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後感》雍也---6

孔子 甲骨文 道德經 文化 老子 森林之光656 2019-04-24
《論語讀後感》雍也---6

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說:誰能夠出去不經過門戶呢?為何沒有人行走這條道呢?

從家裡出去,必須經過大門,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而且也是這麼做的,沒有人爬屋頂出去。君王們也知道要一統天下,要實現仁政,自己要成為一個君子,但是可惜的是沒有任何君王去當個君子,執行仁政。孔子在這也是在發牢騷,他自認為是自己是仁政綱領的掌握者,佈道者,但是卻沒有君王用他,有些鬱悶哦。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孔子說:“內質勝於文采就像野人,文采勝過內質就像(衙門內的)文員。文采和內質並立,然後才是君子

質:會意字,金文從雙斤從貝:斤表早期銅幣(空首布)貝表貨貝。“質”的本義有二:二者都是貨幣,引申出內在本質義;由二者可以互相交換,引申出質押交換義。此處用為本質、內質

文:此處“文”字,表示外在修飾,即形式美

野:會意字,甲骨文作“柱”,從林從士,構意為男子在野外樹林與女子苟合。進入全面農耕社會,金文從裡從予:裡表壟植的莊稼地,予表兩性交合。“野”的構意仍為男女在野外苟合。後來,詞義分化為二:一是野外,即鄉下;二是野合,即不正當的男女苟合。此處“野”字指野人,即鄉下農夫。

史:會意字,甲骨文從尹從口,構意為持筆記錄他人口述的話語。“史”的本義為史官,在此特指宰衙內專管抄寫的文員。

現代人絕大部分都是文勝質,質樸的一面被從小到大的環境慢慢的磨滅了,以至於文化知識很多,但缺乏點人性,老人摔倒了不敢扶,落水不敢救,見義不敢勇。君子們多了,才能引領社會風氣向好,小人多了,就日風向下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說:“人的出生啊,直溜而下;蒙覆(難產)而生出者,僥倖地分娩啊

生:“生”是依託象形字,乃是在表示青草的下部增添表示地面的一橫。“生”的本義為野草長出,即出生,引申後泛指生長,又由生長引申出生存義,引申出一生義。此處用為生育,即女人生孩子。

罔:“罔”是“網”的增符會意字。“網”是象形字,構形源自漁獵用的網具,增添表示逃亡的亡,便創設出增符會意字“罔”。“罔”的捕網義由轉註後的“網字所繼承,“罔”則表示引申後的蒙覆義。此處“罔”字作蒙覆講,即難產而生不出來。

孔子以人的出生來說明上文的“誰能出不由戶”,古人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生育在古代是非常大的事,所以經常被引用。老子的《道德經》裡有多處引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