中飛行。

當然,扯腿毛對很多人來說是辦不到的,一怕疼,二怕禿。

明代褚人獲的《堅瓠集》中記載了一個“不扯”的故事:

成化年間(公元1465至1487年),山東臨清有個叫張成的人,他的腿上長了7根柔潤有光澤的腿毛。

他去北京出差,來回近二千四百里的路程,他往返只要7天,騎著快馬都趕不上他。

因為張成能夠日行500裡,所以5天用來走路,另外2天辦公事。張成能夠神行,全靠這7根duang duang的腿毛,一旦開啟“神行”暴走模式就停不下來,必須要雙手抱樹才能止步。

4,吃保健品(興奮劑)


漢代的人們大多自認為活在仙俠(小說)世界裡,滿大街的人都神神祕祕自帶靈氣,所以“神行”是剛需。

他們發明了“疾行方”,廣告詞當然是強身健體的養生保健品了,實際上就相當於今天的興奮劑。

“疾行方”一共包含十條藥方,五條是教你如何服藥,另外五條是藥方+巫術。

用戶的“疾行方”服用感受還是很不錯的:“見鬼、狂走、久服輕身”。

在保健品這個領域,還是葛大爺最權威——“養生不識葛大爺,名醫專家也枉然”!(詳見葛洪)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葛大爺在《抱朴子》書中曾經記載,有人諮詢:聽說有的人能夠“水上漂”,在水上輕鬆行走,這是吃了什麼保健品呢?

抱朴子就說了一個神奇的藥方(非重口味者請跳過):

用蔥涕和桂花搗爛做桐子那麼大的九個丸子,一日三次,每次三顆,連吃三年就可以了。

魏晉時期的人們想“神行”更簡單,吃五石散就OK。

王羲之曾在信中分享自己服食後的狀態:“服足下五色石膏散,身輕,行動如飛。”

5,扎針和卸膝蓋


唐憲宗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叫張儼的快遞小哥。這天他接了個送公文去長安的單。

因為天氣不佳,誤了些路程。到達宋州地界時,張儼遇到一個人,長相很非主流,提出和他結伴同行,他答應了。

到了鄭州,張儼一算日子,應該不能準時送達長安了,肯定會得差評。

那人見張儼一臉憂愁,就對他說:“表慌,只要你聽我的,立刻就能獲得神行技能,日行數百里哦!”

張儼肯定是答應了。

那人挖了兩個小坑,大概五六寸吧,讓張儼背對著坑,腳跟懸於坑口。

他取出一枚銀針,輕扎張儼兩腳上的穴位。然後就擼張儼的小腿,針孔中流出黑血,直到把坑滴滿了。

還好當時《還珠格格》沒有上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那人就說,可以了,你沒事吧?沒事就起來走兩步。

張儼一試,果然邁步如飛,中午時候就抵達汴州了。在吃飯時,那人對張儼說,今晚我們趕到陝州再住宿吧!

張儼表示太遠了,做不到。

那人又說:沒關係,我可以把你的膝蓋骨卸下來,一點兒都不疼,這樣你就可日行八百里!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這種外科手術在那個年代比神仙妖怪還詭異,可以想象他的表情。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差評就差評,打死也不卸!張儼相當堅定地拒絕了。

好在男子並不是個執著的人:“我有要事,必須在黃昏時分趕到陝州。咱們就此別過吧。”說完BIU一下就消失在大唐的午後寂靜中了。

有《水滸傳》裡“神行太保”戴宗打底,又有網上那麼多神棍大師的加持,“神行”故事再荒誕、奇幻,也不會讓我感到特別陌生、驚訝了。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雞湯總結:

你信,或者不信,這個世界都有超出你日常經驗範圍的事發生;

你接受,或者不,總會有一些人存在你想象力抵達的邊界之外。

所以,永遠不要停止你的想象力,永遠朝著你的夢想“神行”。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大家總是看到的“關羽第250代孫子”到底咋回事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朱元璋為什麼開設國營妓院?他是跟誰學的?


戴宗日行八百里的“神行術”,在古代真實存在過嗎?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