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關於孔子的姓名,我們的印象是: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這個介紹在今天看來,似乎也沒什麼錯。但如果從歷史的眼光看,較真一下,孔子還真不姓孔。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孔聖人到底姓啥呢?

《通鑑·外紀》這樣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姓,是用來追溯你老祖宗的,氏,則是用來區別支系子孫的。

“姓”和“氏”這兩個字,現代經常並用。但在秦漢之前,這兩個詞有著嚴格的區別。“姓”起源於母系社會,用來表示母系的血統;“氏”則是起源與父系社會,為同姓衍生的分支。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姓氏的繼承原則

我們舉例說明一下。比如哥仨,一娘生的,都姓“漢”,只有嫡長子(正房生的老大)可以繼承“漢”姓,老二分封到遼寧去,他的氏就是“遼”,老三分封到吉林去,他的氏就是“吉”。

然後老二又有仨兒子,大兒子繼承“遼”的氏,二兒子分封到大連,氏“大”,三兒子分封到鞍山,氏“鞍”,然後仨兒子再有子孫,以此類推。

當時對姓氏的使用,一般有三個原則:第一條原則:姓因生而定,百代不變,氏因家族而分,是可變的;第二條原則:貴族有姓有氏,一般平民無姓氏;第三條原則:貴族中女子稱姓,男子稱氏。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姓氏的使用原則

怎麼理解這三個原則呢,我們還是舉例子。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孔子,他祖先是宋國的公室子弟,而宋國的始祖是商王室的後代,姓“子”,所以按照第一條原則,孔子應該是以“子”為姓的。但後來,孔子的祖先到了魯國,以“孔”為氏,根據第三條原則,“男子稱氏”大家就稱“孔子”,而不是叫“子子”了。

這裡得解釋一下,“孔子”這個名字中,“孔”為氏,後面的“子”是一種稱謂,對有道德、有學問、有地位之人的尊稱。

後來孔子周遊列國,在路上遇到了一些人,比如“荷丈人”,這些人都只有名字,沒有姓氏,原因就是第二條原則,他們都是平民階層,不配有姓氏。

還有我們都熟悉的屈原,按照第一條原則來說,屈原是姓“羋”的,和《羋月傳》中羋月同宗。但屈原祖先的封地是“屈”,按照第三條原則,叫“屈原”,而不是“羋原”。那羋月為啥姓“羋”呢,也是第三條原則,“女子稱姓”。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屈原其實也不姓屈

正是因為先秦男子稱“氏”而不稱“姓”,所以《史記》按後來的姓名習慣稱周武王為姬發,稱齊桓公為姜小白,就遭到了宋代史學家鄭樵的批評。鄭樵在《通志·氏族序》中說: “奈何司馬子長、劉知幾謂周公為姬旦、文王為姬伯乎? 三代之時無此語也……”

姓氏分開有三個社會作用:別貴賤、明婚姻、固宗法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秦漢以後,分封制瓦解大一統形成,姓氏合併

姓氏分開的制度,雖然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但隨著歷史的發展,這種制度漸漸沒法繼續下去了。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齊國大貴族田氏,最終沒落

貴族沒落了,平民卻崛起了,戰亂讓很多原來不配有“氏”的平民,變成了新興的貴族。天下大亂,讓“氏”已經不在有區分等級的意義了,那些有羞恥心的沒落貴族,甚至還會主動放棄“氏”以免丟祖宗的臉。

而且,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用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這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周朝分封制的政治結構,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個貴族爵位成為歷史。

這種以行政區劃代替宗法血緣關係網絡的政治結構,讓先秦的姓氏制度徹底崩潰——連封地都沒有,又哪來的“氏”呢?

孔子不姓孔姓子 姓氏複雜連《史記》都搞錯

秦國以郡縣制治國

自此以後,中國的姓與氏合二為一,而且自帝王到平民,人人都有得到“姓”的權利。

所以,中國姓氏的發展,也是一個歷史變遷的過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