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嵐縣,隸屬山西省呂梁市,總面積 1512平方公里,總人口 17.8萬。因海拔較高,地勢平坦,號稱“天上雲間”。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末年晉國在古城村建汾陽邑;西漢為汾陽縣,屬太原郡,東漢廢。

2、北魏永興二年(410年)於汾陽縣故治置秀容郡、縣。永熙二年(533年)於今東村北十三公里嵐城鎮北置岢嵐縣和嵐州。

3、隋開皇三年(583年)岢嵐縣及嵐州治徙今靜樂縣境。十年,秀容郡、縣治徙今忻州地區忻州市境。隋大業八年(612年)於今嵐城鎮北置嵐城縣,屬樓煩郡。

4、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宜芳縣,於縣置東會州,縣屬之;又析宜芳縣地於今古城村置豐潤縣,於今東村西北九公里合會村置合會縣,俱屬東會州。尋廢豐潤縣入宜芳縣。六年改東會州為嵐州,宜芳、合會兩縣均屬之。九年廢合會縣入宜芳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嵐州為樓煩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嵐州。

5、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宜芳縣及嵐州俱廢入管州。鹹淳六年(1270年)復置嵐州,屬冀寧路。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嵐州與宜芳縣併入管州,五年復置嵐州,屬太原路。後屬冀寧路。明洪武初降嵐州為嵐縣,屬岢嵐州。《太平寰宇記》:“後魏末於此置嵐州,因界內岢嵐山以立名。”今嵐縣因嵐州為名。清屬太原府。

6、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7、1949年屬晉西北專區、興縣專區。1952年屬忻縣專區。1958年廢入靜樂縣,1961年復置嵐縣。1971年屬呂梁地區,2003年屬呂梁市。

二、風景名勝

"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嵐縣,隸屬山西省呂梁市,總面積 1512平方公里,總人口 17.8萬。因海拔較高,地勢平坦,號稱“天上雲間”。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末年晉國在古城村建汾陽邑;西漢為汾陽縣,屬太原郡,東漢廢。

2、北魏永興二年(410年)於汾陽縣故治置秀容郡、縣。永熙二年(533年)於今東村北十三公里嵐城鎮北置岢嵐縣和嵐州。

3、隋開皇三年(583年)岢嵐縣及嵐州治徙今靜樂縣境。十年,秀容郡、縣治徙今忻州地區忻州市境。隋大業八年(612年)於今嵐城鎮北置嵐城縣,屬樓煩郡。

4、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宜芳縣,於縣置東會州,縣屬之;又析宜芳縣地於今古城村置豐潤縣,於今東村西北九公里合會村置合會縣,俱屬東會州。尋廢豐潤縣入宜芳縣。六年改東會州為嵐州,宜芳、合會兩縣均屬之。九年廢合會縣入宜芳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嵐州為樓煩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嵐州。

5、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宜芳縣及嵐州俱廢入管州。鹹淳六年(1270年)復置嵐州,屬冀寧路。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嵐州與宜芳縣併入管州,五年復置嵐州,屬太原路。後屬冀寧路。明洪武初降嵐州為嵐縣,屬岢嵐州。《太平寰宇記》:“後魏末於此置嵐州,因界內岢嵐山以立名。”今嵐縣因嵐州為名。清屬太原府。

6、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7、1949年屬晉西北專區、興縣專區。1952年屬忻縣專區。1958年廢入靜樂縣,1961年復置嵐縣。1971年屬呂梁地區,2003年屬呂梁市。

二、風景名勝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1、白龍山。白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嵐縣縣城西22公里與興縣接壤處。主峰海拔2253米,景區內分佈著“白龍聖頂——主峰”、“神龜望月”、“三星聚會”、“飲馬池”、“迎客鬆”等二十餘處自然景觀。2006年被公佈為呂梁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嵐縣,隸屬山西省呂梁市,總面積 1512平方公里,總人口 17.8萬。因海拔較高,地勢平坦,號稱“天上雲間”。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末年晉國在古城村建汾陽邑;西漢為汾陽縣,屬太原郡,東漢廢。

2、北魏永興二年(410年)於汾陽縣故治置秀容郡、縣。永熙二年(533年)於今東村北十三公里嵐城鎮北置岢嵐縣和嵐州。

3、隋開皇三年(583年)岢嵐縣及嵐州治徙今靜樂縣境。十年,秀容郡、縣治徙今忻州地區忻州市境。隋大業八年(612年)於今嵐城鎮北置嵐城縣,屬樓煩郡。

4、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宜芳縣,於縣置東會州,縣屬之;又析宜芳縣地於今古城村置豐潤縣,於今東村西北九公里合會村置合會縣,俱屬東會州。尋廢豐潤縣入宜芳縣。六年改東會州為嵐州,宜芳、合會兩縣均屬之。九年廢合會縣入宜芳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嵐州為樓煩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嵐州。

5、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宜芳縣及嵐州俱廢入管州。鹹淳六年(1270年)復置嵐州,屬冀寧路。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嵐州與宜芳縣併入管州,五年復置嵐州,屬太原路。後屬冀寧路。明洪武初降嵐州為嵐縣,屬岢嵐州。《太平寰宇記》:“後魏末於此置嵐州,因界內岢嵐山以立名。”今嵐縣因嵐州為名。清屬太原府。

6、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7、1949年屬晉西北專區、興縣專區。1952年屬忻縣專區。1958年廢入靜樂縣,1961年復置嵐縣。1971年屬呂梁地區,2003年屬呂梁市。

二、風景名勝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1、白龍山。白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嵐縣縣城西22公里與興縣接壤處。主峰海拔2253米,景區內分佈著“白龍聖頂——主峰”、“神龜望月”、“三星聚會”、“飲馬池”、“迎客鬆”等二十餘處自然景觀。2006年被公佈為呂梁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2、120師司令部舊址。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嵐縣嵐城鎮城內村(原為五龍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至1938年12月),八路軍一二〇師進駐嵐城鎮城內村,司令部設立在五龍廟。賀龍、關嚮應、肖克、甘泗淇、周士第等八路軍一二〇師首長均在此工作、生活。該舊址是八路軍一二〇師的重要史蹟。2016年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嵐縣,隸屬山西省呂梁市,總面積 1512平方公里,總人口 17.8萬。因海拔較高,地勢平坦,號稱“天上雲間”。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末年晉國在古城村建汾陽邑;西漢為汾陽縣,屬太原郡,東漢廢。

2、北魏永興二年(410年)於汾陽縣故治置秀容郡、縣。永熙二年(533年)於今東村北十三公里嵐城鎮北置岢嵐縣和嵐州。

3、隋開皇三年(583年)岢嵐縣及嵐州治徙今靜樂縣境。十年,秀容郡、縣治徙今忻州地區忻州市境。隋大業八年(612年)於今嵐城鎮北置嵐城縣,屬樓煩郡。

4、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宜芳縣,於縣置東會州,縣屬之;又析宜芳縣地於今古城村置豐潤縣,於今東村西北九公里合會村置合會縣,俱屬東會州。尋廢豐潤縣入宜芳縣。六年改東會州為嵐州,宜芳、合會兩縣均屬之。九年廢合會縣入宜芳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嵐州為樓煩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嵐州。

5、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宜芳縣及嵐州俱廢入管州。鹹淳六年(1270年)復置嵐州,屬冀寧路。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嵐州與宜芳縣併入管州,五年復置嵐州,屬太原路。後屬冀寧路。明洪武初降嵐州為嵐縣,屬岢嵐州。《太平寰宇記》:“後魏末於此置嵐州,因界內岢嵐山以立名。”今嵐縣因嵐州為名。清屬太原府。

6、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7、1949年屬晉西北專區、興縣專區。1952年屬忻縣專區。1958年廢入靜樂縣,1961年復置嵐縣。1971年屬呂梁地區,2003年屬呂梁市。

二、風景名勝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1、白龍山。白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嵐縣縣城西22公里與興縣接壤處。主峰海拔2253米,景區內分佈著“白龍聖頂——主峰”、“神龜望月”、“三星聚會”、“飲馬池”、“迎客鬆”等二十餘處自然景觀。2006年被公佈為呂梁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2、120師司令部舊址。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嵐縣嵐城鎮城內村(原為五龍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至1938年12月),八路軍一二〇師進駐嵐城鎮城內村,司令部設立在五龍廟。賀龍、關嚮應、肖克、甘泗淇、周士第等八路軍一二〇師首長均在此工作、生活。該舊址是八路軍一二〇師的重要史蹟。2016年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3、秀容古城。位於嵐縣縣城南一公里,始建於西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北魏明元帝永興二年(公元410年),在漢汾陽縣城的基礎上建秀容城。古城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1250米,南北寬1000米,城牆基寬24—36米,高13.5米,現存殘高3.3—13米。牆體以平夯法在生土地面上起夯,夯土為黃色沙性土。古城東西南三面開門,遺址內有戰國至北魏時期遺物,漢代遺物居多。

"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嵐縣,隸屬山西省呂梁市,總面積 1512平方公里,總人口 17.8萬。因海拔較高,地勢平坦,號稱“天上雲間”。

一、歷史沿革

1、春秋末年晉國在古城村建汾陽邑;西漢為汾陽縣,屬太原郡,東漢廢。

2、北魏永興二年(410年)於汾陽縣故治置秀容郡、縣。永熙二年(533年)於今東村北十三公里嵐城鎮北置岢嵐縣和嵐州。

3、隋開皇三年(583年)岢嵐縣及嵐州治徙今靜樂縣境。十年,秀容郡、縣治徙今忻州地區忻州市境。隋大業八年(612年)於今嵐城鎮北置嵐城縣,屬樓煩郡。

4、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宜芳縣,於縣置東會州,縣屬之;又析宜芳縣地於今古城村置豐潤縣,於今東村西北九公里合會村置合會縣,俱屬東會州。尋廢豐潤縣入宜芳縣。六年改東會州為嵐州,宜芳、合會兩縣均屬之。九年廢合會縣入宜芳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嵐州為樓煩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嵐州。

5、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宜芳縣及嵐州俱廢入管州。鹹淳六年(1270年)復置嵐州,屬冀寧路。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嵐州與宜芳縣併入管州,五年復置嵐州,屬太原路。後屬冀寧路。明洪武初降嵐州為嵐縣,屬岢嵐州。《太平寰宇記》:“後魏末於此置嵐州,因界內岢嵐山以立名。”今嵐縣因嵐州為名。清屬太原府。

6、1914年屬冀寧道。1927年直屬山西省。

7、1949年屬晉西北專區、興縣專區。1952年屬忻縣專區。1958年廢入靜樂縣,1961年復置嵐縣。1971年屬呂梁地區,2003年屬呂梁市。

二、風景名勝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1、白龍山。白龍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嵐縣縣城西22公里與興縣接壤處。主峰海拔2253米,景區內分佈著“白龍聖頂——主峰”、“神龜望月”、“三星聚會”、“飲馬池”、“迎客鬆”等二十餘處自然景觀。2006年被公佈為呂梁市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2、120師司令部舊址。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嵐縣嵐城鎮城內村(原為五龍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至1938年12月),八路軍一二〇師進駐嵐城鎮城內村,司令部設立在五龍廟。賀龍、關嚮應、肖克、甘泗淇、周士第等八路軍一二〇師首長均在此工作、生活。該舊址是八路軍一二〇師的重要史蹟。2016年被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3、秀容古城。位於嵐縣縣城南一公里,始建於西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北魏明元帝永興二年(公元410年),在漢汾陽縣城的基礎上建秀容城。古城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1250米,南北寬1000米,城牆基寬24—36米,高13.5米,現存殘高3.3—13米。牆體以平夯法在生土地面上起夯,夯土為黃色沙性土。古城東西南三面開門,遺址內有戰國至北魏時期遺物,漢代遺物居多。

山西嵐縣----汾陽及岢嵐故地

4、飲馬池高山草甸。位於嵐縣北部與苛嵐縣交界的河口鄉、界河口鎮,面積38平方公里,山頂上綿延著800餘畝寬闊平坦的草地,屬高山亞寒帶草甸,夏季綠茵如毯,山花爛漫。周邊山地有原始針葉林、闊葉林、灌木林,棲息著鹿、麝、豹、野豬、褐馬雞、山雞、野兔等多種野生動物。飲馬池山自然景觀豐富,人文風情淳厚,是感受原生態自然環境、農耕風俗的休閒度假目的地。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