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一帶一路”的相關新聞想必小夥伴們已經聽說的很多了,那麼究竟沿線都有哪幾個國家?他們宏觀的投資環境怎麼樣?通過此文,讓我們瞭解這些國家。

東亞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蒙古:截至2013年,蒙古國國土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人口為294萬人。蒙古國經濟以畜牧業和採礦業為主,1997年1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蒙古國出口主要為礦產品、紡織品和畜產品等;進口主要有礦產品、機器設備、食品等。GDP(2013年)總計:125.45億美元;人均GDP:4418美元。

東盟10國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新加坡: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是718.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6月,新加坡常住總人口臨時數字為547萬,其中334萬人屬於新加坡公民和53萬個“永久居民”,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GDP(2014年)總計:3080.5億美元,人均GDP:56319美元。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國土面積330257平方公里,總人口2994.9萬。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馬來西亞是一個農業與自然資源出口國,石油是主要的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商。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盤驅動器生產國,膠乳和橡膠工業都是馬來西亞的經濟強項。主要進口機械運輸設備、食品、菸草和燃料等。GDP(2013年)總計:3400.02億美元;人均GDP:11122美元。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麵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印尼鎳儲量約為560多萬噸,居世界前列。金剛石儲量約為150萬克拉,居亞洲前列。此外,鈾、鎮、銅、銘、鋁磯土、鍾等儲量也很豐富。外貿在印尼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和推動非油氣產品出口,簡化出口手續,降低關稅。GDP(2013年)總計:9104.79億美元;人均:GDP3,500美元。

緬甸:緬甸面積約67.85萬平方公里,約5141.9萬人口(2014年)。中緬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合作領域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和經援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逐年遞增。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摩托車配件和化工產品等,從緬主要進口原木、鋸材、農產品和礦產品等。為擴大從緬甸的進口,中國先後兩次宣佈單方面向緬甸共計220個對華出口產品提供特惠關稅待遇。GDP(2013年)總計:594.27億美元;人均GDP:915美元。

泰國:泰國面積約51.312萬平方公里,2014年,泰國總人口6450萬。錫是泰國最重要的礦產,儲量150萬噸,居世界之首。泰國是一個新興經濟體和被認為是一個新興工業化國家,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出口產品有:汽車及零配件、電腦及零配件、集成電路板、電器、初級塑料、化學制品、石化產品、珠寶首飾、成衣、鞋、橡膠、傢俱、加工海產品及罐頭、大米、木薯等。主要進口產品有:機電產品及零配件、工業機械、電子產品零配件、汽車零配件、建築材料、原油、造紙機械、鋼鐵、集成電路板、化工產品、電腦設備及零配件、家用電器、珠寶金飾、金屬製品、飼料、水果及蔬菜等。GDP(2013年)總計:3,872.16億美元;人均GDP:5,673美元。

老撾:老撾國土面積為23.68萬平方公里,約680萬人口(2014年)。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1994年4月21日,老撾國會頒佈的新修訂的外資法規定,政府不干涉外資企業事務,允許外資企業匯出所獲利潤;外商可在老撾建獨資、合資企業,享五年免稅優惠。2004年,老撾繼續補充和完善外商投資法,放寬礦產業投資政策。GDP(2011年)總計:100.99億美元;人均GDP1490美元(2013年)。

柬埔寨:國土面積為18.1萬平方公里,約1480萬人口(2012年6月)。柬埔寨是傳統農業國,貧困人口占總人口28%。柬政府實行對外開放的自由市場經濟,推行經濟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把發展經濟、消除貧困作為首要任務。2003年9月,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主要出口產品為服裝、鞋類、橡膠、大米、木薯;主要進口產品為燃油、建材、手機、機械、食品、飲料、藥品和化妝品等。GDP(2013年)總計:432億美元;人均GDP:2776美元。

越南:陸地面積329556平方公里,約9158.3萬人口(2015年)。越南屬發展中國家。2006年,越南正式加入WTO,併成功舉辦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3年,越南10億美元以上的主要出口商品有九種,分別為:煤炭、橡膠、紡織品、石油、水產品、鞋類、大米、木材及木製品、咖啡。4種傳統出口商品煤炭、橡膠、石油、紡織品均在40億美元以上,其中紡織品為90億美元。主要進口商品有:摩托車、機械設備及零件、紡織原料、成品油、鋼材、皮革。GDP(2013年)總計:1,705.65億美元;人均GDP:1,901美元。

文萊:總面積為5765平方公里,約39.3萬人口(2013年)。文萊是東南亞主要產油國和世界主要液化天然氣生產國。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出口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文萊主要出口原油、液化天然氣、甲醇等,進口機器和運輸設備、工業品、食品、化學品等。GDP(2011年)總計:155.33億美元,人均GDP:48333美元。

菲律賓:總面積為29.97萬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約1億人口(2014)。菲律賓宣稱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在平衡、平等、互利、互敬的基礎上發展同所有國家的政治經濟關係。實行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突出,農業和製造業也佔相當比重。GDP(2013年)總計:2720.17億美元,人均GDP:2794美元。

西亞18國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伊朗:總面積為164.82萬平方公里,約7847萬人口(2015)。伊中兩國在經貿合作上, 中國是伊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伙伴。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位居亞洲第七位。以石油開採業為主,另外還有煉油、鋼鐵、電力、紡織、汽車製造、機械製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電器、化工、冶金、造紙、水泥和製糖等,但基礎相對薄弱,大部分工業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賴進口。主要出口商品為油氣、金屬礦石、皮革、地毯、水果、乾果及魚子醬等,主要進口產品有糧油食品、藥品、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牲畜、化工原料、飲料及菸草等。GDP(2013年)總計:4946.87億美元;人均GDP:6433美元。

伊拉克:國土面積約43.7萬平方公里,約3258萬人口(2014年4月)。伊拉克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石油工業是經濟主要支柱。主要出口原油、天然氣、椰棗、化肥等,進口各種生產資料、糧食等生活必需品。GDP(2015年估計)總計:2400億美元;人均GDP:6491美元(2013年)。

土耳其:國土面積約78.3562萬平方公里,約7769.59萬人口(2014)。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土耳其礦物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鐵、銅、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在生產農產品、紡織品、汽車、船隻及其他運輸工具、建築材料和家用電子產品皆居領導地位。農產品和工業產品在主要出口商品中大致各佔一半。出口:電力、服裝、食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運輸設備。進口:機械、石油、化學制品、半成品、燃料、運輸設備。GDP2013年)總計:8221.49億美元;人均GDP:10972美元。

敘利亞:總面積為18.518萬平方公里,約2240萬人人口(2012年7月)。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石油、加工業和旅遊業,石油正面臨枯竭的境況。GDP(2010年)總計:599.57億美元;人均GDP:2802美元。

約旦:國土面積89342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8802平方公里,海洋麵積540平方公里,約663萬人口(2014年7月)。中方對約主要出口機械設備、電器及電子產品、紡織服裝。從約旦主要進口鉀肥約旦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薄弱,資源較貧乏,可耕地少,依賴進口。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為僑匯、外援和旅遊。主要進口原油、機械設備、電子電器、鋼材、化學制品、糧食、成衣等。主要出口服裝、磷酸鹽、鉀鹽、蔬菜、醫藥製品和化肥等。約旦政府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制定和完善投資法規,積極吸引外資,尤其鼓勵外商在約旦工業區投資辦廠。GDP(2013年)總計:335.94億美元,人均GDP:5,021美元。

黎巴嫩:面積10452平方公里,約458萬人口(2014年)。中國對黎主要出口商品是機電類產品、紡織品、電子設備、汽車類、傢俱等,我從黎進口商品主要是廢金屬等產品。外貿在黎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政府實行對外開放與保護民族經濟相協調的外貿政策,制定配套措施,提供充分保障,開展經濟外交,引進資金。出口商品主要有蔬菜、水果、金屬製品、紡織品、化工產品、玻璃製品和水泥等。GDP(2011年)總計:413億美元,人均GDP:10989美元。

以色列:總面積為2.5萬平方公里,約813萬人口(2014年1月)。以色列是中東地區最為工業化、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以色列有著發展成熟的市場經濟,但政府也作一定的管理。以色列屬於混合型經濟,工業化程度較高,以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高附加值農業、生化、電子、軍工等部門技術水平較高。GDP(2014年)總計:3041.94億美元;人均GDP:37043美元。

巴勒斯坦:實際控制面積約2500平方公里,約510萬人口(2015年)。目前巴共有各種工業企業4000家。巴工業主要是加工業,如製革、塑料、橡膠、化工、食品、石材、大理石和人造石板、製藥、造紙、印刷、建築、紡織、製衣和傢俱等。農業是巴經濟支柱。水果、蔬菜和橄欖(油)是外貿出口的重要部分,佔出口產品的25%。GDP(2014年)總計:33.3億美元;人均GDP:928美元。

沙特阿拉伯: 國土面積225萬平方公里,約2838萬人口(2013年)。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600萬噸。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椰棗、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穀物自給率比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需求。沙特阿拉伯的金融體系完善發達。沙特的旅遊業也比較發達。沙特政府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勞工。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出口主要為石油及其製品,佔出口額的90%,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國,還出口有椰棗、畜產品;輸入主要為糧食、糖、茶和紡織品等。GDP(2013年)總計:7452.73億美元,人均GDP:24847美元。

也門:國土面積55.5萬平方公里,約2595.6萬人口(2014年)。也門是世界上經濟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也門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石油出口收入。已探明的石油可採儲量約60億桶,天然氣可採儲量約5000億立方米。也門未參加任何石油組織,因而不受國際石油組織配額限制,在生產上較具自主性。GDP(2013年)總計:367.25億美元,人均GDP:1,500美元。

阿曼:面積30.95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395.7萬。石油、天然氣產業是阿曼的支柱產業,油氣收入佔國家財政收入的75%,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工業以石油開採為主,如今開始重視天然氣工業。實行自由和開放的經濟政策,利用石油收入大力發展國民經濟,努力吸引外資,引進技術,鼓勵私人投資。為逐步改變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實現財政收入來源多樣化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政府大力推動產業多元化、就業阿曼化和經濟私有化,增加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擴大私營資本的參與程度。主要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約佔國家財政總收入的75%,非石油類出口有銅、化工產品、魚類、椰棗及水果、蔬菜等。進口機械、運輸工具、食品及工業製成品等。GDP(2012年)總計:775.6億美元,人均GDP:2.88萬美元。

阿聯酋:總面積為83600平方公里,約840萬人口(2014年10月)。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截至2014年,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33.4億噸,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5%,居世界第6位;天然氣儲量為214.4萬億立方英尺(6.06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1995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阿聯合酋長國與179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外貿在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阿聯合酋長國主要出口石油、天然氣、石油化工產品、鋁錠和少量土特產品;主要進口糧食、機械和消費品。GDP(2012)總計:3825億美元,人均GDP:66625美元。

卡塔爾:總面積約11437平方公里,約234.45萬人口(2015年)。卡塔爾擁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天然氣的總儲量為全世界第三名。石油、天然氣是卡經濟支柱。政府大力投資開發天然氣,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卡是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國。此外,卡還將發展非石油、天然氣工業作為實現國民收入多元化和擺脫對石油依賴的主要途徑,注重吸引外資和技術;鼓勵發展農業,免費向農民提供種子、化肥和農業機械,號召植樹造林,擴大耕地面積。卡塔爾主要出口產品石油、液化氣、凝析油合成氨、尿素、乙烯等,主要進口產品是機械和運輸設備、食品、工業原材料及輕工產品、藥品等。GDP(2013年)總計:2024.5億美元,人均GDP:105,995美元。

科威特:全國面積17818平方公里,人口396.5萬(2013 年)。對外貿易在科威特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和化工產品,石油出口佔出口總額的95%。進口商品有機械、運輸設備、工業製品、糧食和食品等。GDP(2011年)總計:1766.67億美元,人均GDP:47,982美元。

巴林:國土面積750平方公里,人口131.65萬(2014年)。巴林是海灣地區最早開採石油的國家。2010年巴開始向多元化經濟發展,建立了煉油、石化及鋁製品工業,大力發展金融業,成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糧食主要靠進口,本地農產品的供給量僅佔巴食品需求總量的6%。主要農產品有水果、蔬菜、家禽、海產品等。GDP(2013年)總計:320.79億美元,人均GDP:24617美元。

希臘:總面積為131957平方公里,其中15%為島嶼,約有1500多個島嶼,全國總人口為1079萬人。希臘屬歐盟經濟欠發達國家之一,經濟基礎較薄弱,工業製造業較落後。海運業發達,與旅遊、僑匯並列為希外匯收入三大支柱。希臘同100多個國家有貿易關係,德國、意大利、英國、保加利、俄羅斯和中國為其主要貿易伙伴,歐盟成員國是其最大貿易伙伴。佔其進出口總額的64%以上,其中德國約佔22%。主要出口商品為食品、烤煙、石油產品、紡織品、橄欖油、水泥等。主要進口商品為原材料、石油及石油產品、天然氣、日用品和交通運輸設備等。GD(2013年)P總計:2417億美元,人均GDP:21913美元。

塞浦路斯:面積9251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有115.54萬(2013年7月)。塞浦路斯的法律制度以英國法制為基礎,系統為大部分國際金融家所熟悉。該國的立法程序與歐盟的規範接軌,最終在2004年加入歐盟。當局移除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在許多情況下容許外商擁有100%股權。塞浦路斯證券交易所開放外國證券投資。主要出口商品為醫藥用品、柑橘、服裝、奶酪、酒類及部分輕工產品和農產品。主要進口礦產品、機械、運輸設備、賤金屬及其製品、化學工業及相關工業產品等。

埃及的西奈半島:面積61,000平方公里,西奈半島的地下資源豐富,錳礦儲量估計有900萬至1400萬噸,還有煤、石膏、雲母、粘土、銅、磷酸鹽、鐵和稀有金屬鈷、鉛、鋅等。自1910年在丹卡赫山發現石油以來,如今許多地方,尤其是沿蘇伊士灣海岸一帶發現了新油田,成了埃及的重要石油基地。有石油、煤、錳、鐵、銅等,所產石油佔埃及石油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埃及政府把西奈列為優先開發的地區。

南亞8國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印度: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人口為12.73億人(2015年)。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經濟政策採行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主要出口商品為:製成品主要包括紡織品、珠寶、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皮革、手工藝品等;初級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和礦產品;石油類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為:石油產品,電子產品,金銀,機械,化工產品。GDP(2013年)總計:1.877萬億美元,人均GDP:1877美元。

巴基斯坦:全國領土為880,254平方公里(包括巴控克什米爾地區),人口約1.97億,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國。巴基斯坦煤炭資源豐富。根據巴基斯坦地質調查局(GSP)的估算,巴基斯坦的煤炭資源量在1850億噸左右,其中1840億噸在信德省,佔全國總量的99.5%。巴基斯坦的主要礦藏儲備有:天然氣4920億立方米、石油1.84億桶、煤1850億噸、鐵4.3億噸、鋁土7400萬噸,還有大量的鉻礦、大理石和寶石。森林覆蓋率4.8%。巴基斯坦的經濟結構由主要是農業為基礎轉變為服務業為基礎。農業只貢獻國內生產總值的20%;而服務業佔53%,批發和零售貿易佔這個產業的30%。巴基斯坦最大的工業部門是棉紡織業,其他還有毛紡織、製糖、造紙、菸草、製革、機器製造、化肥、水泥、電力、天然氣、石油等。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業化,擴大出口,縮小外貿逆差。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係。主要進口石油及石油製品、機械和交通設備、鋼鐵產品、化肥和電器產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紡織品、皮革製品和地毯等。GDP(2012年)總計:2318.79億美元,人均GDP:1296美元。

孟加拉:國土總面積約為14.7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5805億多人。孟加拉國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基礎薄弱,國民經濟主要依靠農業。孟加拉國政府積極推行私有化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國投資、創建出口加工區。孟加拉國是僅次於印度的世界第二大黃麻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第一大黃麻出口國。GDP(2013年總計:1410.88億美元),人均GDP:801.28美元。

阿富汗:總面積為65.2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2650萬。阿富汗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阿富汗是最落後國家之一。歷經三十多年戰亂,經濟破壞殆盡,交通、通訊、工業、教育和農業基礎設施遭到的破壞最為嚴重,生產生活物資短缺,曾有600多萬人淪為難民。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氣、地毯、乾鮮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進口商品有各種食品、機動車輛、石油產品和紡織品等。GDP(2013年)總計:207.2億美元,人均GDP:678美元。

斯里蘭卡:國土面積為65610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2033萬人。斯里蘭卡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而該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是錫蘭紅茶。該國亦為世界三大產茶國之一,因此國內經濟深受產茶情況的影響。在自由化進程中,增長速度持續加快。斯里蘭卡最大優勢在於礦業和地理位置,它是一個寶石富集的島嶼,世界前五名的寶石生產大國,被譽為“寶石島”。所以在經濟初期階段,礦業讓它有不少初期發展優勢,每年寶石出口可以達5億美元的出口值,紅寶石、藍寶石及貓眼最出名。實行自由外貿政策,除政府控制石油外,其他商品均可自由進口。主要出口商品有紡織品、服裝、茶葉、橡膠、椰子和石油產品。這些年來,出口貿易結構發生根本變化,由過去的農產品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產品為主。GDP(2013年)總計:672億美元,人均GDP:3280美元。

馬爾代夫: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含領海面積),陸地面積298平方公里,人口約39.35萬人。旅遊業、船運業和漁業是馬爾代夫經濟的三大支柱。強調發展國民經濟,實行小規模開放型經濟政策。堅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吸收國外資金與援助,加快經濟發展。馬爾代夫主要出口商品為海產品和成衣,主要進口商品為食品、石油產品、紡織品和生活用品。GDP總計:29.31億美元(2011年)人均GDP:6764美元(2013年)。

尼泊爾:總面積147181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2803.7904萬(2015年)。尼泊爾屬於農業國,80%國民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總產值約佔GDP的40%。90年代起,尼泊爾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經濟政策,但因政局多變和基礎設施薄弱,收效不明顯。尼泊爾經濟嚴重依賴外援,預算支出的三分之一來自外國捐贈和貸款。主要進口商品是煤、石油製品、羊毛、藥品、機械、電器、化肥等,主要出口商品是蔬菜油、銅線、羊絨製品、地毯、成衣、皮革、農產品、手工藝品等。GDP(2012年)總計:189.63億美元,人均GDP:623.6美元。

不丹:面積38394平方千米,2012年,人口總數為73.6453萬人。中國大陸與不丹未建交,中國臺灣地區也未與不丹建立官方交往,但關係一直友好(在所有鄰國中,不丹是唯一一個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主要出口產品為電力、化學制品、木材、加工食品、礦產品等。主要進口產品為燃料、穀物、汽車、機械、金屬、塑料等。GDP(2014)總計:20.92億美元,人均GDP:2730美元。

中亞5國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哈薩克斯坦: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695萬(2014年8月1日)。哈薩克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截止2014年已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煤、鐵、銅、鉛、鋅產量豐富,被稱為‘鈾庫’,此外裡海地區的油氣資源也十分豐富。1984年產煤12570萬噸,商品鐵礦石2400萬噸。鎢儲量佔世界第一位,鉻和磷礦石佔第二位。銅、鉛、鋅、鉬和磷的儲量佔亞洲第一位。此外,鐵、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較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00億噸,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700萬億立方米。森林和營造林2170萬公頃。地表水資源530億立方米。耕地大部種植以春小麥為主的糧食作物,還產棉花、甜菜、菸草等。哈薩克斯坦經濟以石油、天然氣、採礦、煤炭和農牧業為主,加工工業和輕工業相對落後。大部分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哈薩克斯坦獨立後實施經濟改革,分階段推行市場經濟和私有化。主要出口商品:礦產品佔75%(包括石油及石油產品),金屬及其製品佔13.1%,化學制品塑料和橡膠佔4.2%,動植物產品和成品糧佔3.4%,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儀器和儀表佔1.4%,其他佔2.9%。主要進口商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儀器和儀表佔40%,化工產品(包括橡膠和塑料)佔12.9%,礦產品佔12.7%,金屬及其製品佔12.3%,動植物產品和成品糧佔9.5%,其他佔12.2%。GDP(2013年)總計:2248.58億美元,人均GDP:13048美元。

烏茲別克斯坦:面積為44.74萬平方公里,人口有3007.5萬(2013年4月)。烏茲別克斯坦自然資源豐富,是獨聯體中經濟實力較強的國家,經濟實力次於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四金”:黃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但經濟結構單一,加工工業較為落後。農業、畜牧業和採礦業發達,棉花產量佔前蘇聯的2/3,生絲產量佔前蘇聯生絲產量的49%,洋麻產量佔前蘇聯的90%以上,羊羔皮、蠶繭和黃金產量分別佔前蘇聯的2/3、1/2和1/3。輕工業不發達,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國提供。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儲量總價值約3.5萬億美元。烏茲別克斯坦工業在中亞地區舉足輕重,天然氣、機械製造、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輕紡和絲綢等工業都比較發達。出口產品有:天然氣、油類、電力、棉花、黃金、能源產品、礦物肥料、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紡織品、食品、機械、汽車。進口產品有:油類、電力、機器及設備、食品、化學制品、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GDP(2013年)總計:567.36億美元,人均GDP:1892美元。

土庫曼斯坦:面積49.12萬平方公里,人口683.6萬(截至2011年底)。土庫曼斯坦經濟結構單一,長期以來一直是蘇聯的原料供應地,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主要出口產品有:天然氣、石油製品、皮棉;主要進口產品有:糧食、肉類、輕工業品。GDP(2013年)總計:411.42億美元,人均GDP:7,853美元。

塔吉克斯坦:面積為14.31萬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816.04萬人。塔經濟基礎薄弱,結構單一。塔政府決定,自1997年3月1日起,對進入塔境內的商品實行統一關稅,稅率10%。對享受塔臨時優惠方案的發展中國家,給予進口關稅減半待遇,中國可享受關稅減半待遇。塔出口商品主要是非貴重金屬及其製品,佔出口總額的54.6%;進口以交通工具機械設備、礦產品及化工產品為主,分別佔進口總額的20.8%、22.8%和15.4%。GDP(2013年)總計:85.06億美元,人均GDP:1036美元。

吉爾吉斯斯坦:面積為19.99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93.54萬人(2015年)。國民經濟以多種所有制為基礎,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主要生產原材料。自獨立之初,吉就主張對外貿易自由化。任何個人、企業和組織都有權從事進出口貿易業務。吉出口產品主要為貴金屬、化學物品和農產品等,主要進口石油產品、二手汽車、服裝、化工產品、天然氣等。GDP(2011年)總計:72.26億美元,人均GDP:1,264美元。

獨聯體7國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俄羅斯:面積1709.8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431億(截止2012年4月1日)。開展全方位外交,以獨聯體為戰略重點,以與西方關係、特別是與歐洲關係為優先,同時加強亞太外交,加大對中、印等亞太大國的借重。其宗旨是積極推動多極化進程,力主重振俄大國地位,突出維護國家利益,著眼點是為俄國內經濟復興創造有利的外部條件。2000年普京執政至今,俄經濟快速回升,連續8年保持增長(年均增幅約6.7%),外貿出口大幅增長,投資環境有所改善,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工業主要工業部門有機械、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及化工等;輕紡、食品、木材加工業較落後;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財政金融總體趨好。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產品、金屬及其製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寶石及其製品、木材及紙漿等。主要進口商品是機械設備和交通工具、食品和農業原料產品、化工品及橡膠、金屬及其製品、紡織服裝類商品等。GDP(2014年)總計:1.81萬億美元,人均GDP:13017美元。

烏克蘭:國土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里,人口4555萬(2013年1月1日)。2011年,烏同216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聯繫,對外商品貿易總額為1510億美元,同比上升34.7%,其中出口684億美元,同比上升33%,進口826億美元,同比上升36%,逆差142億美元。烏主要出口國分別為俄羅斯(28.9%)、土耳其(5.4%)、意大利(4.4%)等,主要進口國為俄羅斯(35.2%)、中國(9.2%)、德國(8.3%)等。主要出口產品為黑色金屬及其製品、無機化學材料、化肥、木材、紡織品、鋁製品、機車等,主要進口產品有天然氣、石油、地面交通設備、紙張、塑料製品、藥品、糧食和車床等。GDP(2013年)總計:1778.4億美元,人均GDP:3911美元。

白俄羅斯:總面積20.76萬平方公里,人口946.81萬人(2014年)。白俄羅斯工業基礎較好。機械製造業、冶金加工業、機床、電子及激光技術比較發達和先進;農業和畜牧業較發達,馬鈴薯、甜菜和亞麻等產量在獨聯體國家中居於前列。出口商品結構:礦產品(佔出口總額的37.9%),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工具(15.7%),化工產品和橡膠(18.2%),黑色金屬及製品(6.9%),食品及農副產品(10.8%),其它(10.5%)。進口商品結構:礦產品(佔進口總額的40.3%),機械設備和交通運輸工具(22.6%),黑色金屬及製品(8.8%),化工產品和橡膠(12.4%)食品及農副產品(8.2%),其它(7.7%)。GDP(2013年)總計:717.44億美元,人均GDP:7579美元。

格魯吉亞:國土面積6.97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448.38萬(2013年1月)。格魯吉亞致力於建立自由市場經濟,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歐美國家指導和援助,大力推進經濟改革,進一步降低各種稅率及關稅,加快結構調整和私有化步伐,改善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增加吸引外資。2012年格對外貿易總額為102.2億美元,同比增長11%。其中出口23.8億美元,同比增長9%,進口78.4億美元,同比增長11%。格前十大貿易伙伴依次是土耳其、阿塞拜疆、烏克蘭、中國、德國、俄羅斯、美國、保加利亞、亞美尼亞和意大利。2012年格對華貿易額為5.9億美元(中國海關統計數字為7.74億美元),同比增長7.3%,佔格對外貿易總額5.8%。GDP(2013年)總計:161.26億美元,人均GDP:3,597美元。

阿塞拜疆:面積8.66萬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947.7萬人。當局積極實施經濟發展多元化戰略,大力扶持非石油領域經濟發展,促進各領域均衡發展,實施以大規模基礎設施和電訊業建設拉動經濟的政策,阿經濟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增強。主要出口產品有:石油和石油產品、天然氣、水果蔬菜、黑色金屬及製品、化工產品、菸酒等。主要進口產品有:機械設備、食品、交通工具及配件、黑色金屬及製品、木材、藥品、傢俱和日用品等。GDP(2013年)總計:735.61億美,人均GDP:7,913美元。

亞美尼亞: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為327.43萬。主要出口產品為寶石及其半加工製品、食品、非貴重金屬及其製品、礦產品、紡織品、機械設備等。主要進口產品為礦產品、食品、化工產品等。主要貿易伙伴為俄羅斯、中國、德國、保加利亞、烏克蘭、荷蘭、比利時、美國、英國、伊朗、阿聯酋等。GDP(2013年總計:104.17億美元),均GDP:3447美元。

摩爾多瓦:全國面積為3.3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數為355.76萬人(2014年)。摩爾多瓦國土面積的80%是黑土高產田,適宜農作物生長,盛產葡萄、食糖、食油和菸草等,曾是蘇聯水果和漿果、玉米、向日葵和蔬菜等農作物的生產基地之一。摩爾多瓦的工業基礎薄弱。GDP(2013年)總計:79.33億美元,人均GDP:2,229美元。

中東歐16國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波蘭:全國面積為3.13萬平方公里,人口數量為3850.1萬人(2012年3月22日)。波蘭工業發達,2009年的人均GDP達到11288美元,採礦業以煤及褐煤最重要,煤炭儲量居歐洲前列。主要礦產有煤、硫磺、銅、鋅、鉛、鋁、銀等。琥珀儲量豐富,價值近千億美元,是世界琥珀生產大國,有幾百年開採琥珀的歷史。歐盟是波蘭的最大貿易伙伴,2003年,波蘭與歐盟的貿易額佔其外貿總額的64.5%。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英國、俄羅斯、中國、捷克、瑞典和比利時是波蘭的主要貿易伙伴。GDP(2013年)總計:5175.43億美元,人均GDP:13432美元。

立陶宛:國土面積為6.5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95.82萬(2013年)。工農業比較發達。獨立後通過企業私有化走向市場經濟,經濟形勢基本平穩。工業是立陶宛的支柱產業,主要由礦業及採石業、加工製造業以及能源工業三大部門組成。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紡織、化工等為主,機械製造、化工、石油化工、電子工業、金屬加工工業等發展迅速,生產的高精度機床、儀表、電子計算機等產品行銷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出口商品是礦產品和紡織品,主要進口商品是礦產品和機電產品。GDP(2013年)總計:459.28億美元,人均GDP:15,526美元。

愛沙尼亞:面積45227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131.2萬人。世界銀行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由於其高速增長的經濟,愛沙尼亞經常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主要進口商品類別依次為: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等佔25.6%,礦產品佔14.9%,車輛、航空及船舶佔12.2%,五金及其製品佔9.7%,化工或相關產業產品佔6.7%等。主要出口商品類別依次為:機械設備、電子產品及其零部件等佔23.9%,礦產品佔16.2%,木材及木製品佔9.3%,五金及其製品佔9.3%,車輛、航空及船舶佔6.8%等。GDP(2013年)總計:244.83億美元,人均GDP:18,307美元。

拉脫維亞:全國總面積64589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拉脫維亞總人口為204萬。拉脫維亞的工業在波羅的海三國居首位,農業居第二位。拉脫維亞主要工業門類:電子產品、機器製造、食品、輕工、紡織、建材、化工、木材加工等。支柱產業有采礦、加工製造及水電氣供應等。GDP(2014年)總計:327.64億美元,人均GDP:16340美元。

捷克:國土面積78866平方公里,捷克人口有1056萬。捷克主要有機械製造,化工,冶金,紡織,製鞋,木材加工,玻璃製造和啤酒釀造等工業部門。捷克實行貿易自由化政策,取消了外貿的國有壟斷,放開外貿經營權,取消進出口商品限制。根據捷克《貿易法典》只要在法院和工商局註冊的企業,都有外貿經營權。外貿在捷克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國內生產總值80%依靠出口實現。GDP(2014年)總計:2015.47億美元,人均GDP:19,123美元。

斯洛伐克:面積為49037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541.6萬人。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食品、菸草加工、石化、機械、汽車等。主要農作物有大麥、小麥、玉米、油料作物、馬鈴薯、甜菜等。畜牧業比較發達。GDP(2014年)總計:990.31億美元,人均GDP:18067美元。

匈牙利:國土面積為93030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987.9萬人。自然資源比較貧乏,主要礦產資源是鋁礬土,其蘊藏量居歐洲第三位。此外有少量褐煤、石油、天然氣、鈾、鐵、錳等。匈牙利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工業基礎較好。匈根據本國國情,研發和生產一些有自己特長的和知識密集型產品,如計算機、通訊器材、儀器、化工和醫藥等。匈採取各種措施優化投資環境,是中東歐地區人均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農業基礎較好,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不僅為國內市場提供豐富的食品,而且為國家掙取大量外匯。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甜菜、馬鈴薯等。旅遊業比較發達。匈牙利進口的主要產品有:石油、天然氣、汽車零部件、計算機設備、汽輪機、測量儀器;出口的產品有:電子產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非鐵路)以及化工產品等。GDP(2013年)總計:1302.48億美元,人均GDP:13,165美元。

斯洛文尼亞:國土面積20273公里,共有206.29萬人(2013年)。斯洛文尼亞屬高等發達國家,有著非常好的工業、科技基礎。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出口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主要貿易對象是歐盟國家,其次為原南地區和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國。主要出口運輸車輛、電力設備、機械設備、服裝、傢俱、藥品和製藥設施、有色金屬製品等。主要進口石油製品、生活用品、食品、鋼鐵、紡織品等。GDP(2013年)總計:468.486億美元,人均GDP:22,711美元。

克羅地亞:總面積56594平方公里,全國總人口429.1萬(2011年)。為高收入市場經濟體。克羅地亞經濟以第三產業為主,第二產業為副,旅遊業是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克羅地亞是原南地區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經濟基礎良好,旅遊、建築、造船和製藥等產業發展水平較高。克羅地亞工業以造船、食品加工、製藥、資訊科技、生化、木材加工為主。旅遊業發達,是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GDP(2013年)總計:578.59億美元,人均GDP:13,596美元。

波黑:總面積5.12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387.58萬(2013年7月)。波黑在南斯拉夫時期便是聯邦內較貧窮的地區之一,獨立後又發生了內戰,經濟受到嚴重損害。戰爭結束後至今,波黑經濟正在漸漸復甦,同時還要進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主要出口商品有鋁錠、礦產品、木材、機械產品等。主要進口商品有機械、食品、石油、化工、交通工具等。GDP (2008年)總量184億美元,人均約0.48萬美元。

黑山:面積1.38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62萬(2011年)。黑山製造業薄弱,大量的工業產品、農產品、能源及日用消費品依賴進口。其物價水平偏高,常用物品供應正常,但蔬菜品種較少。黑山出口貨品主要是金屬,而進口貨品主要是糧食、石油和電能。GDP(2014年)總計:42.8億美元,人均GDP:6881美元。

塞爾維亞:面積為88361平方公里,人口164萬(2011年)。塞爾維亞的經濟主要基於各種服務,其中約佔63 %的國內生產總值。2003年以來,塞對外經貿活動日漸活躍,外貿額穩步上升。主要出口產品為:鋼鐵、有色金屬、水果、蔬菜、服裝與其他製成品。主要進口產品為:石油及其製成品、汽車、普通機床、天然氣和鋼鐵等。GDP(2013年)總計:685.90億美元,人均GDP:8130美元。阿爾巴尼亞:總面積為28748平方公里,人口363萬(2014年)。工業以食品、輕紡、機械、冶金、動力、建築材料、化學為主。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馬鈴薯、甜菜等。出口商品主要為紡織、製鞋等來料加工產品及農副產品,進口商品主要為機械設備、礦產品和紡織品等。GDP(2013年)總計:133.56億美元,人均GDP4,110美元。

羅馬尼亞:面積238391平方公里,人口1994萬(2014年12月)。2013年,羅馬尼亞經濟增長3.5%,增速在歐盟28個成員國中位列第一。經濟以工業為主,機械製造、石油化工、石油提煉、電力、鋼鐵等重要,輕紡工業也較發達。計算機尤為發達。輸出主要是石油化工產品、石油裝備、拖拉機、卡車和農產品,輸入以機器設備和鐵礦石、天然橡膠、焦炭、有色金屬等工業原料為主。GDP(2013年)總計:1896.48億美元,人均GDP:8,905美元。

保加利亞:國土面積為110910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總量為758.857萬人。保加利亞傳統上是一個農業國,玫瑰、酸奶和葡萄酒歷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名。工業以食品加工業和紡織業為主,旅遊業年來也有所發展。保加利亞是中歐自由貿易協定組織的成員。外貿在保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主要進口產品是能源、化工、電子等產品,出口產品主要是輕工產品、化工、食品、機械、有色金屬等。GDP(2013年)總計:530.45億美元,人均GDP:7321美元。

馬其頓:國土面積25713平方公里,人口206萬(2014年)。作為非歐盟成員國和制度體系發展相對完善的歐洲國家,馬其頓親歐傾向與全球開放、成長潛力與市場狹小、規則遵守與人為干擾等因素並存交織,對外國投資者來說既有較大的吸引力,也需要面對不利因素。外貿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0.9%。主要出口產品有:食品、水果蔬菜、菸酒、化工產品、紡織品、銅、鋅、鉛、電纜、電冰箱等。主要進口產品是:肉類、原油、汽車、成衣等。GDP(2013年)總計:107.74億美元,人均GDP:5219美元。

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國土面積2.8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1萬。阿爾巴尼亞地處巴爾幹半島西側,北東南三面環陸,西隔亞德里亞海與意大利相望。阿爾巴尼亞吸引外國投資的優勢有:地理位置優越,鄰近西歐發達國家市場,產品銷往歐盟市場具有物流成本優勢;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無嚴重自然災害。阿爾巴尼亞基礎設施發展比較落後,國家財政資金緊張,吸引外資發展鐵路、海運、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強烈。出口商品主要為紡織品和鞋類,礦產品和燃料,建築材料和金屬,食品、飲料和菸草;進口商品主要為機械產品及零配件,食品、飲料和菸草,化工產品和塑料製品,紡織品和鞋類,建築材料及金屬等。GDP(2014年)總計:132.12億美元,人均GDP:4565美元。

附:部分已簽署合作備忘錄國家名單

漲知識:關於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