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讀書的時候,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古代的思想家無論其觀點如何,竟然沒有一個生前受到重用的。往往是他們死了以後,才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不容而後見君子!

孔子畫像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的大聖人孔子。今天我們提到中國文化,孔子簡直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標籤。但是在孔子生前,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早年孔子在魯國教書,後來開始在魯國出任一些官職。但並不順心,自己的主張並不被人接受。鬱悶的孔子想著,既然魯國沒有人願意接受我的主張,不如到其他國裡去看看,畢竟樹挪死,人挪活嘛!於是孔子開始了他周遊列國的旅程,先後到了衛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等,不同的文獻對於孔子到底去了哪些國,有不同的記載,總之孔子去了很多地方。但結果都一樣!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就是他不斷碰壁的歷程。在鄭國的時候,被人稱為“累累如喪家之犬”。到了晚年,身心俱疲的孔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又幹起來教書育人的老本行。臨死的時候還在感慨,天下人怎麼都不聽從我的主張呢?“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

但是,在孔子死後,其地位卻在不斷地上升。老夫子先是成為賢人的代表,後來又成了聖人的楷模。到了孟子的口中,孔子成了聖人之中最為時髦的人“聖之時者”。而在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儒家的地位空前提升,作為儒家的祖師爺,孔子的地位也進一步飆升,司馬遷筆下稱孔子為至聖:“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不容而後見君子!

在後世儒家的心目中,能夠和孔子相提並論的是孟子,孟子也有了亞聖之稱。但是,孟子在生前呢?也是棲棲惶惶,孟子曾經遊說過齊威王、齊宣王、滕文公、魯平公、梁惠王、樑襄王……結果呢?“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樑,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於是,“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也只能把自己的全部主張傾注於自己的作品之中。但是,孟子死後,孟子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到了宋代,理學興起以後,《孟子》書被列為經書,孟子本人也被尊為亞聖。

不容而後見君子!

荀子畫像

先秦儒家還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荀子。荀子的才學,相信在中學讀過《勸學》一文的人都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荀子生前也是到處碰壁。荀子本人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荀子在五十歲的時候才學有所成,在齊國的稷下學宮之中“荀卿三為祭酒焉”。結果卻遭到別人的嫉妒,“齊人或讒荀卿”,不得已,荀子來到了楚國。在楚國,春申君倒是挺看重荀子,可是春申君只是給了荀子一個蘭陵令的小官。春申君一死,荀子連蘭陵令這個小官也丟了。荀子滿腔憤懣,也是隻能“序列著數萬言而卒。因葬蘭陵”。荀子身後,其弟子李斯曾經擔任秦朝的丞相,其後學成為漢代經學的主要傳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詩》《書》《禮》《易》《春秋》等經典,都是經荀子之手而流傳至今的。

不容而後見君子!

老子畫像

不僅儒家,其他家派的思想家也好不到哪裡去。比如老子,今天我們很多人都把老子抬高到甚至和孔子相提並論的程度。而老子當年呢?不過是周王室的柱下史,又稱守藏室之史。相當於周王室的皇家圖書館的館長。春秋末年洛陽地區所發生的戰亂中,老子丟了自己的飯碗,決定隱居。在途中路過一座關隘,後世認為孔子所路過的就是函谷關。在函谷關前,老子寫下了《道德經》五千餘言而去,不知所蹤。沒誰知道老子最後去了哪裡。但是,在老子身後,老子的地位也是不斷提升。西漢前期黃老之學盛行,老子獲得了空前的追捧。著名的竇太后就是老子的粉絲。道教興起以後,老子被道教徒神話為道教徒的祖師爺,他們甚至稱老子為太上老君,或者稱之為道德天尊。而到了唐朝,由於唐朝皇帝也姓李,他們尊老子李耳為其始祖,稱之為玄元皇帝。要知道孔子後來也僅僅被帝王們尊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不容而後見君子!

莊子畫像

我們經常老莊並稱,道家的重要思想家莊子也是才華橫溢,大家在中學語文課本里都讀過《逍遙遊》,已經領略到莊子的風采了。但是莊子生前,真的是窮困潦倒。他也授徒,但學費收入根本不足以維持生計。他不得已擔任了漆園吏,也就是漆樹園的管理員。他還利用閒暇時間編草鞋賣,來貼補家用。就這樣,莊子還經常斷糧,在《莊子》書中就有莊子斷糧找人借貸的記載。但是,莊子死後,也是行情看漲。到了魏晉時期玄學流行,你要是不談幾句莊子,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知識分子。而到唐朝的時候,更是封莊子為南華真人!

不容而後見君子!

先秦時期,和統治者走的最近的就是法家了。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都是在法家思想的指導下完成的。但是法家的人物際遇如何呢?商鞅,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他生前在秦國的變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先秦諸子中可以說是傲視群雄,成了秦國的“大良造”。可惜,最終的結果卻是五馬分屍,作法自斃說的就是他。但是,商鞅死後,商鞅的變法成果卻被繼承了下來。秦國後來之所以能夠奪取天下,與商鞅變法有很大關係。

不容而後見君子!

韓非子畫像

先秦諸子之中出身最為高貴的是韓非子,他是韓國的王族。我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語文課本里曾經收過他的《五蠹》篇。另外,從《孤憤》《說難》等文章中,其實已經能夠看出他懷才不遇的憤懣。後來秦始皇讀到了韓非的作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寡人得與此人死不恨矣”。於是,秦始皇,當時還是秦王政,反動了對韓國的戰爭,將韓非“請”到了秦國。但是,韓非到了秦國之後卻是冤死在秦國的監獄之中。

不容而後見君子!

不僅是思想家,文學家們的遭遇也好不到哪裡去。先秦時期的文學家最為典型的就是屈原了,他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學過他的《離騷》。但是,他最終的結果如何呢?在發出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感嘆後,屈原也只能是自投汨羅而死。他驚天動地的一跳,倒是給各位多了三天端午假期。

不容而後見君子!

先秦時期,被認為是士人們的黃金時代,已經是如此了,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大一統的割據一旦確立,類似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早在漢文帝的時候,洛陽才子賈誼,才華橫溢,風華正茂,從《過秦論》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他的才情。“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他也只能是一路上哭哭啼啼地到長沙赴任,一路上寫下了《吊屈原賦》《鵩鳥賦》等文章。後來,漢文帝又把賈誼從長沙叫了回來,和賈誼一通聊,感嘆道,幾年不見,我以為自己水平提升了,但是和賈誼一聊,還是發現自己有很大差距。話雖如此說,漢文帝也沒重用賈誼。“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幾年後,賈誼抑鬱而終。

不容而後見君子!

在漢武帝的時代了,號稱是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後人將漢武帝的舉措總結為獨尊儒術。而漢武帝時期儒生的典型代表就是董仲舒了,他的許多主張倒是被漢武帝接納了。不過,董仲舒本人結果如何呢?董仲舒曾經試圖假借天象對漢武帝進行勸諫,結果漢武帝果斷地把董仲舒扔到了監獄之中。從號裡被放出來以後,董仲舒也只能是識趣地閉上了嘴巴。

不容而後見君子!

司馬遷畫像

我本人是歷史學專業畢業的,我們這行當的祖師爺應該算司馬遷吧。大家在中學語文課本里也應該學過他的《陳涉世家》等文章。但是,司馬遷本人在漢武帝時期過得卻不那麼開心。他最初只是做了一個六百石級別的太史令,這個官不大。司馬遷自己曾經解釋過,這無非是皇帝的弄臣。後來,因為自己的仗義執言,被漢武帝下獄。為了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司馬遷只能屈辱地接受了宮刑!後世對司馬遷的評價如何,我想大家都是知道,《史記》也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不容而後見君子!

王充畫像

在後世,這個名單還可以繼續羅列下去。東漢王朝建立之後不久,著名學者桓譚惹到了漢光武帝劉秀,差一點被光武皇帝劉秀殺掉,嚇得桓譚磕頭如搗蒜,腦袋都磕破了,總算是獲得了劉秀的原諒,劉秀把他貶為六安丞,桓譚根本就沒有走到六安,死於貶竄的途中。王充在很多哲學史著作中被稱為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的典型代表,他對大漢朝充滿了發自肺腑的熱愛,卻也是僅僅當了普通的州郡小吏。寫出了《潛夫論》的王符雖然受到皇甫嵩的器重,卻也終身布衣。

不容而後見君子!

竹林七賢圖

魏晉時期,玄學成為一時之風尚。而玄學中人,卻少有善終。玄學在曹魏正始年間興起,號稱正始玄風。而正始玄風的引領者有兩位,一位是天才的哲學少年王弼,一位是著名的美男子何晏,何晏也是當時的士林領袖。而王弼終年二十三歲。何晏在高平陵之變後因黨附曹爽而被司馬懿所殺。竹林七賢被認為是魏晉風度的典型代表,嵇康公然宣稱“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最終在彈奏一曲廣陵散後,走上刑場。阮籍只能將自己沉湎於酒中,隨意駕著自己的小車,跑到荒郊野外,為“窮途之哭”!

不容而後見君子!

韓愈畫像

到了唐朝,號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極力倡導復興儒學的道統,一生中多次被貶往嶺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與韓愈並稱的柳宗元,更是貧困潦倒而死。

不容而後見君子!

到了宋代,理學的興起被思想史家們看成是儒學復興的標誌,而理學中人卻都命運乖蹇。北宋五子之中,安樂先生邵雍終身布衣。二程之中,大程明道先生程顥早卒。伊川先生程頤,也就是程門立雪的主角,先是被貶往四川,後來雖然被放還,但是朝廷下令銷燬其著作,程頤死的時候根本沒有人敢去送葬,天下僅有四人寫了悼念文章。

不容而後見君子!

朱熹畫像

而南宋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我們現在提到理學往往都稱之為程朱理學。而朱熹在生前被斥為“偽學魁首”!他的學生,或被流放,或被監禁。朱熹死後,朝廷明令禁止人們為他送葬。但是,到了後來醒過神兒來的南宋皇帝又追封朱熹為信國公。曾經與朱熹激烈辯論的陸九淵,在當了幾任地方官以後,被罷職還鄉,以授徒而終。陸九淵的家境極度貧寒,他也沒有給孩子留下什麼家產,以至於他兒子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還討不到老婆!

不容而後見君子!

王陽明畫像

明朝後期王學風行,王陽明雖然後來被封為伯爵,曾經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但是早年曾經被宦官按倒在午朝門外脫了褲子打板子,貶到貴州當了一個小驛站的頭。主張“童心說”的李贄,七十多歲被捕後自殺在監獄裡。明清之際王夫之躲到深山老林裡去著書立說,顧炎武為仇家所逼而仗劍走天涯。號稱乾嘉學派代表性人物的戴震當時堪稱學界翹楚,但是卻始終無法通過科舉考試。到了五十三歲那年,乾隆爺實在看不過去了,親自賞賜給他了一個進士。之後兩年,戴震就累死在北京的四庫全書館中……

不容而後見君子!

戴震畫像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當孔子被困在陳、蔡之間的時候,一下子被包圍的七天七夜,連吃的都沒了。但是,孔子依然很樂觀,他依然是絃歌不輟。今天在河南省淮陽縣還有一處古蹟,叫孔子絃歌臺,又名孔子絕糧處。

孔子曾經把自己的弟子們叫過來,問他們,自己為什麼會到了今天這樣的局面。孔子的一個學生顏淵回答道:這是因為您老人家的德行太高了,周圍的人容納不下您。但是,這對您老人家來說,又有什麼關係呢?假如是您的德行不好,周圍的人不能容納您,這是您的恥辱。但是,您的德行已經成為天下人民的楷模,而他們不能接納您,這就是他們的恥辱了。正因為他們不能接納您,才顯示出您老人家的君子品格。顏回一再強調:“不容而後見君子!”

不容而後見君子!

顏回畫像

聽到這樣的解釋之後,孔子非常開心。孔子說道:是這樣的嗎?姓顏的小夥子啊,你要是個大財主,我寧願意給你做管家!

那麼,是顏回在哄著老師開心嗎?也並非是如此。思想家們都是超越了那個時代的人。思想家的思考肯定是要超越了普通人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理解,因而他們肯定不會被周圍的人們所接納。在普通人看起來,他們都是一群標準的另類。而且,因為思想家們的思考超越了他們的時代,他們必然會對自己所處的時代展開激烈的批判。比如先秦諸子,不管學術觀點如何,他們都認為自己所處的是亂世,幾乎都對社會有所批判。這更會讓周圍的人感覺到若芒刺在背。

不過,也正是他們不得志的際遇,促使他們更進一步的思考人生。如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所說:“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現實生活的碰壁,促使了他們思考的深入,促使了他們思想體系的成熟!大家可以想一想,沒有周遊列國時期的碰壁,如何會有孔子思考的進一步深入呢?至於司馬遷本人,他的《史記》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高度,也完全是拜漢武帝所賜。在受到宮刑之前,司馬遷一直認為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自己有責任有義務記錄這個時代、歌頌這個時代,而且他還沉浸在成為當時孔子的自我期許之中。經歷了宮刑之後,司馬遷開始冷靜下來,開始重新思考人生,開始重新審視歷史,立志要“究天人之際,察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而且,也正是他們生活之中的困頓,才彰顯了他們的偉大,如鶴立雞群。所謂:“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恰恰是現實社會對思想家的排斥,才能體現出他們的卓越過人。很多自己所處時代裡,出盡風頭的人,往往很快就被歷史所忘記,成為了歷史的煙雲。

仔細想來,顏回的那句“不容而後見君子”,並不能簡單看成是顏回在奉承老師,或者是在寬慰老師。“不容而後見君子”是歷史的常態!

最後再順便說一句,顏回本人,也是典型的窮困潦倒。他生前的窮困,用莊子的話說,“捉襟見肘”,覺著自己的衣服前襟短了,往前一拽,結果胳膊肘出去了。但是,他能想到自己在身後能被追封為“兗國復聖公”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